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屏的偏光板贴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6540发布日期:2021-05-11 14:5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屏的偏光板贴附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屏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屏的偏光板贴附机构。



背景技术:

在液晶屏加工工艺中,需要将偏光板贴附在液晶面板的玻璃上,偏光板能使自然光发生偏极化,是进入液晶显示器的光为偏极光。在进行偏光板的贴合时,需要将偏光板上的离型膜撕掉。其中偏光板与离型膜之间由感压胶结合,将离型膜撕掉后使偏光板的感压胶层露出,将其胶层面贴附在玻璃上。

现有得偏光板贴附机构通常是将撕膜机构、偏光板贴附装置分开设置,偏光板上的离型膜撕掉后裸露在外的感压胶层在偏光板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异物或者灰尘粘黏在胶层上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液晶屏加工的质量。此外偏光板在完成撕膜操作后需要输送至贴附机构上进行贴附,偏光板的多次搬运操作无疑会引起偏光板的定位出现偏差,异位的偏光板贴附时会与液晶屏玻璃出现错位贴附,严重影响液晶屏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液晶屏的偏光板贴附机构,能够实现在一个工位上对偏光板的撕膜贴附操作,偏光板贴附效率高,可避免由于偏光板多次搬运引起的异物粘附、偏光板错位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晶屏的偏光板贴附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玻璃输送机构、撕膜机构、偏光板输送机构和贴膜机构;所述玻璃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顶部的动力机构和与动力机构相连的输送板,输送板底部设有与外部负压源相连的第一吸嘴;

所述偏光板输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搬运平台和固定在机架一侧的无杆气缸;所述搬运平台包括搬运板和安装在搬运板底部、与外部负压源相连的第二吸嘴;所述无杆气缸的滑杆上套设有滑块,滑块上垂直向下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所述搬运板的一端固连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

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一侧的固定架和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撕膜装置;所述撕膜装置包括活动架,活动架上安装有连接驱动装置的输送辊轮,活动架底部靠近偏光板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撕膜辊轮,活动架的两侧水平设置有滑轨,滑轨内设有齿条,齿条与安装在固定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结构相连;胶条卷设在输送辊轮与撕膜辊轮上;

所述贴膜机构包括转动板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部通过垂直设置的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转动板的一端通过旋转气缸转动连接在连接架的一侧;所述转动板上设有与负压源相连的负压吸口。

优选的,所述撕膜辊轮两端通过缓冲装置与撕膜机构的固定架相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撕膜辊轮安装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的底端相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向上贯穿固定架上设置的滑口并固定安装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轮轴与固定架之间设有拉簧。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上还固定设有垫板,所述负压吸口设置在垫板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远离旋转气缸的一端底部设有缓冲块,缓冲块与连接架上的固定块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螺杆,螺杆水平安装在机架顶部,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通过齿轮结构相连;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有移动块,输送板的顶部与移动块固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与现有技术中将撕膜机构、偏光板贴附装置分开设置,占用空间大、偏光板传输容易粘黏异物、定位不准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结构设计在机架上设置有玻璃输送机构、撕膜机构、偏光板输送机构和贴膜机构,大大节省了车间占用面积,并且有效避免了偏光板在不同工位之间传输搬运造成的粘黏异物和异位的问题,贴附效率极高,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2.通过无杆气缸动作可带动第一气缸与搬运板的前后移动,第一气缸的动作实现搬运板的上下升降操作,进而实现偏光板从上一工位抓取后,将带撕膜的偏光板放置在贴膜机构上,极大地提高了偏光板的搬运移动作业,显著提高整个偏光板贴附的工作效率。

3.在限位轮向下动作过程中,会将拉簧拉伸,不仅为撕膜辊轮的复位提供回复力,拉簧的弹性作用力依次通过限位轮、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为撕膜辊轮与偏光板的接触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了撕膜辊轮与偏光板刚性接触,对偏光板的表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撕膜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液晶屏的偏光板贴附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玻璃输送机构、撕膜机构4、偏光板输送机构5和贴膜机构。玻璃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动力机构和与动力机构相连的输送板21,输送板21底部设有与外部负压源相连的第一吸嘴,通过第一吸嘴的负压吸附可将液晶屏的玻璃3牢固的固定在输送板21下方。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0和螺杆,螺杆水平安装在机架1顶部,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与螺杆通过齿轮结构相连;螺杆上螺纹套有移动块,输送板21的顶部与移动块固连。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螺杆的动作,可实现移动块带着输送板21在螺杆上的左右移动,进而实现玻璃输送机构对玻璃3的搬运移动。

