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光缆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5744发布日期:2020-08-14 17:0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室外光缆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传输技术领域,是一种室外光缆熔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光缆实现不同站点的连接,是实现站点通信传输的重要介质,光纤通信建设离不开光缆线路熔接,在日常运维过程中对光缆的检修及抢修操作均在室外,因此光缆熔接桌是光缆熔接工作中的必要工具,现有的光缆熔接桌均采用人工固定光缆的方式进行光缆的熔接,人工固定光缆费时费力,使得熔接光缆效率降低,而且在光缆熔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光线不好时,还需要单独带上照明工具,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外光缆熔接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人工固定光缆进行熔接存在固定光缆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室外光缆熔接装置,包括箱体和卡缆器,箱体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左箱体和右箱体,左箱体和右箱体均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左箱体右侧和右箱体左侧之间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在一起,左箱体内铰接连接有能够收纳于其内侧的左折叠座椅,右箱体内铰接连接有能够收纳于其内侧的右折叠座椅,左折叠座椅和右折叠座椅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右箱体前侧设有卡缆器,卡缆器包括固定框、上固定钉、下固定钉和卡块,固定框呈开口向后且左右贯通的“u”形,固定框上侧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上螺纹孔,对应上螺纹孔位置的固定框下侧设有上下贯通的下螺纹孔,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分别螺接于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内,上固定钉下端面和下固定钉上端面分别与右箱体上下两侧面相抵紧,对应右箱体上侧位置的固定框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内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卡槽,卡槽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窄下宽的梯形和开口向上的“u”形,箱体的上方可设有能够收纳于箱体内的台灯。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还可包括前限位片和后限位片,前限位片包括左连接片、右连接片、左铰接轴、右铰接轴和中间铰接轴,左连接片左端通过左铰接轴铰接连接于左箱体右部前侧,右连接片右端通过右铰接轴铰接连接于右箱体左部前侧,右连接片左端和左连接片右端通过中间铰接轴铰接连接,对应右连接片左部上侧位置的左连接片上端右侧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下侧与右连接片左部上侧相接触,后限位片和前限位片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分布,后限位片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箱体后侧以及右箱体后侧铰接连接。

上述右折叠座椅包括可右连接支撑件、椅子面、设置在椅子面底部的支撑架、能伸进支撑架内并能相对于支撑架移动的椅子腿以及铁锹形把件,支撑架的中部上侧与右箱体的右部内侧通过右连接支撑件连接,铁锹形把件包括前伸缩杆和前三脚架,前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椅子面底部,前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过前三脚架的其中一角并能相对于前三脚架移动,前三脚架的另外两个角分别通过转轴连接至两个椅子腿的下部内侧,前伸缩杆与前三脚架能通过锁紧装置相对固定,对应前伸缩杆和前三脚架位置的支撑架底部后侧设有后伸缩杆和后三脚架,后伸缩杆和后三脚架与前伸缩杆和前三脚架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分布。

上述右连接支撑件可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间隔设置,前支撑杆下端与支撑架中部左侧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前支撑杆上端与右箱体中部底端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后支撑杆下端与对应前支撑杆后侧位置的支撑架中部左侧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右支撑杆下端与支撑架中部右侧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右支撑杆上端与左支撑杆下端通过活动插销铰接连接,左支撑杆上端与右箱体右部底端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下支撑杆上端与左支撑杆中部下侧通过活动插销连接,下支撑杆下端与对应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位置的支撑架中部左侧通过竖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

上述箱体上可设有卡扣,卡扣包括子扣和母扣,右箱体的右侧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母扣,对应每个母扣位置的左箱体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母扣相匹配的子扣,右箱体的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右提手,对应右提手位置的左箱体的中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左提手。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进行光缆熔接时,通过将光缆卡在卡槽的内侧,使卡槽将光缆固定,从而不需要人工手动固定光缆,提高了光缆熔接的效率,降低了光缆熔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具有省时、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箱体合上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卡缆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箱体打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左箱体,2为右箱体,3为固定框,4为上固定钉,5为下固定钉,6为卡块,7为卡槽,8为左连接片,9为右连接片,10为左铰接轴,11为右铰接轴,12为中间铰接轴,13为椅子面,14为支撑架,15为前伸缩杆,16为前三脚架,17为前支撑杆,18为后支撑杆,19为左支撑杆,20为右支撑杆,21为下支撑杆,22为右提手,23为母扣,24为台灯,25为左提手,26为椅子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中a向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中a向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5所示,该室外光缆熔接装置包括箱体和卡缆器,箱体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左箱体1和右箱体2,左箱体1和右箱体2均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左箱体1右侧和右箱体2左侧之间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在一起,左箱体1内铰接连接有能够收纳于其内侧的左折叠座椅,右箱体2内铰接连接有能够收纳于其内侧的右折叠座椅,左折叠座椅和右折叠座椅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右箱体2前侧设有卡缆器,卡缆器包括固定框3、上固定钉4、下固定钉5和卡块6,固定框3呈开口向后且左右贯通的“u”形,固定框3上侧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上螺纹孔,对应上螺纹孔位置的固定框3下侧设有上下贯通的下螺纹孔,上固定钉4和下固定钉5分别螺接于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内,上固定钉4下端面和下固定钉5上端面分别与右箱体2上下两侧面相抵紧,对应右箱体2上侧位置的固定框3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卡块6内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卡槽7,卡槽7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窄下宽的梯形和开口向上的“u”形,箱体的上方设有能够收纳于箱体内的台灯24。

