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膜,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
背景技术:
调光技术种类通常有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悬浮粒子装置(spd)、染料液晶及电致变色(ec),发明人发现这些调光技术都是同一调光膜上采用相同的透过率而调节透光范围,从而导致在一些应用场景下,需要在不同区域进行不同透过率的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不同区域设置多个调光膜,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其在制作过程中,各个调光膜之间需要对位,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其在制作时存在一定难度,且各个调光膜间还一定存在缝隙,影响整体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其中包括:
调光膜本体,调光膜本体内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之间可在通电时产生电场;
密封剂,密封剂设置于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之间,将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分隔成多个调光区域,且各个调光区域之间互不连通;以及
多种液晶,多种液晶对应设置于多个调光区域内,多种液晶可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调节其分子排列方向,调节多个调光区域的透过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包括:
调光膜控制器,调光膜控制器与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连接,调光膜控制器可通过调节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之间的电场,而调节多个调光区域的透过率;以及
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与调光膜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光线传感器采集光线数据信息后,发送一讯号,控制调光膜控制器调节多个调光区域的透过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光膜基体,调光膜本体设置于两个调光膜基体之间。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调光区域的数量为二个或三个。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调光区域的形状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调光区域中至少一个调光区域的透过率与其余调光区域的透过率不同。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种液晶选自普通液晶、宾主液晶或染料液晶中的至少二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多种液晶中至少一种液晶选自为普通液晶,则多个调光区域中与普通液晶对应的调光区域的透过率的调节范围为0.5%-40%。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多种液晶中至少一种液晶选自为宾主液晶,则多个调光区域中与宾主液晶对应的调光区域的透过率的调节范围为0.5%-40%、10%-50%、20%-60%或40%-80%。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多种液晶中至少一种液晶选自为染料液晶,则多个调光区域中与染料液晶对应的调光区域的透过率的调节范围为0.4%-22%、0.7%-36%、45%-80%或50%-8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发明的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通过在同一调光膜上实现不同区域可见光透过率调节,简化工艺,提高良率,且不存在缝隙的问题,可以提升整体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变色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光膜本体设置于两个调光膜基体之间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在不同区域进行不同透过率的调节而言,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不同区域设置多个调光膜,而各个调光膜之间需要对位,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其在制作时存在一定难度,且各个调光膜间还一定存在缝隙,影响整体的美观。
本申请的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通过在同一调光膜(调光膜本体2)上实现不同区域可见光透过率调节,简化工艺,提高良率,且不存在缝隙的问题,可以提升整体美观效果。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包括调光膜本体2、密封剂3和多种液晶4,其中:
调光膜本体2内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之间可在通电时产生电场。本实施例中的透明导电膜基体21通常为透明电极,透明电极的材料优选为有机导电物质,例如可以为ito、石墨烯、银纳米线,或者为pedot:pss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密封剂3设置于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之间,将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分隔成多个调光区域5,且各个调光区域5之间互不连通,至于各个调光区域5的尺寸及形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及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在本实施例中对此可以没有特殊要求。
多种液晶4对应设置于多个调光区域5内,多种液晶4可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调节其分子排列方向,调节多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从而实现在同一调光膜本体2上进行不同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调节,进而不需要进行各个调光膜之间对位操作,简化工艺,提高良率,同时还不会存在缝隙的问题,可以提升整体美观效果。
可选地,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可以为二个,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
具体而言,密封剂3将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分隔成多个调光区域5,如图1所示,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为三个,可以看出,三个调光区域5均为规则矩形,且三个调光区域5呈直角式设置,三个调光区域5内分别设置有一种液晶4,也即多种液晶4的数量为三种。
本实施例的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在调节该三个调光区域5的透光率时,给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通电,使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之间产生电场,通过该电场调节三种液晶4的分子排列方向,从而调节三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进而实现在同一调光膜本体2进行三个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调节。
