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510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盒和手动送纸盘来作为向图像形成部供给纸张的供纸源。例如,在供纸盒中放置有多张普通纸(例如,a4尺寸或a5尺寸的纸张),在手动送纸盘中放置有少量特殊纸(例如,明信片)。据此,能够容易地对各种尺寸、厚度的纸张执行打印处理。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可开闭的手动送纸盘供给纸张的情况下,需要打开手动送纸盘,将纸张放置在手动送纸盘上,然后,将供纸源的设定从供纸盒变更为手动送纸盘。然而,如果用户没有适当地执行这种设定变更,或者忘记了设定变更,则存在本打算从手动送纸盘供纸但用户直接在供纸盒被设定为供纸源的状态下输入打印指示的可能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担忧尽管用户希望从手动送纸盘供纸,但却从供纸盒供纸,从而不能适当地执行打印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抑制来自与用户所希望的供纸源不同的供纸源的供纸,并且适当地执行打印处理。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和经由网络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装置主体、供纸盒、手动送纸盘、开闭检测部和供纸设定部。所述装置主体具有接受打印指示的输入的输入部。所述供纸盒被收容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手动送纸盘被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并在能供纸的打开姿态和不能供纸的关闭姿态之间位移。所述开闭检测部检测所述手动送纸盘从所述打开姿态向所述关闭姿态的位移和从所述关闭姿态向所述打开姿态的位移。所述供纸设定部将所述供纸盒或所述手动送纸盘设定为供纸源。在所述开闭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手动送纸盘从所述关闭姿态向所述打开姿态位移、且对所述输入部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无论从所述输入部输入的供纸源是哪个,所述供纸设定部均将所述手动送纸盘设定为供纸源。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装置主体、供纸盒、手动送纸盘、开闭检测部和供纸设定部。所述装置主体具有接受打印指示的输入的输入部。所述供纸盒被收容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手动送纸盘被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并在能供纸的打开姿态和不能供纸的关闭姿态之间位移。所述开闭检测部检测所述手动送纸盘从所述打开姿态向所述关闭姿态的位移和从所述关闭姿态向所述打开姿态的位移。所述供纸设定部将所述供纸盒或所述手动送纸盘设定为供纸源。在所述开闭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手动送纸盘从所述关闭姿态向所述打开姿态位移、且对所述输入部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无论从所述输入部输入的供纸源是哪个,所述供纸设定部均将所述手动送纸盘设定为供纸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动送纸盘和开闭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供纸控制的第3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中被显示于显示部的通知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供纸控制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进行说明。参照图1,图像形成系统1具有图像形成装置2、和经由网络n与图像形成装置2连接的终端装置3。

首先,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图像形成装置2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纸面近前侧定义为图像形成装置2的前侧。图1~图3中所标注的箭头fr、rr、l、r、u、lo分别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下面,记载为“上游”、“中游”或“下游”的情况,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内的纸张s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中游”或“下游”。

参照图1、图2,图像形成装置2例如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装置主体5、供纸盒6、手动送纸盘7、开闭传感器8(开闭检测部的一例)。此外,开闭传感器8在图2中被省略图示。下面,按顺序说明图像形成装置2的结构要素。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装置主体5进行说明。

参照图1,在装置主体5的上表面设置有出纸盘10。在装置主体5的上表面,在比出纸盘10靠右方的位置设置有输入部11和显示部12。输入部11例如由菜单键、箭头键、执行键等各种操作键构成。用户从输入部11指示(输入)与打印有关的设定条件(打印张数、供纸源等)。供纸源包含后述的供纸盒6或手动送纸盘7。显示部12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在装置主体5的前表面(外表面的一例)的右侧部设置有usb端口13。

参照图2,在装置主体5的中央部设置有中间转印带15。在装置主体5的中央部,在中间转印带15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图像形成部16。在装置主体5的中央部,在各图像形成部16的下方设置有曝光装置17。

