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壳体组件、显示装置以及PDLC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5993发布日期:2021-12-08 13:3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显示装置以及PDLC模组的制作方法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显示装置以及pdlc模组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pdlc模组堆叠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pdlc模组。


背景技术:

2.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目前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以及调光膜片结构中,然而常规技术中的pdlc膜片存在封装结构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dlc模组,所述pdlc模组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二膜片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4.所述第一膜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导电层;
5.所述第二膜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导电层;
6.其中,所述第一膜片的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膜片的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
7.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pdlc模组,所述透明壳体与所述pdlc模组的第一膜片或者第二膜片贴合。
8.另外,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pdlc模组。
9.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pdlc模组电连接。
10.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
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dlc模组,通过将至少一侧的导电电极置于基板的外侧,进而可以简化pdlc模组的封装工艺,降低pdlc模组的生产成本;同时不需要将两侧的导电层进行导通连接,而是将fpc分别与两侧导电层绑定,可以简化fpc的绑定工艺,提高pdlc模组的封装可靠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pdlc膜片改进前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pdlc膜片改进前另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技术pdlc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3实施例中pdlc模组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7.图5是图4实施例中pdlc模组在a

a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6是本技术pdlc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本技术pdlc模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是本技术壳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22.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b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1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示意图;
24.图12是本技术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7.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

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

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
28.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调光膜产品的堆叠结构一般模式采用pet/ito+fpc/pdlc/ito+fpc/pet的模式堆叠,fpc(柔性电
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作为导线分别与两层ito连接,在纵向空间上形成完全独立的导电线路。请参阅图1,图1是pdlc膜片改进前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标注1表示为上pet、标注2表示为上ito、标注3表示为上pdlc层、标注4表示为下ito、标注5表示为下pet、标注6表示为上fpc、标注7表示为下fpc。
29.图1中技术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该种pdlc调光膜片的结构,加工工艺较复杂。fpc绑定区域需要在上、下层pet/ito两侧需独立的进行绑定过程。上层的绑定过程为“半切pdlc(切透上层pte和ito)—擦拭pdlc绑定位—acf(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贴附—绑定fpc—翻转膜片;然后在另外一侧重复以上过程以进行下层的fpc绑定过程。该种结构的工艺复杂,操作不便,影响生产良率;另外由于堆叠空间的限制,导致两个fpc位置靠近,增加了绑定难度。
30.请参阅图2,图2是pdlc膜片改进前另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在该技术方案中,pdlc膜片采用的堆叠结构为pet/ito+ag/pdlc/ito+fpc/pet。该设计堆叠结构优化了fpc与ito导电层连接方式;通过银浆在器件内部连通上层,使fpc整合到一个平面上做绑定连接,形成完整电回路。其中,,图2中标注1表示为上pet、标注2表示为上ito、标注3表示为上pdlc层、标注4表示为下ito、标注5表示为下pet、标注6表示为用于导通上下层ito的银浆、标注7表示为fpc。
31.图2中技术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该种pdlc调光膜片的结构,采用银浆提前导通上下片的ito,然后在一片pet/ito完成fpc绑定(也即单面绑定),绑定的过程为“半切(切透一侧的pet和ito层)导通位—揭膜擦拭—点银浆—固化—半切绑定位—擦拭绑定位—acf贴附—绑定fpc”。该种结构的工艺流程同样较为复杂,上下导通的过程需要手动操作工段(揭膜擦拭、点银浆、擦拭绑定位)多,导致制成良率低;另外,由于银浆本身固化后连接较薄弱,极易在静电测试中受到损伤导致失效,产品的可靠性较差。
32.有鉴于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dlc模组的结构。请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pdlc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中的pdlc模组可以用于显示装置中,以及作为电子设备的变色壳体使用,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该pdlc模组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构组成:第一膜片110、第二膜片120以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也即pdlc层)1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或单元。
33.具体而言,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夹设于第一膜片110和所述第二膜片1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膜片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11以及第一导电层112;所述第二膜片12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板121以及第二导电层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片110的第一导电层112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1背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的一侧;而所述第二膜片120的第二导电层122则设于所述第二基板121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之间。其中,pdlc模组100的工作原理为: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22之间形成电场,使得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进而改变对光线的透过率。
34.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pdlc模组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40,所述柔性电路板
140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12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122电性连接,该种设计结构方便柔性电路板140与第一导电层112以及第二导电层122绑定。
35.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是图3实施例中pdlc模组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中pdlc模组在a

a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pdlc模组的第一膜片110和第二膜片120的堆叠方向一致(导电层均位于基板的同一侧,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为上侧),因此fpc与第一导电层11122以及第二导电层122的导通方向一致,可以通过一次绑定完成连接。本结构的绑定工艺为“半切第一膜片110—擦拭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在第二导电层122上进行导电材料(具体可以为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称acf)150的贴附—绑定柔性电路板140的第一端141。柔性电路板140用于与第一导电层112连接的第二端142则是直接通过导电材料160(譬如acf、银浆等)进行电性导通连接。柔性电路板140与第一导电层112以及第二导电层122的绑定过程均在pdlc模组的同一侧完成,无需翻转pdlc模组,简化了传统pdlc调光膜绑的定fpc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良率、降低成本。另外还不需要引入银浆将上、下导电层导通的制程,排除了其带来的静电风险,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机械可靠性、降低断路风险。导电层不对贴,而是由由pet隔开,降低了制程引入杂质或者刺穿等因素带来的短路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可选地,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21的材质为柔性透明树脂。进而使得pdlc模组100整体结构为柔性可弯曲的结构形式。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21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21的材质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俗称涤纶树脂,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又称做压克力、亚克力(英文acrylic)或有机玻璃)、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pi(聚酰亚胺(polyimide))等。关于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21的更多材料类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37.可选地,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22的形成方法则可以是物理气相沉积(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具体包括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空心阴极离子镀、热阴极离子镀、电弧离子镀、活性反应离子镀、射频离子镀、直流放电离子镀)等。
38.其中,第一导电层112以及第二导电层122的厚度可是分别在100nm

