一种显示装置、制作方法、以及显示和摄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01729发布日期:2020-03-27 20:4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制作方法、以及显示和摄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制作方法、以及显示和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技术是手机行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受到广大用户的热爱和追捧。但现有技术主要受限于手机前置摄像头的功能需要,目前通常做法是在手机屏幕上方预留一定的缺口安置摄像头功能部件,导致业界的全面屏手机均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无法做到屏占比达到100%。目前还有技术为设置可伸缩摄像头,将摄像头置于手机内部,需要时将摄像头伸出或回缩,该技术不适用于部分防水设备,且伸缩摄像头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不便,且其稳定性和耐久性会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真正意义实现屏占比100%的全面屏,是目前手机显示领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图像采集器的摄像单元和设置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和所述摄像单元之间的显摄转换单元,其中

在显示状态下,所述显摄转换单元被配置为不透光,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

在摄像状态下,所述显摄转换单元被配置为部分区域透光,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被配置为透光,以使得与所述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并将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配置为不透光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显摄转换单元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并置的多个微粒电泳部,其中

每个微粒电泳部包括:

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朝向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电极;

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朝向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的遮光部,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含在所述遮光部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其余电极设置在所述遮光部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外;以及

含有不透光带电微粒的微粒电泳层,

其中,

在所述显示状态下,所述多个微粒电泳部的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阻挡光透过;

在所述摄像状态下,与所述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微粒电泳部的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为使得其不透光带电微粒设置在所述遮光部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其余电极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比第一电极更靠近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其中,

在所述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加电,第二电极不加电;

在所述摄像状态下,所述第二电极加电。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单元还包括

第三透明基板;

第四透明基板;

承载基板;和

密封于所述第三透明基板和第四透明基板之间的多个并置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和所述第三透明基板之间,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透镜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采集透过对应的透镜单元的光。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单元包括

可调焦液体盒,包括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透明基板朝向第四透明基板表面的第一壁和设置在第四透明基板朝向第三透明基板表面的第二壁,其中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别设有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与对应的图像采集器相对应;

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垂直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

分别设置在第三壁和第四壁上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填充在所述可调焦液体盒中的第一透明绝缘液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液体中的液体球,所述液体球包括透明薄膜、由透明薄膜包覆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其中

所述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加载的电压下产生运动位移并形成不同形状的液体球以调节所述透镜单元的焦距,其中

第一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或者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不透光区域提供背光。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包括第五透明基板、第六透明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五透明基板和第六透明基板之间的显示单元。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所述第五透明基板与位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靠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透明基板复用;

和/或

位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远离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透明基板与位于所述摄像单元靠近所述显摄转换单元一侧的第四透明基板复用。

进一步的,所述显摄转换单元,包括不透明背景区域和转换区域,响应于所述外部操作将所述转换区域配置为透光;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不透明背景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和与所述转换区域对应的显摄复用区域,响应于所述外部操作将所述显摄复用区域配置为透光;

所述摄像单元,包括与所述转换区域对应的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响应于所述外部操作采集图像并将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利用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和摄像方法,包括:

当显示装置在显示状态下:

显摄转换单元设置为不透光;

透明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

当显示装置在摄像状态下:

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部分区域设置为透光;

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设置为透光;

与所述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摄像单元的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将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设置为不透光的区域。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制作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分别形成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显摄转换单元和摄像单元;

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侧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一侧粘接;

将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另一侧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入光侧粘接以形成所述显示装置。

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包括靠近出光侧的上基板、远离出光侧的下基板和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显示单元,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配置为部分区域透光或不透光;

在显摄转换基板上形成多个并置的微粒电泳部,每个微粒电泳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显摄转换基板朝向所述下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电极;

将所述显摄转换基板与所述下基板对盒并向各所述微粒电泳部灌注不透光带电微粒,所述多个微粒电泳部的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阻挡光透过、或者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设置在所述遮光部在显摄转换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在采集基板上形成多个并置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可调焦液体盒,所述可调焦液体盒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

将所述采集基板与所述显摄转换基板对盒并向各所述可调焦液体盒灌注第一透明绝缘液体和液体球,所述液体球包括透明薄膜、由透明薄膜包覆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所述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加载的电压下产生运动位移并形成不同形状的液体球以调节所述透镜单元的焦距,其中第一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

