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3688发布日期:2020-04-07 20:4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投影电脑,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脑显示器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屏,其是自发光,有辐射,长期使用对人的眼睛、大脑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危害。投影机利用光的反射散射原理,光线不直接照射人的眼睛,人们看的是反射光线,非常省眼,也没有什么辐射。但是传统演示、教学用投影机体积大,投影最佳距离较远,不能在个人办公桌上近距离使用。近年来出现了便携式微型投影仪,分辨率清晰度很高,能在很短的距离内投射出清晰的图像,而且有的机型还带有安卓系统、vga接口、自动对焦、梯形校正等。但是这种投影仪仍然需要外置的鼠标、键盘、投影屏幕配合使用,目前只是在家中固定位置用于观看影视剧、图片等,不能方便地在桌面上办公使用,更不能随身携带、移动使用。

公开号为cn107193323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其是在机体上设投影仪及投影幕,不设显示屏,投影仪与机体电连接,将影像投在投影幕上。投影仪与机体前端以旋臂成转动连接,旋臂转出带出投影仪,投影仪立起于机体前端,镜头的光束对准投影幕,调节旋臂的前后位置使影像在自带的投影幕上对焦。该结构在使用时,投影仪需立起,且位于投影幕的前方,使用者在观看投影幕上的画面时,立起的投影仪必然会遮挡视线,因而根本无法满足桌面办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以解决现有的投影电脑无法满足桌面办公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包括机身、投影模块及投影屏幕,在所述机身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可在其内滑动以伸出或缩回机身的屏幕连接柱,所述投影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中前部;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外边框、滑动设置在外边框中的内边框、用以将内边框与外边框相对固定的紧固件和设置在内边框上的幕布,所述外边框的底端通过阻尼转轴与屏幕连接柱的外露端铰接,由此实现投影屏幕旋转开合。

在所述外边框的两条侧边柱上分别设置有滑道,在所述内边框的两条侧边柱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横穿所述滑道,且可沿滑道滑动,在内边框与外边框之间的滑动柱上套设有橡胶垫,所述滑动柱的末端从滑道中穿出,且螺纹连接紧固螺母,所述滑动柱、橡胶垫和紧固螺母共同组成所述紧固件。

在所述机身的中前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投影模块的后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容置槽的后端侧壁之间,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阻尼机构。用手扳、按所述投影模块前端的边角部分即可让投影模块实现带有阻尼效果的仰起和收回,同时可实现投影镜头停留在可调节范围内的任意角度。

在所述机身的上表面设有功能按钮区、触摸板区和键盘区。

在所述内边框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幕布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将投影屏幕扣合在机身上后,所述盖板位于幕布的上方。

所述幕布为卷帘式幕布,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投影仪预留孔;

在所述机身上表面的后部开设有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折叠开合式键盘,所述折叠开合式键盘包括固定设置在容置腔的前部腔体中的前部盘体和铰接在前部盘体后沿的后部盘体,所述后部盘体可扣合在所述前部盘体上,前部盘体与后部盘体的厚度之和不大于容置腔的深度,前部盘体的后沿与容置腔的后端之间的区域为卷帘式幕布容置区。

所述幕布设置在载板上,在所述载板的背面设置有插片;在内边框的上部横杆、外边框的一个侧边柱上分别设置有与插片配合的插口;在所述幕布的末端设置有挂钩,在内边框的下部横杆、外边框的另一个侧边柱上分别开设有与挂钩配合的沟槽。

使用前,本实用新型处于扣合状态(如图2a所示)。使用时,将投影屏幕掀起,外边框的两根侧边柱同时同向绕阻尼转轴转动,进而实现投影屏幕的打开(如图2b所示),然后,同时将两根屏幕连接柱从机身的滑槽中抽出,使投影屏幕远离机身移动至用户所需距离(如图2c所示),接着,将紧固螺母拧松,向上调节内边框(幕布)至所需高度(如图1所示),将紧固螺母拧紧,接通机身电源,启动投影模块,进行微调即可开始像使用传统笔记本电脑一样进行使用。用完后,关闭电源和投影模块,将内边框(幕布)下调回原位,将屏幕连接柱推回机身的滑槽内部,最后将投影屏幕扣合在机身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投影模块和投影屏幕作为核心设备,替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屏,设计出的个人办公、移动通用的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本实用新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结构和使用方式,用户可以最大限度沿用以前使用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习惯,不需要太多适应过程就能够自然舒适地使用。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在桌面上办公使用,也可以方便携带、移动使用,充分发挥投影仪柔和、省眼、健康、无辐射的特点和价值。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图中a为扣合状态,b为投影屏幕掀起状态,c为投影屏幕后移状态。

