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4643发布日期:2022-01-26 19:0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屏目前大部分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为背光光源,而led背光光源有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侧入式因为轻薄,目前是中尺寸液晶显示屏的主流,而直下式因为能提供更高的背光亮度,更高的动态对比度,目前逐渐被液晶显示屏采用。直下式背光的液晶屏一般使用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背光,而miniled背光存在四边发非白色光的问题。为此,相关技术中把光转换层的失效区做的尽量的窄;这种设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6.背板,所述背板具有容纳空间;
7.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内表面上;
8.第一光转换层,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位于所述背光光源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与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相交形成直角;
9.第一均光层,所述第一均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远离所述背光光源的外表面的一侧;
10.其中,在所述第一均光层的第一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所述第二光转换层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上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上的投影区域,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二区域的光转换功能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光转换功能,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中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区域。
1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模组。
12.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具有容纳空间;背光光源,背光光源固定在容纳空间的第一内表面上;第一光转换层,第一光转换层位于背光光源的出光侧,第一光转换层与容纳空间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其中,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相交形成直角;第一均光层,第一均光层位于第一光转换层的远离背光光源的外表面的一侧;其中,在第一均光层的第一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第二光转换层在第一内表面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一区域在第一内表面上的投影区域,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二区域的光转换功能强于第一区域的光转换功能,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光转换层中与第一区域不同的区域;如此,当背光光源投射的光,透
过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一区域,即透过第一光转换层的失效区域的情况下,存在第二光转换层,将透过失效区域的未转换的光通过第二光转换层转换成白色光,并通过第一均光层使得光线分布均匀,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针对背光存在四边发非白色光,把光转换层的失效区做的尽量的窄的问题,通过第一均光层实现光线均匀化,进而实现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参照图1所示,图1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1包括:
24.背板11,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
25.背光光源12,背光光源12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内表面1111上;
26.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光转换层13位于背光光源12的出光侧,第一光转换层13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其中,第一内表面1111与第二内表面1112相交形成直角;
27.第一均光层14,第一均光层14位于第一光转换层13的远离背光光源12的外表面的一侧;
28.其中,在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第二光转换层15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二区域132的光转换功能强于第一区域131的光转换功能,第二区域132包括第一光转换层13中与第一区域131不同的区域。
29.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至少用于容纳背光模组1包含的背光光源12、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均光层14和第二光转换层15。
30.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光源12可以为任意颜色的光源,如背光光源12可以是蓝光光源,背光光源12还可以是其他颜色的光源,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制。这里,背光光源12可以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 diode,miniled)。背光光源12为颗粒状的点光源。
31.这里,背光光源12可以通过固化剂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内表面1111上,其中,固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卷状胶粘带、固定胶带和双面胶;背光光源12还可以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内表面1111上,对此,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32.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3用于将背光光源12的投射的光通过光致发光效应转换成白色光,即第一光转换层13具有光转换功能,其中,光转换功能又称色域转换功能。这里,第一光转换层13可以是量子点膜,第一光转换层13又可以是已密封的荧光粉涂层。这里,以第一光转换层13是量子点膜为例进行说明,量子点膜是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材料上,分散并进行膜片化,用两张水汽高阻隔膜对其进行包夹封装,形成多层复合结构。其中,量子点(quantum dot)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通过对这种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发出的光的频率会随着这种半导体的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这种纳米半导体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出的光的颜色。由于这种纳米半导体拥有限制电子和电子空穴(electron hole)的特性,而这一特性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原子或分子,因而被称为量子点。
33.需要说明的是,量子点光学原理是越是小的量子点就能生成越短的波长,越是大的量子点就能生成越长的波长,通过交换背光光源投射的光的波长马克得到所希望的光的波长。单个的量子点通过吸收短波长的光,放射出比较长波长的窄光谱光;通过制备并集齐大小一样的量子点,可获得色纯度高,光谱锐利的发光粉红色,可实现并提高颜色的再现性,降低电力消耗。