300nm之间,具体可以为100nm、120nm、150nm、200nm、280nm以及300nm等。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22的材质由柔性透明导电材料制成。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锌铝氧化物(azo)氧化锡掺氟(fto)或者石墨烯薄膜等。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dlc模组,通过将一侧的导电层置于基板的外侧,进而可以简化pdlc模组的封装工艺,降低pdlc模组的生产成本;同时不需要将两侧的导电层进行导通连接,而是将fpc分别与两侧导电层绑定,可以简化fpc的绑定工艺,提高pdlc模组的封装可靠性。
40.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pdlc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本实施例中的pdlc模组100同样包括第一膜片110、第二膜片120、聚合物分散液晶
层(也即pdlc层)130以及柔性电路板140。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夹设于第一膜片110和所述第二膜片1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膜片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11以及第一导电层112;所述第二膜片12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板121以及第二导电层122。所述第一膜片110的第一导电层112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1背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的一侧;所述第二膜片120的第二导电层122则设于所述第二基板121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之间。
42.可选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本实施例中的pdlc模组100还包括保护层170,所述保护层170盖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12。其中,保护层170可以为具有水氧阻隔等特性的膜层材料。保护层170主要起到对第一导电层112以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进行保护。其中,保护层170的材质可以选自致密金属氧化物层、无机非金属层或者有材料与无机材料叠加的复合层中的任何一种。譬如氧化铝、硅氧化物、钛氧化物、合成树脂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的叠层复合结构等。其中,保护层170的形成方式可以是通过喷涂、丝印、物理气相沉积等方式形成于第一导电层112的表面,或者保护层170为一单独的膜片结构,贴附于第一导电层112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3.本实施例中的pdlc模组通过设置保护层结构,可以对导电层以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pdlc模组的水氧密封可靠性,延长pdlc模组的使用寿命。
44.请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pdlc模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pdlc模组100同样包括第一膜片110、第二膜片120、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也即pdlc层)130以及柔性电路板140。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夹设于第一膜片110和所述第二膜片1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膜片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11以及第一导电层112;所述第二膜片12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基板121以及第二导电层122。所述第一膜片110的第一导电层112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1背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的一侧。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膜片120的第二导电层122设于所述第二基板121背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0的一侧,即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22均位于外侧。
45.该种结构的pdlc模组,柔性电路板140从相对两侧直接与第一导电层112以及第二导电层122粘接即可实现绑定,无需再进行切槽、擦拭pdlc层等步骤,绑定工艺更加简单。本实施例相较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来讲,通过将两侧导电层均设于外侧,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柔性电路板的绑定难度,可以进一步降低绑定工艺的成本。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在第一导电层112以及第二导电层122的外表面设置保护层等结构,此处亦不再列举并详述。
46.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请参阅图8,图8是本技术壳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包括pdlc模组100以及透明壳体200。所述透明壳体200与所述pdlc模组100的第一膜片或者第二膜片贴合。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透明壳体200与所述pdlc模组100的第一膜片110的一侧贴合,具体为通过光学胶层(图中未示)与位于第一膜片110第一导电层112外侧的保护层170粘接。其中,透明壳体20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树脂等透明材质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明壳体200一般指的是电子设备的后盖,也即电池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pdlc模组100的结构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任何一种,图8中仅以一种图示结构来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具有改变光线透过率的功
能,通过与电子设备的其它颜色膜层配合,可以实现电子设备丰富的外观效果。
47.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b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30、壳体组件10、控制电路板20以及摄像头模组(装饰件)40;其中,壳体组件10可以包括pdlc模组100、透明壳体200以及中框30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仅以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一起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不包括中框结构,即壳体组件的后盖板(透明壳体200)直接与显示屏模组30配合的结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48.可选地,所述显示屏模组30与所述壳体组件10的pdlc模组100以及透明壳体200分别设于所述中框300的相对两侧。显示屏模组300与所述透明壳体200配合形成容置空间1000,所述控制电路板20以及所述pdlc模组10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000内,所述pdlc模组100贴设于所述透明壳体200的内表面。控制电路板20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pdlc模组100的导电层电连接,控制电路板20用于控制所述pdlc模组100,进而改变pdlc模组100的光线透过率。关于电子设备其他部分结构的详细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赘述。
49.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模组3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2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电子设备10提供电能。
50.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等;传感器9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电子设备的数据信息。关于电子设备具体的结构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51.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可变色的外观效果。其壳体组件的pdlc模组,通过将至少一侧的导电电极置于基板的外侧,进而可以简化pdlc模组的封装工艺,降低pdlc模组的生产成本;同时不需要将两侧的导电层进行导通连接,而是将fpc分别与两侧导电层绑定,可以简化fpc的绑定工艺,提高pdlc模组的封装可靠性。
52.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技术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3000以及pdlc模组100。其中,pdlc模组10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背光模组3000的出光面对应pdlc模组100设置。另外,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触控模组等结构,此处亦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譬如应用于前述实施例的显示屏模
组。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