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2553发布日期:2022-03-26 04:3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变色玻璃是指在光照、温度、电场或电流、表面施压等一定条件下改变颜色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施加条件消失后又能可逆地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的玻璃,也称调光玻璃。变色玻璃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透过特性,能够实现对太阳辐射能量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光学属性发生稳定的、可逆的变化,更通俗点说在离子迁跃过变色层出现氧化-还原反应,宏观表现为材料自身颜色或透明度的改变。以电致变色材料组装而成的智能器件我们称为电致变色器件,此类器件与一般的电化学电池结构类似,为层状结构,主要包含核心的电致变色层,以及离子储存层和电解质层。这类器件可选择性地对光线进行调节,因而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防眩目后视镜和航空舷窗等方面。在电致变色层中,聚噻吩衍生物由于其较高的光学调制能力和电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制取ito变色层膜;
8.s2、制取ito离子储存层;
9.s3、制取电解液;
10.s4、将ito变色层膜和ito离子储存层上覆膜机加入电解液进行卷对卷覆膜,再进紫外光区固化后成品入库。
11.可选的,所述步骤s1、制取ito变色层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s101、将二噻吩与edot1:1摩尔比例搅拌共聚1小时后,搅拌温度70℃并通过调控前驱体最佳的聚合体系和最佳的初始前驱体摩尔比获得性能优异的导电聚合物,合成以edot为封端,二噻吩做为核心的聚合物前驱体;
13.s102、降温25℃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粉沫;
14.s103、搅拌时间2小时后加入乙酸乙酯;
15.s104、混合搅拌时间为1小时后变色层溶液配比合成完毕,制取浆料;
16.s105、将配好的浆料用温涂机用卷对卷涂布方式在ito膜上涂成300nm厚度后烘干收卷,制取ito变色层膜备用。
17.可选的,所述步骤s102中的硫代硫酸钠粉沫加入量为共聚液体的质量三分之一继
续聚合。
18.可选的,所述步骤s103中的乙酸乙酯加入量是前期共聚合物的三分之一。
19.可选的,所述步骤s105中的ito膜选电阻为30ω。
20.可选的,所述步骤s2、制取ito离子储存层,包括以下步骤:
21.s201、根据实际所需要的电致变色膜的尺寸,将ito膜进行掩膜处理;
22.s202、ito膜采用30ω导电层,并在it0膜上真空镀一层二氧化镍;
23.s203、在导电层上电镀电阻为50ω电阻层作为离子储存层。
24.可选的,所述步骤s3、制取电解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5.s301、将n甲基吡咯烷烔、高氯酸锂和二茂铁以5:1:0.1配比,并加热至50℃搅拌1小时后,再合成a料过滤后备用;
26.s302、聚胺脂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羟乙脂、甲基丙烯酸月桂脂和top光敏剂以4:3:2.7:0.3比例配比,并在常温条件下,搅拌3小时后,再合成b料备用;
27.s303、将步骤s301中的a料和步骤s302中的b料混合,并搅拌半小时,再加入8um的spacer粒子,制取混合液;
28.s304、将步骤s303中的混合液在常温20℃条件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制取电解液,备用。
29.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0.该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以edot为封端,二噻吩做为核心制取聚合物前驱体,而二噻吩色彩为可溶性蓝色聚噻吩类电致变色层材料,可以在蓝色和透明之间转化,聚合物材料可以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可由溶液旋涂或者喷涂于ito膜表面形成薄膜,能够完成大面积卷对卷生产,并可用于电致变色窗,后视镜,变色显示器等装置,具有驱动电压低,响应时间快,氧化态透明且透过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4.参照图1,一种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5.s1、制取ito变色层膜;
36.s2、制取ito离子储存层;
37.s3、制取电解液;
