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4429发布日期:2021-07-20 16:1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布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的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板书和书本讲解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出现,而多媒体教育也随之发展成为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多媒体教学中,投影仪投影应用最为广泛,而教学幕布则主要用于投影仪的影响投影。幕布使用需要幕布支架进行支撑,但现有的幕布支架都为一体式设计,不方便组装;且不具备折叠,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存储和收纳。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cn201920031390.7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用投影幕布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杆和用于收放幕布的直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幕布收纳桶,所述幕布收纳桶下方对称设置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与幕布收纳桶转动连接,所述直杆穿过收纳杆上开设的转动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在上下滑槽内滑动,从而调整幕布的高度,幕布在直杆上转动达到收放的效果,收纳杆在幕布收纳桶内转动达到收放直杆的效果,支撑杆旋转后在左右滑槽内滑动达到收放支架的效果,锁紧螺栓固定滑块达到稳固整个幕布支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幕布支架方便收纳,不需要额外的拆卸程序,简单易用,可方便的在教学中随处移动。

该幕布支架虽然移动比较方便,但组装较为复杂,且折叠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该幕布支架组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该幕布支架节约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该幕布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该支架包括上横杆结构、左撑杆结构、下横杆结构、右撑杆结构,所述上横杆结构、左撑杆结构、下横杆结构、右撑杆结构依次连接且首尾相连围合成完整的幕布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杆结构的左端与左撑杆结构可拆卸连接,右端与右撑杆结构可拆卸连接,上端与上横杆结构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横杆结构的左端可拆卸连接在左撑杆结构的上端,右端可拆卸连接在右撑杆结构的上端。

进一步地,该支架还设置有幕布,所述幕布的四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粘接在支架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左撑杆结构、右撑杆结构均包括有左右撑杆组件、第一撑脚、第一连接件,所述左右撑杆组件与第一撑脚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左右撑杆组件可伸缩,第一撑脚可与左右撑杆组件折叠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撑杆组件包括有第一左右撑杆、第二左右撑杆、第三左右撑杆、第四左右撑杆,所述第一左右撑杆、第二左右撑杆、第三左右撑杆、第四左右撑杆依次伸缩连接,第一左右撑杆、第二左右撑杆、第三左右撑杆可同时伸缩收纳到第四左右撑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右撑杆、第二左右撑杆、第三左右撑杆、第四左右撑杆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左右撑杆连接孔,所述左右撑杆连接孔设置有第一弹扣,所述第一左右撑杆与第二左右撑杆、第二左右撑杆与第三左右撑杆、第三左右撑杆与第四左右撑杆之间均通过第一弹扣卡接。使用状态时,第一弹扣实现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第一弹扣向下按压可实现撑杆之间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左右撑杆、第一连接件、第一撑脚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一插针,所述第一插针适配插接在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撑脚可以第一插针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四左右撑杆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脚包括有第一左撑脚与第一右撑脚,所述第一左撑脚与第一右撑脚分别固定连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撑脚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撑脚的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撑脚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左右撑杆还固定连接有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下横杆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右撑杆上还设置有弯头,所述弯头的一端与第一左右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横杆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杆结构包括有下撑杆组件、第二撑脚、第二连接件,所述下撑杆组件与第二撑脚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且下撑杆组件可伸缩,第二撑脚可与下撑杆组件折叠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撑杆组件包括有第一下撑杆、第二下撑杆,所述第一下撑杆、第二下撑杆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下撑杆可伸缩收纳到第二下撑杆内;且第一下撑杆与上横杆结构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撑杆、第二下撑杆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下撑杆连接孔,所述下撑杆连接孔设置有第二弹扣,所述第一下撑杆与第二下撑杆之间通过第二弹扣卡接。