在图像处理基板上设置图像采集器,并与所述采集基板对盒以形成显示装置,所述图像采集器通过配置为透光的微粒电泳部、与所述透光的微粒电泳部对应的配置为透光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以及与所述透光的微粒电泳部对应的透镜单元采集图像,并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配置为不透光的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显示装置、制作方法、以及显示和摄像方法,在显示状态下,通过不透光的显摄转换单元和显示画面的透明显示面板实现了全屏幕显示;在摄像状态下,使用图像采集器通过配置为部分透光的显摄转换单元和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对应的设置为透光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采集图像,将采集的图像显示在透明显示面板的不透光区域,从而实现了全屏幕显示的摄像和显示,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粒电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调焦液体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6b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和摄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9a-9e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各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在……上”、“在……上形成”和“设置在……上”可以表示一层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也可以表示一层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即两层之间还存在其它的层。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所采用的术语“位于同一层”指的是两个层、部件、构件、元件或部分可以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并且,这两个层、部件、构件、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表述“构图工艺”一般包括光刻胶的涂布、曝光、显影、刻蚀、光刻胶的剥离等步骤。表述“一次构图工艺”意指使用一块掩模板形成图案化的层、部件、构件等的工艺。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图像采集器35的摄像单元30和设置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和所述摄像单元30之间的显摄转换单元20,其中在显示状态下,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被配置为不透光,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进行画面显示;在摄像状态下,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被配置为部分区域透光,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的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的区域被配置为透光,以使得与所述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图像采集器35采集图像并将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被配置为不透光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为可以分区域控制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板,能够根据需要关闭部分像素的显示功能。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为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提供显示背景: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状态,即当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仅用于显示功能时,显摄转换单元20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提供不透明显示背景,例如黑色背景,则透明显示面板的全部像素均用于显示画面,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全屏幕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摄像状态,即当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和摄像功能时,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将用于传输外部图像光线的区域配置为透光,相对应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将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设置为透光,即关闭该区域像素的画面显示用于传输外部图像的光线,此时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对应的摄像单元的图像采集器,根据透光的显摄转换单元和透明显示面板传输的外部图像的光线采集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不透光区域,即同时实现摄像和显示功能。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通过分区域控制画面显示的透明显示面板、分区域提供显示背景的显摄转换单元和采集图像的摄像单元能够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任意位置实现摄像功能,从而实现全屏幕显示功能、同时在全屏幕实现摄像功能和显示功能。

考虑到透明显示面板的分区域显示画面的功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为自发光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第五透明基板11、第六透明基板13和位于所述第五透明基板11和第六透明基板13之间的显示单元。所述透明显示面板通过控制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控制信号和加载电压点亮或关闭任意像素,因此能够实现对透明显示面板的分区域控制。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不透光区域提供背光。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通过控制背光源分区域控制透明显示面板的亮暗以打开或关闭液晶屏的部分像素的显示功能。在显示状态下,即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仅用于显示画面时,所述背光源的全部区域出射背光;在摄像状态下,即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和摄像功能时,所述背光源关闭用于采集外部图像的透光区域对应的部分像素的背光,同时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向,使得该区域为透明面板,从而实现对透明显示面板的分区域控制。

考虑到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分区域控制特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包括第一透明基板22、第二透明基板21和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并置的多个微粒电泳部23,每个微粒电泳部23包括: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22朝向第二透明基板21的表面上的多个电极;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21朝向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的遮光部231,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中的两个电极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22上的正投影包含在所述遮光部231在第一透明基板22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其余电极设置在所述遮光部231在第一透明基板22上的正投影范围外;以及含有不透光带电微粒236的微粒电泳层,其中,在所述显示状态下,所述多个微粒电泳部23的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236阻挡光透过;在所述摄像状态下,与所述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微粒电泳部23的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为使得其不透光带电微粒236设置在所述遮光部231在第一透明基板22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每个微粒电泳部23包括第一电极232、第二电极233、第三电极234、第四电极235、遮光部231和不透光带电微粒236,其中,所述遮光部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3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粒电泳部23利用不透光带电微粒的横向电泳特性,根据加载在各电极上的电压控制不透光带电微粒236移动实现透光或不透光。在显示状态下,如图2a所示,所述微粒电泳部为不透光,即所述第二电极233不加载电压,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236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232和第三电极234之间的电压差,以及第一电极232和第四电极235之间的电压差产生横向移动填充所属微粒电泳部23以阻挡光线透过,即所述微粒电泳部为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提供不透明显示背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背景,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为黑色微粒,所述微粒电泳部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提供黑色背景。在摄像状态下,如图2b所示,所述显摄转换单元配置为部分透光,对应的微粒电泳部的第二电极233加载电压,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236响应于第二电极施加的电压位于所述遮光部231在第一透明基板22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即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位于所述遮光部231形成的遮光区域从而实现透光以传输外部图像的光线。此时入射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光线不会受到不透光带电微粒的阻挡,光线透过显摄转换单元进入摄像单元,从而实现对外部图像的入射光线的传输,以便于摄像单元接收外部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粒电泳部的不透光带电微粒可以为聚苯乙烯、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的不透光带电微粒,或者为二氧化钛等的不透光带电微粒。

