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6201发布日期:2021-09-14 21:3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海底光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


背景技术:

2.海底光缆,又称为海底通讯电缆,简称为海缆,通过海缆可以实现光信号跨洋传输。由于海底通信距离较长,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衰减,为了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在一定距离上需要对海底的光信号进行放大,用于放大海底光信号的设备可以称为光信号放大设备。
3.光信号放大设备在铺设到海底之前,会与海缆进行连接。图1为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与海缆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光信号放大设备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海缆2,所述光信号放大设备1与所述海缆2之间设置有海缆接头3。
4.一种实现光信号放大设备与海缆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将海缆接头3沿径向方向的直径按照预设尺寸扩展,在此基础上,将所述光信号放大设备1连接到所述接头3上,连接处及所述光信号放大设备1外部采用注塑工艺形成注塑体4,光信号放大设备1被包裹在注塑体4内,与海水隔离。
5.但在海洋深水环境中,在海洋较大海水压力的作用下,注塑体4易受到破坏,例如,在海洋长时间压力下注塑体4可能产生裂痕,进而导致光信号放大设备1受海水侵蚀。可见,通过注塑体4对光信号放大设备1进行保护的方式密封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以解决目前对光信号放大设备的保护密封性低的问题。
7.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承压筒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以及两个端盖组件;所述承压筒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内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两个端盖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压筒体的两端,且所述端盖组件内置于所述承压筒体,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承压筒体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海缆从所述端盖组件进入所述承压筒体与所述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电连接;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嘴、端盖体以及第一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包裹于所述海缆与所述端盖嘴的交汇处,所述海缆、所述端盖嘴以及所述第一注塑体形成第一密封结构。
8.这样,第一注塑体将出现缝隙的地方形成了密封结构,由承压筒体及两侧的两个端盖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承压舱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内置于该密封承压舱体,以实现承载平台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的密封。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注塑体,所述第二注塑体位于所述
第一注塑体靠近所述端盖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注塑体包裹于所述端盖嘴和所述端盖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注塑体与所述第二注塑体一体成型。
10.这样,在海缆与端盖嘴的交汇处形成一个整体的注塑体,只进行一次注塑就可以实现密封效果,工艺上更易实现。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平台还包括两个光电过渡结构件,所述光电过渡结构件设置于所述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和所述端盖组件之间,且所述光电过渡结构件的外壁与所述承压筒体的内壁贴合,以对所述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进行限位。
12.这样,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两端的光电过渡结构件在空间上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形成限位。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电过渡结构件为弹性结构。
14.这样,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产生晃动时,通过两端的弹性性能保护能够大幅度减少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的晃动幅度,进而保证了海底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平台还包括两个连接组件,所述两个连接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压筒体的两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与所述承压筒体的侧壁对接。
16.这样,连接组件对海缆和端盖组件裸露在外的部分进行保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穿通结构;所述端盖嘴内设置有过孔,所述穿通结构内置于所述过孔,且所述穿通结构的外壁与所述端盖嘴的内壁贴合;海缆通过所述穿通结构进入所述承压筒体内部与所述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电连接。
17.这样,通过穿通结构将海缆中的光纤和高压带电体导入到承压筒体内部,同时,穿通结构也可以对穿入的光纤和高电压带电体予以保护。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绝缘体以及挡环;所述端盖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绝缘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过孔同轴,且所述穿通结构的外壁与所述绝缘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端盖体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挡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对所述挡环扣合,所述绝缘体和所述穿通结构固定在所述端盖体上。
19.这样,通过所述绝缘体将高电压带电体与所述端盖体隔离。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顶紧环;所述端盖体背向所述承压筒体的一侧设置有端盖面,所述顶紧环通过外壁螺纹旋入所述承压筒体的内壁,且与所述端盖面贴合,所述顶紧环上分布有若干螺纹孔,通过在所述螺纹孔内旋入螺钉将所述端盖组件扣合在所述承压筒体上。
