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9317发布日期:2020-06-26 23:2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极结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存在多种显示模式,如垂直配向型液晶显器(verticalalignment,va)、向列扭转型液晶显示器(twistednematic,tn)等,va显示是一种垂直配向的常黑模式显示模式,采用负向液晶的va显示模式,液晶在成盒完毕后,液晶呈现不规律倒向性。在现有va模式中为了提高液晶的响应速度,需要在上电极1和下电极2之间先施加一个电压使得液晶3呈现一定预倾角,如图1所示。传统的像素(pixel)电极设计方式采用如图2所示,电极区域a为电压输入端。假设电极区域a的电场强度为1,靠近电极区域a的显示区域b的电场强度由于距离电极区域a过近,电场强度为0.8,此处的电场强度较大会导致靠近显示区域b的液晶受到电场影响发生配向,产生一个预倾角。显示区域c的电场强度为0.6,显示区域c的液晶又会受到此处的电场强度影响,产生另一种形态的预倾角,形成如图3所示的液晶分布形态。因此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液晶倒向,正视时将会看到两种液晶的“侧面”,液晶倒向紊乱,宏观表现为暗纹,暗纹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及穿透率,降低显示面板品质。

因此,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暗纹的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揭示提供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以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暗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揭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主干电极、控制电极以及连接电极。所述主干电极把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分为第一像素电极区和第二像素电极区。所述控制电极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且远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位置,且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连接电极设置于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之间,所述连接电极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关于所述主干电极对称。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包括至少一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包括至少一第二分支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关于所述主干电极对称。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沿所述主干电极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支电极沿所述主干电极朝第二方向延伸。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数目至少为二,二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的距离不同,所述连接电极的所述另一端连接远离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数目至少为二,二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的距离不同,所述连接电极的所述另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控制电极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连接电极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干电极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连接电极的表面形状包括直线图案、折线图案、曲线图案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中,所述像素电极结构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本揭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多个液晶分子。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本揭示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基板设置的公共电极。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填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本揭示的有益效果为:本揭示提供的一种像素电极结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控制电极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且远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位置,所述连接电极连接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增长了所述控制电极到显示区像素电极的传输距离,随着距离的增长,电压降区间变大,进入显示区域时像素电极上的电位差降低,减少了电压差对于液晶配向的影响,避免了暗纹出现,提高了显示面板品质,提升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及穿透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配向后形成预倾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像素电极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液晶分子形成不同倒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的第一种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5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的第二种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6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的第三种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7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的第四种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8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像素电极结构部分细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揭示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而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像素电极结构100,其包括至少一主干电极30、控制电极40以及连接电极50。所述主干电极30把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分为第一像素电极区10和第二像素电极区20。所述控制电极40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且远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的位置,且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连接电极50设置于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之间,所述连接电极50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的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如图4中的第二分支电极21)。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的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关于所述主干电极30对称。

具体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包括至少一第一分支电极11,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包括至少一第二分支电极21,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1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关于所述主干电极30对称。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1,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包括多个第二分支电极21。多个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1相互平行,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1之间具有间隔。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相互平行,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1沿所述主干电极30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沿所述主干电极30朝第二方向延伸。

具体的,所述像素电极结构的材料为氧化铟锡等透明电极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揭示的所述控制电极40是指所述像素电极结构100的电压输入端,即在液晶显示面板完成对组后,为给液晶配向形成预倾角而给像素电极结构输入电压的位置,为非显示像素电极区。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为显示像素电极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电极50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的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增长了所述控制电极40到显示区像素电极的传输距离,增长电压降区间降低电场阶段性变化的影响,避免暗纹的出现。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电极50设置于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之间,所述连接电极50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

具体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数目至少为二,二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的距离不同,所述连接电极50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内的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为多个,所述连接电极50的所述另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两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

具体的,所述连接电极50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二连接部5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电极50包括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所述第一连接部5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所述第二连接部52连接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是指与所述控制电极40相对距离较近的第二分支电极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与所述主干电极30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具体的,如图4中,所述主干电极30为竖直的,所述第一连接部51则为水平的。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也即与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在一条直线上,与其他未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2连接的第二分支电极21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电极50的表面形状包括直线图案、折线图案、曲线图案等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如图4中所示的所述连接电极50的表面形状为折线图案,所述连接电极5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51组成所述折线图案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52组成所述折线图案的另一部分。