在装置主体5的后部,从下方朝上方设置有主输送路径19。在主输送路径19的上游端部设置有第1供纸单元20。在主输送路径19的中游部设置有二次转印部21。在主输送路径19的下游部设置有定影装置22。在主输送路径19的下游端部设置有排纸单元23。

在装置主体5的下部,从前方朝后方设置有辅助输送路径24。在辅助输送路径24的上游端部设置有第2供纸单元25。在比第1供纸单元20靠下游侧且比二次转印部21靠上游侧的位置,辅助输送路径24的下游端部与主输送路径19连接。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供纸盒6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供纸盒6被收容在装置主体5的下端部。供纸盒6收容纸张s(例如,普通纸)。供纸盒6被设置为能够在插入到装置主体5的位置(参照图2的实线)与从装置主体5拉出的位置(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之间相对于装置主体5沿前后方向移动。即,供纸盒6以能够拉出的方式插入到装置主体5中。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手动送纸盘7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手动送纸盘7被安装在装置主体5的前表面(外表面的一例)。手动送纸盘7被配置在比供纸盒6靠上方的位置。

参照图2、图3,在手动送纸盘7的下部设置有支点部27。支点部2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设置在装置主体5中的卡合部(未图示)卡合。据此,手动送纸盘7被设置为,在相对于装置主体5被打开的打开姿态(参照图2、图3的实线)和相对于装置主体5被关闭的关闭姿态(参照图2、图3的双点划线)之间,能够以支点部27为中心相对于装置主体5旋转。即,手动送纸盘7设置为能相对于装置主体5进行开闭。在手动送纸盘7的下端部,在比支点部27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推压部28。

在手动送纸盘7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载置纸张s的载置面29。在手动送纸盘7转动到打开姿态的状态下(参照图2、图3的实线),载置面29朝向上方,由此能够将纸张s载置在载置面29上。即,能够供给纸张s。另一方面,在手动送纸盘7转动到关闭姿态的状态下(参照图2、图3的双点划线),载置面29朝向后方,而无法将纸张s载置在载置面29上。即,不能供给纸张s。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开闭传感器8进行说明。

参照图3,开闭传感器8例如是接触式传感器。开闭传感器8具有传感器主体31和被设置于传感器主体31的前方的弹性片32。在传感器主体3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开关33。弹性片32的上端部被固定在传感器主体31的前表面,弹性片32的下端部没有被固定在任何部件上。因此,弹性片32被设置为能够以上端部为支点弹性变形。

如图3中实线所示,当手动送纸盘7转动到打开姿态时,手动送纸盘7的推压部28推压弹性片32,由此使弹性片32向后侧弹性变形。因此,弹性片32推压开关33,使开闭传感器8接通。伴随于此,开闭传感器8检测到手动送纸盘7相对于装置主体5打开的情况。另一方面,如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当手动送纸盘7转动到关闭姿态时,手动送纸盘7的推压部28对弹性片32的推压被解除,由此弹性片32向前侧弹性复位。因此,弹性片32对开关33的推压被解除,使开闭传感器8断开。伴随于此,开闭传感器8检测到手动送纸盘7相对于装置主体5关闭的情况。如此,开闭传感器8被设置为能够检测手动送纸盘7的开闭。

接着,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终端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1,终端装置3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终端装置3具有主机35、输入设备36和显示设备37。输入设备36例如具有键盘38和鼠标39。用户从输入设备36指示与打印有关的设定条件(打印张数、供纸源等)。供纸源包括供纸盒6或手动送纸盘7。显示设备37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

接着,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4,图像形成系统1的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控制部41。控制部41例如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控制部41具有供纸设定部42。供纸设定部42将供纸盒6或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

控制部41与各图像形成部16连接。各图像形成部16根据来自控制部41的信号,形成调色剂图像。控制部41与第1供纸单元20连接。第1供纸单元20根据来自控制部41的信号,从供纸盒6向主输送路径19送出纸张s。即,当供纸设定部42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时,控制部41使第1供纸单元20执行从供纸盒6进行的供纸。控制部41与第2供纸单元25连接。第2供纸单元25根据来自控制器41的信号将纸张s从手动送纸盘7送出到辅助输送路径24。即,当供纸设定部42将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时,控制部41使第2供纸单元25执行从手动送纸盘7进行的供纸。