21.这样,使端盖组件与承压筒体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平台还包括两个万向节组件;所述万向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承压筒体和所述连接组件之间,所述承压筒体和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万向节组件活动连接。
23.这样,海缆因外力发生弯曲时,万向节组件可以自由弯曲一定角度,承受拉力和扭
力的作用,弯曲力可以通过万向节组件直接作用在承压筒体上,保护万向节组件内部的光纤等不受外力影响而破坏。
2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端盖体与所述绝缘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25.这样,使端盖体与绝缘体之间达到更好的电气隔离效果。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压筒体包括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及第三分体,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三分体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分体的径向尺寸。
27.这样,承压筒体形成两边粗中间细的结构,在确保产品强度的前提下,两端粗中间细的设计能够减轻承压筒体的重量,同时,便于在海底施工。
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平台还包括两个弯曲限制器,所述两个弯曲限制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组件背向所述承压筒体的两侧;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曲限制器包括限制器本体、卡箍本体及卡箍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扣合所述卡箍连接部实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弯曲限制器的连接,所述限制器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海缆内置于所述限制器本体。
29.这样,通过对海缆运动的限制作用减少对承载平台设备的影响,也可以避免从端盖组件中穿出的光纤受到破坏。
3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包括承压筒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和两个端盖组件。承压筒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内置于第一腔体,两个端盖组件分别设置于承压筒体的两端,且端盖组件内置于承压筒体。端盖组件与承压筒体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对端盖组件与承压筒体的接触面进行密封。端盖组件包括第一注塑体,第一注塑体包裹于海缆与端盖嘴的交汇处,海缆、端盖嘴以及第一注塑体形成第一密封结构,这样,由承压筒体及两侧的两个端盖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承压舱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内置于该密封承压舱体,以实现承载平台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的密封。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2.图1是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与海缆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承载平台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注塑体与第二注塑体为一体成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过渡结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过渡结构件为弹性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通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体以及挡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紧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承压筒体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及第三分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弯曲限制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4.本技术实施例中,光信号放大设备包括对光信号进行放大所需要的光学器件和用于驱动这些光学器件的电路等,其中,光学器件包括但不限于薄膜滤波器、耦合器、光泵浦、衰减光纤、铒纤以及光隔离器,驱动上述器件的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控制电路以及电压控制电路。在海底光缆传输光信号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海水压力、海水腐蚀等外力破坏,一旦光信号放大设备渗入水气,则会影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传输质量,因此,需要保证光信号放大设备的密封性。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的承载平台,用来承载光信号放大设备。
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信号放大设备承载平台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承载平台包括承压筒体01、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和两个端盖组件03。
37.承压筒体01内设置有第一腔体011,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内置于第一腔体011,两个端盖组件03分别设置于承压筒体01的两端,且端盖组件03内置于承压筒体01。当承载平台在与海缆09集成时,承载平台的两侧与海缆09连接,由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已设置于两个端盖组件03和承压筒体01内部,使其受外界影响因素小,而且简化了施工前的装配工艺。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承载平台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承载平台除了包括承压筒体01、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和两个端盖组件03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其中,其他部件可以以承压筒体01为中心,对称的分布在承压筒体01的两侧,而且对称分布的两个部件结构可以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有所不同,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9.为了避免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和承压筒体01之间因为电压不同而击穿,承载平台还可以包括绝缘层04。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绝缘层04通常为非金属的,如图所示,绝缘层04设置于承压筒体01的内壁上,这样,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与承压筒体01之间采用绝缘层04间隔开,以实现二者之间的电气隔离。