图3是阻尼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容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扣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投影模块与机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的投影屏幕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载板与内边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伸缩式屏幕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投影模块,3、滑槽,4、屏幕连接柱,4-1、屏幕连接加长柱,5、防脱块,6、容置槽,7、键盘区,8、功能按钮区,9、补充功能按钮区,10、触摸板,11、阻尼转轴,12、侧边柱,13、加强杆,14、紧固螺母,15、内边框,16、幕布,17、盖板,18、硬质橡胶垫,19、导向柱,20、预留槽,21、卷轴,22、预留孔,23、折叠开合式键盘,24、卷帘式幕布容置区,25、固定部件,26、转轴,26-1、转轴在机身内的部分,27、滑动柱,28、插口,29、载板,30、插片,3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笔记本型智能投影电脑一体机包括机身1、投影模块2和投影屏幕。

如图1所示,在机身1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3,在两个滑槽3内分别设置有可在滑槽3内滑动以伸出或缩回机身1的屏幕连接柱4,滑槽3的槽口(即机身1的前侧面)尺寸小于滑槽3的内部截面尺寸。屏幕连接柱4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柱体后端的防脱块5,防脱块5呈柱状,其端面尺寸略小于滑槽3的内部截面尺寸,且大于滑槽3的槽口尺寸,柱体的截面尺寸略小于槽口尺寸,由此实现柱体在滑槽3内的滑动,且保证屏幕连接柱4不会从滑槽3中脱出。

在机身1的中部开设有容置槽6,用以安装投影模块2。在机身1上容置槽6的后方设置有键盘区7,在容置槽6的左侧设有功能按钮区8,在容置槽6的右侧设有触摸板10和补充功能按钮区9。在机身1的后侧沿的中部设置有卡口。

机身1的外形结构和内置配置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的主机基本相同。可在机身内设置pc模块,包括cpu、硬盘存储器、显卡声卡、驱动、无线wifi模块等。或者在机身内置安卓系统模块,该方式可以使机身内节省出更多的空间用来容纳更大容量的内置电池,以提高本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另外,还可以在机身内设置pc模块的基础之上,选用自带安卓系统的微型智能投影仪,由此实现双系统配置运行。

如图8所示,投影屏幕包括外边框、内边框15、幕布16和盖板17。外边框呈u型,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边柱12和连接在两个侧边柱12之间的加强杆13,侧边柱12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11与屏幕连接柱4的外伸端铰接,阻尼转轴11的结构如图3所示。两个侧边柱12同时同向绕转轴转动即实现外边框的旋转,进而实现投影屏幕的旋转开合,并且依靠阻尼作用在旋转范围内可以停留固定在任意角度。在外边框的两个侧边柱12上分别设置有滑道(如图8中虚线部分所示),以供内边框15在外边框内往复滑动。

内边框15呈矩形,包括两条横杆和两条竖杆,在两根竖杆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滑动柱27,滑动柱27的柱体与竖杆垂直,且穿设在外边框的滑道中,可沿外边框的滑道往复滑动。在外边框的侧边柱12与内边框15的竖杆之间的滑动柱27上套设有硬质橡胶垫18,在滑动柱27的自由端制有螺纹,紧固螺母14旋接在该螺纹段。通过硬质橡胶垫18和紧固螺母14的共同作用,内边框15可以停留紧固在外边框滑道内的任意位置。在两根竖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底部导向柱19,导向柱19与滑动柱27平行,且穿设在外边框的滑道中,在内边框15滑动时,起到导向作用。

幕布16呈矩形,设置在内边框15内,紧固绷紧,用以接收投影模块2投放的画面。

盖板17盖设在内边框15上,起到保护幕布16和机身1的作用,在盖板17的前端沿的中部设置有卡绊结构,以便于与机身1上的卡口咬合,当投影屏幕扣合在机身1上时,将两者锁止固定,扣合状态如图2中a所示。

如图7所示,投影模块2左右侧面的后尾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垂直于侧面的金属柱作为转轴26穿进容置槽6侧壁之内,转轴26顶端与机身1内部带有阻尼装置的固定部件25相铰接,用手扳、按投影模块2前端的边角部分即可让投影模块2随后端转轴26进行带有阻尼效果的旋转,由此实现投影模块2的扬起和收回,并且能够在可调节范围内停留在任意角度。投影模块镜头的最大扬起角度需保证幕布16上升到最高位置还能够投射出完整清晰的图像。