3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3具有胀缩率,在背光模组1中的第一光转换层13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设置第一距离,避免第一光转换层13因胀缩率导致光转换失效。示例性的,第一距离可以是0.3毫米(millimeter,mm),第一距离也可以是0.4mm,第一距离还可以是0.3mm~0.4mm之间。
35.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光转换层为量子点膜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量子点膜的胀缩率比较大,若在量子点膜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未设置第一距离时,因量子点膜的热涨作用导致量子点膜卷曲,存在间隙,即失效区域,导致光通过失效区域时转换失效。另一方面,由于量子点粒径在1~10nm之间,表面积非常大,导致氧气和水汽容易对量子点表面产生破坏,导致被破坏的量子点的色域转换功能失效,即量子点膜存在失效区域,导致光通过失效区域时转换失效。
3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均光层14用于将颗粒状的点光源转变成面光源,进而起到混光和均光的作用。这里,第一均光层14可以是分光膜。
3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光转换层15用于将背光光源12投射的,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的光,通过光致发光效应转换成白色光,从而增强显示的亮度,进一步减少漏光现象。第二光转换层15可以为荧光粉涂层,第二光转换层15又可以为量子点膜涂层。
这里,第二光转换层15具有胀缩率,因此,背光模组1中的第二光转换层15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具有预留距离,避免第二光转换层15因胀缩率导致光转换失效。
38.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可以看作失效区域。这里,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铺设的第二光转换层15在第一内表面1111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可以理解为第一目标区域位于失效区域的正上方区域,且第一目标区域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大于或等于第一光转换层13的失效区域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
39.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3包括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且第一光转换层13具有光转换功能。由于第一区域131为失效区域,第二区域132包括第一光转换层13中与第一区域131不同的区域,即第二区域132为具有光转换功能的有效区域,故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二区域132的光转换功能强于第一区域131的光转换功能。
4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1,包括:背板11,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背光光源12,背光光源12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内表面1111上;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光转换层13位于背光光源12的出光侧,第一光转换层13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其中,第一内表面1111与第二内表面1112相交形成直角;第一均光层14,第一均光层14位于第一光转换层13的远离背光光源12的外表面的一侧;其中,在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第二光转换层15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二区域132的光转换功能强于第一区域131的光转换功能,第二区域132包括第一光转换层13中与第一区域131不同的区域;如此,当背光光源12投射的光,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即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失效区域的情况下,存在第二光转换层15,将透过失效区域的未转换的光通过第二光转换层15转换成白色光,并通过第一均光层14使得光线分布均匀,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针对背光存在四边发非白色光,把光转换层的失效区做的尽量的窄的问题,通过第一均光层实现光线均匀化,进而实现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了显示效果。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图2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均光层14为多层,且每一层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均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
42.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至少用于容纳背光模组1包含的背光光源12、第一光转换层13、多层的第一均光层14和多层的第二光转换层15。
43.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均光层14可以为单层,第一均光层14也可以为多层,且每一层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均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如此,当背光光源12投射的光,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失效区域的情况下,存在多个第二光转换层15,将透过失效区域的未转换的直射光,以及基于第一距离产生的反射光,通过多个第二光转换层15更好地混合成白色光,并通过多个第一均光层14使得光线分布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显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均光层14的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以确保背光光源12投射的光更好地混合成白色光。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图2中设置的第一均光层14的层数为2层,且每一层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均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背光光源12包括蓝光光源,第二光转换层15包括红绿荧光粉涂层或量子点膜涂层,第一光转换层13是量子点膜。
45.本技术实施例中,红绿荧光粉涂层或量子点膜涂层可以将蓝光光源投射的蓝色光转换成白色光。
46.在一种可实现的应用场景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背光模组1设置有蓝光miniled,即蓝光miniled提供蓝光光源,当蓝光光源通过第一光转换层13如量子点膜将蓝色光转换成白色光;当量子点膜存在失效区域时,透过量子点膜的蓝色光即直射蓝光,和/或基于第一距离产生的反射蓝光,会再次通过第一均光层14如分光膜的第二光转换层15如红绿荧光粉涂层或量子点膜涂层,发生光致发光效应,得到白色光;这里,第一均光层14可以为单层,第一均光层14也可以为多层。进一步地,通过分光膜使得光线分布均匀,保证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图3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内表面1112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
48.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至少用于容纳背光模组1包含的背光光源12、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均光层14和多层的第二光转换层15。
