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4874发布日期:2019-12-06 17:4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配线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纤适配器的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适配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紧密对接起来,从而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受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于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最小,这也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为了让用户能够实时掌握每个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情况,中国第cn201520845543.3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片是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该弹片式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通过设置在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与设置在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端口的对接来实现指示灯的亮灭。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指示灯的控制变得复杂化,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此外,为了使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紧密配合,所述光纤连接器通常固定安装在所述光纤适配器上。而现有光纤连接器的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不佳。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该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安装在光纤适配器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用于在线监测光纤适配器的插入情况,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用以与外部控制器相连接的对接部以及自所述对接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弹性接触部;所述绝缘本体上枢接有开关门,用以掀开供光纤适配器实现插接;所述开关门上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用以供弹性接触部搭接或断开,所述导电片根据开关门的掀开与否实现与所述弹性接触部之间的脱离和电信搭接,以供所述外部控制器接收不同信号;所述绝缘本体两侧缘向外突伸有翼部;所述翼部用以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相紧固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还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向所述绝缘本体突伸的安装臂;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臂相配合的安装槽,以便将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相配合的抵持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门包括呈波浪形的门体、自所述门体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臂以及自所述门体与所述安装臂相交处侧向延伸形成的固定臂;所述安装臂上设置有轴孔;所述枢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枢接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枢接座上并与所述轴孔相配合的枢接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接机构还包套在所述枢接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包括抵持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弹性臂以及抵持所述开关门的第二弹性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相配合的固定槽,以防所述扭簧沿着所述枢接轴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靠近所述开关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臂相配合的限位部,以防所述开关门过渡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端子、电源端子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对接部以及自所述基部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弹性接触部;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并与外部控制器相对接;所述弹性接触部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基体上的定位件;所述导电端子的基部埋设在所述定位件内,使得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定位件形成一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翼部、安装槽位于所述基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持结构的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安装光纤适配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相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基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所示为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为扭簧、枢接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7所示为开关门的立体示意图。

图8所示为指示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9所示为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100用于光纤适配器,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枢接机构30、通过所述枢接机构30枢接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开关门40、导电片50、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指示灯60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壳体70。

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基体11以及安装在所述基体11上的定位件12。所述基体11包括与外部控制器相对接的前壁13、与所述前壁13相对的后壁14、顶壁15、与所述顶壁15相对的底壁16以及垂直于所述前壁13和顶壁15的侧壁17。所述前壁13向内凹陷形成有端子收容槽131。所述后壁14设置有收容所述指示灯60的容纳槽141以及与所述开关门40相配合的限位部142。所述顶壁15向内凹陷形成有收容所述定位件12的收容腔151。所述顶壁15靠近所述前壁13处向内开设有与所述端子收容槽131和所述收容腔151相连通的通槽152。所述顶壁15上还设置有安装槽153,所述安装槽153位于所述收容腔151的两侧。所述侧壁17靠近所述前壁14处侧向弯折延伸形成有翼部171。所述翼部171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相配合,以便将所述绝缘本体10固定在所述光纤适配器上。所述导电端子20部分埋设在所述定位件12内,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20与所述定位件12形成一整体。在本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翼部171不限于图示所示形状。

请参阅图5以及图3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一对信号端子21以及一对电源端子22。所述信号端子21、电源端子22包括基部201、自所述基部20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对接部202以及自所述基部201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弹性接触部203。所述基部201埋设在所述定位件12内,使得所述导电端子20与所述定位件12形成一整体。所述对接部202、弹性接触部203突伸出所述定位件12。所述对接部202呈l型,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31内,并与外部控制器相对接。所述对接部202自所述通槽152进入所述端子收容槽131内。所述弹性接触部203突伸出所述定位件12背离所述端子收容槽131的一端。所述信号端子21包括第一信号端子211以及第二信号端子212,所述电源端子22包括第一电源端子221以及第二电源端子222。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12、第二电源端子222具有共用的基部201和对接部202。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12之弹性接触部203是自所述基部201背离所述对接部202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二电源端子222之弹性接触部203是自所述基部201背离所述对接部202的一端侧向延伸形成的。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片50相配合的触点213,以使得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与所述导电片50之间形成点接触。所述电源端子22之弹性接触部203向所述指示灯60突伸形成有凸起223。

请参阅图3以及图6所示,所述枢接机构30包括位于所述基体11背离所述端子收容槽131一端的枢接座31、安装在所述枢接座31上的枢接轴32以及套在所述枢接轴32上的扭簧33。所述容纳槽141位于所述一对枢接座31之间。所述枢接轴32上设置有与所述枢接31相配合的限位凸起321,以防所述枢接轴32自转。所述扭簧33包括抵持所述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弹性臂331以及抵持所述开关门40的第二弹性臂3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331抵持所述定位件12。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7所示,所述开关门40通过所述枢接机构30枢接安装在所述基体11背离所述端子收容槽131的一端。所述开关门40是透明的,以便所述指示灯60发出的光可以穿过所述开关门40。所述开关门40包括呈波浪形的门体41、自所述门体41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臂42以及自所述门体41与所述安装臂42相交处侧向延伸形成的固定臂43。所述安装臂42上设置有与所述枢接轴32相配合的轴孔421。所述固定臂43与所述限位部142相配合,以防所述开关门40过渡旋转。所述开关门4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片50相配合的安装槽44以及与所述第二弹性臂332相配合的固定槽45。所述安装槽44位于所述开关门40朝向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一侧,所述固定槽45位于所述固定臂43上。所述第二弹性臂332位于所述固定槽45内可以有效防止所述扭簧33沿着所述枢接轴32滑动。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导电片50安装在所述开关门40上并与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相配合。

请参阅图3以及图8所示,所述指示灯60安装在所述容纳槽141内,其两侧设置有电连接片61。所述电源端子22之弹性接触部203伸入所述容纳槽141内,并弹性抵持所述电连接片61,以使得所述指示灯60与所述电源端子22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60为红色led灯。

请参阅图9所示,所述壳体70包括主体部7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71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部72。所述主体部71上设置有向所述绝缘本体10突伸的安装臂711,所述安装臂711与所述安装槽153相配合,以便将所述壳体70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所述安装部72上设置有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相配合的抵持臂721,以便将所述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100固定安装在所述光纤适配器上。

当将光纤连接器插入光纤适配器时,所述导电片50与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此时所述开关门40打开,所述扭簧33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导电片50与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脱离接触,外部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并通过所述电源端子22点亮所述指示灯60。

当将光纤连接器自光纤适配器拔出时,所述导电片50与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处于第二配合状态,此时所述开关门40在所述扭簧33的作用下关闭,并与所述限位部142相配合,以防所述开关门40过渡旋转;所述信号端子21之弹性接触部203弹性抵持所述导电片50,外部控制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并通过所述电源端子22熄灭所述指示灯60。

具体的,所述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100可附着于fc光纤适配器及通信盒子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适用于其他类型光纤适配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100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安装光纤适配器上。

特别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主张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