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波红外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2733发布日期:2021-10-30 1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从物面到像面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负透镜,其通光孔径为37.58
±
1.50mm,中心厚度为4.1
±
0.2mm;所述第二透镜为正透镜,通光孔径为34.18
±
1.50mm,中心厚度为7.5
±
0.2mm;所述第三透镜为负透镜,通光孔径为32.96
±
1.50mm,中心厚度为2.5
±
0.2mm;所述第四透镜为正透镜,通光孔径为35.12
±
1.50mm,中心厚度为6.4
±
0.2mm;所述第五透镜为负透镜,通光孔径为26.00
±
1.50mm,中心厚度为4.5
±
0.2mm;所述第六透镜为正透镜,通光孔径为23.00
±
1.50mm,中心厚度为4
±
0.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1
±
0.2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4
±
0.2m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
±
0.2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6
±
0.2mm;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1
±
0.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包括面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以及面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为36.790
±
1.500mm,所述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为31.846
±
1.500mm;所述第二透镜包括面向所述物面的第三表面,以及面向所述像面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的曲率半径为40.737
±
1.500mm,所述第四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126.312
±
1.500mm;所述第三透镜包括面向所述物面的第五表面,以及面向所述像面的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60.657
±
1.500mm,所述第六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206.599
±
1.500mm;所述第四透镜包括面向所述物面的第七表面,以及面向所述像面的第八表面,所述第七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7.383
±
1.500mm,所述第六表面的曲率半径为55.217
±
1.500mm;所述第五透镜包括面向所述物面的第九表面,以及面向所述像面的第十表面,所述第九表面的曲率半径为46.437
±
1.500mm,所述第十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4.957
±
1.500mm;所述第六透镜包括面向所述物面的第十一表面,以及面向所述像面的第十二表面,所述第十一表面的曲率半径为40.246
±
1.500mm,所述第十二表面的曲率半径为

432.481
±
1.5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材质均为amtir1红外玻璃;所述第二透镜的材质为氟化钡;所述第三透镜的材质为k9玻璃;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材质均为硒化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镜头的后截距为21.2
±
1.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镜头的光学系统焦距为50
±
1.5mm,f数为1.4
±
0.0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镜头的光谱响应范围为0.9 ~2.5μ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短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红外镜头的全视场角为14.02
±
1.00
°


技术总结
一种短波红外镜头,涉及红外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沿着从物面到像面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该短波红外镜头通过特定的透镜组合,通过仅6片透镜实现了短波红外镜头的功能,不仅降低了生产难度,缩减了制造成本,并且其还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宽、相对孔径大、结构紧凑、体积小、像质好等优点。像质好等优点。像质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攀 罗永芳 白玉琢 贾钰超 程海娟 李洪兵 吴绍华 钟建波 罗宏 王彩萍 吴秋月 邓红娟 张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