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托及应用该鼻托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3071发布日期:2019-12-13 19:3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鼻托及应用该鼻托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鼻托及应用该鼻托的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眼镜不仅仅作为保护眼睛的工具,还作为美容装饰品得到广泛的使用。眼镜的适用范围的增大,使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在眼镜架的内侧通常设置有鼻托,鼻托架设鼻梁上,实现了对眼镜的支撑和固定。

现有的眼镜架所配置的鼻托为硬质结构件,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鼻托的硬度大于上鼻梁承重部位皮肤软组织的柔软度,在长时间进行佩戴时,鼻托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如硬质的鼻托在与皮肤接触时容易阻碍承重部位皮肤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在鼻梁承重部位产生承压痕迹,不仅影响面部形象,且易导致面部皮肤充血变色,甚至导致头晕等症状,不利于使用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进行;有些佩戴者在需要进行打球或其他激烈运动时仍需要进行眼镜的佩戴,但是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此时硬质的鼻托会加重鼻梁的受力,增加鼻梁的损伤概率以及损伤程度,眼镜的使用安全性差;且现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鼻托,通常为块状,其与鼻梁的贴合度低,且鼻托与使用者鼻梁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易造成鼻托下滑,眼镜无法稳定架设于鼻梁的情况,使用者得时常手推眼镜复位,非常不便;现有的硬质鼻托透气性低,鼻梁出汗时,汗液不易散发。综上,现有的鼻托降低了眼镜的佩戴舒适度。

现有框架眼镜在佩戴后,其眼镜腿卡至使用者的耳朵上方及后侧,眼镜腿的中后段与使用者的鬓角贴合,经过研究,该中后段与使用者鬓角之间的摩擦力也是使眼镜佩戴稳定、不下滑的重要要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鼻托及应用该鼻托的佩戴舒适度高的眼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鼻托,所述鼻托包括与使用者鼻梁接触的记忆棉条状托体,所述托体与鼻梁接触的表面在长度方向上设置为弧形面,在所述托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托体厚度方向的透气通孔,在所述托体上与所述弧形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眼镜架连接的连接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条状托体的宽度设置为其长度的10%~20%,所述弧形面的圆弧度数设置为50~7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弧形面上所述透气通孔的开孔率设置为20%~3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嵌入至所述托体上与所述弧形面相对的一侧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鼻托,可实现自适应的变形,提升了眼镜的适配性,同时还具有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避免承压痕迹的产生,而且还可以缓解意外的冲击,避免鼻梁损伤;所述托体增加了鼻托与鼻梁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眼镜下滑,使眼镜稳定架设于鼻梁上;所述托体上开设的透气通孔可提升该鼻托的透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鼻托的眼镜,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架及安装在所述镜架上的眼镜腿和眼镜片,所述鼻托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眼镜架的内侧;在所述眼镜腿中后段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透气防滑区,所述透气防滑区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内侧表面上的多个记忆棉凸起,所述凸起垂直于所述内侧表面,向远离所述眼镜腿的方向延伸。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气防滑区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眼镜腿长度的1/5~1/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眼镜腿的后端套设有塑胶防滑套,所述透气防滑区设置在所述塑胶防滑套的前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托体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眼镜架高度的0.6~0.8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起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眼镜腿厚度的1.2~1.5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鼻托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眼镜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眼镜,其佩戴舒适度高,在眼镜腿的中后段设置的透气防滑区,增大了眼镜腿与使用者鬓角之间的摩擦,使眼镜不易下滑,佩戴稳定,汗液可通过所述透气防滑区快速的散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新型鼻托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应用所述新型鼻托的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眼镜上透气防滑区的b-b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鼻托;11-托体;110-弧形面;111-透气通孔;112-托体上与弧形面相对的一侧;12-连接件;121-弹性卡槽;20-眼镜;21-眼镜架;22-眼镜腿;220-眼镜腿内侧表面;221-透气防滑区;2210-记忆棉凸起;222-塑胶防滑套;23-眼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中”、“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鼻托,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鼻托10的主视结构,图2示出了图1的a-a剖视结构,所述鼻托10包括与使用者鼻梁接触的记忆棉条状托体11,所述托体11与鼻梁接触的表面在长度方向上设置为弧形面110。所述鼻托10与使用者鼻梁接触的为柔软且具备优良弹性的记忆棉托体11,可实现自适应的变形,提升了眼镜的适配性,同时还具有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避免承压痕迹的产生,而且还可以缓解意外的冲击,避免鼻梁损伤;较现有的块状鼻托,该条状记忆棉托体11增加了所述鼻托10与鼻梁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摩擦力,可有效防止眼镜下滑,该托体11与使用者鼻梁接触的弧形面110与人体鼻梁两侧的外轮廓相匹配,使鼻托10紧密贴合使用者的鼻梁,以进一步增加鼻托与鼻梁之间的摩擦力,使眼镜不易滑下,稳定架设于鼻梁上,为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进一步的,为有效增大所述鼻托10与鼻梁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摩擦力,所述条状托体11的宽度设置为其长度的10%~20%,该处所述的长度指图1中示出的托体11的平面长度,即所述弧形面110的投影长度;所述弧形面11的圆弧度数设置为50~70°,优选设置为60°,以提升所述鼻托10与鼻梁之间的贴合紧密性,从而进一步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托体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托体11厚度方向的透气通孔111,所述透气通孔111可提升该鼻托10的透气性,当鼻梁出汗时,汗液可通过所述透气通孔111快速的散发,提高了眼镜的佩戴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面110上所述透气通孔111的开孔率设置为20%~30%,优选所述多个透气通孔111沿所述托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在所述托体11上与所述弧形面110相对的一侧112设置有用于与眼镜架连接的连接件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12嵌入至所述托体11上与所述弧形面110相对的一侧112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鼻托10的眼镜,综上所述,较现有应用块状硬质鼻托的眼镜,该眼镜的佩戴舒适度大大提高了,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应用上述新型鼻托10的眼镜20的结构,所述眼镜20包括眼镜架21及安装在所述镜架21上的眼镜腿22和眼镜片23,所述鼻托10通过所述连接件12连接在所述眼镜架21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托体11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眼镜架21高度的0.6~0.8倍。