根据需要在箱体上设置卡缆器的数量,通过拧紧上固定钉4和下固定钉5将卡缆器固定在箱体上,将需要进行熔接的光缆卡接在卡槽7的内侧,使卡槽7的内侧与光缆的保护套相抵紧,进行固定,从而不需要人工手动固定光缆,解决了人工固定光缆存在的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光缆熔接的效率,降低了光缆熔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需要台灯24可为具有弹簧夹的床头灯,在使用时,将台灯24夹在箱体上,便于在夜间或暗灯光环境下进行光缆熔接,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光源的位置以及提供稳定的光源照明方向,降低光缆熔接难度。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室外光缆熔接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2所示,还包括前限位片和后限位片,前限位片包括左连接片8、右连接片9、左铰接轴10、右铰接轴11和中间铰接轴12,左连接片8左端通过左铰接轴10铰接连接于左箱体1右部前侧,右连接片9右端通过右铰接轴11铰接连接于右箱体2左部前侧,右连接片9左端和左连接片8右端通过中间铰接轴12铰接连接,对应右连接片9左部上侧位置的左连接片8上端右侧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下侧与右连接片9左部上侧相接触,后限位片和前限位片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分布,后限位片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箱体1后侧以及右箱体2后侧铰接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前限位片和后限位片对左箱体1和右箱体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限位,使左箱体1和右箱体2之间打开呈180°之后不再转动,从而对箱体进行限位,方便箱体的打开和固定。

如附图2、5所示,右折叠座椅包括右连接支撑件、椅子面13、设置在椅子面13底部的支撑架14、能伸进支撑架14内并能相对于支撑架14移动的椅子腿26以及铁锹形把件,支撑架14的中部上侧与右箱体2的右部内侧通过右连接支撑件连接,铁锹形把件包括前伸缩杆15、前三脚架16、后伸缩杆和后三脚架,前伸缩杆15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椅子面13底部,前伸缩杆15的另一端穿过前三脚架16的其中一角并能相对于前三脚架16移动,前三脚架16的另外两个角分别通过转轴连接至两个椅子腿26的下部内侧,前伸缩杆15与前三脚架16能通过锁紧装置相对固定,对应前伸缩杆15和前三脚架16位置的支撑架14底部后侧设有后伸缩杆和后三脚架,后伸缩杆和后三脚架与前伸缩杆15和前三脚架16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分布。

通过这样设置,将支撑架14通过右连接支撑件折叠至右箱体2的内侧,然后通过将椅子腿26和铁锹形把件折叠至支撑架14的下部内侧,从而实现右折叠桌椅的折叠,方便将右折叠座椅收纳在右箱体2的内侧。

如附图2、5所示,右连接支撑件包括前支撑杆17、后支撑杆18、左支撑杆19、右支撑杆20和下支撑杆21,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前后间隔设置,前支撑杆17下端与支撑架14中部左侧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前支撑杆17上端与右箱体2中部底端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后支撑杆18下端与对应前支撑杆17后侧位置的支撑架14中部左侧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右支撑杆20下端与支撑架14中部右侧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右支撑杆20上端与左支撑杆19下端通过活动插销铰接连接,左支撑杆19上端与右箱体2右部底端通过纵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下支撑杆21上端与左支撑杆19中部下侧通过活动插销连接,下支撑杆21下端与对应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之间位置的支撑架14中部左侧通过竖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方便右连接支撑件和左连接支撑件的折叠和打开,从而方便通过右连接支撑件和左连接支撑件对右折叠座椅和左折叠座椅进行折叠和打开。

如附图1、2、5所示,箱体上设有卡扣,卡扣包括子扣和母扣23,右箱体2的右侧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母扣23,对应每个母扣23位置的左箱体1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母扣23相匹配的子扣,右箱体2的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右提手22,对应右提手22位置的左箱体1的中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左提手25。

通过设置左提手25和右提手22,方便箱体的携带和移动;通过设置卡扣,将左箱体1和右箱体2固定,防止在箱体移动过程中打开,从而方便箱体的移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