40.端盖组件03与承压筒体01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012,第一密封圈012主要是对端盖组件03与承压筒体01的接触面进行密封。一方面,第一密封圈012可以阻止氢气进入内部的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进而防止光学器件和电路受损;另一方面,第一密封圈012可以起到高压阻水的作用,在承载平台被安置于海水压力较大的海底或深海环境中时,可
以保护承载平台内部的光学器件和电路器件。
41.结合图2,端盖组件03包括端盖嘴037和端盖体031,一种实现方式中,海缆09从端盖组件03进入承压筒体01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电连接时,是海缆09从端盖嘴037穿入的。但在海缆09与端盖嘴037的交汇处容易存在缝隙,进而影响密封效果。为了保证海缆09与端盖嘴037的交汇处的密封效果,端盖组件03还包括第一注塑体041,第一注塑体041可以包裹于海缆09与端盖嘴037的交汇处,海缆09、端盖嘴037以及第一注塑体041形成第一密封结构10,通过第一注塑体041的包裹作用,可以保证海缆09与端盖嘴037交汇处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注塑体041的大小不限,只要将海缆09与端盖嘴037的交汇处包裹住即可。
42.一种实现方式中,端盖组件03还包括第二注塑体042。图3是本技术第一注塑体与第二注塑体为一体成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注塑体042位于第一注塑体041靠近端盖体031的一端,第二注塑体042包裹于端盖嘴037和端盖体031的外侧,第一注塑体041与第二注塑体042一体成型。这样,在海缆与端盖嘴的交汇处形成一个整体的注塑体。一体成型的结构只进行一次注塑就可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工艺上更易实现。
43.另外,第一注塑体041与第二注塑体042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结构,例如,第二注塑体042与第一注塑体041可以有缝隙,对此,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
44.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端盖嘴037注塑时,如果端盖嘴037为光滑面,则注塑完成后形成的注塑体与光滑面之前容易剥落。基于此,端盖嘴037外侧可以为弧形,且为间隔槽设计。端盖嘴037为间隔槽结构,注塑时注塑体会根据间隔槽形状对应的产生间隔槽形状的注塑体,使得注塑体能够更好的与端盖嘴037包覆在一起,同时满足密封和受力要求。并且,端盖嘴037形成间隔槽可以避免高压击穿,对端盖组件03进行保护。
45.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承载平台包括承压筒体01、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和两个端盖组件03。承压筒体01内设置有第一腔体011,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内置于第一腔体011,两个端盖组件03分别设置于承压筒体01的两端,且端盖组件03内置于承压筒体01。第一注塑体041包裹于海缆09与端盖嘴037的交汇处,海缆09、端盖嘴037以及第一注塑体041形成第一密封结构10,这样,承压筒体01及两侧的两个端盖组件03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密封承压舱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内置于该密封承压舱体,以实现承载平台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密封。
46.在保证了承载平台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密封性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可以在承载平台内部进行信号传输的工作。但在深海环境中,承载平台受到外力撞击时,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也会随着外力晃动,剧烈晃动会影响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内部设备工作,进而影响海底光信号的传输质量。为了避免影响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信号传输质量,承载平台还包括光电过渡结构件06。
4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过渡结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电过渡结构件06设置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和端盖组件03之间,且光电过渡结构件06的外壁与承压筒体01的内壁贴合。在位置关系上,光电过渡结构件06的两侧可以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和端盖组件03紧密贴合,也可以留有缝隙。这样,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两端的光电过渡结构件06在空间上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形成限位,从而避免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发生剧烈晃动。
48.光电过渡结构件06可以为弹性结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过渡结构件