投影模块2的前端与容置槽6的前槽壁之间、后端与容置槽6的后槽壁之间分别留有1~1.5cm的空隙,以确保投影仪的顺利扬起和收回。在容置槽6底部的后端,设有三角形斜坡式预留槽20,如图4所示,以便于在投影模块2扬起时,其尾部的下边沿能够有向下移动的空间,且该预留槽20还可以作为投影仪各种连接机身部件的排线的容纳、转方向区域。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投影模块2为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超薄长方体形投影仪,完全内嵌在容置槽6内,不影响投影屏幕的扣合。

投影模块2使用排线和集成电路等与机身1连接,比如机身的电源接口、高清视频输入输出接口、vga输入接口、音频输出接口、麦克风输入接口、usb接口,以及面板控制区的手动变焦对焦按钮、亮度对比度色彩调节按钮、手动梯形校正调节按钮等等。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大体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下述部分。

为了获得更高的亮度、清晰度、变焦能力以及其他更高的性能,本实施例的投影模块2为较厚的外鼓形投影仪,所需的容置槽6较大,且其上表面高于机身1的上表面,不能完全隐含于机身1的容置槽6之内,只能外鼓于机身1上表面。

幕布16为卷帘式幕布,包括固定设置在内边框15的上部横杆上的卷轴21以及卷绕在卷轴21上的幕布16,卷轴21的两端设有弹力回卷装置。在幕布16的底端设有挂钩31,在内边框的下部杆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挂钩31配合的沟槽。在弹力回卷装置收紧作用下,幕布16的自然状态是卷绕在卷轴21上,使用幕布16时,两手分别抓住幕布16尾部两端,将幕布16向下拉出,直至内边框15的下部横杆,然后将幕布16底端用挂钩31钩住即可。

在盖板17上设置有预留孔22,当将投影屏幕扣盖在机身1上方时,投影模块2凸出于机身1上表面的部分从盖板17的预留孔22中穿出,以实现投影屏幕的扣合,如图6所示。

如图5所示,在投影模块2的后部机身1上开设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置有折叠开合式键盘23。折叠开合式键盘23包括前部盘体和后部盘体两部分,前部盘体固定设置在容置腔的前部腔体中,前部盘体的后沿与容置腔的后端之间留有空置区域,该空置区域为卷帘式幕布容置区24。后部盘体铰接在前部盘体的后端,通过翻转可以扣在前部盘体的上方,由此实现键盘的收纳。使用时将后部盘体旋转打开放平,即可与前部盘体组成完整的键盘区(如图5中虚线部分所示)。前部盘体与后部盘体的厚度之和不大于容置腔的深度,以保证键盘折叠后不会高于机身1上表面,便于投影屏幕的扣合。键盘盘体的左右边沿与容置腔左右边沿分别留有1厘米的间隙,可让手指伸进此间隙以便于打开键盘后部盘体,还可使手指在击按键盘左右最靠边的按键时不碰到容置腔的左右边沿。

实施例3

如图9~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大体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下述部分。

卷帘式幕布安装在直角v形金属载板29上,在载板29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条形鼓出型插片30,在幕布尾端边缘安装挂钩31。

在内边框15的上部横杆上分左右开留出两个条形插口28,与载板29上的插片30插接配合,以将卷帘式幕布安装到内边框15的上部横杆上。使用时,将幕布向下拉出,直至内边框的下部横杆,然后将幕布底端用挂钩31钩住内边框底部的沟槽即可,由此实现将幕布设置成小尺寸使用。

在外边框的右侧边柱上分上下开留出两个条形插口28,与载板29上的插片30插接配合,竖着将载板29上的两个插片30穿进插口28内,以将卷帘式幕布安装到外边框的右侧边柱上。在外边框的左侧边柱上开设有沟槽,以与幕布端部的挂钩31钩挂配合。使用时,将幕布向左拉出,直至左侧边柱,然后将幕布端部用挂钩31钩住即可,由此实现将幕布设置成大尺寸使用,如图9中所示。

为了能在扩展以后的大尺寸幕布上投放出大尺寸的画面,幕布需要离投影仪更远一些,故将投影屏幕连接柱设计成多节可伸缩式屏幕连接柱,像收音机天线那样,如图11所示。需要投放大尺寸画面时就将第二节连接柱(即屏幕连接加长柱4-1)拉出。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用的投影模块2,均具有良好的手动变焦功能、自动对焦功能和自动/手动梯形校正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