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291发布日期:2019-12-06 17:44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儿童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相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把生活中各种精彩瞬间拍摄视频纪录下来。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相机,包括儿童使用的儿童相机,然而现有的儿童相机仅仅只能用于拍摄,功能单一、取用自拍多为不便,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带伸缩自拍杆的儿童相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95997u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灵活收纳具有自拍功用儿童相机,然而该儿童相机的自拍杆设置于相机本体的一侧,使用时相机和自拍杆杆体间存在力矩,儿童本身力气较小,在握持自拍杆杆体时容易歪斜和转动,导致拍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相机,将固定儿童相机的折叠柄对称设置于相机两侧,使用时将折叠柄组成位于儿童相机底部中间的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使得拍摄时更稳固。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儿童相机,其包括相机外壳和内部电子元件,所述相机外壳的竖直截面轮廓为猫脸状,所述相机外壳的背面设置有电子显示屏和多个功能按键,所述相机外壳的正面中心设置有相机镜头,所述相机外壳的一侧猫耳顶部设置有快门键;

所述相机外壳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垂直相机光轴方向的长条状的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中心设置有倒梯形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将所述第一矩形槽分隔为左右两个存放空间,每一存放空间内设置有一折叠柄,所述折叠柄包括:

第一杆体,其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杆体的一对相对侧面靠近一端处各设有一第一耳轴,所述存放空间中与所述相机光轴垂直的一对相对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凸块处各开设有一第一连接孔,每一第一耳轴转动连接在一第一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杆体在所述第一矩形槽底面至所述第一凸块腰面间转动,所述第一杆体贴至所述第一矩形槽底面状态时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垂直相机光轴方向的长条状的第二矩形槽;

第二杆体,其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杆体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宽度,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长度,所述第二杆体的一对相对侧面靠近一端处各设有一第二耳轴,所述第二矩形槽中与所述相机光轴垂直的一对相对侧壁上远离所述第一凸块处各开设有一第二连接孔,每一第二耳轴转动连接在一第二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杆体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底面至竖直状态间转动;

其中,当两存放空间内的两第一杆体均转至紧贴所述第一凸块腰面,两第二杆体均转至竖直状态时,两第二杆体相互接触组成长方形块体,所述长方形块体可拆卸的插入一圆杆手柄中。

优选的是,所述相机外壳的顶部,位于两猫耳中心处设置有矩形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与所述相机光轴平行的两侧面设置有一贯穿的通孔,一c形提手的两自由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的两头。

优选的是,所述圆杆手柄的下部绕覆有海绵垫,所述c形提手的中央绕覆有海绵垫。

优选的是,所述圆杆手柄由轻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将固定儿童相机的折叠柄对称设置于相机两侧,使用时将折叠柄组成位于儿童相机底部中间的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使得拍摄时更稳固,同时折叠柄收纳于相机壳体内,不占用空间。另外,现有的儿童相机一般采用与常规相机相同的挂带设计,悬挂于脖颈上,而儿童脖颈尚未发育良好,长时间悬挂易勒伤儿童,故本实用新型改为提手式设计,避免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儿童相机正视时,所述折叠柄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儿童相机正视时,所述折叠柄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圆杆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儿童相机仰视时,第一矩形槽内无折叠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儿童相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相机,其包括相机外壳1和内部电子元件,所述相机外壳1的竖直截面轮廓为猫脸状,所述相机外壳1的背面设置有电子显示屏2和多个功能按键3,所述相机外壳1的正面中心设置有相机镜头4,所述相机外壳1的一侧猫耳顶部设置有快门键5;

现有的儿童相机一般为长方形,使用时手掌托住相机外壳1下部,由于手掌掌心处有一定弧度,故平直的相机底部会给手掌不适的感觉,通过将相机外壳1设计外猫脸状,不仅使得相机外观更加有趣,儿童更加喜爱,而且相机底部的圆弧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得儿童相机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所述相机外壳1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垂直相机光轴方向的长条状的第一矩形槽6,所述第一矩形槽6中心设置有倒梯形的第一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7将所述第一矩形槽6分隔为左右两个存放空间,每一存放空间内设置有一折叠柄,所述折叠柄包括:

第一杆体8,其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杆体8的一对相对侧面靠近一端处各设有一第一耳轴9,所述存放空间中与所述相机光轴垂直的一对相对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凸块7处各开设有一第一连接孔10,每一第一耳轴9转动连接在一第一连接孔10内,以使所述第一杆体8在所述第一矩形槽6底面至所述第一凸块7腰面间转动,所述第一杆体8贴至所述第一矩形槽6底面状态时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垂直相机光轴方向的长条状的第二矩形槽;

第二杆体11,其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杆体11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宽度,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杆体8的长度,所述第二杆体11的一对相对侧面靠近一端处各设有一第二耳轴12,所述第二矩形槽中与所述相机光轴垂直的一对相对侧壁上远离所述第一凸块7处各开设有一第二连接孔,每一第二耳轴12转动连接在一第二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杆体11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底面至竖直状态间转动;

其中,当两存放空间内的两第一杆体8均转至紧贴所述第一凸块7腰面,两第二杆体11均转至竖直状态时,两第二杆体11相互接触组成长方形块体,所述长方形块体可拆卸的插入一圆杆手柄13中,这里所述圆杆手柄13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长方形块体底面形状相匹配的沉槽14。

另外,由于第一矩形槽6内并未被折叠柄填满,因此在不使用折叠柄时,拍摄过程中手掌托住儿童相机底部,第一矩形槽6边缘会给使用者手掌不适的感觉,可以增设与第一矩形槽6剩余部分相契合的长条状的橡胶塞填入第一矩形槽6中,以改善使用手感。

上述实施例使用过程中,将两存放空间内的两第一杆体8均转至紧贴所述第一凸块7腰面,两第二杆体11均转至竖直状态,再将两第二杆体11插入所述圆杆手柄13,即可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使得拍摄时更稳固。当不用自拍时,拆卸下圆杆手柄13,将第二杆体11折入第二矩形槽中,第一杆体8折入第一矩形槽6中,最后折叠柄完全收纳于相机外壳1内,不占用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外壳1的顶部,位于两猫耳中心处设置有矩形的第二凸块15,所述第二凸块15上与所述相机光轴平行的两侧面设置有一贯穿的通孔,一c形提手16的两自由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的两头。现有的儿童相机一般采用与常规相机相同的挂带设计,悬挂于脖颈上,而儿童脖颈尚未发育良好,长时间悬挂易勒伤儿童,故本实施例改为提手式设计,避免上述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圆杆手柄13的下部绕覆有海绵垫17,所述c形提手16的中央绕覆有海绵垫17,这样儿童持握起来更加舒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圆杆手柄13由轻质塑料制成,这样能减轻儿童相机重量,自拍时一只手持握圆杆手柄13不那么费劲。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