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3332发布日期:2020-04-07 20:41阅读:1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镜镜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控多采用离焦、环焦、渐进等镜片进行干涉,其方法是调节镜片光学中心周边或上下的度数差(减小度数)使物像成像于视网膜上。然而以上几种镜片均采用单一调节手段,对于当今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形成和加深不能达到综合调节的效果。

近视的形成:除了遗传,儿童和青少年的活动或阳光照度少外;现代近视成因,绝大部分是由于学生课业加重,电子产品及内容增多;致使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多,迫使睫状肌增厚,眼轴变长,这是现代眼科学得出的最多结论。

普通的单焦点镜片,物像通过镜片的镜片光学中心调节成像于视网膜上,但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和请少年群体,绝大部分孩子在看远或近时,依然会从镜片光学中心外的区域视物,镜片光学中心外的焦点(度数增大)调节不能使物像落于视网膜上而是落于视网膜后,迫使眼轴代偿性生长:该理论源于以澳大利亚视觉合作研究中心霍顿教授(holdenba)、美国休斯顿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史密斯教授(smithel)和中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共同领衔,多个国家多家眼视光中心协作,历经8年研究,于2010年4月30日在澳大利亚将其研究结果公开:诱导眼球增长、促进近视度数增加;传统近视眼镜片在矫正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的同时,镜片周边部位凹透镜增加度数,促进眼球增长、增加近视度数,这就是近视眼的镜源性因素。

单区离焦镜片:看远时,可通过镜片光学中心周边(以眼睛左右两边为主要调节区)的度数降低,使物像落于视网膜上,控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加深。其缺点是:1)传统离焦镜片,近用调节滞后,单区离焦为主:以人眼两旁或以远用区上方为主要离焦范围,但儿童和青少年近距离用眼已经成为常态,用传统离焦镜片在阅读和书写时,眼睛所看镜片区域为下区,此时已经完全离开了镜片的有效离焦区,近距离阅读和书写依然用到的是看远的度数;根据配镜规律,眼镜店通常以看远(5m~6m)的度数为配镜度数,然而阅读和书写时眼睛近距离聚焦到某一点,因使用的镜片度数为远用度数,眼睛调节会出现滞后性,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睫状肌调节力降低,眼轴拉长(未近视人群同理)。因此单一单区离焦镜片不能解决近距离用眼造成调节滞后和视觉疲劳。2)违背人眼垂直视场长于水平视场原则:现有单区离焦镜片的中央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为10mm,垂直半径仅为5mm。无论从人眼睛视近时垂直径线要长于水平径线,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视近学习时的生理光学视野需要;还是从双光眼镜片(远点与近点距离至少8mm~10mm)、渐进多焦点眼镜片(远点与近点距离至少10mm~18mm)的垂直径线长度佐证;还是从人机工程设计导则国家标准(dl/t575.2-1999:视野与视区划分),坐姿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约40°标准等综合性判断,现有单区离焦镜片中央光学区的垂直半径设计成5mm,显然是长度设计过于短。周边视网膜近离焦镜片:用中央远用光学区矫正中心屈光度,镜片中周部负度数递减、正度数递增,以此达到减少周边远视性离焦的目的。但框架镜片离眼球光学后节点比较远,由于“钥匙孔”效应的存在,导致中央清晰的视野范围非常小,配戴者需要改变注视方式(佩戴后不舒适感),并需要视觉去适应。

双光镜片:远近两个焦点,但两个焦点间没有过度带或者离焦区,人眼看到两个焦点间时,出现图像扭曲,不清楚,甚至头晕等现象,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渐进多焦点:采用非对称设计,看远看近两个度,可以有效调节近距离用眼的度数(变小),减缓眼疲劳;但不能解决看远、中距离时光学中心外的成像问题。不能解决视远是光学中心区外,视网膜成像靠后的问题;

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已经成为世界之最,已经引起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已经把近视防控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之一;除了减轻学生课业以外,需要多角度多场景的引导学生科学用眼。对于预防和控制两个概念的产品(以控制加深为主),绝大部分为几家跨国光学公司研发和销售,其专利主要为预控近视加深,对于预防干扰和预控相结合的产品甚少;对于预控近视加深的光学产品,主要体现为:近视离焦(如蔡司),近视渐进多焦点(依视路好学生)多点近视离焦(豪雅);这些产品多为单一解决方案:如解决看远的周边离焦,看近的渐进多焦点(减缓眼疲劳)。其中市场上离焦镜片均为单区离焦镜片。



技术实现要素:

眼镜一般都是在青少年已经近视之后佩戴,为了预防青少年眼睛近视,根据近视形成的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包括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所述远用光区位于装配平行线上部,分为远用光学中心区和周边离焦区;所述近用光区包括纵向离焦区和近用离焦区,镜片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远用光学中心区的度数为平光。

