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背板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0869发布日期:2020-04-17 17:0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透光背板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摄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透光背板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外观工业设计的变化,一体式后盖在外观整体性更强,其使用也越来越多。一体式后盖一般采用玻璃背板,摄像头直接设置在背板的内侧,使背板盖在摄像头上,即后盖上不开设摄像孔。然而,由于背板的透光性,会导致闪光发出的光线会照射到摄像头中,造成闪光灯漏光,影响拍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背板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体式后盖易造成闪光灯漏光,影响拍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光背板模组,包括具有透光特性的背板和用于罩设于闪光灯上的灯罩,所述灯罩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上的聚光体,所述基座中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闪光灯的腔室,所述背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聚光体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透光背板模组还包括用于阻挡所述灯罩之侧面射出的光线进入所述背板中的挡光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结构包括遮盖所述聚光体侧面与所述基座之前端面上的遮光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体包括金属隔圈,所述金属隔圈包括套于所述聚光体侧面的金属圈和盖于所述基座之前端面上的金属板,所述金属圈的后端与所述金属板相连,所述金属圈置于所述通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圈的前端与所述背板的外表面持平,或者所述金属圈的前端凸出所述背板的外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的边缘凸出所述基座之前端面的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连接胶层;或/和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基座之前端面之间设有缓冲胶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体包括设于所述聚光体侧面与所述基座之前端面的遮光膜层,或/和,所述遮光体包括设于所述通孔之侧壁及所述背板内表面上的挡光膜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结构还包括遮盖所述基座侧面的阻光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光体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侧面的阻光膜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光膜层的厚度范围为0.02mm-1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结构包括配合套于所述灯罩周侧的金属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内表面上设有不透光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上对应于摄像头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内表面设有阻光槽;所述阻光槽环绕该背板上对应摄像头之区域,或者所述阻光槽环绕所述通孔,或者所述阻光槽位于所述通孔与该背板上对应摄像头之区域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闪光灯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透光背板模组,所述闪光灯安装于所述腔室中,所述背板盖于所述摄像头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通过在透光背板上开设通孔,以定位与安装灯罩,而设置挡光结构,以阻挡灯罩之侧面射出的光线进入背板中,则该透光背板模组在使用时,当灯罩中闪光灯工作时,光线可以从灯罩之聚光体前端射出,并防止光线从灯罩侧面进入背板后传输到摄像头,以减少闪光灯漏光,提高摄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使用了上述透光背板模组,不仅具有更好的一体化后盖,而且可以减少闪光灯漏光,提高摄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金属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00-移动终端;

10-透光背板模组;11-背板;111-通孔;113-阻光槽;12-灯罩;120-腔室;121-聚光体;122-基座;13-挡光结构;130-金属套;14-遮光体;141-金属隔圈;1411-金属圈;1412-金属板;142-挡光膜层;143-遮光膜层;15-阻光体;151-阻光膜层;1511-油墨层;1512-反光镀膜;152-金属环;16-装饰层;161-避让孔;171-连接胶层;172-缓冲胶层;

21-闪光灯;22-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定义:沿着灯罩的出光方向为前方,相对的另一方向为后方,即逆着灯罩出光的方向为后方。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申请提供的透光背板模组10进行说明。所述透光背板模组10,包括背板11、灯罩12和挡光结构13。请一并参阅图13,背板11具有透光特性,从而当背板11盖于摄像头22上时,外部光线可以经背板11进入摄像头22,即摄像头22可以透过背板11取景拍摄。背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以便灯罩12的前部可以置于通孔111中,便于安装固定灯罩12。灯罩12用于罩设于闪光灯21上,从而可以通过灯罩12来进行调光,以便闪光灯21发出的光线可以更好的从灯罩12前端射出,提高光线利用率。

请参阅图3和图5,灯罩12包括基座122和聚光体121,基座122中设有用于容置闪光灯21的腔室120,在使用时,可以将闪光灯21安装在该腔室120中,以便安装固定闪光灯21,并且便于灯罩12罩于闪光灯21上。聚光体121设于基座122上,以更好的进行调光。聚光体121置于背板11的通孔111中,以便安装灯罩12,并且闪光灯21发出的光线,可以更好的从通孔111射出,而减少光线进入背板11。挡光结构13用于阻挡灯罩12之侧面射出的光线进入背板11中,即挡光结构13可以阻挡聚光体121侧面、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及基座122侧面透出光线,进而避免灯罩12漏光,减小闪光灯21漏光。