为提高显示装置采集的外部图像的精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摄像单元还包括第三透明基板32;第四透明基板31;承载基板36;和密封于所述第三透明基板32和第四透明基板31之间的多个并置的透镜单元33,其中,所述多个图像采集器35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36和所述第三透明基板32之间,所述图像采集器35与所述透镜单元33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采集透过对应透镜单元33的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单元通过透镜单元实现对外部图像的入射光线的汇聚成像并传输至图像采集器,从而提高摄像单元对外部图像采集的精度。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未限定透镜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对入射光线的汇聚皆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如图3所示,所述图像采集器35位于所述透镜单元远离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一侧的承载基板36上,所述图像采集器35用于感测所述透镜单元汇聚的光线并输出图像电信号。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感测光线生成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图像电信号,然后将图像电信号传输至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以显示外部图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通过集成在图像采集器上的图像处理单元处理感测的电信号,也可以通过内置或外置的处理器处理电信号以生成传输至透明显示面板的图像电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以满足对外部图像的采集和处理为基本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单元通过图像采集器实现对采集单元汇聚的外部图像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生成电信号,对电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图像电信号并传输至透明显示面板进行显示,从而实现所述显示装置对外部图像的摄像功能和显示功能。

考虑到透镜单元33对入射光线的调节焦距功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透镜单元33包括可调焦液体盒,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透明基板32朝向第四透明基板31表面的第一壁321和设置在第四透明基板31朝向第三透明基板32表面的第二壁311,其中第一壁321和第二壁311分别设有透光区域34,所述透光区域34与对应的图像采集器35相对应;与第一壁321和第二壁311垂直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分别设置在第三壁和第四壁上的正电极331和负电极332;填充在所述可调焦液体盒中的第一透明绝缘液体334;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液体中的液体球333,所述液体球333包括透明薄膜3334、由透明薄膜3334包覆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3333、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所述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在所述正电极331和负电极332加载的电压下产生运动位移并形成不同形状的液体球333以调节所述透镜单元33的焦距,其中第一透明绝缘液体334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明绝缘液体3333的折射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焦液体盒通过正电极331、负电极332、液体球333和第一透明绝缘液体334形成液体调焦镜头。具体的,如图4所示,液体球333中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3333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液体334的折射率;同时根据所需的焦距控制所述正电极331和负电极332的加载电压并形成电场,所述电场作用于液体球333,所述液体球333的内部带正电荷的正电荷微粒3331会靠近负电极,带负电荷的负电荷微粒3332会靠近正电极。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分别向两端运动,会导致液体球333的形状发生改变,即改变所述液体球333的外形曲率,导致每个透镜单元33(即每个液体透镜)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焦距变化以实现透镜单元的聚焦功能。即所述可调焦液体盒通过加载在正电极331和负电极332的电压形成电场,利用所述电场控制液体球33内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的分布实现透镜焦距变化。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液体球内的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数量可视应用情况而定,当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的尺寸较大时可相应减少微粒数量,当正电荷微粒3331和负电荷微粒3332的尺寸较小时可相应增加微粒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焦液体盒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为透明氧化铟锡ito,或者不透明的cu或ag等易于溅射成膜的导电材料。述第一透明绝缘液体为采用透明介电材料的非极性油,例如为纯水或硅油。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液体为二甲基硅油等非极性液体,或者为非极性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四氯乙烯和四氯甲烷中的一个或多个绝缘介质,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在1到3之间。同时,所述液体球内的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为电泳微粒或电子油墨。所述液体球的透明薄膜为有机绝缘薄膜或聚合物薄膜,例如为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薄膜或聚烯烃薄膜等有机透明绝缘薄膜,或者为具有弹性的透明聚合物薄膜。

