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巾相机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1658发布日期:2020-01-15 00:22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巾相机背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摄像设备的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巾相机背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摄影摄像设备种类繁多,对于高端的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特别是单反相机,具有优越的光学系统,其镜头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成像效果非常优秀,深得资深摄影人士的喜爱。然而,单反相机比较沉重,有的重量高达2.54千克,需要用相机背带挂在脖子上、肩膀上或者拎在手上,现有的相机背带,一般是采用尼龙、无纺布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即是指在一定外力下,表现固体物质具有抗变形的能力,比较生硬,缺乏弹性,使得相机重量实际上是通过相机背带的总宽度的很小一部分来向人体传递相机的重力,压强较大,对于摄影人士来说,长时间背在脖子上、肩膀上或者提在手上,容易造成局部肌肉酸麻、疼痛难忍等不适,给摄影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目前的相机背带功能单一,摄影人士为了等待某个镜头,可能要在寒冷天气里等上几个小时,现有的相机背带不能为摄影人士提供保暖功能;在微雨天气里,现有的相机背带不能为相机提供防雨功能;在风沙天气里,现有的相机背带不能为相机提供防尘防砂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的相机背带容易造成人体局部不适、不能为摄影人士提供保暖功能、以及不能为相机提供临时的防雨功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丝巾相机背带,利用蚕丝作成的丝巾丝滑柔软,能够完全贴合人体形状,使得相机背带上更大的面积能够向人体传递相机的重力,减小压强,同时,将丝巾折叠多层,增大丝巾的弹性,减小相机重量对人体局部的压迫,能够缓解人体局部不适;打开丝巾能成为头巾或围巾,为摄影人士保暖;打开丝巾能包裹相机,能为相机提供防雨、防尘和防砂等功能,使用方便,便于收纳携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丝巾相机背带,包括背带本体,所述背带本体由至少一面丝巾多次折叠而成,背带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公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母连接件,第一公连接件能够与第一母连接件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公连接件和第一母连接件分别通过皮革件或帆布件缝纫在背带本体上。

所述背带本体的折叠方式是其中的一边在最里面,相对的另一边在最外面的等距离的回形折叠。

所述背带本体的折叠方式是从相对的两边分别往中间做等距离的双回形折叠。

所述背带本体的折叠方式是一边在下面,相对的另一边在上面的弓字型折叠方式。

所述背带本体的折叠宽度为5-7厘米。

还包括相机连接带组件,所述相机连接带组件包括两条连接带,其中一条连接带上设有第二公连接件,另一条连接带上设有第二母连接件,第二公连接件能够与第二母连接件配合连接,第二公连接件能够与第一母连接件配合连接,第一公连接件能够与第二母连接件配合连接。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蚕丝作成的丝巾丝滑柔软,能够完全贴合人体形状,使得相机背带上更大的面积能够向人体传递相机的重力,减小压强,同时,将丝巾折叠多层,增大丝巾的弹性,减小相机重量对人体局部的压迫,能够缓解人体局部不适;打开丝巾能成为头巾或围巾,为摄影人士保暖;打开丝巾能包裹相机,能为相机提供防雨、防尘和防砂等功能,使用方便,便于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丝巾摊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丝巾实施例的摊开平面的示意图;

图3为丝巾的折叠实施例一、回形折叠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丝巾的折叠实施例二、双回形折叠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丝巾的折叠实施例三、弓字型折叠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之一,丝巾摊开之后包裹相机,且第一公连接件和第一母连接件扣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之二,将相机正挂在脖子上的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之三,将相机斜挂在脖子上的示意图;

图9为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之四,用作头巾的示意图;

图10为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之五,用作围巾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相机连接带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背带本体,1a、合缝,2a第一公连接件,2b、第一母连接件,3、皮革件或帆布件,4、相机,4a第二公连接件,4b、第二母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丝巾相机背带,包括背带本体1,所述背带本体1由至少一面丝巾多次折叠而成的连续叠片,背带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公连接件2a,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母连接件2b,第一公连接件2a能够与第一母连接件2b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公连接件2a和第一母连接件2b分别通过皮革件或帆布件3缝纫在背带本体1上。丝巾,由蚕丝编织而成,可以采用一面、两面或两面以上的丝巾材料,优选实施例为两面的丝巾材料,其长度为l,宽度为w,优选的,将其长度l作为背带本体1的总长度,包括皮革件或帆布件3需要缝纫连接的部分长度在内,优选的长度l为90厘米,宽度w可以为70厘米,经济适用,也可以通过调节皮革件或帆布件3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需要,可将两面丝巾材料的光洁表面或彩色朝外、粗糙表面合并在一起进行缝合,然后再将该缝合好的丝巾组合片进行反复折叠而成连续叠片,其折叠宽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例如,所述背带本体1的折叠宽度为5-7厘米。其中,第一公连接件2a的实施例可以是公扣件、公钩件或公魔术贴,相应的第一母连接件2b的实施例可以是母扣件、母钩件或母魔术贴。