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与所述主干电极30垂直,故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与所述主干电极30的夹角(分支电极和主干电极的夹角有两个,一个锐角一个钝角,此处的夹角指的是锐角)与所述折线图案的折角之和为90度。所述折线图案的折角也即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2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电极50采用折线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内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上,增长了所述控制电极40到显示区像素电极的传输距离,增长了电压降区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像素电极结构101中,主干电极30把所述像素电极结构101分为第一像素电极区10和第二像素电极区20,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1,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包括多个第二分支电极21。控制电极40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且远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的位置,连接电极50’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

具体的,所述连接电极50’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所述连接电极5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内的远离所述控制电极40的第二分支电极2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远离所述控制电极40的第二分支电极21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第二分支电极21,均是以与所述控制电极40的相对距离来比较,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电极50’的表面形状包括直线图案、折线图案、曲线图案等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电极50’的表面形状为直线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连接电极50”的表面形状为曲线图案,如图6所示的像素电极结构102,所述连接电极50”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所述连接电极5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内的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21。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揭示的所述连接电极的表面形状不限于本揭示列举的直线图案、折线图案、曲线图案,而且所述连接电极还可以由几种表面形状图案共同构成,例如由直线图案和曲线图案组成。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连接电极50”’也可以连接控制电极40和第一像素电极区10的第一分支电极11。具体的所述连接电极50”’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所述连接电极5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内的第一分支电极11。

具体的,所述连接电极50”’的表面形状为折线图案,而且此种折线图案的连接电极50”’可以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内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第一分支电极11,还可以连接远离所述控制电极40的第一分支电极11。只需根据需要达到的电压降来调整所述连接电极的长度即可,如图7所示的,所述连接电极50”’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10内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的第一分支电极11。

需要说明是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靠近所述控制电极40或远离所述控制电极40是指,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1与所述主干电极30连接的位置与所述控制电极40的相对距离。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极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且远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的位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电极的配置方法,以增长连接电极到显示区像素电极的传输距离,同样可以避免暗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000,如图8所示,其包括第一基板600、第二基板700以及多个液晶分子300。所述第一基板600包括本揭示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提供的像素电极结构。所述第二基板700与所述第一基板600相对设置,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基板设置600的公共电极400。所述多个液晶分子300填充在所述第一基板600和所述第二基板700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基板600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700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基板600上的像素电极结构,以上述实施例中图4的像素电极结构100为例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600还包括第一基体200,所述像素电极结构10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200上。所述第二基板700还包括第二基体500,所述公共电极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500下。

具体的,如图9所示的像素电极结构100,把与所述连接电极50连接的第二分支电极21分为两个区域,距离所述连接电极50较近的区域为第一区域22,与所述第一区域22相邻且远离所述连接电极50的区域为第二区域23。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电极50连接所述控制电极40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20内的第二分支电极21,增长了所述控制电极40到显示区像素电极的传输距离,随着距离的增长,电压降区间变大,使进入显示区域时像素电极上的电位差降低,也即所述第一区域22和所述第二区域23的电位差降低,使所述第一区域22与所述第二区域23的电场强度差异减小,进而使所述第一区域22的液晶倒向和所述第二区域23的液晶倒向一致,形成如图8所示的液晶分子排布状态,避免了因电压差对于液晶配向的影响导致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出现暗纹。

需要说明的是,本揭示图示的像素电极结构仅示出部分,而且本揭示的像素电极结构不限于一主干电极分成的两个像素电极区,本揭示的像素电极结构可以为四畴区显示或八畴区显示等其他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揭示提供一种像素电极结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包括至少一主干电极、控制电极以及连接电极。所述主干电极把所述像素电极结构分为第一像素电极区和第二像素电极区。所述控制电极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且远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位置,且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区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连接电极设置于所述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之间,所述连接电极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区的第二分支电极。增长了所述控制电极到显示区像素电极的传输距离,随着距离的增长,电压降区间变大,进入显示区域时像素电极上的电位差降低,减少了电压差对于液晶配向的影响,避免了暗纹出现,提高了显示面板品质,提升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及穿透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揭示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示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