考虑到显示装置的厚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所述第五透明基板与位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靠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透明基板复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的下基板13(即第五透明基板)和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上基板21(即第二透明基板)复用,从而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远离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基板与位于所述摄像单元靠近所述显摄转换单元一侧的第四透明基板复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下基板22(即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摄像单元的上基板31(即第四透明基板)复用,进一步减小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

考虑到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显摄转换单元20,包括不透明背景区域和转换区域,响应于所述外部操作将所述转换区域配置为透光;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包括与所述不透明背景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和与所述转换区域对应的显摄复用区域,响应于所述外部操作将所述显摄复用区域配置为透光;所述摄像单元30,包括与所述转换区域对应的图像采集器35,所述图像采集器35响应于所述外部操作采集图像并将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装置上设置固定的用于摄像的区域,从而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减少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具体的,将显摄转换单元分为不透明背景区域和背景转换区域,所述不透明背景区域使用黑矩阵形成不透明背景,在显示状态和摄像状态下均为黑色背景;相对应的,所述背景转换区域在显示状态下形成不透明背景、在摄像状态下设置为透光,例如响应于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操作打开所述微粒电泳部。

同理,将透明显示面板分为与所述不透明背景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和与所述背景转换区域对应的显摄复用区域,无论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状态还是摄像状态,所述显示区域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所述显摄复用区域在显示状态下用于显示画面、在摄像状态下关闭画面显示功能形成透光区域用于传输外部图像,即将外部入射光线传输至所述显摄转换单元,例如响应于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操作采集外部图像。

相对应的,在摄像单元上与所述背景转换区域和显摄复用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设置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响应于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操作通过透光的背景转换区域和关闭画面显示功能的显摄复用区域采集外部图像并传输至所述图像采集器,经所述图像采集器处理后将采集的外部图像显示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摄转换单元上设置背景转换区域、在透明显示面板对应于所述背景转换区域的区域设置显摄复用区域、以及在摄像单元与所述显摄复用区域和背景转换区域对应的区域设置透镜单元,实现在显示装置的固定区域实现摄像功能和显示功能的复用,从而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降低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并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相对应,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和摄像方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和摄像方法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相对应,因此在前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和摄像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和摄像方法,包括:当显示装置在显示状态下:如图6a所示,显摄转换单元设置为不透光;透明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当显示装置在摄像状态下:如图6b所示,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部分区域设置为透光;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设置为透光;与所述透光区域正投影关系对应的摄像单元的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将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设置为不透光的区域。

当显示装置处于显示状态下,即显示装置仅用于显示时:显摄转换单元形成不透光的显示背景,透明显示面板控制全部像素进行画面显示,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全屏幕显示。当显示装置处于摄像状态下,即显示装置响应于启动前置摄像头的外部操作采集外部图像并显示采集的外部图像时:显摄转换单元响应于外部操作将部分区域设置为透光,即传输外部图像的光线,其它区域设置为不透光背景区域;同时,透明显示面板响应于外部操作关闭用于传输外部图像的部分像素的画面显示功能;同理,摄像单元响应于外部操作通过所述透光的显摄转换单元和透明显示面板采集外部图像并传输至所述图像采集器,经所述图像采集器处理后输出至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不透光区,从而实现全屏幕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摄像和显示功能。

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分别形成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摄像单元和显摄转换单元;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侧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一侧粘接;将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另一侧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入光侧粘接以形成所述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摄像单元和显摄转换单元均为单独制作,例如:

首先,制作透明显示面板: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面板的下基板上形成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形成上基板以形成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或者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能够向液晶显示面板分区域提供背光,按照现有工艺流程分别制作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对盒并与背光源绑定形成液晶显示面板。

其次,制作显摄转换单元,采用现有工艺在显摄转换单元的下基板上形成并置的多个微粒电泳部,在每个微粒电泳部中形成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在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上基板上形成遮光部,通过封框胶将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下基板与上基板对盒并向各所述微粒电泳部灌注不透光带电微粒以形成显摄转换单元。

再次,制作摄像单元,采用现有工艺在摄像单元的下基板上形成并置的多个透镜单元,具体的,在每个透镜单元上形成可调焦液体盒,透光区域、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封框胶将所述透镜单元的下基板与其上基板对盒形成透镜单元,并向各透镜单元灌注第一透明绝缘液体和液体球,所述液体球包括透明薄膜、由透明薄膜包覆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同时,采用现有工艺在承载基板上形成图像采集器,将承载基板和摄像单元的下基板对盒形成摄像单元,或者将承载基板和摄像单元的下基板粘接形成摄像单元。