控制部41与开闭传感器8连接。开闭传感器8检测手动送纸盘7的开闭,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部41。控制部41根据检测结果,检测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转动到打开姿态的情况、以及从打开姿态转动到关闭姿态的情况。即,当将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转动到打开姿态而推压开闭传感器8的开关33时,控制部41设立表示手动送纸盘7为打开姿态的标识(例如,存储“1”)。相反,当将手动送纸盘7从打开姿态转动到关闭姿态而放开开闭传感器8的开关33时,控制部41设立表示手动送纸盘7为关闭姿态的标识(例如,存储“0”)。当检测到标识从“0”变为“1”的情况时,控制部41判定为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手动送纸盘7被打开),当检测到标识从“1”变为“0”的情况时,控制部41判定为手动送纸盘7从打开姿态位移到关闭姿态(手动送纸盘7被关闭)。

控制部41与输入部11及显示部12连接。输入部11接受用户的打印指示的输入,并将输入结果发送给控制部41。输入部11接受由用户输入的供纸源,并将所输入的供纸源发送给控制部41。显示部12根据来自控制部41的信号,显示打印指示的输入画面和供纸源的选择画面。

控制部41与存储部45连接。存储部45例如由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构成。控制部41根据被存储在存储部45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的各部。

控制部41与通信部46连接。通信部46例如经由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n与终端装置3的主机35进行通信。

参照图4,图像形成系统1的终端装置3的主机35具有控制装置48。控制装置48例如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构成。控制装置48与输入设备36及显示装置37连接。输入设备36接受用户的打印指示的输入,并将输入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48。输入设备36接收由用户输入的供纸源,并将输入的供纸源发送给控制装置48。显示设备37根据来自控制装置48的信号,显示打印指示的输入画面和供纸源的选择画面。

接着,对用户输入打印指示进行说明。

在用户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输入打印指示的情况下,例如,用户将usb存储器(未图示)插入usb端口13,而将usb存储器与图像形成装置2连接。接着,用户操作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从usb存储器内的文件中选择希望打印的文件。而且,用户从输入部11指示与打印有关的设定条件(打印张数、供纸源等)。接着,用户从输入部11指示打印开始

另一方面,在用户向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的情况下,例如,用户操作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与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同样,从主机35内的文件中选择希望打印的文件。而且,用户从输入设备36指示与打印有关的设定条件(打印张数、供纸源等)。接着,用户从输入设备36指示打印开始。

在此,用户在希望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的情况下,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2,使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转动到打开姿态。然后,将希望打印的纸张载置在手动送纸盘7的载置面29上。此外,当从手动送纸盘7的供纸结束时,用户使手动送纸盘7从打开姿态转动到关闭姿态。

接着,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打印处理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当用户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或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时,各图像形成部16基于由曝光装置17形成的静电潜像来形成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从各图像形成部16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

另外,当如上述那样由用户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或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时,第1供纸单元20从供纸盒6向主输送路径19送出纸张s,或者第2供纸单元25从手动送纸盘7向辅助输送路径24送出纸张s。由第2供纸单元25送出到辅助输送路径24的纸张s在辅助输送路径24中被向下游侧输送,并送出到主输送路径19。

如此一来,被送出到主输送路径19的纸张s在主输送路径19中被输送到下游侧,进入中间转印带15与二次转印部21的夹持区域。二次转印部21将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s上。二次转印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在主输送路径19中进一步被向下游侧输送,进入定影装置22。定影装置22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s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在主输送路径19中进一步被向下游侧输送,通过排纸单元23被排出到出纸盘10上。

接着,对用于从供纸盒6或手动送纸盘7供纸的控制(以下称为“供纸控制”)的第1~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

