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幕及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6096发布日期:2020-08-28 15: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幕及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幕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投影设备主要包括投影主机和显示屏幕。其中,投影主机主要用于出射光线至显示屏幕,显示屏幕固定在安装面上,且用于接收投影主机出射的光束,以实现画面的显示。

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在安装面上设置挂架,同时在显示屏幕的背面设置与挂架对应的挂槽,进而通过挂槽和对应的挂架的配合,将显示屏幕固定在安装面上。然而,在通过挂架对显示屏幕进行固定时,显示屏幕在挂架处很容易因应力集中的现象而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幕及投影设备,可以解决显示屏幕容易产生弯曲变形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背板、光学膜片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挂架;

所述光学膜片固定在所述背板的第一侧,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背板的第二侧;

所述挂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用于通过所述挂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背板的面积,且大于或等于所述背板的面积的0.4倍。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背板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且大于或等于所述背板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的0.6倍。

可选地,所述挂架的长度等于所述固定板沿水平方向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每个支撑单元沿所述固定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挂架沿所述固定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可选地,每个支撑单元为设置有空腔的中空结构。

可选地,每个支撑单元均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沿与竖直方向分布。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挂架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幕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裹所述背板的边缘,或者包裹所述背板和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

另一方面,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投影主机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屏幕;

所述投影主机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上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投影主机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显示屏幕;

所述投影主机用于出射光束至所述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用于接收所述投影主机出射的光束,进行画面显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固定板层叠固定在显示屏幕的背板的第二侧,挂架固定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可以通过挂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则显示屏幕可以通过固定板和挂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固定板可以与背板大面积接触,进而固定板可以对背板上的应力进行大范围分散,这样,可以避免背板上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显示屏幕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幕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显示屏幕;2:安装面;3:投影主机;

11:背板;12:光学膜片;13:固定组件;14:边框;21:挂钩;

131:固定板;132:挂架;133:支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屏幕包括:背板11、光学膜片12(图中未示出)和固定组件13,固定组件13包括固定板131和挂架132;光学膜片12固定在背板11的第一侧,固定板131固定在背板11的第二侧;挂架132固定在固定板131上,固定板131用于通过挂架132与安装面2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板131层叠固定在显示屏幕1的背板11的第二侧,挂架132固定在固定板131上,且固定板131可以通过挂架132与安装面2固定连接,则显示屏幕1可以通过固定板131和挂架132与安装面2固定连接。固定板131可以与背板11大面积接触,进而固定板131可以对背板11上的应力进行大范围分散,这样,可以避免背板11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显示屏幕1的显示效果。

其中,光学膜片12可以通过黏胶层叠固定在背板11的第一侧。示例地,光学膜片12和背板11的第一侧之间可以通过双面胶粘接。

其中,固定板131可以通过黏胶层叠固定在背板11的第二侧。示例地,固定板131和背板11的第二侧之间可以通过双面胶粘接。当然,也可以选用带有缓冲吸振能力的黏胶粘接,这样可以避免显示屏幕1发生振动而产生噪音。示例地,固定板131和对背板11之间可以通过泡棉胶粘接。

当然,固定板131与背板11之间除了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外,还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以便于背板11与固定板131的分离。

其中,安装面2可以是固定支架或者墙体等,只要可以实现显示屏幕1的固定支承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31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背板11的面积,且大于或等于背板11的面积的0.4倍。

这样,可以保证固定板131与背板11的大面积接触,从而将背板11与固定板131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板131的整个面上,以实现应力的分散,同时可以通过固定板131增大对背板11在平面上的大范围限位,以有效保持屏幕的平整性。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小幅度调整固定板131的面积,只要能保证屏幕的平整性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3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背板1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且大于或等于背板1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的0.6倍。

这样,固定板131可以沿水平方向对背板11与固定板131之间的作用力进行分散,从而可以使背板11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均匀,进而可以使显示屏幕1保持水平固定,避免显示屏幕1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偏斜。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小幅度调整固定板13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只要能保证屏幕的水平固定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固定板131可以为矩形的薄板,当然,固定板13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的薄板,只要可以保证与背板11的大面积接触,或者保证固定板131与背板11沿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接触长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固定板131也可以设置成圆形薄板。