最后,由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不存在方向性,将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上基板或下基板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下基板粘接,将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下基板或上基板与所述摄像单元的上基板粘接以形成显示装置。

考虑到降低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如图8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形成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包括靠近出光侧的上基板、远离出光侧的下基板和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显示单元,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配置为部分区域透光或不透光;在显摄转换基板上形成多个并置的微粒电泳部,每个微粒电泳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显摄转换基板朝向所述下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电极;将所述显摄转换基板与所述下基板对盒并向各所述微粒电泳部灌注不透光带电微粒,所述多个微粒电泳部的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阻挡光透过、或者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不透光带电微粒设置在所述遮光部在显摄转换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在采集基板上形成多个并置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可调焦液体盒,所述可调焦液体盒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将所述采集基板与所述显摄转换基板对盒并向各所述可调焦液体盒灌注第一透明绝缘液体和液体球,所述液体球包括透明薄膜、由透明薄膜包覆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所述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加载的电压下产生运动位移并形成不同形状的液体球以调节所述透镜单元的焦距,其中第一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在图像处理基板上设置图像采集器,并与所述采集基板对盒以形成显示装置,所述图像采集器通过配置为透光的微粒电泳部、与所述透光的微粒电泳部对应的配置为透光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以及与所述透光的微粒电泳部对应的透镜单元采集图像,并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配置为不透光的区域。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如图9a-9e所示,具体包括:

首先,如图9a所示,制作透明显示面板10,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包括靠近出光侧的上基板11、远离出光侧的下基板13和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显示单元12,所述下基板13远离所述显示单元12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部231,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能够点亮或关闭各像素的显示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采用现有常规工艺,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所述显摄转换单元所需的遮光部,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下基板上设置多个用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遮光部。

其次,如图9b所示,制作显摄转换单元,在显摄转换基板22上形成多个并置的微粒电泳部,每个微粒电泳部包括第一电极232、第二电极234、第三电极235和第四电极233,所述遮光部231在显摄转换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232和第二电极234在显摄转换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步骤为现有常规工艺,在此不再赘述。

再次,如图9c所示,将所述显摄转换基板22与所述下基板13对盒并向各所述微粒电泳部灌注不透光带电微粒236。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显摄转换基板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下基板对盒,并向各第一界定层围成的区域灌注不透光带电微粒以形成各微粒电泳部,当所述微粒电泳部的第二电极加载电压时,该微粒电泳部的不透光带电微粒集中在所述遮光部形成的遮光区域中以实现透光;当所述微粒电泳部的第二电极不加载电压时,该微粒电泳部的不透光带电微粒响应于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第一电极与第四电极上加载的电压形成不透光背景以阻止光线透过,从而实现为透明显示面板提供透明显示背景或不透明显示背景。

再其次,如图9d所示,在采集基板32上形成多个并置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可调焦液体盒,所述可调焦液体盒包括正电极331和负电极332,将所述采集基板32与所述显摄转换基板22对盒并向各所述可调焦液体盒灌注液体球333和第一透明绝缘液体334。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步骤类似,分别在采集基板上形成驱动可调焦液体盒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然后与所述显摄转换基板对盒并灌注液体球和第一透明绝缘液体以形成可调焦液体盒,所述液体球包括透明薄膜、由透明薄膜包覆的第二透明绝缘液体、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所述正电荷微粒和负电荷微粒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加载的电压下产生运动位移并形成不同形状的液体球以调节所述透镜单元的焦距,其中第一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明绝缘液体的折射率,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加载在可调焦液体盒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压改变所述液体球的外形曲率以实现透镜焦距变化。

最后,如图9e所示,在图像处理基板36上设置图像采集器35,并与所述采集基板32对盒以形成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有图像采集器的图像处理基板与所述采集基板对盒以形成显示装置。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设置有图像采集器的图像处理基板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采集基板,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面板的下基板与显摄转换单元的上基板复用、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下基板与摄像单元的上基板复用、以及将所述摄像单元的图像采集器与所述透镜单元的下基板粘接形成显示装置。本实施例有效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同时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显示装置、制作方法、以及显示和摄像方法,在显示状态下通过不透光的显摄转换单元和显示画面的透明显示面板实现了全屏幕显示;在摄像状态下,使用图像采集器通过配置为部分透光的显摄转换单元和与所述显摄转换单元的透光区域对应的设置为透光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区域采集图像,将采集的图像显示在透明显示面板的不透光区域,从而实现了全屏幕显示的摄像和显示,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