49.在一种可实现的应用场景中,参照图3所示,背光模组1设置有蓝光miniled,即蓝光miniled提供蓝光光源,当蓝光光源通过第一光转换层13如量子点膜将蓝色光转换成白色光;当量子点膜存在失效区域时,透过量子点膜的蓝色光即直射蓝光,会再次通过第一均光层14的第二光转换层15发生光致发光效应,得到白色光;基于第一距离产生的反射蓝光,通过第二内表面1112铺设的第二光转换层15发生光致发光效应,得到白色光;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均光层14使得光线分布均匀;如此,实现了直射蓝光和反射蓝光均转换成白色光,且保证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中的a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1还包括胶框16,胶框16固定在第二内表面1112上,胶框16远离第二内表面1112的一面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
51.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至少用于容纳背光模组1包含的背光光源12、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均光层14、多层的第二光转换层15和胶框16。
52.本技术实施例中,胶框16用于对容纳空间111内的至少部分元件起保护和支撑。如,胶框16一般设置有若干扣合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容纳空间111内的至少部分元件设置有与扣合连接件适配的连接切口,扣合连接件与连接切口卡扣连接,进而保证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53.这里,胶框16可以通过固化剂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上,其中,固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卷状胶粘带、固定胶带和双面胶;胶框16还可以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上,对此,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54.这里,胶框16的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料。
55.本技术实施例中,胶框16固定在第二内表面1112上,在胶框16远离第二内表面1112的一面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如此,当背光光源12投射的光,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失效区域的情况下,存在多个第二光转换层15,将透过失效区域的未转换的直射光,通过第一均光层中的第二光转换层15更好地混合成白色光;将基于第一距离产生的反射光,通过胶框16铺设的第二光转换层15进一步更好地混合成白色光。并通过第一均光层14使得光线分布的更加均匀,保证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
显示效果。
56.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中的b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1还包括胶框16,胶框16固定在第二内表面1112上,胶框16是由能够使得背光光源的颜色转换成白色光的颜色母粒制成的材料。
57.本技术实施例中,胶框16的材料可以是由能够使得背光光源的颜色转换成白色光的颜色母粒制成的聚碳酸酯材料,胶框16的材料也可以是能够使得背光光源的颜色转换成白色光的量子点材料,对此,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当背光光源为蓝光光源,胶框16的材料可以是由黄色母粒制成的聚碳酸酯材料,胶框16的材料也可以是由黄色量子点材料,如此,确保胶框16整体呈黄色。当蓝光光源投射的蓝光照射到黄色的胶框16上时,使得蓝光经过黄色胶框16的反射可转换成白光,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避免漏蓝光的现象。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图5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均光层14的靠近第一光转换层13的一面固定有微结构聚光元件17,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一部分171的聚光功能强于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二部分172的聚光功能,其中,第一部分171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172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
59.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至少用于容纳背光模组1包含的背光光源12、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均光层14、第二光转换层15和微结构聚光元件17。
60.本技术实施例中,微结构聚光元件17设置在第一均光层14的靠近第一光转换层13的一面。微结构聚光元件17包括受光面和出光面,微结构聚光元件17用于改变从受光面进入的光的光路,并聚焦于出光面。
61.本技术实施例中,微结构聚光元件17可以是棱镜,微结构聚光元件17也可以是混合颗粒,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能够实现光线强度的较高的转换效率以得到光线的均匀化即可。
62.本技术实施例中,微结构聚光元件17包括第一部分171和第二部分172,且第一部分171的聚光功能强于第二部分172的聚光功能。这里,第一部分171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172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在背光光源12投射的光线强度相同的光,分别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后,得到经过边缘区域的白色光的光线强度,与经过中心区域的白色光的光线强度存在差异。这里,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距离在距离阈值范围内的边缘区域的白色光的光线强度,弱于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距离超出距离阈值范围的中间区域的白色光的光线强度,导致边缘区域的和中心区域的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需要设置与边缘光线所在区域对应的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一部分171的聚光功能,强于中间光线所在区域对应的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二部分172的聚光功能。如此,第一均光层通过微结构聚光元件17解决了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的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光线均匀化,进而保证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图5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微结构聚光元件17包括棱镜,棱镜的第一部分171的凸起的尺寸大于棱镜的第二部分172的凸起的尺寸。如此,棱镜的第一部分171的聚光功能,强于棱镜的第二部分172的聚光功能,第一均光层14通过棱镜实现了光线均匀化,进而保证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
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图6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1还包括第二均光层18,第二均光层18设置在第一均光层14的远离第一光转换层13的一面,第二均光层18的第二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三光转换层19,第三光转换层19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
6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均光层18用于将颗粒状的点光源转变成面光源,进而起到混光和均光的作用。这里,第二均光层18是扩散膜。需要说明的是,扩散膜和分光膜均可以实现混光和均光的作用,但扩散膜和分光膜的混光和均光的原理不同。