其中,固定板131的厚度可以位于一定阈值范围内,该阈值范围可以为保证固定板131有足够的强度,且保证固定板131具有较轻的质量的阈值范围。示例地,该阈值范围可以为0.8mm至1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31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材料。示例地,固定板131的材料可以选用金属材料。这样,硬质材料的固定板131可以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平整性。固定板131在对背板11进行稳定支撑的同时,不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变形,进而可以保证背板11的平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架132的长度可以等于固定板13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这样,固定板131可以将外力均匀传递给挂架132。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小幅度调整挂架132的长度,只要可以保证外力的均匀传递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挂架132可以为长条状结构,挂架13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设置为l形。也即是挂架132可以为一个长条状的直角折弯板材。板材的厚度可以位于一定阈值范围内,该阈值范围可以为保证挂架132有足够的强度,且厚度较薄的阈值范围。示例地,该阈值范围可以为0.8mm至1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l形挂架132沿长度方向的一条侧边可以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31上,l形挂架132沿长度方向的另一条侧边可以为朝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也即是l形挂架132沿长度方向的另一条侧边朝向安装面2上设置的用于与挂架132连接的结构。

当然,挂架132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只要可以与安装面2固定连接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挂架13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u形,u形挂架132的侧壁可以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31上,同时u形挂架132的开口端可以朝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也即是u形挂架132的开口端朝向安装面2上设置的用于与挂架132连接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挂架132可以和固定板131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保证固定组件13能够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可以方便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架132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材料,当然,挂架132的材料可以与固定板131的材料相同。示例地,挂架132的材料可以选用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13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33;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33均与固定板131固定连接,且每个支撑单元133沿固定板13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挂架132沿固定板13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其中,支撑单元133的一侧可以与固定板131固定连接,支撑单元133的另一侧可以抵接在安装面2上,这样,支撑单元133可以对固定板131进行支撑。同时,由于每个支撑单元133沿固定板13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挂架132沿固定板13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所以支撑单元133可以使背板11保持平行于安装面2的状态。示例地,当安装面2为竖直布置时,固定板131在支撑单元133的支撑下,可以保持竖直固定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支撑单元133沿背板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可以调整,这样,可以通过调整支撑单元133的尺寸,实现背板11与安装面2之间的角度的调整,以便于使背板11保持在便于用户观看的视觉角度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单元133均可以为设置有空腔的中空结构。

其中,设置有空腔的支撑单元133可以在保证支撑效果的同时有较轻的质量。示例地,每个支撑单元13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n字形,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只要可以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每个支撑单元133可以与固定板131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保证支撑单元133的牢固性,同时可以便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单元133均可以为长条状结构,且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33沿竖直方向分布。