使用状态时,第二弹扣壳实现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第二弹扣向下按压可实现撑杆之间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撑杆、第二连接件、第二撑脚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插针适配插接在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脚可以第二插针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二下撑杆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脚包括有第二左撑脚与第二右撑脚,所述第二左撑脚与第二右撑脚分别固定连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撑脚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实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撑脚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撑脚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杆结构还包括有第三连接件与下横杆组件,所述下横杆组件与第二下撑杆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且下横杆组件可伸缩,下横杆组件可与第二下撑杆折叠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杆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连接在第二下撑杆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杆组件包括有第一下横杆、第二下横杆、第三下横杆,所述第一下横杆、第二下横杆、第三下横杆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下横杆、第二下横杆均可伸缩收纳到第三下横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横杆与限位片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横杆、第二下横杆、第三下横杆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下横杆连接孔,所述下横杆连接孔设置有下横杆弹扣,所述第一下横杆与第二下横杆、第二下横杆与第三下横杆之间通过下横杆弹扣卡接。使用状态时,下横杆弹扣实现横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弹扣向下按压可实现下横杆之间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下横杆、第三连接件、第二下撑杆上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三插针,所述第三插针适配插接在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第三下横杆可以第三插针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二下撑杆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三下横杆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螺栓实现第三连接件与第三下横杆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下横杆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杆结构包括有上撑杆组件、上横杆组件、第四连接件,所述上撑杆组件与上横杆组件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且上撑杆组件与上横杆组件均可伸缩,上撑杆组件可与上横杆组件折叠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撑杆组件与下撑杆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撑杆组件包括有第一上撑杆、第二上撑杆,所述第一上撑杆、第二上撑杆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上撑杆可伸缩收纳到第二上撑杆内;且第二上撑杆与第一下撑杆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撑杆、第二上撑杆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下撑杆连接孔,所述下撑杆连接孔设置有下撑杆弹扣,所述第一上撑杆与第二上撑杆之间通过下撑杆弹扣卡接。使用状态时,下撑杆弹扣实现第一上撑杆与第二上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下撑杆弹扣向下按压可实现下撑杆之间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杆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连接在第一上撑杆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杆组件包括有第一上横杆、第二上横杆、第三上横杆,所述第一上横杆、第二上横杆、第三上横杆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上横杆、第二上横杆均可伸缩收纳到第三上横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上横杆与弯头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横杆、第二上横杆、第三上横杆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上横杆连接孔,所述上横杆连接孔设置有上横杆弹扣,所述第一上横杆与第二上横杆、第二上横杆与第三上横杆之间通过上横杆弹扣卡接。使用状态时,上横杆弹扣实现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上横杆弹扣向下按压可实现上横杆之间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横杆、第四连接件、第一上撑杆上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四插针,所述第四插针适配插接在第四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横杆可以第四插针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一上撑杆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四固定螺栓,所述第四连接件与第一上横杆通过第四固定螺栓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螺栓实现第四连接件与第一上横杆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上横杆的左右两边。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幕布支架将整个支架拆分为上横杆结构、左撑杆结构、下横杆结构、右撑杆结构四个组件,四个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幕布支架模块化组装,组装更加方便;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四个组件均可进行折叠收纳,能够减小支架的体积,节省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减小包装成本;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幕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撑杆结构与右撑杆结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撑杆结构与右撑杆结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横杆结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下横杆结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上横杆结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上横杆结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1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见图1-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收纳幕布支架,该支架包括上横杆结构1、左撑杆结构2、下横杆结构3、右撑杆结构4,所述上横杆结构1、左撑杆结构2、下横杆结构3、右撑杆结构4依次连接且首尾相连围合成完整的幕布支架。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横杆结构3的左端与左撑杆结构2可拆卸连接,右端与右撑杆结构4可拆卸连接,上端与上横杆结构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横杆结构1的左端可拆卸连接在左撑杆结构2的上端,右端可拆卸连接在右撑杆结构4的上端。