再具体而言,密封剂3将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分隔成多个调光区域5,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变1色后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4所示,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为二个,可以看出,二个调光区域5为规则矩形,且二个调光区域5位于调光膜本体2的上端,二个调光区域5内分别设置有一种液晶4,也即多种液晶4的数量为二种。
本实施例的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在调节该二个调光区域5的透光率时,给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通电,使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之间产生电场,通过该电场调节二种液晶4的分子排列方向,从而调节二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进而实现在同一调光膜本体2进行二个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二个调光区域5及三个调光区域5为例对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多个调光区域5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者,多个调光区域5还可以为四个以上,只要保证多个调光区域5的数量可以满足实际所需的不同透过率的调节区域数量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二种液晶4及三个液晶4为例对多种液晶4的种类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多种液晶4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多种液晶4的数量可以为四种,或者,多种液晶4的数量可以为四种以上,只要保证多种液晶4的种类可以满足实际所需的不同透过率的调节数量即可。
应理解,上述仅以该二个调光区域5及三个调光区域5为规则矩形为例对多个调光区域5的形状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多个调光区域5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该多个调光区域5可以其他规则形状,如三角形或圆形,该多个调光区域5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至于各个调光区域5的具体尺寸及形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及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多个调光区域5中至少一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与其余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不同,其可以是一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与其余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不同,也可以是多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与其余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不同,还可以是多个调光区域5互不相同。
具体而言,在多个调光区域5大于等于三个时,若存在相邻二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相同,则通常不需要密封剂3将其隔开,因而此时相邻二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通常不同,但并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多种液晶4选自普通液晶、宾主液晶或染料液晶中的至少二种,例如,多种液晶4选自普通液晶及宾主液晶,或者选自普通液晶及染料液晶,又或者选宾主液晶及染料液晶,再或者选自普通液晶、宾主液晶及染料液晶。
具体而言,当多种液晶4中至少一种液晶4选自为普通液晶4,则多个调光区域5中与普通液晶4对应的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的调节范围为0.5%-40%,该普通液晶应用在车辆前挡玻璃上时,主要是用于遮蔽太阳光,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而言,当多种液晶4中至少一种液晶4选自为宾主液晶,则多个调光区域5中与宾主液晶对应的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的调节范围为0.5%-40%、10%-50%、20%-60%或40%-80%,具体选择哪个调节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宾主液晶的配方,达到所需的宾主液晶的调节范围。
具体而言,当多种液晶4中至少一种液晶4选自为染料液晶,则多个调光区域5中与染料液晶对应的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的调节范围为0.4%-22%、0.7%-36%、45%-80%或50%-87%,具体选择哪个调节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染料液晶的配方,达到所需的染料液晶的调节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普通液晶、宾主液晶及染料液晶为例对多种液晶4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透过率调节需求选择对应种类或其他种类的液晶4。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光膜基体6,调光膜本体2设置于两个调光膜基体6之间。
可选地,两个调光膜基体6可以为透明玻璃,也可以为高分子材料基体。
具体而言,调光膜本体2设置于两个调光膜基体6之间,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光膜本体2设置于两个调光膜基体6之间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两个调光膜基体6为两块透明玻璃,且两块透明玻璃呈相对设置,可以看出,调光膜本体2设置于两块透明玻璃之间,两块透明玻璃与调光膜本体2可采用常用的制程工艺粘结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两块透明玻璃为例对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还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还可以为高分子材料基体,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调光膜本体2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其他合适的材质的调光膜基体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包括调光膜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光线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调光膜控制器与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连接,调光膜控制器可通过调节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之间的电场,而调节多个调光区域5内液晶4的分子排列方向,进而调节多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
光线传感器与调光膜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光线传感器采集光线数据信息后,发送一讯号,控制调光膜控制器调节两个透明导电膜基体21之间的电场,进而调节多个调光区域5的透过率,从而实现自动调节一体化设计的调光膜1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调光膜控制器及光线传感器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