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背带本体1的折叠方式是其中的一边在最里面,相对的另一边在最外面的等距离的回形折叠。将缝合好的丝巾组合片的宽度w等距离地分为10等分:一边开始往里设为叠片s1、s2、s3、s4、s5以及另一边开始往里设为叠片s1’、s2’、s3’、s4’、s5’,每等分的宽度为7厘米,采用回形折叠方式,即是其中的一边在最里面,相对的另一边在最外面,从一边开始按s1、s2、s3、s4、s5、s5’、s4’、s3’、s2’、s1’的顺序,回形折叠到另一边。

优选的实施例之二,所述背带本体1的折叠方式是从相对的两边分别往中间做等距离的双回形折叠。将缝合好的丝巾组合片的宽度w等距离地分为10等分:一边开始往里设为叠片s1、s2、s3、s4、s5以及另一边开始往里设为叠片s1’、s2’、s3’、s4’、s5’,每等分的宽度为7厘米,一边按s1、s2、s3、s4、s5的顺序进行回形折叠,另一边按s1’、s2’、s3’、s4’、s5’的顺序进行回形折叠,最后,将两个回形折叠部分合在一起,形成双回形折叠。这个实施例比较实用,摊开和折叠收纳的时候比较方便。其中,两个回形折叠部分合在一起的状态,中间有一条合缝1a,在背带本体1背在脖子上的状态,该合缝1a的优先朝向是朝向脖子,各层在受力的状态下,将丝巾保持折叠多层的状态,不会分层滑动,增大丝巾的弹性,有利于背带本体1与人体的肩膀以及脖子部分的曲线相贴合,形成整体受力状态,无论是将相机4正挂在脖子上还是将相机4斜挂在脖子上,丝巾的受力面积较大,人体上受力最为均匀,从而减小相机4重量对人体局部的压迫,负担最轻,体感最为舒服。

优选的实施例之三,所述背带本体1的折叠方式是一边在下面,相对的另一边在上面的弓字型折叠方式。将缝合好的丝巾组合片的宽度w等距离地分为10等分:一边开始往里设为叠片s1、s2、s3、s4、s5以及另一边开始往里设为叠片s1’、s2’、s3’、s4’、s5’,每等分的宽度为7厘米,采用弓字型折叠方式,从一边开始按s1、s2、s3、s4、s5、s5’、s4’、s3’、s2’、s1’的顺序,叠片s1与s2相邻、叠片s2与s3相邻……叠片s2’与s1’相邻地往返折叠在一起,最终到另一边,形成一个连续叠片,也能成为背带本体1的形状。

通过上述的折叠方式,该连续叠片可以折叠收纳成为背带本体1,通过背带本体1上一端的第一公连接件2a与相机4上的第一母连接件2b相配合,通过背带本体1上另一端的第一母连接件2b与相机4上的第一公连接件2a接插配合,成为相机背带;可以打开丝巾能成为头巾或围巾,在寒冷的环境中为摄影人士保暖;也可以摊开成为包裹相机4的丝巾,然后通过背带本体1上一端的第一公连接件2a与背带本体1上另一端的第一母连接件2b接插配合,可有效地防雨、防尘和防砂。

上述的三种折叠方式仅是举例说明,也可以更多的叠层或者更少的叠层,相机背带的宽度也可以适当调整,上述实施例的任何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相机连接带组件,所述相机连接带组件包括两条连接带,其中一条连接带上设有第二公连接件4a,另一条连接带上设有第二母连接件4b,第二公连接件4a能够与第二母连接件4b配合连接,第二公连接件4a能够与第一母连接件2b配合连接,第一公连接件2a能够与第二母连接件4b配合连接。当需要解下背带本体1另做他用,第二公连接件4a能够与第二母连接件4b配合连接,便于提起相机;当需要将相机背在脖子上的时候,第二公连接件4a能够与第一母连接件2b配合连接,第一公连接件2a能够与第二母连接件4b配合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丝巾相机背带。其中,第一公连接件2a与第二公连接件4a的实施例可以是公扣件、公钩件或公魔术贴,相应的第一母连接件2b与第二母连接件4b的实施例可以是母扣件、母钩件或母魔术贴。

总之,本实用新型利用蚕丝作成的丝巾丝滑柔软,能够完全贴合人体形状,使得相机背带上更大的面积能够向人体传递相机的重力,减小压强,同时,将丝巾折叠多层,增大丝巾的弹性,减小相机4重量对人体局部的压迫,能够缓解人体局部不适;打开丝巾能成为头巾或围巾,为摄影人士保暖;打开丝巾能包裹相机4,能为相机4提供防雨、防尘和防砂等功能,使用方便,便于收纳携带。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