在本实例中,该支架还设置有幕布5,所述幕布5的四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魔术贴51,所述魔术贴51粘接在支架的表面。

在本实例中,所述左撑杆结构2、右撑杆结构4均包括有左右撑杆组件21、第一撑脚22、第一连接件23,所述左右撑杆组件21与第一撑脚22通过第一连接件23连接,且左右撑杆组件21可伸缩,第一撑脚22可与左右撑杆组件21折叠为一体。

在本实例中,所述左右撑杆组件21包括有第一左右撑杆211、第二左右撑杆212、第三左右撑杆213、第四左右撑杆214,所述第一左右撑杆211、第二左右撑杆212、第三左右撑杆213、第四左右撑杆214依次伸缩连接,第一左右撑杆211、第二左右撑杆212、第三左右撑杆213可同时伸缩收纳到第四左右撑杆214内。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左右撑杆211、第二左右撑杆212、第三左右撑杆213、第四左右撑杆214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左右撑杆连接孔215,所述左右撑杆连接孔215设置有第一弹扣216,所述第一左右撑杆211与第二左右撑杆212、第二左右撑杆212与第三左右撑杆213、第三左右撑杆213与第四左右撑杆214之间均通过第一弹扣216卡接。使用状态时,第一弹扣216实现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第一弹扣216向下按压可实现撑杆之间的伸缩。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四左右撑杆214、第一连接件23、第一撑脚22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4,所述第一连接件23上还设置有第一插针25,所述第一插针25适配插接在第一连接孔24内。所述第一撑脚22可以第一插针25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四左右撑杆214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撑脚22包括有第一左撑脚221与第一右撑脚222,所述第一左撑脚221与第一右撑脚222分别固定连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3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3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231,所述第一连接件23与第一撑脚22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31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31实现第一连接件23与第一撑脚22的之间的固定。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3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撑脚22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四左右撑杆214还固定连接有有限位片217,所述限位片217与下横杆结构3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左右撑杆211上还设置有弯头218,所述弯头218的一端与第一左右撑杆2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横杆结构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横杆结构3包括有下撑杆组件31、第二撑脚32、第二连接件33,所述下撑杆组件31与第二撑脚32通过第二连接件33连接,且下撑杆组件31可伸缩,第二撑脚32可与下撑杆组件31折叠为一体。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撑杆组件31包括有第一下撑杆311、第二下撑杆312,所述第一下撑杆311、第二下撑杆312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下撑杆311可伸缩收纳到第二下撑杆312内;且第一下撑杆311与上横杆结构1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下撑杆311、第二下撑杆312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下撑杆连接孔313,所述下撑杆连接孔313设置有第二弹扣314,所述第一下撑杆311与第二下撑杆312之间通过第二弹扣314卡接。使用状态时,第二弹扣314壳实现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第二弹扣314向下按压可实现撑杆之间的伸缩。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下撑杆312、第二连接件33、第二撑脚32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4,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上还设置有第二插针35,所述第二插针35适配插接在第二连接孔34内。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撑脚32可以第二插针35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二下撑杆312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撑脚32包括有第二左撑脚321与第二右撑脚322,所述第二左撑脚321与第二右撑脚322分别固定连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3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331,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与第二撑脚32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31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331实现第二连接件33与第二撑脚32的固定。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33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撑脚32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横杆结构3还包括有第三连接件36与下横杆组件37,所述下横杆组件37与第二下撑杆312通过第三连接件36连接,且下横杆组件37可伸缩,下横杆组件37可与第二下撑杆312折叠为一体。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横杆组件37设置有两组,分别连接在第二下撑杆312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横杆组件37包括有第一下横杆371、第二下横杆372、第三下横杆373,所述第一下横杆371、第二下横杆372、第三下横杆373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下横杆371、第二下横杆372均可伸缩收纳到第三下横杆373内。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下横杆371与限位片217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下横杆371、第二下横杆372、第三下横杆373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下横杆连接孔374,所述下横杆连接孔374设置有下横杆弹扣375,所述第一下横杆371与第二下横杆372、第二下横杆372与第三下横杆373之间通过下横杆弹扣375卡接。使用状态时,下横杆弹扣375实现横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弹扣向下按压可实现下横杆之间的伸缩。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三下横杆373、第三连接件36、第二下撑杆312上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8,所述第三连接件36上还设置有第三插针39,所述第三插针39适配插接在第三连接孔38内。所述第三下横杆373可以第三插针39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二下撑杆312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36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栓361,所述第三连接件36与第三下横杆373通过第三固定螺栓361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螺栓361实现第三连接件36与第三下横杆373的固定。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36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下横杆373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上横杆结构1包括有上撑杆组件11、上横杆组件12、第四连接件13,所述上撑杆组件11与上横杆组件12通过第四连接件13连接,且上撑杆组件11与上横杆组件12均可伸缩,上撑杆组件11可与上横杆组件12折叠为一体。

在本实例中,所述上撑杆组件11与下撑杆组件12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上撑杆组件11包括有第一上撑杆111、第二上撑杆112,所述第一上撑杆111、第二上撑杆112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上撑杆111可伸缩收纳到第二上撑杆112内;且第二上撑杆112与第一下撑杆311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上撑杆111、第二上撑杆112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下撑杆连接孔113,所述下撑杆连接孔113设置有下撑杆弹扣114,所述第一上撑杆111与第二上撑杆112之间通过下撑杆弹扣114卡接。使用状态时,下撑杆弹扣114实现第一上撑杆111与第二上撑杆112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下撑杆弹扣114向下按压可实现下撑杆之间的伸缩。

在本实例中,所述上横杆组件12设置有两组,分别连接在第一上撑杆111的左右两边。

在本实例中,所述上横杆组件12包括有第一上横杆121、第二上横杆122、第三上横杆123,所述第一上横杆121、第二上横杆122、第三上横杆123依次伸缩连接,第一上横杆121、第二上横杆122均可伸缩收纳到第三上横杆123内。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三上横杆123与弯头218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上横杆121、第二上横杆122、第三上横杆123均为空心结构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上横杆连接孔124,所述上横杆连接孔124设置有上横杆弹扣125,所述第一上横杆121与第二上横杆122、第二上横杆122与第三上横杆123之间通过上横杆弹扣125卡接。使用状态时,上横杆弹扣125实现撑杆之间的固定,收纳时,将上横杆弹扣125向下按压可实现上横杆之间的伸缩。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上横杆121、第四连接件13、第一上撑杆111上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4,所述第四连接件13上还设置有第四插针15,所述第四插针15适配插接在第四连接孔14内。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上横杆121可以第四插针15为轴进行旋转,并旋转至贴合在第一上撑杆111的外侧实现折叠收纳。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四连接件13上还设置有第四固定螺栓131,所述第四连接件13与第一上横杆121通过第四固定螺栓131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螺栓131实现第四连接件13与第一上横杆121的固定。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四连接件13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上横杆121的左右两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