6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光转换层19用于将背光光源12投射的,经过第二光转换层15的光,通过光致发光效应再次转换成白色光,从而增强显示的亮度,进一步减少漏光现象。第三光转换层19可以为荧光粉涂层,第三光转换层19又可以为量子点膜涂层。这里,第三光转换层19具有胀缩率,因此,背光模组1中的第三光转换层19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具有预留距离,避免第三光转换层19因胀缩率导致光转换失效。
6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可以理解为失效区域。第二均光层18设置在第一均光层14的远离第一光转换层13的一面,第二均光层18的第二目标区域铺设的第三光转换层19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可以理解为第二目标区域位于失效区域的正上方区域,且第二目标区域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大于第一光转换层13的失效区域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图6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1还包括光学膜片20,光学膜片20包括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图中未示出),其中,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层叠设置。
69.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至少用于容纳背光模组1包含的背光光源12、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均光层14、第二光转换层15、胶框16、微结构聚光元件17、第二均光层18、第三光转换层19和光学膜片20。
70.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0用于提升背光亮度。光学膜片20包括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这里,当将背光光源12投射的光均转换成白色光的情况下,再通过层叠设置的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以提升背光亮度。
71.需要说明的是,增光膜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精密成型一层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将其组装在背光源前面,将光源发出的光向显示装置的使用者方向聚集,可将正面亮度提高;增光膜的厚度薄,厚度仅约为155微米(μm),基本对显示设备厚度无影响。
72.在一种可实现的应用场景中,参照图7所示,图7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1包括:
73.背板11,背板11具有容纳空间111;
74.背光光源12,背光光源12固定在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内表面1111上;
75.第一光转换层13,第一光转换层13位于背光光源12的出光侧,第一光转换层13与容纳空间111的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其中,第一内表面1111与第二内表面1112相交形成直角;
76.第一均光层14,第一均光层14位于第一光转换层13的远离背光光源12的外表面的一侧;这里,第一均光层14为单层;
77.其中,在第一均光层14的第一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第二光转换层15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第一光转换层13的第二区域132的光转换功能强于第一区域131的光转换功能,第二区域132包括第一光转换层13中与第一区域131不同的区域;
78.其中,背光光源12包括蓝光光源,第二光转换层15包括红绿荧光粉涂层或量子点膜涂层,第一光转换层13是量子点膜;
79.胶框16,胶框16固定在第二内表面1112上,胶框16远离第二内表面1112的一面铺设有第二光转换层15;
80.其中,第一均光层14的靠近第一光转换层13的一面固定有微结构聚光元件17,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一部分171的聚光功能强于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二部分172的聚光功能,其中,第一部分171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172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
81.其中,微结构聚光元件17包括棱镜,棱镜的第一部分的凸起的尺寸大于棱镜的第二部分的凸起的尺寸;
82.第二均光层18,第二均光层18设置在第一均光层14的远离第一光转换层13的一面,第二均光层18的第二目标区域铺设有第三光转换层19,第三光转换层19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第一区域131在第一内表面1111上的投影区域;
83.其中,第二均光层18的靠近第一均光层14的一面固定有微结构聚光元件17,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一部分的聚光功能强于微结构聚光元件17的第二部分的聚光功能,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172与第二内表面1112之间的距离;
84.光学膜片20,光学膜片20包括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图中未示出),其中,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层叠设置。
85.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中,首先,当蓝光光源通过第一光转换层13将蓝色光转换成白色光;当第一光转换层13存在失效区域时,透过第一光转换层13的蓝色光即直射蓝光,会再次通过第一均光层14的第二光转换层15发生光致发光效应,得到白色光;基于第一距离产生的反射蓝光,通过胶框16铺设的第二光转换层15发生光致发光效应,得到白色光。其次,通过第二均光层18的第二目标区域铺设的第三光转换层19发生光致发光效应,得到纯白色光。再次,通过棱镜聚光功能实现了光线均匀化。最后,通过第一均光层14和第二均光层18使得光线分布更加均匀。如此,保证了可视区域的光线均匀以及亮度均匀,避免出现漏光现象,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8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参照图8所示,图8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包括背光模组1,以及设置于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模组3。
87.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是带有背板的组件,液晶显示模3组盖合在背光模组1的上方,以组装成显示装置2。例如,以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为例,背光模组作为pc的背板,既能包裹液晶显示模组,又能为液晶显示模组提供背光光源。
8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89.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本技术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或“一些实施方式”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本技术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或“一些实施方式”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90.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91.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92.另外,在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93.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9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