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眼镜清洗盒及眼镜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98558发布日期:2021-12-22 08: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眼镜清洗盒及眼镜清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眼镜清洗盒及眼镜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眼镜清洗盒,水渍残留在眼镜上,不容易沥水和晾干,刚清洗完的眼镜容易沾染污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眼镜清洗盒及眼镜清洗方法,能够避免眼镜有污渍残留,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携式眼镜清洗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眼镜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盒体上设有用于排放清洗废液的泄水孔,并在盒体上设置有一活动式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封堵和打开所述泄水孔。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与泄水孔相通,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为排水口,所述密封件活动时进入出水通道内或是离开出水通道,从而来切断和开启所述出水通道,以及调节所述出水通道的水流量。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将眼镜定位后,眼镜的镜片与水平面形成便于沥水的角度。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为可开合的夹体或是柱体。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并位于盒底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持眼镜的底部。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两导向柱之间,所述托板的两端均与导向柱滑移连接,所述托板上方还设置有竖直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与托板连接固定。
11.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上开设有透气孔。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帽,所述密封帽用于封堵所述出水通道。
13.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集水壳,所述集水壳用于罩在盒体外部以及套接在盒体下方。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并装有紫外杀菌灯或臭氧杀菌灯。
15.一种眼镜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眼镜放入清洗盒内,并对眼镜定位,使眼镜与镜片与水平面形成一角度;
17.s2、向盒体内倒入清洗液;
18.s3、用手拿住清洗盒,随后通过摇晃清洗盒的方式、或是通过超声波的方式或是喷淋的方式来清洗眼镜;
19.s4、清洗结束后,直接将清洗盒内的废液倒出或是通过从操作密封件打开出水通道将废液排出;
20.s5、用清水冲洗眼镜和盒体内部,可以一次或多次冲洗并排出冲洗水,使清洗盒内足够干净;
21.s6、最后一次注入清水,使清水没过眼镜镜片;
22.s7.操作密封件使出水通道打开,通过调节密封件的位置或限定出水通道的水流量,使水位下降至眼镜下方时镜片完全干燥;或是通过慢速上提眼镜,使眼镜与盒内清水脱离时,镜片完全干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24.1、通过支撑结构使盒体内的眼镜镜片尽量垂直于水平面,避免水渍停留在眼镜上,更容易沥水和晾干,清洗效果好;
25.2、盒体已设置好排水量,用户可以自己再细微调节排水流量,实现水排完的瞬间眼镜也完全晾干了,排水结束后立刻就能取出眼镜,无需等待;
26.3、盒体内部有提拉机构,可以方便取出眼镜,且能避免手指与眼镜接触,避免刚清洗完的眼镜沾染污渍,方便下次使用;
27.4、清洗盒配有集水壳,可以收集排出的废水;
28.5、清洗盒采用可收纳的结构设计,方便旅行或外出携带;
29.6、清洗盒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功能丰富。
附图说明
30.图1为实施例一中清洗盒的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实施例一中集水壳取下后的清洗盒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实施例一中盒盖打开后的清洗盒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实施例一中盒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实施例一中盒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实施例一中盒体的截面示意图;
36.图7为实施例一中集水壳装在盒体底部的示意图;
37.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盒体内部俯视图;
38.图9为实施例二中的滑移结构的示意图;
39.图10为实施例三中的开关阀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实施例四中的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2、盒盖;3、集水壳;4、卡扣;5、钩口;6、凹槽;7、透气孔;8、按压部;9、排水口;10、容置腔; 11、泄水孔;12、密封栓;13、螺纹孔;14、立柱;15、导向柱;16、接触块;17、托板;18、拉杆;19、紫外杀菌灯;20、防滑纹;21、缺口;22、凸出部;23、凸缘;24、支撑件;25、导轨;26、滑块; 27、滑槽;28、卡入部;29、限位阶;30、第一弹簧;31、限位环; 32、密封帽;33、导向杆;34、限位片;35、滑片;36、第二弹簧; 37、固定块;38、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42.实施例一:
43.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便携式眼镜清洗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在盒盖2的侧边设置有向下伸出的卡扣4,并在盒体1的上部侧边缘设置有与卡扣4配合的钩口5,当盒盖2盖在盒体1上后,通过按压盒盖2的侧边可以使卡扣4扣入钩口5内,从而确保盒盖2 不会与盒体1脱离。
44.如图3所示,在盒盖2上开设有透气孔7,并在盒盖2的顶面上设置有凹陷的按压部8,按压部8用于供手指进入。本实施例中的透气孔7位于按压部8所在的区域内,按压部8具有提示操作的作用。在摇晃清洗盒时,通过将手指放入按压部8内并堵住透气孔7,可以防止手指打滑及清洗水从透气孔7中溢出。在排出清洗盒内的液体时,透气孔7具有平衡气压的作用,有利于盒体1内的废液排出。
45.本实施例中的清洗盒还包括用于收集废液的集水壳3,如图1所示,当盒盖2盖在盒体1上后,将集水壳3倒扣罩在盒体1的外部,此状态即为清洗盒的收纳状态。
46.另外,还在盒体1两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6,钩口5位于凹槽 6内,凹槽6用于供卡扣4进入,当卡扣4与钩口5扣合时,卡扣4 刚好可以隐藏于凹槽6内,从而使清洗盒的两侧表面可以保持平整。如此既能使盒体1的结构紧凑,又有利于集水壳3倒扣罩住盒体1。
47.为了使集水壳3稳定可靠地扣在盒体1外部,在集水壳3的侧边开设有缺口21,并在盒体1的下部对应于缺口21的部位设置有与缺口21适配的凸出部22,当集水壳3扣在盒体1上时,凸出部22进入缺口21内,从而可以增加集水壳3扣在盒体1上时的稳定性。
48.由于集水壳3罩住盒体1的主体,只有盒体1的底部露出于外,受力区域小,要取下集水壳3时可能不太方便用力,本实施例中在盒体1的底部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20,以方便操作。
49.参照图7,将集水壳3从盒体1的外部取下后,可以将其上下翻转并将其置于盒体1的下方,再将集水壳3的顶部与盒体1的底部套接。在盒体1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缘23,凸缘23用于与集水壳3抵接。
50.参照图4,在盒体1设置有至少两根立柱14,立柱14的下端与盒底连接固定,立柱14的上端指向盒体1的上方,两根立柱14之间存在距离,两根立柱14用于从折叠的眼镜的内部穿过。当眼镜被立柱支撑固定后,其镜片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有利于快速沥水,镜片最好是垂直于水平面,这样沥水效果最好。
51.如图4所示,在盒体1内并位于盒底的侧边开设有泄水孔11。
52.参照图5和图6,在盒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竖向的容置腔10,容置腔10的底部延伸至盒体1的底面形成排水口9,泄水孔11与排水口9连通从而构成出水通道,在容置腔10内设置有密封栓12,密封栓12的上端连接有栓帽,且密封栓12的上部为螺纹部,再容置腔 10的上部同轴设置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与螺纹部适配,螺纹孔 13位于螺纹孔13内,在密封栓12的下端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帽 32。密封帽32用于封堵排水口9(即封堵出水通道)。通过旋拧栓帽带动密封栓12转动使密封栓12上升,可以使密封帽32与排水口9 分离,即打开了排水口9(即打开了出水通道),此时盒体1内的废液通过泄水孔11和排水口9流出。
53.通过控制密封栓12上升的高度即可控制排水时的流量(即调节出水通道的水流量大小),从而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调节排水的时间。在环境温度和湿度小范围变化时,对于同种镜片和镜框材质,同种清洗液的沥干和晾干需要的时间t基本是可以确定的,在排水过程中随着水位下降,眼镜位于水面上方的部位同时开始沥水和晾干,而由于眼
镜的底部被支撑件24所支撑而高于盒底,所以当水位下降至眼镜的下方后,需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盒内的水才能全部排出,因此用户可以经过试验获得密封栓12的最佳上升高度(对应的就是栓帽旋拧几圈),即获得最佳排水流量,在此流量下,从眼镜的底部与水面分离起开始计算,到盒内的水全部排出的时间为t,t=t,即可实现水排完的瞬间眼镜也完全晾干了,排水结束后立刻就能取出眼镜,无需等待,且在立柱14的支撑作用下镜片是趋近于垂直于水平面的,所以当水面慢慢下降时,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使眼镜镜面不会形成水珠,不仅可以快速清洗晾干,且能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
54.本实施例中已经事先设计好泄水孔11和排水口9的大小,即将密封栓12完全提起来后,出水通道的完全开启,废液从出水通道流出,可以达到盒体内的水排尽的同时眼镜镜片刚好完全干燥的效果,无需用户花费额外时间等待镜片干燥,用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温湿度微调密封栓12的位置,调节排水流量,从而达到最佳的快速晾干效果。
5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容置腔10和密封栓12横向设置在盒体底面,通过密封栓的横向移动来控制出水通道的开启、关闭以及调节出水通道的水流量大小。
5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在盒底设置有支撑件24,支撑件24 可以是支撑块、支撑架或支撑网,将眼镜放入盒体1内后,眼镜的被支撑件24所支撑,使眼镜的底部高于盒底,避免眼镜的底部与盒体 1的残留废液接触,使眼镜清洗后具有很好的沥干效果。
57.另外,还在盒底装有紫外杀菌灯19,需要对眼镜消毒时将眼镜放入盒体1内并开启紫外杀菌灯19,利用紫外光照射眼镜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还在盒盖2的底面装有反光镜(图中未示出),反光镜可以反射紫外杀菌灯19发出的紫外光,从而使紫外光能够更均匀地照射盒体1内的各个部位,使眼镜的各个部位被充分照射,提升杀菌消毒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臭氧杀菌灯。