<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5,对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当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或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步骤s101)时,控制部41根据开闭传感器8的检测结果,判定手动送纸盘7是否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手动送纸盘7是否被打开)(步骤s102)。

在步骤s102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手动送纸盘7没有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的情况下),无论从输入部11或输入设备36指示的供纸源是哪个,供纸设定部42均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使第1供纸单元20执行从供纸盒6进行的供纸(步骤s103)。据此,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2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的情况下),控制部41在步骤s101中判定是否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输入了打印指示(步骤s104)。

在步骤s10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01中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无论从输入部11指示的供纸源是哪个,供纸设定部42均将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使第2供纸单元25执行从手动送纸盘7进行的供纸(步骤s105)。据此,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步骤s101中,在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中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无论是否从输入设备36指示了供纸源,供纸设定部42均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并且使第1供纸单元20执行从供纸盒6进行的供纸(步骤s103)。据此,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结束。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例中,在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的情况下,当从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输入了打印指示时,自动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

即,用户在希望对明信片等特殊纸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2,使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转动到打开姿态,将特殊纸载置到载置面29上。然后,从输入部11将手动送纸盘7指示为供纸源,指示打印开始。在用户将手动送纸盘7适当地指示为供纸源的情况下,按照用户的期望,在被载置于手动送纸盘7的载置面29的特殊纸上进行打印。但是,在将供纸源设定为供纸盒6作为默认值的条件下用户忘记指示供纸源的情况下、或者错误地指示了供纸盒6的情况下,有时尽管打开了手动送纸盘7,供纸设定部42仍将供纸源设定为供纸盒6,而从供纸盒6供纸。因此,在第1实施例中,用户打开手动送纸盘7的行为优先于供纸设定部42,而自动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

另一方面,在从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自动从供纸盒6供纸。即,终端设备3的用户在希望对普通纸进行打印处理时,从输入设备36指示从供纸盒6进行供纸,仅在希望对特殊纸进行打印处理时,多数情况下如上述那样采取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2并使手动送纸盘7转动的行为。例如,在终端设备3与图像形成装置2分离,而终端设备3的用户无法视觉确认在手动送纸盘7上载置了何种纸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3的用户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的情况较少,在多数情况下会从供纸盒6供纸。因此,当从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时,无论是否由输入设备36指示了供纸源,仍自动从供纸盒6供纸。

如此,根据第1实施例,能够适当地供给用户所希望的纸张。

<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6说明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此外,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的步骤s201~s204与供纸控制的第1实施例的步骤s101~s10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无论从输入部11指示的供纸源是哪个,供纸设定部42均将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而使第2供纸单元25执行从手动送纸盘7进行的供纸(步骤s205)。据此,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4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向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41判定是否从输入设备36将供纸盒6指示为供纸源(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从输入设备36将供纸盒6指示为供纸源的情况下),供纸设定部42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并且使第1供纸单元20执行从供纸盒6进行的供纸(步骤s203)。据此,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6中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从输入设备36将手动送纸盘7指示为供纸源的情况下),供纸设定部42将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并且使第2供纸单元25执行从手动送纸盘7进行的供纸(步骤s205)。据此,供纸控制的第2实施例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例,终端装置3也能够在从手动送纸盘7供给的纸张上打印。因此,在用户从终端装置3输入打印指示的情况下,能够扩大供纸源的选择的范围。

<供纸控制的第3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7说明供纸控制的第3实施例。

当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或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时(步骤s301),控制部41根据开闭传感器8的检测结果,判定手动送纸盘7是否从打开姿态位移到关闭姿态(手动送纸盘7是否被关闭)(步骤s302)。

在步骤s302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手动送纸盘7从打开姿态位移到关闭姿态的情况下),控制部41判定是否从输入部11或输入设备36将供纸盒6指示为供纸源(步骤s303)。

