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8724发布日期:2021-01-15 14:0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



背景技术:

在相机设有的镜筒中,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内置有具有柔性的柔性电路板作为电气配线的镜筒。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前镜头组筒(13)中设置有快门保持框(13b)。该快门保持框(13b)中设置有与柔性印刷电路板(20)对应宽度的凹部(22),该凹部(2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台(23),另一端设置有支撑突起(24)。该安装台(23)和支撑突起(24)上支撑有按压部件(21)。

而且,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0)在按压部件(21)与凹部(22)的周围之间的夹入部分处被夹持。由此,不需要胶带或粘合剂,能够将柔性印刷电路板(20)以紧贴状态保持于快门单元(16)的周面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授权公报第25081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需要另外使用用于在上述夹入部分夹持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按压部件(21)。因此,存在需要该按压部件(21)或者固定螺丝(25),与此相应地导致部件数量增加这一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控制电路(27)设置于镜筒外部的相机主体侧。因此,对于镜筒内部存在如控制电路(27)这样的电路板的电路板内置型镜筒,完全未公开如何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20)。因此,针对电路板内置型镜筒而言,在相对于旋转筒等这样的移动筒不滑动的状态下,如何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20)这样的电缆部件为不明状态。

此外,作为参考,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柔性印刷电路板(20)在从上述夹入部分朝向镜筒的外部侧的控制电路(27)时,穿过狭窄的间隙部分,但在这样的构成中,不能从相机主体更换镜筒。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由于控制电路(27)设置于相比固定镜筒(11)更靠近外径侧的位置处,因此,柔性印刷电路板(20)在从上述夹入部分朝向镜筒外部侧的控制电路(27)时,被朝向外径侧引导。然而,在将柔性印刷电路板(20)从镜筒的内部侧朝向外部侧引导的情况下,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路径变复杂。

另外,在柔性印刷电路板(20)从镜筒的内部朝向外径侧的情况下,容易与镜筒的旋转部分或直进部分产生滑动。为了防止上述接触,考虑到镜筒的驱动,若不适当地管理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长度,则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剩余部分会与上述旋转部分或直进部分产生滑动,从而导致柔性印刷电路板(20)断线。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同时,能够相对于配置于镜筒内部的电路板良好地引导电缆部件的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安装于相机主体上的镜筒,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筒,其具有大径部和相比该大径部朝向内径侧凹陷的凹陷部;电路板,其至少一部分沿着固定筒的外周面安装;移动筒,其相对于固定筒相对移动;以及电缆部件,其具有能够柔软地变形的柔性,并具备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和从电路板与固定筒之间通过的通过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电路板安装于固定筒的凹陷部中。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电路板经由结合部件安装于固定筒上,并且,结合部件具有供电缆部件的通过部通过的凹形状的引导凹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电缆部件中设置有随着从大径部朝向通过部而靠近凹陷部的外周面的倾斜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大径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从凹陷部侧朝向大径部侧引导电缆部件的引导槽,电缆部件的槽配置部配置于该引导槽中。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固定筒的外径侧安装有按压筒,并且,按压筒夹着移动筒配置于凹陷部的相反侧;电缆部件被按压筒引导进入引导槽。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大径部设置于相比凹陷部更加远离相机主体的一侧;电缆部件中位于安装部与通过部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长度调整部,长度调整部对通过部施加远离大径部的方向的作用力。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具备上述各发明所述的镜筒,并具备安装有该镜筒的相机主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仅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而且能够相对于配置于镜筒内部的电路板良好地引导电缆部件的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镜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镜筒沿1-1线剖切后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镜筒所具备的结合部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镜筒所具备的柔性电缆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镜筒的概要的图。

(符号说明)