进一步的,所述鼻托10通过所述连接件12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眼镜架21上,以实现所述鼻托10的可更换,更进一步的,所述鼻托10卡设至所述眼镜架21上,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2,在所述连接件12上设置有弹性卡槽121,在所述眼镜架21上鼻托设置的对应位置上相应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可卡设至所述弹性卡槽121内或自所述弹性卡槽121内拔出,当需要更换损坏的鼻托时,只需将所述卡凸自所述弹性卡槽121内拔出,将损坏的鼻托取下,将新的鼻托卡设至所述眼镜架21上即可,有利于眼镜正常寿命的实现,降低了眼镜的使用成本。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所述眼镜腿22中后段的内侧表面220上设置有透气防滑区221,图4示出了图3中所述透气防滑区221的b-b剖视结构,所述透气防滑区221对应设置在所述眼镜腿22与使用者鬓角贴合的区域,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防滑区221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眼镜腿22长度的1/5~1/4。

所述透气防滑区221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眼镜腿22中后段的所述内侧表面220上的多个记忆棉凸起2210,所述凸起2210垂直于所述内侧表面220,向远离所述眼镜腿22的方向延伸。当佩戴所述眼镜20后,所述透气防滑区221上柔软且具备优良弹性的所述多个记忆棉凸起2210的顶部与使用者的鬓角接触,触感舒适,所述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2210在眼镜腿与使用者鬓角之间形成空隙,汗液可通过所述空隙快速的散发,所述凸起2210的设置也增大了眼镜腿22与使用者鬓角之间的摩擦力,使眼镜20不易下滑,佩戴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凸起2210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眼镜腿22厚度的1.2~1.5倍,优选所述凸起2210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眼镜腿22厚度的1.2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眼镜腿22的后端套设有塑胶防滑套222,当佩戴所述眼镜20后,所述塑胶防滑套222卡至使用者的耳朵上方及后侧以支撑和固定所述眼镜20,所述塑胶防滑套222的设置增大了眼镜腿22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眼镜的佩戴稳定性,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防滑区221设置在所述塑胶防滑套222的前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