偏光板输送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的搬运平台和固定在机架1一侧的无杆气缸50;搬运平台包括搬运板53和安装在搬运板53底部、与外部负压源相连的第二吸嘴;无杆气缸50的滑杆上套设有滑块51,滑块51上垂直向下固定设有第一气缸52,搬运板53的一端固连在第一气缸52的输出端上。通过无杆气缸50动作可带动第一气缸52与搬运板53的前后移动,第一气缸52的动作实现搬运板53的上下升降操作,进而实现偏光板7从上一工位抓取后,将带撕膜的偏光板7放置在贴膜机构上,极大地提高了偏光板7的搬运移动作业,显著提高整个偏光板7贴附的工作效率。

撕膜机构4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1一侧的固定架41和活动安装在固定架41上的撕膜装置。撕膜装置包括活动架42,活动架42上安装有连接驱动装置、用于粘粘离型膜的输送辊轮421,活动架42底部靠近偏光板7输送机构5的一侧设有撕膜辊轮45。其中用于粘黏离型膜的胶条44卷设在输送辊轮421与撕膜辊轮45上。

撕膜辊轮45两端通过缓冲装置与撕膜机构4的固定架41相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46和第二连接杆47,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6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41上,撕膜辊轮45安装在第一连接杆46的一端,第一连接杆46的另一端与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47的底端相铰接,第二连接杆47的上端向上贯穿固定架41上设置的滑口并固定安装有限位轮48;限位轮48的轮轴与固定架41之间设有用于复位的拉簧49。当卷设有胶条44的撕膜辊轮45与转动板64上的偏光板7的离型膜接触时,受撕膜辊轮45的带动,第一连接杆46的右端向上抬起,杠杆原理作用下,第一连接杆46的左端带着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接杆47向下运动,进而使限位轮48向下动作直至与固定架41上面抵触,实现对撕膜辊轮45向上移动的限位操作;在限位轮48向下动作过程中,会将拉簧49拉伸,不仅为撕膜辊轮45的复位提供回复力,拉簧49的弹性作用力依次通过限位轮48、第二连接杆47、第一连接杆46为撕膜辊轮45与偏光板7的接触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了撕膜辊轮45与偏光板7刚性接触,对偏光板7的表面造成损伤。

活动架42的两侧水平设置有滑轨43,滑轨43内设有齿条,齿条与安装在固定架41上第一电机411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结构相连。通过第一电机411动作有齿轮带动齿条的移动,进而实现活动架42的左右移动;由偏光板7一侧将离型膜撕掉露出其上的感压胶层,使本实用新型的偏光板7撕膜操作更为高效快速。

贴膜机构包括转动板64和连接架61,连接架61底部通过垂直设置的第二气缸62固定在机架1上,通过第二气缸62的动作实现连接架61和转动板64的整体升降操作。转动板64的一端通过旋转气缸63转动连接在连接架61的一侧;转动板64上还固定设有橡胶材质的垫板65,负压吸口651设置在垫板65上,偏光板7被吸附固定在转动板64的垫板65上。转动板64远离旋转气缸63的一端底部设有缓冲块66,缓冲块66与连接架61上的固定块相配合,可对转动板64提供有效的支撑。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玻璃输送机构将液晶屏的玻璃3搬运至贴膜机构上方,偏光板输送机构5的无杆气缸50带着搬运板53下方吸附固定的偏光板7移动至贴膜机构上方,第一气缸52向下伸长动作,将偏光板7放置在贴膜机构的垫板65上,并将偏光板7通过负压吸口651吸附固定住,偏光板输送机构5的无杆气缸50和第一气缸52复位后;通过撕膜机构4的第一电机411和齿条的配合带动活动架42底部一侧的撕膜辊轮45向右运动至偏光板7最右侧上方,之后贴膜机构的第二气缸62向上动作,带着水平设置的转动板64上的偏光板7上表面与撕膜辊轮45上的胶条44贴紧,之后通过第一电机411和齿条的配合使活动架42向左水平移动,配合输送辊轮421上驱动装置将偏光板7上的离型膜向左撕掉裸露出感压胶层;启动旋转气缸63,使转动板64逆时针向上转动至偏光板7右侧与玻璃输送机构底部固定的玻璃3最右侧相抵触贴合,在动力机构的动作下使输送板21下方的玻璃3水平向右移动,即可使偏光板7紧密粘黏在玻璃3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