本申请实施例的透光背板模组10,通过在透光背板11上开设通孔111,以定位与安装灯罩12,而设置挡光结构13,以阻挡灯罩12之侧面射出的光线进入背板11中,则该透光背板模组10在使用时,当灯罩12中闪光灯21工作时,光线可以从灯罩12之聚光体121前端射出,并防止光线从灯罩12侧面进入背板11后传输到摄像头22,以减少闪光灯21漏光,提高摄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挡光结构13包括遮光体14。遮光体14遮盖聚光体121侧面与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以防止光线从聚光体121侧面与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漏出而进入背板11,减少漏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遮光体14包括金属隔圈141,金属隔圈141包括金属圈1411和金属板1412。金属圈1411的后端与金属板1412相连,金属圈1411置于通孔111中。金属圈1411套于聚光体121侧面,可以避免聚光体121侧面漏出光线。金属板1412盖于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上,以避免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漏出光线。另外,设置金属板1412,可以将金属板1412与背板11的内表面相连,以方便安装固定该金属隔圈141。使用金属隔圈141,即可以方便加工制作,也可以将该金属隔圈141制作较薄,便于使用,同时也方便组装,便于批量生产。并且,使用金属隔圈141,也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光结构13也可以采用塑料隔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金属隔圈141可以采用金属板1412冲压成型,加工制作方便,强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金属圈1411的前端凸出背板11的外表面,即可以更好的进行聚光,使光线更好的从灯罩12之聚光体121的前端面射出,而且可以减少灯罩12射出的光线直接进入背板11,更好的减少漏光。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圈1411的前端与背板11的外表面持平,也避免聚光体121射出的光线直接从通孔111的侧壁进入背板1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金属板1412的边缘凸出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的边缘,不仅可以方便将金属板1412安装在背板11的内表面,而且可以更好的避免基板之前端面处的光线进入背板11。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圈1411的内表面为反光面,可以更好的将聚光体121侧面的光线,以便光线从聚光体121前端射出,提高光线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金属板1412与背板11之间设有连接胶层171,以便金属板1412可以牢固固定在背板1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金属板1412与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之间设有缓冲胶层172,即方便金属板1412与基座122的连接,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更好的遮盖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挡光结构13还包括阻光体15。请一并参阅图13,阻光体15遮盖基座122侧面,避免光线从基座122的侧面漏出而直接进入摄像头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5,阻光体15包括设于基座122侧面的阻光膜层151。在基座122的侧面设置阻光膜层151,可以避免基座122的侧面漏光,以更好的避免闪光灯21漏光;并且可以保证阻光膜层151与基座122良好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阻光膜层151的厚度范围为0.02mm-1mm,以起到良好的挡光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阻光膜层151包括喷涂于基座122侧面的黑色油墨层1511,以方便加工,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阻光膜层151包括镀设于基座122侧面的反光镀膜1512,以保证阻光膜层151牢固附着在基座122上。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阻光膜层151可以是涂覆于基座122侧面的不透光胶层。还有一些实施例中,阻光膜层151也可以是其他不透光的结构层,如阻光膜层151还可以是贴于基座122侧面的贴纸等。

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阻光体15包括金属环152,金属环152套在基座122的侧面上,以起到挡光的作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阻光体15也可以是不透光的塑料环,以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遮光体14包括设于通孔111之侧壁及背板11内表面上的挡光膜层142。直接在背板11上设置挡光膜层142,可以良好的防止灯罩12侧面的光线进入背板11,便于灯罩12是的组装。挡光膜层142可以是镀膜、喷膜等不透光的膜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遮光体14为设于聚光体121的侧面与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的遮光膜层143。在聚光体121的侧面及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上设置遮光膜层143,也可以良好的避免聚光体121的侧面及基座122之前端面1220泄漏光线;并且该结构直接将灯罩12安装在背板11上即可,组装方便。遮光膜层143可以是镀膜、喷膜等不透光的膜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遮光膜层143可以与阻光膜层151是一体结构,即阻光膜层151与遮光膜层143一体成型在灯罩12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挡光结构13包括配合套于灯罩12周侧的金属套130,设置金属套130,将金属套130直接套装在灯罩12上,即可以保护灯罩12,而且可以起到挡光作用,防止漏光;并且还可以将金属套130制作较薄,减小占用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背板11的内表面设有阻光槽113;阻光槽113环绕该背板11上对应摄像头22之区域112。阻光槽113可以是设置在背板11的内表面上的微结构槽体,在背板11中的光线在传输到阻光槽113处时,经阻光槽113之侧壁的反射,可以减少光线通过阻光槽113处。在背板11的内表面上设置阻光槽113,当光线在背板11中,从通孔111至摄像头22对应区域传输过程中(即光线在背板11中横向传输),光线到达阻光槽113时,可以被阻光槽113的侧壁反射,进而减少光线直接到达摄像头22,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并请一并参阅图13,背板11的内表面上设有不透光的装饰层16,装饰层16上对应于摄像头22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161。在背板11的内表面上设置不透光的装饰层16,可以更好的避免光线从背板11的内表面进入背板11上,更好的防止漏光。在装饰层16上设置避让孔161,以便在使用时,外部光线可以透过背板11、避让孔161进入摄像头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装饰层16可以为吸光层,从而在背板11中传输的光线,可以更多的被装饰层16吸收,减少反射,进而可以更好的避免灯罩12前端射出的光线,直接经背板11进入摄像头22,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背板11的内表面上可以同时设置装饰层16与阻光槽113,则避让孔161位于该背板11上对应摄像头22之区域112,阻光槽113环绕该避让孔161,以更好的减少背板11中横向传输的光线,防止光线直接从背板11中横向传输至摄像头22中,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背板11的内表面设有阻光槽113;阻光槽113位于通孔111与该背板11上对应摄像头22之区域112之间,当光线从通孔111至摄像头22对应区域传输过程中,光线到达阻光槽113时,可以被阻光槽113的侧壁反射,进而减少光线直接到达摄像头22,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背板11的内表面上可以同时设置装饰层16与阻光槽113,则避让孔161位于该背板11上对应摄像头22之区域112,阻光槽113位于通孔111与避让孔161之间,以更好的减少背板11中横向传输的光线,防止光线直接从背板11中横向传输至摄像头22中,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背板11的内表面设有阻光槽113;阻光槽113环绕通孔111,当光线从通孔111至摄像头22对应区域传输过程中,光线到达阻光槽113时,可以被阻光槽113的侧壁反射,进而减少光线直接到达摄像头22,提高成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透光背板模组10,可以实现背板11一体化结构,即可以实现一体化后盖,并良好的防止闪光灯21的漏光。

请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摄像头22、闪光灯21的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透光背板模组10,闪光灯21安装于腔室120中,背板11盖于摄像头22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使用了上述透光背板模组10,不仅具有更好的一体化后盖,而且可以减少闪光灯21漏光,提高摄像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