38.s4、将ito变色层膜和ito离子储存层上覆膜机加入电解液进行卷对卷覆膜,再进紫外光区固化后成品入库。
39.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40.先将将二噻吩与edot1:1摩尔比例搅拌共聚1小时后,搅拌温度70℃并通过调控前驱体最佳的聚合体系和最佳的初始前驱体摩尔比获得性能优异的导电聚合物,合成以edot为封端,二噻吩做为核心的聚合物前驱体,再降温25℃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粉沫,加入量为共聚液体的质量三分之一继续聚合,并搅拌时间2小时后加入乙酸乙酯,加入量是前期共聚合物的三分之一,混合搅拌时间为1小时后变色层溶液配比合成完毕,制取浆料,接着,将配好的浆料用温涂机用卷对卷涂布方式在ito膜上涂成300nm厚度后烘干收卷,制取ito变色层膜备用;其次,根据实际所需要的电致变色膜的尺寸,将ito膜进行掩膜处理,接着,ito膜采用30ω导电层,并在it0膜上真空镀一层二氧化镍,以及在导电层上电镀电阻为50ω电阻层作为离子储存层;然后,将n甲基吡咯烷烔、高氯酸锂和二茂铁以5:1:0.1配比,并加热至50℃搅拌1小时后,再合成a料过滤后备用,再将聚胺脂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羟乙脂、甲基丙烯酸月桂脂和top光敏剂以4:3:2.7:0.3比例配比,并在常温条件下,搅拌3小时后,再合成b料备用,接着,将a料和b料混合,并搅拌半小时,再加入8um的spacer粒子,制取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在常温20℃条件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制取电解液,备用;最后,将ito变色层膜和ito离子储存层上覆膜机加入电解液进行卷对卷覆膜,再进紫外光区固化后成品入库。
41.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42.该变色玻璃原料电致变色膜ec的生产工艺以edot为封端,二噻吩做为核心制取聚合物前驱体,而二噻吩色彩为可溶性蓝色聚噻吩类电致变色层材料,可以在蓝色和透明之间转化,聚合物材料可以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可由溶液旋涂或者喷涂于ito膜表面形成薄膜,能够完成大面积卷对卷生产,并可用于电致变色窗,后视镜,变色显示器等装置,具有驱动电压低,响应时间快,氧化态透明且透过率高等特点。
43.进一步的,步骤s1、制取ito变色层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4.s101、将二噻吩与edot1:1摩尔比例搅拌共聚1小时后,搅拌温度70℃并通过调控前驱体最佳的聚合体系和最佳的初始前驱体摩尔比获得性能优异的导电聚合物,合成以edot为封端,二噻吩做为核心的聚合物前驱体;
45.s102、降温25℃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粉沫;
46.s103、搅拌时间2小时后加入乙酸乙酯;
47.s104、混合搅拌时间为1小时后变色层溶液配比合成完毕,制取浆料;
48.s105、将配好的浆料用温涂机用卷对卷涂布方式在ito膜上涂成300nm厚度后烘干收卷,制取ito变色层膜备用。
49.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的硫代硫酸钠粉沫加入量为共聚液体的质量三分之一继续聚合。
50.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的乙酸乙酯加入量是前期共聚合物的三分之一。
51.进一步的,步骤s105中的ito膜选电阻为30ω。
52.进一步的,步骤s2、制取ito离子储存层,包括以下步骤:
53.s201、根据实际所需要的电致变色膜的尺寸,将ito膜进行掩膜处理;
54.s202、ito膜采用30ω导电层,并在it0膜上真空镀一层二氧化镍;
55.s203、在导电层上电镀电阻为50ω电阻层作为离子储存层。
56.进一步的,步骤s3、制取电解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7.s301、将n甲基吡咯烷烔、高氯酸锂和二茂铁以5:1:0.1配比,并加热至50℃搅拌1小时后,再合成a料过滤后备用;
58.s302、聚胺脂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羟乙脂、甲基丙烯酸月桂脂和top光敏剂以4:3:2.7:0.3比例配比,并在常温条件下,搅拌3小时后,再合成b料备用;
59.s303、将步骤s301中的a料和步骤s302中的b料混合,并搅拌半小时,再加入8um的spacer粒子,制取混合液;
60.s304、将步骤s303中的混合液在常温20℃条件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制取电解液,备用。
6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