1…镜头更换式相机、2…相机主体、10、10a…镜筒、20…物体侧固定筒(对应于固定筒)、21…引导槽、22…端面、30…按压筒、40、40a…像侧固定筒(对应于固定筒)、41…物体侧凸缘部(对应于大径部)、41a…大径部、42、42a…凹陷部、42a、42a1…外周面、43…像侧凸缘部、44…引导孔、50…旋转框(对应于移动筒)、50a…移动筒、60…旋转罩(对应于移动筒)、70、70a…主电路板(对应于电路板)、80、80a…结合部件、81…圆弧状部、82…电路板固定部、83…安装孔、84…插通孔、85…引导凹部、91~94…镜框、100…柔性电缆(对应于电缆部件)、100a…电缆部件、101…一端侧倾斜部、102…槽配置部、103…引导孔通过部、104…内径侧倾斜部(对应于倾斜部)、105、105a…通过部、106…长度调整部、107、107a…安装部、110…辅助电路板、120…物体侧旋转筒、130…旋转检测传感器、131…旋转侧部件、132…传感器元件、a1…光轴、l1~l5…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镜筒及镜头更换式相机1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镜筒10的光轴a1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将物体侧设为前侧(x1侧),将相机主体2侧设为后侧(x2)侧。另外,将与光轴a1正交的方向设为径向,将远离光轴a1的一侧设为外径侧,将靠近光轴a1的一侧设为内径侧。另外,将以光轴a1为中心的旋转方向设为圆周方向。

[关于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镜筒1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镜筒10沿1-1线剖切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镜筒1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示,镜筒10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物体侧固定筒20、按压筒30、像侧固定筒40、旋转框50、旋转罩60、主电路板70、结合部件80、柔性电缆100以及辅助电路板110。另外,如图2所示,在镜筒10中,通过镜框91~94安装有镜头l1~l5。此外,在图2所示的构成中,示出了四个镜框91~94和五个镜头l1~l5,但是,除此以外,镜框和镜头的数量当然也可以设为其他适当的数量。

物体侧固定筒20是位于相比后述像侧固定筒40更加远离相机主体2的一侧的筒体,并且不会相对于相机主体2旋转。另外,物体侧固定筒20和像侧固定筒40用螺钉等固定,像侧固定筒40也不会相对于相机主体2旋转。此外,物体侧固定筒20和像侧固定筒40中的至少一方对应于固定筒。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镜筒10及镜头更换式相机1的概要的示意图。在该图4中,省略了镜头l1~l5及相机主体2内部的构成的图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更换式相机1是指在相机主体2上安装有镜筒10的相机。如图4所示,物体侧固定筒20的外径侧配置有物体侧旋转筒120。物体侧旋转筒120例如是用于进行聚焦动作的筒体。然而,物体侧旋转筒120也可以进行光圈动作、变焦动作等聚焦动作以外的动作。

为了检测上述物体侧旋转筒120的旋转角度,在物体侧固定筒20与物体侧旋转筒120之间配置有旋转检测传感器130。旋转检测传感器130例如是能够以磁气方式检测旋转角度的编码器等,该旋转检测传感器130的旋转侧部件131(磁圆盘、磁性带等)随着物体侧旋转筒120的旋转而旋转。另外,旋转检测传感器130的固定侧的传感器元件132安装于辅助电路板110上。该辅助电路板110上安装有柔性电缆100的一端侧。因此,与旋转检测传感器130检测出的旋转角度相关的电信号经由柔性电缆100发送至主电路板70。

该物体侧固定筒20中设置有配置柔性电缆100的引导槽21。引导槽21是使物体侧固定筒20的外周面的大径部分的规定宽度朝向内径凹陷而成的部分,并以从配置有辅助电路板110的附近朝向其后侧(x2侧)的方式形成。该引导槽21中配置有柔性电缆100,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柔性电缆100中配置于引导槽21的部分称为槽配置部102(参照图2、图6)。

此外,槽配置部102通过例如双面胶带或粘合剂等的粘着固定部件安装于引导槽21的底部。该引导槽21的深度为如下深度,即:即使在槽配置部102通过双面胶带或粘合剂等的粘着固定部件粘贴在引导槽21的底部的情况下,槽配置部102也不会从引导槽21突出的深度。具体而言,物体侧固定筒20中形成有引导槽21的外周面至引导槽21的深度是在槽配置部102的厚度与双面胶带、粘合剂等粘着固定部件的厚度之和加上规定的富余量后的尺寸。由此,能够维持槽配置部102与后述旋转框50的非接触状态。