其中,每个支撑单元133可以沿水平方向布置,当然,也可以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每个支撑单元133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可以等于固定板13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这样,固定板131可以沿水平方向上将外力均匀地施加给每个支撑单元133,每个支撑单元133可以更加稳定地对固定板131进行支撑。当然,每个支撑单元133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幅度调整,只要可以保证对固定板131的稳定支撑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每个支撑单元133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水平方向平行,当然,也可以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只要每个支撑单元133上远离背板11的一侧能够抵接在安装面2上即可。另外,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33可以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以使固定板131与安装面2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地分布在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33上。当然,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33也可以沿竖直方向任意分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单元13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固定板13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越长,支撑单元133的数量可以越多。示例地,当固定板13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为支撑单元133沿竖直方向的长度的六倍或六倍以下时,支撑单元133的数量可以只设置为一个。当固定板13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为支撑单元133沿竖直方向的长度的七倍至十倍时,支撑单元13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三个。当然,支撑单元133数量也可以根据其他情况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33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材料,当然,支撑单元133的材料可以与固定板131和挂架132的材料相同。示例地,支撑单元133的材料可以选用金属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单元133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固定板131上高度较低的位置处,挂架132可以设置在固定板131上高度较高的位置处,也即是每个支撑单元133均位于挂架132的下方。这样,支撑单元133可以和挂架132有效配合,对背板11施加给固定板131的外力进行平衡分配,从而实现对背板11的平稳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面2上可以设置有与挂架132对应的支撑结构,背板11可以通过固定板131、挂架132和支撑结构固定在安装面2上。示例地,支撑结构可以为挂钩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钩21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挂架132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挂钩21对挂架132整体的支撑,从而挂架132可以将外力均匀地传递给挂钩21。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小幅度调整挂钩21的长度,只要可以保证外力的均匀传递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挂钩21可以为长条状结构,挂钩2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设置为l形。也即是挂钩21可以为一个长条状的直角折弯板材。板材的厚度可以位于一定阈值范围内,该阈值范围可以为保证挂钩21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对背板11进行稳定支撑的阈值范围。示例地,该阈值范围可以为3mm至6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l形挂钩21沿长度方向的一条侧边可以固定连接在安装面2上,l形挂钩2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条侧边可以朝向竖直向上的方向,也即是l形挂钩2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条侧边可以朝向挂架132。

当然,挂钩21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只要可以实现与挂架132的挂装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挂钩2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u形,u形挂钩21的侧壁可以固定连接在安装面2上,同时u形挂钩21的开口端可以朝向竖直向上的方向,也即是u形挂钩21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向挂架132。

需要说明的是,挂架132可以挂装在挂钩21上,挂钩21可以对挂架132施加竖直向上的支撑力和朝向安装面2的拉力,因此,挂钩21可以保证显示屏幕1的平稳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挂钩21可以和安装面2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保证挂钩21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安装面2上,且便于安装。当然,挂钩21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和安装面2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可以通过角钢和固定螺钉对挂钩21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钩21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材料,当然,挂钩21的材料可以与固定组件13的材料相同。示例地,固定板131的材料可以选用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2上远离背板11的表面凸出框架,背板11上远离光学膜片12的表面凸出框架,或者与框架平齐。也即是,框架的厚度小于光学膜片12和背板11的厚度之和,换句话说,框架不会影响该显示屏幕的整体厚度,因此,通过单独减小光学膜片12和背板11的厚度即可实现该显示屏幕的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2固定在背板11上,第一投影覆盖第二投影,且第一投影的边缘与第二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1mm。其中,第一投影是指背板11和框架在背板11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第二投影是指光学膜片12在背板11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光学膜片12上远离背板11的表面凸出框架,背板11上远离光学膜片12的表面凸出框架,或者与框架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幕1还可以包括边框14,边框14包裹背板11的边缘,或者包裹背板11和光学膜片12的边缘。

当边框14包括背板的边缘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框架的边框14的横截面可以呈u形。当边框14的横截面呈u形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11的边缘的两侧均呈台阶状,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的边缘。也即是,背板11上靠近光学膜片12的表面沿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台阶,背板11上远离光学膜片12的表面沿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台阶,边框14通过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固定在背板11的边缘。换句话说,可以首先将横截面呈u形的边框14扣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进而实现将边框14通过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的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固定在背板11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边框14可以通过双面胶分别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进而实现将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的边缘。当然,边框14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边框14的横截面呈u形时,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框14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边框14通过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夹紧在背板11的边缘。换句话说,边框14能够通过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也即是,边框14是通过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进而实现将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的边缘上的。这样,就避免了当背板11较薄时,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将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上带来的边框14松动、进而引起的框架在背板11上松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框架能够更好地固定在背板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与光学膜片12之间可以填充粘接剂,其中,第一弹性部件是指位于背板11与光学膜片12之间的弹性部件。这样,除了通过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来将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的边缘之外,还可以通过粘接剂将第一弹性部件粘结在背板11上,使得框架更牢靠地固定在背板11上。

