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156发布日期:2019-09-13 22:33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冲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版机。



背景技术:

显影是指用还原剂把软片或软片上经过曝光形成的潜影显现出来的过程。PS版的显影则是在软片图文显现出来的同时,获得满足印刷要求的印刷版面和版面性能。

自动显影机显影具有调温、调速装置,并设有显影室、水洗室、干燥室等,操作较简单,只要把经曝光的CTP版药膜朝上放在显影机的进版台上,利用其自重拨动显影机开关,自动进行显影,等显影完毕,可得到干燥的CTP版。

但是,如果载料槽内显影液较少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会导致显影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版机,在冲版机的载料槽上连接有自动上料机构,能够对载料槽内的显影液进行自动补给,使载料槽内的显影液保持充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冲版机,包括冲版机本体,冲版机本体上固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显影液的载料槽,所述载料槽上连接于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固设于冲版机本体上的上料管,上料管与载料槽内连通,上料管与外部显影液源连接,上料管上固设有电磁阀,载料槽与电磁阀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能够实时检测载料槽内的显影液的液位值,当显影液的液位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打开,向载料槽内自动通入显影液。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电路能够实时检测载料槽内的显影液的液位值,当载料槽内的液位值减少时能够控制电磁阀打开,使上料管能够及时向载料槽内补充显影液,进而能够保证载料槽内的显影液保持充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能够实时检测载料槽内墨的液位值,并将检测到的液位值输出;比较单元,比较单元连接检测单元并接受检测单元输出的液位值,当比较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输出的液位值时,将接收到液位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液位值小于预设值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比较单元并接受比较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当控制单元接收到比较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时,控制电磁阀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检测单元能够实时检测载料槽内显影液的液位值,并将检测到的液位值传输给比较单元,比较单元将接收到的液位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液位值小于预设值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接收到比较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时,控制电磁阀打开,使显影液从上料管进入到载料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固设于载料槽内侧壁上的液位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载料槽内的显影液的液位值,并将检测到的液位值传输给比较单元,能够对载料槽内的液位值进行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对载料槽内的显影液进行补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料槽的顶部铰接有一个防护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护门能够防止外界的物体掉落至载料槽内,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铰接能够便于防护门的启闭,便于观察载料槽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料槽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搅拌机构能够对载料槽的底部进行搅拌,防止显影液在载料槽的底部沉淀而导致显影液的浓度不均,保持载料槽内的显影液浓度均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设于冲版机本体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搅拌轴,搅拌轴转动连接于载料槽的两端,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电机转动驱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可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能够对显影液搅拌,保持显影液的浓度均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与搅拌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搅拌叶片与搅拌轴之间可拆,能够将搅拌叶片从搅拌轴上拆卸下来,便于对搅拌叶片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连接板,每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搅拌叶片与搅拌轴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便于搅拌叶片的拆卸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是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搅拌叶片呈弧形,能够增大搅拌叶片与显影液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将显影液搅拌更加充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载料槽上连接有自动上料机构,载料槽上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能够实时检测载料槽内的显影液的液位值,当载料槽内的液位值减少时能够及时向载料槽内补充,进而能够保证载料槽内的显影液保持充足;

2.通过在料槽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能够对载料槽的底部进行搅拌,防止显影液在载料槽的底部沉淀而导致显影液的浓度不均,保持载料槽内的显影液浓度均衡;

3.通过在料槽的顶部铰接有一个防护门,防护门能够防止外界的物体掉落至载料槽内,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铰接能够便于防护门的启闭,便于观察载料槽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载料槽与防护门分离时的剖视图;

图3是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冲版机本体;11、载料槽;111、导向辊;12、防护门;121、把手;2、搅拌机构;21、驱动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叶片;24、连接板;3、自动上料机构;31、上料管;32、电磁阀;33、液位传感器;4、控制电路;41、检测单元;42、比较单元;43、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冲版机,参见图1和图2,包括冲版机本体1,冲版机本体1上固设有一个用于装显影液的载料槽11,载料槽11的顶部铰接有一个防护门12,防护门12能够防止外界的东西掉落至载料槽11内,防护门12的顶部两端均固设有一个便于人手持的把手121。带有图案的如偏从载料槽11中经过,载料槽11中的显影液能够使软片上的图案显现。

参见图2和图3,一段时间后,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容易沉积,从而使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的浓度不均匀,容易导致显影不充分,为了能够使显影液浓度均衡,载料槽1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包括固设于冲版机本体1上的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载料槽11内的搅拌轴22,搅拌轴2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载料槽11的两端,搅拌轴22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23,搅拌叶片23每两个一组沿搅拌轴22的轴向均匀设置,搅拌叶片23是弧形板,弧形板能够增大其与显影液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对显影液搅拌充分。搅拌叶片23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4上,连接板24呈半圆形,每两个半圆型的连接板24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便于将搅拌叶片23从搅拌轴22上取下,方便对其进行清洗。搅拌轴22上方的载料槽11内转动连接有多根导向辊111,导向辊111能够对软片进行导向使软片从载料槽11内通,使显影液对软片充分作用。

参见图2和图4,当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减少时,为了能够对显影液及时补充,载料槽11上连接有自动上料机构3。参见图5和图6,和自动上料机构3包括螺栓固定于冲版机本体1上的上料管31,上料管31的一端穿过冲版机本体1和载料槽11使其延伸至载料槽11内,另一端与外部显影液连接,上料管31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阀32,载料槽11与电磁阀32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4。

参见图6,控制电路4包括检测单元41、比较单元42以及控制单元43。检测单元41包括固定连接于载料槽11内侧壁的液位传感器33,液位传感器33能够检测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液位值;液位传感器33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比较单元42包括负向输入端与液位传感器33连接的比较器T,液位传感器33与比较器T之间串联耦接有电阻R1,比较器T的正向输入端串联耦接有预设值Vref,预设值Vref为载料槽11内显影液的最低液位值,比较器T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耦接有电阻R2和三极管Q,三极管Q的发射极串联耦接有电源VCC和电阻R2,三极管Q的发射极串联耦接有电源VCC和电阻R3,三极管Q的集电极串联耦接有电阻R4,电阻R4远离三极管Q的一端接地,电磁阀32串联耦接于电阻R4与三极管Q之间,当比较器T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控制电磁阀32打开。当液位传感器33检测到的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的液位值传输给比较器T,比较器T将接收到的液位值与预设值Vref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液位值小于预设值Vref时,比较器T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控制电磁阀32打开,使显影液从上料管31进入到载料槽11中。

使用原理:驱动电机21带动搅拌轴22转动,驱动搅拌轴22上的搅拌叶片23对载料槽11内进行搅拌,保持料槽内的显影液浓度均衡;液位传感器33能够检测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的液位值,当液位值下降到小于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阀32打开,上料管31能够自动向载料槽11内输入显影液对载料槽11内的显影液进行补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