另外,在物体侧固定筒20的配置有引导槽21的外周面的外径侧,配置有按压筒30。按压筒30通过螺钉等的固定部件固定在物体侧固定筒20的外周面的适当位置处。该按压筒30是从外径侧按压柔性电缆100,以使柔性电缆100进入引导槽21的部件。因此,随着从辅助电路板110沿柔性电缆100朝后侧(x2侧)前进,通过按压筒30使柔性电缆100朝向内径侧弯曲。由此,成为柔性电缆100的槽配置部102位于引导槽21内的构成。通过利用按压筒30将从辅助电路板110朝向后侧(x2侧)的柔性电缆100朝向物体侧固定筒20的内径侧方向引导,从而抑制柔性电缆100朝向外径侧翘曲,防止柔性电缆100从引导槽21露出。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柔性电缆100中通过按压筒30而使其从物体侧固定筒20的外周面朝向内侧径弯曲的部分称为一端侧倾斜部101(参照图2、图6)。通过该一端侧倾斜部101的存在,成为槽配置部102配置于引导槽21的内部的状态。另外,即使在按压筒30的外径侧配置有省略图示的旋转或者沿光轴a1直进的移动筒,由于通过一端侧倾斜部101的存在而使槽配置部102配置于引导槽21的内部,从而也能够使柔性电缆100与上述移动筒不接触。另外,即使配置于与按压筒30相对的引导槽21中的槽配置部102因为粘合剥离而从引导槽21的内部朝向外径侧突出,由于在外径侧配置有按压筒30,因而也能够防止槽配置部102朝向外径侧大幅翘曲。另外,通过按压筒30从其外径侧按压一端侧倾斜部101。因此,能够抑制一端安装在配置于引导槽21的外径侧的辅助电路板110上的柔性电缆100的弹力所引起的朝向外径侧的反弹力传递至与按压筒30相对的槽配置部102,从而能够防止槽配置部102从引导槽21上剥离。

在上述物体侧固定筒20的后侧(x2侧)的端面22上,通过例如螺钉等的固定部件固定有像侧固定筒40。像侧固定筒40与物体侧固定筒20同样也是不会相对于相机主体2旋转的筒体。该像侧固定筒40中设置有物体侧凸缘部41、凹陷部42以及像侧凸缘部43。此外,该像侧固定筒40是安装于省略图示的相机主体2侧的筒体,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筒体安装于相机主体2侧。

其中,物体侧凸缘部41被设置为直径比凹陷部42的直径大。该物体侧凸缘部41上设置有沿x方向形成的引导孔44。引导孔44是与上述引导槽21连通的孔部分,并贯穿物体侧凸缘部41。由此,柔性电缆100能够从引导槽21穿过引导孔44朝向凹陷部42侧延伸。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即:不形成贯穿物体侧凸缘部41的引导孔44,而形成以从物体侧凸缘部41的外径侧朝向内径侧的方式切除物体侧凸缘部41而成的切口部,并使柔性电缆100插通在该切口部中。在采用引导孔44的情况下,即使柔性电缆100的引导孔44的后侧(x2侧)的部分朝向外径侧翘曲,也能够通过该引导孔44的位于外径侧的内周面而抑制该翘曲的影响传递至引导孔44的前侧(x1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柔性电缆100中穿过引导孔44的部分称为引导孔通过部103(参照图2、图6)。另外,将柔性电缆100中随着从引导孔44附近朝向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而朝向内径侧弯曲的部分称为内径侧倾斜部104。该内径侧倾斜部104对应于倾斜部。通过该内径侧倾斜部104而使柔性电缆100相比作为大径部的一部分的物体侧凸缘部41更加朝向内径侧,从而能够抑制引导孔44的前侧(x1侧)的柔性电缆100因为翘曲等而朝向外径侧。