当边框14的横截面呈u形时,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边框14可以包括第三弹性部件和第一刚性部件。边框14通过第一刚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夹紧在背板11的边缘,第一刚性部件位于背板11与光学膜片12之间。换句话说,第一刚性部件位于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边框14能够通过第一刚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边框14除了通过第一刚性部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之外,还在第三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一刚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也即是,同样起到双重将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上的作用,进而避免边框14容易松动带来的框架松动的问题。

其中,第一刚性部件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当然,第一刚性部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边框14的横截面呈u形时,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框14可以包括第四弹性部件和第四刚性部件。第四弹性部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边框14能够通过第四刚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边框14除了通过第四弹性部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之外,还在第四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四刚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夹紧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也即是,同样起到双重将边框14固定在背板11上的作用,进而避免边框14容易松动带来的框架松动的问题。

其中,第四弹性部件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当然,四弹性部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边框14的横截面呈u形时,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边框14可以包括第二刚性部件和第三刚性部件。边框14通过第二刚性部件和第三刚性部件夹紧在背板11的边缘,第二刚性部件位于背板11与光学膜片12之间。换句话说,第二刚性部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第三刚性部件固定在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其中,第二刚性部件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当然,第二刚性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另外,第三刚性部件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在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当然,第三刚性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内壁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背板11的边缘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背板11的台阶面与框架的台阶面固定连接。

当框架的内壁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的台阶面朝向光学膜片12的方向,那么相应地,背板11的台阶面可以朝向远离光学膜片12的方向,之后,背板11的台阶面与框架的台阶面可以固定连接。

当框架的内壁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时,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的台阶面朝向远离光学膜片12的方向,那么相应地,背板11的台阶面可以朝向光学膜片12的方向,之后,背板11的台阶面与框架的台阶面可以固定连接。

当边框14包裹背板和光学膜片的边缘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框架的内壁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以形成两个内环面。第一内环面与背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内环面是指两个内环面中远离框架的外壁的一个内环面。第二内环面与光学膜片12的边缘固定连接,第二内环面是指两个内环面中靠近所述框架的外壁的一个内环面。

其中,第一内环面可以通过双面胶与背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当然,第一内环面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背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比如,背板11的侧面可以通过螺钉与第一内环面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背板11的侧面通过螺钉与第一内环面固定连接时,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1的侧面上可以设置有螺纹孔,框架的第一内环面相背的面上可以设置有沉头孔,这样,螺钉可以穿过与框架固定在背板11的螺纹孔中,螺钉的头部可以沉入沉头孔内。

另外,第二内环面可以通过双面胶与光学膜片12的边缘固定连接,当然,第二内环面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光学膜片12的边缘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框架的内壁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以形成两个内环面,背板11的边缘沿厚度方向呈台阶状结构,以形成两个外环面。第一内环面与第一外环面固定连接,第一内环面是指两个内环面中远离框架的外壁的一个内环面,第一外环面是指两个外环面中靠近背板11的中心的一个外环面。第二内环面分别与第二外环面和光学膜片12的边缘固定连接,第二内环面是指两个内环面中靠近框架的外壁的一个内环面,第二外环面是指两个外环面中远离背板11的中心的一个外环面。

其中,第一内环面与第一外环面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当然,第一内环面与第一外环面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另外,第二内环面可以通双面胶分别与第二外环面和光学膜片12的边缘固定连接,当然,第二内环面也可以通其他方式分别与第二外环面和光学膜片12的边缘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

另外,上述光学膜片12的面积可以等于框架的第二内环面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换句话说,光学膜片12的边沿刚好能够抵接在第二内环面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光学膜片12的侧面和第二内环面之间出现间隙,使得灰尘等异物通过该间隙进入光学膜片12和背板11之间的间隙中,进而影响显示屏幕的显示效果。