在步骤s30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从输入部11或输入设备36将供纸盒6指示为供纸源的情况下),供纸设定部42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使第1供纸单元20执行从供纸盒6进行的供纸(步骤s304)。据此,供纸控制的第3实施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从输入部11或输入设备36将手动送纸盘7指示为供纸源的情况下),控制部41不使第1供纸单元20和第2供纸单元25执行供纸(步骤s305)。据此,供纸控制的第3实施例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例,在手动送纸盘7从打开姿态转动到关闭姿态的情况下,即,在用户关闭手动送纸盘7的情况下,当从输入部11或输入设备36将手动送纸盘7指示为供纸源时,不执行供纸。因此,能够适当地确定是否供纸。另外,在手动送纸盘7从打开姿态转动到关闭姿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无论从输入部11或输入设备36指示的供纸源是哪个,供纸设定部42均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

然而,如上所述,在供纸控制的第1~第3实施例中,在开闭传感器8检测到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且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输入了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无论从输入部11指示的供纸源是哪个,供纸设定部42均将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若采用这种结构,则担忧在用户忘记手动送纸盘7被打开的情况下等,尽管用户希望从供纸盒6供纸,也会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开闭传感器8检测到手动送纸盘7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2的显示部12显示通知手动送纸盘7被打开的通知画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用户注意到手动送纸盘7被打开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尽管用户希望从供纸盒6供纸也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的情况。

另外,如图8所示,显示部12在上述通知画面中,在从供纸盒6供纸的情况下,催促用户关闭手动送纸盘7。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尽管用户希望从供纸盒6供纸也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的情况。

接着,对本发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变形例中,如图2所示,在手动送纸盘7上具有作为纸张检测部的纸张传感器51,该纸张传感器51用于检测纸张是否被载置在载置面29上。纸张传感器51例如具有执行机构和光传感器。执行机构在向载置面29的上方突出的检测位置与从载置面29向下方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光传感器具有由转动的执行机构形成或遮断的光路。纸张传感器51与控制部41电连接。

当纸张载置于纸张载置面29,执行机构从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转动而光传感器的光路被执行机构遮挡(或形成)时,纸张传感器51将接通信号输出给控制部41。控制部41在接收到接通信号时,判定为纸张载置面29上载置有纸张。另一方面,在纸张载置面29上未载置有纸张且执行机构朝检测位置转动的情况下,形成(或者遮挡)光传感器的光路,纸张传感器51将断开信号输出给控制部41。控制部41在接收到断开信号时,判定为纸张载置面29上未载置有纸张。

接着,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变形例中的供纸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

当向图像形成装置2的输入部11或终端装置3的输入设备36输入打印指示时(步骤s401),控制部41根据开闭传感器8的检测结果,判定手动送纸盘7是否从关闭姿态位移到打开姿态(手动送纸盘7是否被打开)(步骤s402)。

在步骤s402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手动送纸盘7被打开的情况下,换言之,在用户希望从手动送纸盘7供纸的情况下),控制部41判定纸张传感器51是否检测到在手动送纸盘7的载置面29上载置有纸张的情况(步骤s403)。

在步骤40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手动送纸盘7的载置面29上载置有纸张的情况下),供纸设定部42将手动送纸盘7设定为供纸源。另一方面,在步骤s40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手动送纸盘7的载置面29上未载置有纸张的情况下),供纸设定部42将供纸盒6设定为供纸源。

根据该变形例,即使手动送纸盘7转动到打开姿态,在用户希望从供纸盒6进行供纸的情况下,只要不在手动送纸盘7上载置纸张,就能够从供纸盒6供纸。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在纸张检测传感器51检测到在载置面29上未载置有纸张的情况下,在显示部12上显示包含表示在载置面29上未载置有纸张的信息的通知画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设置有一个供纸盒6和一个手动送纸盘7。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设置多个供纸盒6和/或手动送纸盘7。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传感器8是接触式传感器。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开闭传感器8也可以是非接触式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3是个人计算机。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3也可以是智能手机等个人计算机以外的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2是彩色打印机。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2也可以是黑白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复合地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等的设备)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2采用电子照相方式。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2也可以采用喷墨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