另外,凹陷部42是被设置为直径比物体侧凸缘部41及像侧凸缘部43的直径小的部分。具体而言,凹陷部42相比物体侧凸缘部41及像侧凸缘部43更加凹陷,以使即便在将后述主电路板70配置于凹陷部42的外径侧的情况下,该主电路板70的外周缘部也与物体侧凸缘部41的外周缘部位于距离光轴中心相同程度距离的位置(半径位置)处、或者主电路板70的外周缘部位于相比物体侧凸缘部41的外周缘部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处。此外,物体侧凸缘部41及像侧凸缘部43中的至少一方对应于大径部。通过将主电路板70的外周缘部相对于光轴中心的位置(距离)配置为相比物体侧凸缘部41的外周缘部相对于光轴中心的位置(距离)更靠近内径侧,能够实现径向上的小型化,并且无需在外装框体上形成与主电路板70对应的凸部等。

另外,图1及图2所示的旋转框50是相对于物体侧固定筒20能够旋转以使光圈进行动作的筒体,并且配置于物体侧固定筒20的外径侧。然而,旋转筒50也可以进行聚焦动作、变焦动作等光圈动作以外的其他动作。此外,旋转框50对应于移动筒。

该旋转框50配置于相比按压筒30更靠近后侧(x2侧)的位置处,并设置为与引导槽21的一部分对置。但是,如上所述,物体侧固定筒20中形成有引导槽21的外周面至引导槽21的深度尺寸为槽配置部102的厚度与双面胶带、粘合剂等粘着固定部件的厚度之和再加上规定的富余量后的尺寸。因此,旋转框50不会与配置于引导槽21内的柔性电缆100的槽配置部102接触。因此,成为即使旋转框50旋转,该旋转框50也不与槽配置部102产生滑动的状态。通过将旋转框50配置于相比按压筒30更靠后侧(x2侧)的位置处,能够使一端侧倾斜部101与旋转框50在x轴方向上分开,从而能够防止一端侧倾斜部101与旋转框50接触。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旋转罩60的前侧(x1侧)与旋转框50的外径侧的一部分抵接。另外,旋转罩60的后侧(x2侧)以非接触的状态配置于物体侧凸缘部41及凹陷部42各自的外径侧,而且配置为将物体侧凸缘部41的外径侧整体覆盖,但仅将凹陷部42的外径侧的一部分覆盖。该旋转罩60通过例如螺钉等固定部件安装于旋转框50上。因此,旋转罩60随着旋转框50的旋转而与旋转框50一同呈一体地旋转。

此外,旋转框50及旋转罩60中的至少一方对应于移动筒。

另外,主电路板70(对应于电路板)配置于像侧固定筒40的凹陷部42中。如图3所示,主电路板70被设置为与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的圆周方向上的形状对应的大致半圆的圆弧。该主电路板70的后侧(x2侧)的面上安装有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柔性电缆100中安装于主电路板70上的部分称为安装部107。另外,将柔性电缆100中位于通过部105与安装部107之间且从通过部105朝向外径侧弯曲的部分称为长度调整部106(参照图2、图6)。

上述主电路板70经由结合部件80安装于凹陷部42中。图5是表示结合部件80的构成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结合部件80中设置有圆弧状部81、电路板固定部82、安装孔83、插通孔84以及引导凹部85。圆弧状部81是设置为与主电路板70同样的大致半圆的圆弧状的部分。然而,无需在包含圆弧状部81的结合部件80上安装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等。因此,结合部件80的径向尺寸被设置为小于主电路板70的径向尺寸。

该圆弧状部81中沿径向设置有安装孔83。安装孔83是供螺钉等固定部件插通的孔部分,并且,插通于安装孔83的螺钉等固定部件拧入以从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朝向内径侧的方式形成的螺纹孔(省略图示)中。由此,结合部件80被安装于凹陷孔42中。