更进一步地,光学膜片12侧面和第二内环面之间可以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避免光学膜片12的侧面和第二内环面之间出现间隙,进而更好地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该显示屏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框架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两个表面中的第一表面呈锥形结构,第一表面是指与光学膜片12上远离背板11的表面位于同一侧的表面。这样,当观众在该显示屏幕的光学膜片所在的一侧正视该显示屏幕时,可以看到第一表面是呈锥形渐渐收缩至光学膜片12的侧面的,弱化了第一表面的存在感,从而形成一种“无边框”的视觉感受,提高了该显示屏幕的观影效果。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2上远离背板11的表面与第一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位于0.1mm-0.6mm的范围内,第一交线是指第一表面与框架的外壁之间的交线。当然,光学膜片12上远离背板11的表面与第一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可以位于其他的距离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除了第一表面与框架的外壁之间会形成第一交线之外,第一表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也会形成第二交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形成的第二交线可以与光学膜片12远离背板11的表面平齐,这样,整个显示屏幕将看着更加工整。当然,第一表面与光学膜片12之间形成的第二交线也可以不与光学膜片12远离背板11的表面平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整个显示屏幕来说,框架通常起到保护背板11和光学膜片12,增加整个显示屏幕的强度,避免显示屏幕断裂的作用。也即是,框架的强度影响着整个显示屏幕的强度。

因此,框架的强度对显示屏幕的强度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框架的强度是由框架的剪切模量和重量之比决定的,剪切模量和重量之比越大,框架的强度越高。可见,适当的减小框架的重量可以增大剪切模量和重量之比,进而增大框架的强度。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边框14可以为中空结构。通过将框架包括的边框14设置为中空结构,可以减轻框架的重量,进而增大剪切模量和重量之比、增强框架的强度。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14的内腔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矩形。当然,内腔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框架的台阶面上设置第一凹槽环的方式来减轻框架的重量,具体地,可以在框架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环,相对应地,可以在背板11的台阶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环匹配的凸台环,凸台环卡紧在第一凹槽环内。这样,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环的方式可以减轻框架的重量,增大框架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背板11的台阶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环匹配的凸台环,第一凹槽环和凸台环相互匹配,这样,还可以增大背板11与框架的接触面积,使得框架可以更稳固地固定在背板11上。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与框架的台阶面相背的框架的表面上设置第二凹槽环35,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减轻框架的重量,进一步地增大框架的强度。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轻框架的重量,框架的第一内环面沿厚度方向可以设置有第一锯齿状结构3,相对应地,背板11的侧面沿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锯齿状结构,第一锯齿状结构3和第二锯齿状结构相互匹配。这样,同样除了可以减轻框架的重量增大框架的强度之外,还可以增大背板11与框架的接触面积,使得框架可以更稳固地固定在背板1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增大框架的强度的方式只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几种可能的增大框架的强度的方式,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其他方式增大框架的强度,也即是,只需能够增大框架的强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增大框架的强度的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边框14包括插入部。插入部垂直固定在第二内环面上,插入部夹紧在光学膜片12和背板11之间,且能够对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这样,当细小的灰尘进入到框架与背板11之间、框架与光学膜片12之间的微小缝隙时,在插入部的作用小并不能够继续进入到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缝隙中,因此可以避免细小的灰尘严重影响显示屏幕的显示效果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入部在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0.1mm,当然,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插入部在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为其他的数值,只需能够对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此外,插入部的材料可以为弹性橡胶,这样,能够更好地起到密封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间隙的作用。当然,插入部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的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板层叠固定在显示屏幕的背板的第二侧,挂架固定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可以通过挂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则显示屏幕可以通过固定板和挂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固定板可以与背板大面积接触,进而固定板可以对背板上的应力进行大范围分散,这样,可以避免背板上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显示屏幕的显示效果。

图7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投影设备包括投影主机3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幕1;投影主机3位于显示屏幕1上靠近光学膜片12(图中未示出)的一侧,投影主机3的出光口朝向显示屏幕1;投影主机3用于出射光束至显示屏幕1,显示屏幕1用于接收投影主机3出射的光束,进行画面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显示屏幕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板可以与背板大面积接触,进而固定板可以对背板上的应力进行大范围分散,这样,可以避免背板上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从而在投影主机出射光束至显示屏幕,并通过显示屏幕进行画面显示时,提高了投影设备的投影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