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2964发布日期:2021-09-08 02:2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显示装置,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位于液晶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如图1所示,反射片运用在背光模组中,反射片通常为矩形,并且会对反射片的边和角落进行折角,使反射片的边和角落形成具有一定的斜率的斜面,或者形成具有一定曲率的弧面,这样就可以使反射片的边和角落能够更为有效的将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但由于反射片的角落处于两个边的交界处,因此反射片的角落的斜率(或曲率)往往低于反射片的边的斜率(或曲率),使角落反射的光较少,导致液晶显示器显示时出现暗框或亮边的问题,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解决了由于反射片侧面角落区域反射的光较少,从而导致显示时出现暗框或者亮边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片,包括:
5.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侧面的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使所述反射片侧面呈预设斜率弯折;
6.所述隔断结构包括多条水平或竖直平行排布的虚线。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虚线的虚实比大于等于1。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片侧面从底部开始斜率逐渐增大。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片满足如下公式:
[0010][0011]
5mm<<h1<h2<

<hn.
[0012]
其中,α
i
为反射片侧面相邻折边的夹角,其中i=1、2
···
n;h1、h2···
h
n
分别为每个隔断结构与背板的垂直高度;n为隔断结构的个数。
[00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片的底部开设有灯孔。
[0014]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反射片、发光元件、扩散板和功能膜,其中,所述反射片构成所述背光模组的混光腔的底面和侧面。
[001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片的底部开设有灯孔,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 灯带,其中所述led灯带的灯珠置于所述灯孔中。
[001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膜包括增光膜、扩散膜、量子点膜、防蓝光膜中的至少一种。
[001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板的透光率为30%~70%。
[0018]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的液晶面板。
[00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射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侧面的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使所述反射片侧面呈预设斜率弯折;所述隔断结构包括多条水平或竖直平行排布的虚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片的侧面设置隔断结构,将反射片侧面按照预设斜率弯折,从而使得光能够均匀的照射在反射片的侧面,防止出现反射片侧面有光照射不到或者仅较少的光能够照到的地方,从而能够有效的引导光线扩散,解决了由于反射片侧面角落区域反射的光较少,从而导致显示时出现暗框或者亮边的问题,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原理示意图。
[0021]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隔断线与非隔断线之比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反射片侧面的斜率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为了解决反射片角落反射的光较少,导致液晶显示器显示时出现暗框或亮边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反射片的侧边打孔的方法,以消除灯周围比较亮的问题,从而使显示看起来亮度更均匀。但是由于孔径的大小受到限制,打孔消光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解决画面四周亮边与暗框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片的侧面设置隔断结构,从而使反射片的侧面呈预设斜率弯折,因此能够有效地引导光线扩散,解决了由于反射片角落位置处反射不到光线引起的暗框及亮边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0028]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隔断线与非隔断线之比的结构示意图。
[0029]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反射片,如图2所示,该反射片的侧面设置有隔断结构32,隔断结构32使反射片侧面呈预设斜率弯折;其中隔断结构32包括多条水平或竖直平行排布的虚线。其中虚线位置处的反射片被裁切开,相邻的两条虚线之间的实线部分未被裁切开。由于虚线位置处的反射片被裁切开,且多条虚线呈水平或竖直平行排布,使得反射片在弯折时能够按照预设的角度进行弯折,因此能够使得反射片的侧面具有预设斜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片的侧面设置隔断结构32,将反射片侧面按照预设斜率弯折,从而使得光能够均匀的照射在反射片的侧面,防止出现反射片侧面有光照射不到或者仅较少的
光能够照到的地方,从而能够有效的引导光线扩散,解决了由于反射片侧面角落区域反射的光较少,从而导致显示时出现暗框或者亮边的问题,提高了显示效果。
[0030]
可选地,虚线的虚实比大于等于1,如图3所示,虚线的虚实比可以包括: 5∶2、8∶2、10∶3、12∶5等,将虚线的虚实比设置为大于等于1可以保证反射片在弯折时不容易断裂。除此之外,虚线的虚实比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定的,本实用新型对虚线的虚实比不做限定。
[0031]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反射片侧面的斜率的结构示意图。
[0032]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反射片侧面从底部开始斜率逐渐增大,使得光线靠近反射片顶部边缘时扩散的角度增大,进而可以使光在混光腔内的混光更加均匀,因此光能够更加均匀的照射在扩散板上,更好地解决了显示时出现的暗框和亮边问题。可选地,反射片侧面的斜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对反射片侧面的斜率不做限定。
[0033]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反射片满足如下公式:
[0034][0035]
5mm<<h1<h2<

<hn
…………………………………
(2)
[0036]
其中,如图4所示,α
i
为反射片侧面相邻折边的夹角,其中i=1、2
···
n; h1、h2···
h
n
分别为每个隔断结构32与反射片底部的垂直高度;n为隔断结构 32的个数。除此之外,反射片侧面相邻折边的夹角以及隔断结构32与反射片底部的垂直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对反射片侧面相邻折边的夹角以及隔断结构32与反射片底部的垂直高度不做限定。
[0037]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反射片的底部开设有灯孔31,可以容纳灯珠,灯珠通过灯孔31向混光腔内发光。使得灯珠的光线得以完全穿越灯孔31照射出来。可选地,根据灯珠透镜的不同,灯孔3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和矩形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根据实际的需求,灯孔31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对灯孔31 的形状不做限定。
[0038]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9]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射片3、发光元件2、扩散板4和功能膜5,其中,所述反射片3设置在所述背板1靠近所述发光元件2的一侧,所述反射片3构成所述背光模组的混光腔的底面和侧面。其中反射片3的底部开设有灯孔31,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灯带,其中所述led灯带的灯珠置于所述灯孔31中。灯珠通过灯孔31向混光腔内发光。使得灯珠的光线得以完全穿越灯孔31照射出来。可选地,根据灯珠透镜的不同,灯孔3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和矩形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根据实际的需求,灯孔31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对灯孔31 的形状不做限定。
[0040]
可选地,功能膜5包括增光膜、扩散膜、量子点膜、防蓝光膜中的至少一种,除此之外,功能膜5的种类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的,本实用新型对功能膜 5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0041]
可选地,扩散板4的透光率在30%~70%之间,除此之外,所述扩散板4的透光率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的,本实用新型对扩散板4的透光率不做限定。
[0042]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6,其中,液晶面板6设置在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
[0044]
可选地,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应用在电视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上,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用途是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用途不做限定。
[0045]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0046]
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
[0047]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 /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0048]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0049]
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50]
另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