另外,电路板固定部82是用于安装固定主电路板70的部分,并被设置为从圆弧状部81朝向外径侧突出。该电路板固定部82中,沿光轴a1方向设置有插通孔84。插通孔84是供螺钉等固定部件插通的孔部分,插通于插通孔84中的螺钉等固定部件拧入主电路板70、或者拧入配置于主电路板70的前侧(x1侧)的面上的螺母等固定部件中,从而将主电路板70固定于结合部件80上。此外,在如图3所示的构成中,电路板固定部82(插通孔84)及安装孔83分别设置有三个。但是,电路板固定部82(插通孔84)及安装孔83的数量可以设置任意个。

此外,优选在电路板固定部82上固定有主电路板70的状态下,将结合部件80安装于凹陷部42时,在凹陷部42的外周面与主电路板70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存在间隙。通过存在间隙,能够防止从引导凹部85朝向形成于像侧固定筒40的物体侧凸缘部41上的引导孔44的柔性电缆100与主电路板70相互干扰。该间隙既可以是像结合部件80的引导凹部85那样将主电路板70的内径侧端部的一部分朝向外径侧切除而成,也可以是以在主电路板70的内径侧的端部整体与凹陷部4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一定间隔的方式将主电路板70固定于结合部件80上。

另外,在圆弧状部81的内周面侧设置有引导凹部85。引导凹部85是用于配置柔性电缆100的部分,而且是使圆弧状部81的内周面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凹陷规定量而成的部分。由此,在利用螺钉等固定部件将结合部件80固定于凹陷部42中的情况下,能够在圆弧状部81的内周面侧确保供柔性电缆100通过的空间。具体而言,从引导孔44朝向后侧(x2侧)延伸的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形成以随着朝向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而朝向内径侧降低的方式弯曲的内径侧倾斜部104。靠近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的内径侧倾斜部104的后侧(x2侧)端部从主电路板70与外周面42a之间通过,进而从结合部件80的引导凹部85与外周面42a之间通过。在柔性电缆100(内径侧倾斜部104)被夹在结合部件80与外周面42a之间的状态下,将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的安装部107与配置于主电路板70的后侧(x2侧)的面上的电连接部电连接后,将结合部件80固定于凹陷部42中。通过上述构成,在将柔性电缆100夹在结合部件80与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之间进行定位和固定,并防止内径侧倾斜部104朝向外径侧翘曲。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柔性电缆100中从主电路板70的内周面侧及结合部件80的引导凹部85通过的部分称为通过部105。

在从该通过部105至与主电路板70电连接的安装部107之间,配置有使柔性电缆100朝向外径侧弯曲而成的长度调整部106。

图6是表示柔性电缆100的构成的立体图。该柔性电缆100是容易进行弯曲等变形(具有柔性)的电缆或电路板,例如有ffc(flexibleflatcable、柔性扁平电缆)或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板)这样的扁平状的导电体。然而,除了扁平状的导电体之外,被绝缘部件包覆的包覆线等也符合电缆部件。由于该柔性电缆100具备柔性,因此,可以使其顺着后述引导槽21延伸、或者朝向外周面42a弯曲。此外,柔性电缆100对应于电缆部件。另外,柔性电缆100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存在两个以上。

另外,柔性电缆100中设置有上述一端侧倾斜部101、槽配置部102、引导孔通过部103、内径侧倾斜部104、通过部105、长度调整部106以及安装部107。另一方面,图4所示的辅助电路板110是无法容易进行弯曲等变形的刚性电路板。然而,辅助电路板110也可以使用fpc等具有柔性的电路板。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镜筒10中,柔性电缆100的一端侧安装在辅助电路板110上,并从此处开始通过按压筒30使柔性电缆100朝向内径侧弯曲,该部分成为一端侧倾斜部101。进而,柔性电缆100的槽配置部102配置于引导槽21的内部。在该槽配置部102中,柔性电缆100与旋转框50及旋转罩60呈非接触的状态。进而,沿着柔性电缆100向另一端侧前进,柔性电缆100靠近引导孔通过部103,并穿过像侧固定筒40的引导孔44。