为弹性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种实现方式中,光电过渡结构件06可以沿承压筒体01长度方向上内置弹簧。光电过渡结构件06的弹性结构有缓冲作用,当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产生晃动时,通过两端的弹性性能保护能够大幅度减少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晃动幅度,进而保证了海底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49.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承载平台两侧的海缆09从端盖嘴037穿入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电连接时,海缆09内的光纤和高压带电体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电连接。如图14所示,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为长圆柱形,根据产品配置要求,可以将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分配成若干段或若干瓣,例如,可将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沿径向方向划分为两段、三段;再如,也可将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沿轴向方向划分为上下或左右两瓣,或划分为三瓣等。瓣与瓣之间可以采用涨紧机构顶紧在承压筒体01上。以下结合附图以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沿轴向方向划分两个半圆为例,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
50.如图14所示,半圆内部均放置有光学器件和驱动这些器件的电路等设备。两个半圆内部放置的光学器件及电路设备相同,以其中的一个半圆为例,半圆内部从下到上依次放置光泵浦板021、电压控制板022、泵浦控制板023及光纤盒024,光纤盒024内放置光学器件,例如,光学器件可以包括耦合器、光隔离器、铒纤等,光泵浦板021上设置有用于发出激光的激光器0211,光纤盒024内置有电连接的铒纤0241和光纤耦合器0242。
51.当承载平台外部的海缆连接到承载平台时,外部的海缆电压会输入到承载平台中,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电压控制板022用于调节输入的海缆电压,从海缆输入的电压经过电压控制板022调节为芯片工作电压,驱动泵浦控制板023工作,泵浦控制板023对激光器0211进行调节,使激光器0211发出指定波长的激光,指定波长的激光传入光纤盒024,通过铒纤0241激发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再通过光纤耦合器0242将特定波长的激光合并到承载有业务信号的光纤上,从而放大海底光纤的业务光信号。
52.需要说明的是,承压筒体01的长度可以根据内部光学器件配置数量需求进行调整,通过对承压筒体01长度的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光纤对数的产品要求。其中,承压筒体01包括第一分体013、第二分体014及第三分体015。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承压筒体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及第三分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承压筒体01为圆柱形,第一分体013和第三分体015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分体014的径向尺寸,即,承压筒体01形成两端粗中间细的结构,在确保产品强度的前提下,两端粗中间细的设计既能够减轻承压筒体01的重量,也便于在海底施工。承压筒体01的材质可以为钛合金,一方面,钛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较好;另一方面,在规格相同的情况下,钛合金轻承压筒体质量较钢质承压筒体和铜质承压筒体的重量轻,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
53.为了对海缆09和端盖组件03裸露在外的部分进行保护,承载平台还包括两个连接组件05,两个连接组件05分别设置于承压筒体01的两端,两个连接组件05的结构相同,以其中的一个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组件05包括外壳体051,外壳体051为中空结构,外壳体051的侧壁与承压筒体01的侧壁对接,即,外壳体051外壁的尺寸与承压筒体01外壁的尺寸相匹配,这样,海缆09与端盖组件03裸露在外都内置于中空的外壳体051中,以对海缆09与端盖组件03进行保护。
5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海缆09分别从连接组件05背向承压筒体01的两端穿入端盖嘴
037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电连接。端盖组件03还包括穿通结构0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通结构03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端盖嘴037内设置有过孔038,穿通结构033内置于过孔038,且穿通结构033的外壁与端盖嘴037的内壁贴合,海缆09通过穿通结构033进入承压筒体01内部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电连接,将海缆09中的光纤和高压带电体导入到承压筒体01内部,同时,穿通结构033也可以对穿入的光纤和高电压带电体予以保护,其中,高电压带电体可以为海缆中的铜管。
55.具体的,可以将外部穿入的海缆09在与穿通结构033的交汇处作分割,将海缆中的光纤与高压带电体如铜管分割出来,如有必要可以在分割处做熔接,以保证光纤信号的流通。其中,铜管带电,铜管通过穿入穿通结构033,以使海缆中的电通过穿通结构033导入到承压筒体01内部的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中,实现筒外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供电,即实现电的连通。
56.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海缆09中的铜管和光纤通过穿通结构033穿入到达端盖体031后,光纤继续穿过与端盖体031相邻的光电过渡结构件06,当到达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后,海缆09的光纤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光纤相连,以实现海缆09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光信号的连通。而铜管到达端盖体031后,可以在带电的铜管上形成线缆以防止电压击穿端盖体031,线缆穿过弹性的光电过渡结构件06到达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后,与电压控制板022连接,此时,海缆中的电压通过线缆传入到电压控制板022上,以实现筒外海缆09对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供电,即,实现了海缆09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电信号的连通。
57.从光信号传输方面讲,信号有进有出,对于光信号的输出,当海缆09中的光纤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的光纤相连后,海缆中的光纤会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内部的各种光学器件等光纤进行功能熔接。例如,光纤盒024中有各种光学器件互相连接,海缆09中的光纤可以与这些光学器件的光纤进行功能熔接,光纤完成功能熔接后,会形成一束光纤从光纤盒024中穿出,之后通过弹性的光电过渡结构件06,光电过渡结构件06可以保护光纤在路径上的拉扯,弹性的结构设计可以保护光纤不会被损坏。光纤通过光电过渡结构件06后,将光纤导入到了端盖组件03上,再通过穿通结构033穿出到连接组件05。