在该镜片中,远用光学中心区为平光,佩戴者正常看远,当眼睛有一定角度看远时,通过镜片的正离焦,使得青少年佩戴者在看远时即使眼球偏离光学中心,眼睛依然得到清晰的视网膜成像;看近时为纵向正离焦凸镜(周边为负离焦),看近时纾解眼压,减缓眼疲劳,进而对眼睛近视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用光学中心区为以几何中心垂直向上为圆心半径为5mm的半圆区,所述周边离焦区为半圆区以外的区域。

该区域内,当看向正前方的远处时,基本在远用光学中心区,该区域内属于正常近视用眼,当眼球离开光学中心时,眼睛在周边离焦区内,通过离焦的度数变化改变成像位置,使物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阻止眼轴向后生长,做到防止近视加深的情况。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中心垂直向下10mm为近用光区的光学中心,以几何中心为一边的中点,向下的一个高度25mm、宽度20mm的区间为纵向离焦区,其离焦值设定为25~66,在纵向离焦区以外为近用离焦区。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离焦区的度数由内向外正度数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用离焦区的度数由上向下度数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离焦区的由内向外的离焦值按照0.00~66⁺梯度增加。

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离焦区内的凸镜值按照25-66增加。

对未近视的青少年和儿童而言,该镜片作为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在看远时,远用光学中心区为平光,在半径5mm的半圆外做25~66⁺的凸镜梯度变化离焦值,在近用时,纵向离焦区设计离焦,这样可以避免儿童和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期眼睛未近视,但缺少保护意思的情况下,采用主动预防为主,让儿童和青少年在看远时即使眼球偏离光学中心,眼睛依然得到清晰的视网膜成像;看近时舒解眼压,减缓眼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镜片在光学中心的四个区域(上下、左右)都采用复合离焦技术,能够有效的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眼睛,在儿童和青少年还未近视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也能防止镜源性近视或假性近视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镜片,球光、周边离焦值为0.00~66⁺度变化曲线图。

图2为镜片,近用阅读区纵向离焦区值为25~66度区域变化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中预防型复合离焦镜片地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的多区复合离焦镜片,如图4所示,包括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所述远用光区位于装配平行线6上部,分为远用光学中心区1和周边离焦区2,远用光学中心区1度数为0度;所述近用光区包括纵向离焦区3和近用离焦区4,镜片为对称结构,所述远用光学中心区1为以几何中心5为圆心半径为5mm的半圆区,所述周边离焦区2为半圆区以外的区域,所述几何中心5垂直向下10mm为近用光区的光学中心,以几何中心为一边的中点,向下的一个高度25mm、宽度20mm的区间为纵向离焦区3,在纵向离焦区3以外为近用离焦区4。所述周边离焦区的度数由内向外正度数逐步增加,所述纵向离焦区3离焦值由上到下逐步增加,近用离焦区4左右离焦值逐步减小。

此镜片的远用光学中心区为平光设计,即为0度,然后周边离焦区的离焦度数按0.00-66⁺的梯度增加,看远时即使眼球偏离光学中心,通过加入的凸镜值,依然可以得到清晰的视网膜成像;镜片的近用光学区设计,在纵向离焦区内(几何中心向下10mm的一段区域为中心区域),加入25~66的离焦凸镜值,达到减缓滞后性效果,让读、写近距离用眼时,物像有放大效果,减缓眼疲劳,在近用离焦区内,减小加入离焦凸镜值,使得两边度数成梯度减少。

各区间采用自由曲面技术,其曲率半径和焦点变化均可以平缓过渡,其散光值平均值都低于对应点的离焦值(50左右)(见球光图-1),使眼球在头部不动,眼球转动的情况下,都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近视预防主要采用中心视远区为无度数平光设计(0.00),该款预防型眼镜以儿童和青少年在课间学习、阅读,书写、玩电子产品等使用;为特定环境下专用预防性眼镜。其设计为看远时为平光,主要为方便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或者玩电子产品期间避免眼镜取下戴上的烦恼,设计看远时周边为正离焦值凸镜,看近时为纵向正离焦凸镜(周边为负离焦)是避免儿童和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期眼睛未近视,但缺少保护意思的情况下,采用主动预防为主,让儿童和青少年在看远时即使眼球偏离光学中心,眼睛依然得到清晰的视网膜成像;看近时舒解眼压,减缓眼疲劳。

本实施例设计针对市场上的渐进或者双光眼镜,在镜片下半部单一加入凸镜,这两种镜片儿童和青少年在佩戴时,仅仅解决近用时的缓解眼压的效果;但作为喜好活动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眼球不会有规律的只看光学中心,长期佩戴反而造成了镜源性近视形成。为达到在儿童和青少年近视未形成所戴眼镜能保护眼睛的效果。在光学中心(上下、左右)四个区域采用的多区复合离焦技术,既达到预防近视发生,也能防止镜源性近视或假性近视的形成。因此该实施例的镜片可以预防未近视的青少年和儿童发生近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