另外,随着朝向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前进,则到达从引导孔44附近朝向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即朝向内径侧弯曲的内径侧倾斜部104。从该内径侧倾斜部104进一步朝向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前进,则柔性电缆100在与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接触的状态下,从主电路板70的内周面通过,进而到达从结合部件80的引导凹部85通过的通过部105。

从该通过部105进一步朝向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柔性电缆100到达朝向外径侧弯曲的长度调整部106。该长度调整部106可以调整柔性电缆100的长度。即,当柔性电缆100的长度足够长时,长度调整部106的长度也变长,但在该情况下,柔性电缆100以使长度调整部106的曲率半径变大的方式弯曲、或者以使长度调整部106侧视时呈例如大致m字状的方式弯曲。另一方面,当柔性电缆100的长度不是很长时,长度调整部106的长度比上述情况下短,例如,柔性电缆100以长度调整部106的曲率半径变小的方式弯曲。即使柔性电缆100的长度有富余,也能够通过长度调整部106抑制发生翘曲或朝向外径侧膨胀。

此外,在长度调整部106的外径侧,并未与柔性电缆100相对地配置有旋转罩60等旋转或滑动的筒体。因此,即使长度调整部106朝向外径侧大幅突出,也呈长度调整部106不与旋转或滑动的筒体相互滑动的状态。从该长度调整部106进一步朝向柔性电缆100的另一端侧,到达柔性电缆100的一端部,该一端部成为安装于主电路板70上的安装部107。

[关于效果]

以上那样构成的镜筒10及镜头更换式相机1是安装于相机主体2上的镜筒10,具备: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其具有物体侧凸缘部41(和/或像侧凸缘部43;大径部)以及相比物体侧凸缘部41(和/或像侧凸缘部43;大径部)更加朝向内径侧凹陷的凹陷部42;主电路板70(电路板),其至少一部分沿着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的外周面42a安装;旋转框50(移动筒)及旋转罩60(移动筒),其相对于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相对移动;以及安装部107,其具有能够柔软地变形的柔性并安装于主电路板70(电路板)上。另外,镜筒10还具备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该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具备从主电路板70(电路板)与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之间通过的通过部105。

通过采用上述构成,由于柔性电缆100具备通过部105,该通过部105从主电路板70(电路板)与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之间通过,因此,在通过部105中,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朝向外径侧的旋转框50侧(移动筒侧)及旋转罩60侧(移动筒侧)的移动被抑制。因此,不仅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而且能够相对于配置于镜筒10内部的主电路板70(电路板)良好地引导电缆部件。另外,能够防止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与旋转框50(移动筒)及旋转罩60(移动筒)接触。另外,能够防止对主电路板70(电路板)与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的安装部位施加脱落方向的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电路板70(电路板)安装于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的凹陷部42中。因此,与主电路板70未安装于凹陷部42中时相比,能够实现镜筒10的小径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电路板70(电路板)经由结合部件80安装于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上。与此同时,结合部件80具有供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的通过部105通过的引导凹部85。

因此,通过使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从引导凹部85通过,能够防止结合部件80与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互相干扰。另外,通过利用结合部件80抑制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能够抑制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朝向外径侧的旋转框50侧(移动筒侧)及旋转罩60侧(移动筒侧)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中设置有随着从物体侧凸缘部41(和/或像侧凸缘部43;大径部)朝向通过部105而靠近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的外周面42a的内径侧倾斜部104(倾斜部)。

因此,随着沿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从引导孔通过部103朝向通过部105,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不断远离外径侧的旋转框50(移动筒)及旋转罩60(移动筒),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与这些移动筒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中远离凹陷部42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的引导槽21,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的槽配置部102配置于该引导槽21中。

这样,通过将一端侧倾斜部101配置于引导槽21中,能够防止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与外径侧的旋转框50(移动筒)及旋转罩60(移动筒)互相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像侧固定筒40(固定筒)的外径侧安装有按压筒30。另外,按压筒30配置于引导槽21中远离凹陷部42的另一端侧,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在按压筒30的引导下进入引导槽21。