58.对于电信号的输出,海缆09中的铜管到达端盖体031后形成线缆,线缆穿过弹性的光电过渡结构件06到达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后,通过线缆将电压传入到电压控制板022,之后,线缆从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中穿出,通过弹性的光电过渡结构件06将线缆导入到了端盖组件03上,再通过穿通结构033穿出到连接组件05。
59.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承载平台,通过将外部海缆09中的光纤和铜管导入到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中,使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实现内部光学器件及电路的电气和光学功能,达到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实现光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60.下面结合附图对端盖组件03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中所示的两个端盖组件03的结构可以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有所不同,以下仅以其中的一个端盖组件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61.为了将海缆中的高电压带电体与端盖体031隔离,端盖组件03还包括绝缘体032以及挡环0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体以及挡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端盖体031设置有第一凹槽0311和第二凹槽0312,绝缘体032设置于第一凹槽0311内,绝缘体
032设置有通孔034,通孔034与过孔038同轴,且穿通结构033的外壁与绝缘体032的内壁贴合,通过绝缘体032将海缆中的高电压带电体与端盖体031隔离。
62.第一凹槽0311和第二凹槽0312连通,挡环035设置于第二凹槽0312内,挡环035的形状与第二凹槽0312的形状匹配,通过对挡环035扣合,绝缘体032、穿通结构033固定在端盖体031上。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与图11,穿通结构033穿过绝缘体032,绝缘体032在兼顾安装压力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更好的隔离效果,如图11所示,端盖体031与绝缘体03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0310,进而达到更好的电气隔离效果。
63.为了使端盖组件03与承压筒体01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端盖组件03还可以包括顶紧环03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紧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中虚线框内放大部分所示,顶紧环036是本体带有若干螺纹孔0362、外圈带有外壁螺纹0361的环状结构体,具体地,端盖体031背向承压筒体01的一侧设置有端盖面0313,顶紧环036通过外壁螺纹0361旋入承压筒体01的内壁,且与端盖面0313贴合。顶紧环036垂直于承压筒体01的方向上分布有若干螺纹孔0362,通过在螺纹孔0362内旋入与螺纹孔0362匹配的螺钉,会使端盖面0313与承压筒体01之间结合的更紧密,使端盖面0313与承压筒体01的接触面均匀受力,进而将端盖组件03扣合在承压筒体01上,使端盖组件03与承压筒体01之间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64.在海底深海环境中,由于存在海水压力、海洋生物撞击等外力,承载平台容易受到撞击,为了保护与承载平台两侧连接的海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的承载平台还可以包括万向节组件07。
6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万向节组件07设置于承压筒体01和连接组件05之间,承压筒体01和连接组件05通过万向节组件07活动连接。万向节组件07内部是中空的,穿通结构033穿通万向节组件07一直延伸到连接组件05内。
66.万向节组件07受到外力作用时会进行一定方向的偏转,当海缆因外力发生弯曲时,万向节组件07可以自由弯曲一定角度,承受拉力和扭力的作用,这样,弯曲力可以通过万向节组件07直接作用在承压筒体01上,保护万向节组件07内部的光纤等不受外力影响而破坏,同时,万向节组件07还能阻碍海洋中大型生物啃食破坏光纤。
67.结合图10,万向节组件07的一种构成方式可以为,包括连接套071、连接环072、连接螺钉073、外保护套074及筒体连接套075。连接套071、外保护套074和筒体连接套075可以通过连接螺钉073连接,连接环072可以自由转动,例如,假设有4个连接环072,每节转动角度为16
°
,4节可以转动64
°
,进而使万向节组件07整体可以向一个方向弯曲64
°
。万向节组件07一侧通过连接套071可以与连接组件05螺纹连接,另一侧通过筒体连接套075与承压筒体01螺纹连接。此种构成方式仅为一种示例性的说明,并不代表万向节组件的实际构成。
68.为了减少海缆变形的张力对承载平台设备本体的影响,避免海缆在海底受力时发生弯曲,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承载平台还可以包括弯曲限制器08。
69.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弯曲限制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个弯曲限制器08分别位于连接组件05背向承压筒体01的两侧,即,均设置于承载平台本体的最末端位置。
70.弯曲限制器08包括限制器本体081、卡箍本体082及卡箍连接部083,连接组件05的
一端内置于卡箍本体082,通过扣合卡箍连接部083实现连接组件05与弯曲限制器08的连接,例如,一种扣合卡箍连接部083的方式可以为,将卡箍连接部083的开孔处穿过螺钉,螺钉穿出开孔的部分可以用螺母拧紧。
71.限制器本体081为中空结构,使得海缆09可以内置于限制器本体081。海缆从中空的限制器本体081中穿入,进入到连接组件05,并在连接组件05与光纤熔接并注塑。在海缆受力弯曲时,弯曲限制器08可以起到限制海缆弯曲角度的作用,通过对海缆运动的限制作用减少对承载平台设备的影响。光信号放大功能单元02中穿出的光纤,通过光电过渡结构件06后,将光纤导入到了端盖组件03上,通过穿通结构033穿出到连接组件05,通过弯曲限制器08对海缆的限制作用,也可以避免从端盖组件03中穿出的光纤受到破坏。
72.本技术适用于海底光缆施工,主要为在海洋中进行光电传输的光学设备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使光电设备可以在该承载平台内部稳定工作。该承载平台可以在施工前可靠运输,易于海底施工维护等。本技术也适用于石油钻井平台通信及其他海洋设备通信中,关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其他设计中的应用,此处不再具体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构思的启示下,还能够想到将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他设计中,这些设计均没有超出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7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