58.在清洗完成后需要取出眼镜,由于盒体1的空间较小,且盒体1 较深,用手指去取眼镜可能有些不方便。本实施例中在盒体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15,在盒体1内设置有托板17,托板17位于两导向柱15之间,托板17的两端均设置有槽位,槽位与导向柱15适配,导向柱15位于槽位内,使得托板17可以沿着导向柱15上下移动,在托板17上方还设置有竖直的拉杆18,拉杆18 的下端与托板17连接固定,拉杆18的上端连接有手柄。
59.初始时,托板17处于最低位置,即与盒底接触,当眼镜放入盒体1内后,托板17位于眼镜的下方,清洗完毕后,通过上提拉杆18 可以带动托板17上升,即可以带动眼镜上升,直至眼镜从盒体1内升出,随后将眼镜从托架上取出即可,便于取出眼镜,避免用手取出眼镜时,手指上的污渍沾染到眼镜上。
6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托板17的两端连接固定有接触块16,接触块16的厚度(即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托板17的厚度,槽位设置在接触块16上,接触块16与导向柱15接触,导向柱15进入接触块16上的槽位内。增加接触块16后可以提高托板17沿导向柱 15滑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托板17因两端高度不一致而与导向柱15 脱离。
6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掉盒盖。没有盒盖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摇晃盒体的幅度,避免水从盒体溢出,同样能完成清洗操作;或是在水池内进行清洗操作,也无需用到盒盖。
62.实施例二:
63.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盒体1内并位于盒底上固定有一对
同轴的导轨25,在导轨25上设置有滑块26,两根立柱14的下端分别与两滑块26连接固定,通过滑动两个滑块26可以使两根立柱14相向或背向运动,即改变两根立柱14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两根立柱14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眼镜。
64.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滑块26与导轨25的连接方式为:在导轨 25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7,滑块26扣在导轨25上,且滑块26的内侧设置有外凸的卡入部28,卡入部28伸入滑槽27内。
65.实施例三:
66.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密封栓12的升降方式不一样。具体的:在容置腔10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限位阶29,即限位阶29的内径小于容置腔10的内径,并在密封栓12的上部同轴固定有环形的限位环31,限位环31与限位阶29之间存在间距,在密封栓12上要有第一弹簧30,第一弹簧30位于限位阶29与限位环31之间,且第一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阶29和限位环31接触,第一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
67.通过提拉栓帽可以使密封栓12上升,且提拉过程中第一弹簧30 进一步压缩储能,释放栓帽后第一弹簧30驱使密封栓12下降复位,既可以通过提拉控制排水口9打开或关闭。
68.实施例四:
69.参照图11,本实施例中以夹体取代实施例一中的立柱。
70.如图11所示:夹体包括与一对垂直于盒体1内侧面的导向杆33,导向杆33的一端与盒体1的内侧面连接固定,且导向杆33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片34,在导向杆33上设置有可自由滑动的滑片35,在导向杆3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6,第二弹簧36位于滑片35与限位片34 之间,第二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滑片35和限位片34抵接。夹体还包括固定块37和活动块38,其中固定块37与盒体1的内侧面连接固定,活动块38与滑片35连接固定,固定块37与活动块38相对设置,固定块37与活动块38之间形成夹口。可以将活动块38拉开,使夹口打开,将眼镜的镜腿或镜框放入夹口内,再释放活动块38,即可使眼镜被夹紧定位,当眼镜被夹紧固定后,其镜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形成便于沥水的角度。
71.实施例五:
72.一种眼睛清洗方法,需要用到上述实施例中的眼镜清洗盒,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3.s1、将眼镜放入清洗盒内,通过立柱穿过眼镜或是或夹体夹紧眼镜的方式对眼镜进行定位,使眼镜与镜片与水平面形成一角度,镜片最好是垂直于水平面;
74.s2、向盒体内倒入清洗液,可以选择盖上盒盖,也可以不盖盒盖;
75.s3、用手拿住清洗盒,随后通过摇晃清洗盒的方式、或是通过超声波的方式或是喷淋的方式来清洗眼镜;
76.采用手摇的方式,用适当的力度摇晃清洗盒,使清洗水与眼镜产生摩擦。若需要盖上盒盖,则在摇晃的过程中最好用手指堵住盒盖上的透气孔,防止有水溅出;超声波清洗则是在盒底加装超声波发生器,通过高频的声波使清洗液振动,从而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而喷淋的方式则是在盒体内加装喷淋管路,使清洗液有一定水压并喷洒在眼镜上,从而清洗眼镜。
77.s4、清洗结束后,直接将清洗盒内的废液倒出或是通过从操作密封件打开出水通道将废液排出;
78.s5、用清水冲洗眼镜和盒体内部,可以一次或多次冲洗并排出冲洗水,使清洗盒内
足够干净;
79.s6、最后一次注入清水,使清水没过眼镜镜片;
80.s7.操作密封件使出水通道打开,通过调节密封件的位置或限定出水通道的水流量(将出水通道的水流量设计为特定值,只需将密封栓完全提起,即可实现水排完的同时镜片完全干燥的效果,若在不同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下,用户则可以通过微调密封栓的位置,使出水通道的水流量与当前环境温湿度达到最佳适配,达到最佳快速干燥效果)使水位下降至眼镜下方时镜片完全干燥;或是通过慢速上提眼镜,使眼镜与盒内清水脱离时,镜片完全干燥。
8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