因此,能够良好地引导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进入引导槽21。另外,能够抑制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朝向外径侧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物体侧凸缘部41(大径部)设置于相比凹陷部42更加远离相机主体2的一侧。另外,在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中的安装部107与通过部105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长度调整部106,该长度调整部106对通过部105施加远离物体侧凸缘部41(大径部)的方向的作用力。

因此,由于通过长度调整部106所具有的弹性朝向远离物体侧凸缘部41(大径部)的方向拉拽通过部105,因此,能够防止内径侧倾斜部104弯曲而朝向外径侧突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镜头更换式相机1具备上述镜筒10,并具备安装有该镜筒10的相机主体2。因此,即使在镜头更换式相机1中,也能够利用通过部105抑制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向外径侧的旋转框50侧(移动筒侧)及旋转罩60侧(移动筒侧)移动。因此,不仅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而且能够相对于配置于镜筒10内部的主电路板70(电路板)良好地引导电缆部件。另外,能够防止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与旋转框50(移动筒)及旋转罩60(移动筒)接触。另外,能够防止对主电路板70(电路板)与柔性电缆100(电缆部件)的安装部位施加脱落方向的力。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此进行叙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电缆部件的柔性电缆100从辅助电路板110朝向主电路板70延伸。但是,柔性电缆并不限于上述构成。即,只要是图7所示那样的构成,则可以为任意构成。此外,在图7所示的镜筒10a中,存在如像侧固定筒40那样的固定筒40a,并且,在该固定筒40a中存在如物体侧凸缘部41那样的大径部41a和凹陷部42a。另外,电路板70a被安装为至少一部分沿着固定筒40a的外周面42a1延伸。进而,移动筒50a配置于相比固定筒40a更靠外径侧的位置处,并相对于固定筒40a相对移动。另外,电缆部件100a具有能够柔软地变形的柔性,并具备安装于电路板70a上的安装部107a、和从电路板70a与固定筒40a之间通过的通过部105a。进而,镜筒10a也可以具备与结合部件80同样的结合部件80a。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镜筒10安装于如相机主体2这样的摄像装置上,在该镜筒10安装于相机主体2上的情况下,构成镜头更换式相机1。然而,镜筒10也可以安装在不能更换镜头的相机主体上。另外,镜筒10也可以安装于例如投影仪装置等这样的投影装置等其他的光学装置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固定筒的像侧固定筒40进行了说明。但是,固定筒并不限于像侧固定筒40。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构成中,也可以在相机主体2侧设置与物体侧固定筒20对应的固定筒。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移动筒的旋转框50和旋转罩60进行了说明。但是,移动筒并不限于旋转框50、旋转罩60,也可以将进行移动的其他筒体作为移动筒。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移动筒的旋转框50和旋转罩60进行旋转。然而,旋转框50及旋转罩60也可以是沿着光轴a1方向滑动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取代旋转框50及旋转罩60,将仅进行滑动的筒体(包括框状的部件)作为移动筒。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镜筒10具备结合部件80,并且经由该结合部件80将主电路板70(电路板)安装于凹陷部42的外周面42a上。然而,镜筒10也可以采用省略结合部件80的构成。例如,设置从外周面42a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部分。而且,也可以在该突出部分上设置沿光轴a1方向的贯通孔,通过将螺钉等插入该贯通孔等方式,经由突出部分将主电路板70(电路板)固定于凹陷部42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移动筒的旋转框50和旋转罩60配置于相比对应于固定筒的像侧固定筒40更靠外径侧的位置处。然而,也可以采用移动筒配置于相比固定筒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处的构成。该情况下,在移动筒的光轴a1方向的两端侧设置从固定筒的外周面朝向外径侧突出的突出支撑部。并且,在电缆部件朝向移动筒的外径侧延伸的状态下,通过该突出支撑部支撑该电缆部件。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以与移动筒不接触的状态,在该移动筒的外径侧支撑电缆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