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及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9543发布日期:2021-11-25 1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系统(1),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变焦组(g2)、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组(g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对焦组(g4),所述变焦组(g2)和所述对焦组(g4)可沿光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g1)包括三枚透镜,所述变焦组(g2)包括四枚透镜,第二固定组(g3)包含六枚或七枚透镜,所述对焦组(g4)包括四枚或三枚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g1)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凹型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或凸凹型的第二透镜(l2)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型的第三透镜(l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与所述第二透镜(l2)胶合组成胶合镜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组(g2)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凹型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的第六透镜(l6)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七透镜(l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l6)与所述第七透镜(l7)胶合组成胶合镜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g3)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或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型的第九透镜(l9)、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或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的第十透镜(l10)、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型或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一透镜(l11)、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凹凸型的第十二透镜(l12)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型的第十三透镜(l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透镜(l9)、所述第十透镜(l10)与所述第十一透镜(l11)胶合组成胶合镜组,或者,所述第十透镜(l10)、所述第十一透镜(l11)与所述第十二透镜(l12)胶合组成胶合镜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组(g4)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凹型的第十四透镜(l14)、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五透镜(l15)、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六透镜(l16)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型的第十七透镜(l17)。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四透镜(l14)与所述第十五透镜(l15)胶合组成胶合镜组,所述第十六透镜(l16)与所述第十七透镜(l17)胶合组成胶合镜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g3)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的第九透镜(l9)、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透镜(l10)、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型的第十一透镜(l11)、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型的第十二透镜(l12)、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的第十三透镜(l1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四透镜(l14)。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透镜(l9)、所述第十透镜(l10)与所述第十一透镜(l11)胶合组成胶合镜组,所述第十三透镜(l13)和所述第十四
透镜(l14)胶合组成胶合镜组。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组(g4)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凹型的第十五透镜(l15)、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六透镜(l16)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凸型的第十七透镜(l17)。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五透镜(l15)与所述第十六透镜(l16)胶合组成胶合镜组。14.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焦距fw和望远端焦距ft满足以下关系:ft/fw≥3。15.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焦距fw和广角端第一枚透镜物侧面至最后一枚透镜像侧面的距离tlw满足以下关系:fw/tlw≥0.1。16.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焦距fw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组(g1)的焦距f1、所述变焦组(g2)的焦距f2、所述第二固定组(g3)的焦距f3以及所述对焦组(g4)的焦距f4满足以下关系:f1/fw≤6.5;f2/fw≤

1.5;f3/fw≤4.5;f4/fw≤4.5。17.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组(g2)从长焦端到望远端的移动距离d1和所述对焦组(g4)从长焦端到望远端的移动距离d2分别与广角端第一枚透镜物侧面至最后一枚透镜像侧面的距离tlw满足以下关系:∣d1/tlw∣≤0.35;∣d2/tlw∣≤0.1。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g1)中的胶合镜组的焦距fa与所述第一固定组(g1)的焦距f1、所述变焦组(g2)中的胶合镜组的焦距fb与所述变焦组(g2)的焦距f2分别满足以下关系:fa/f1≥3.5;fb/f2≥

4.5。19.根据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g3)中的胶合镜组的焦距fc与所述第二固定组(g3)的焦距f3满足以下关系:

1.5≤fc/f3≤2.5。20.根据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焦距fw与所述对焦组(g4)中的胶合镜组的焦距fd满足以下关系:

12≤fd/fw≤1.5。21.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g3)和所述对焦组(g4)中,至少一枚透镜的阿贝数vd满足以下条件:vd≥65。2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1)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面分光镜(2),位于所述光学系统(1)的像侧;所述柱面分光镜(2)物侧面为平面,像侧面为与物侧面具有0~2度倾角的柱面;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物侧面镀有分光膜系,且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厚度小于3mm;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像侧面为球面柱面或非球面柱面,且为凸面或凹面;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光轴垂直于物侧面且经过物侧面中心,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光轴与所述光学系统(1)的光轴相互倾斜,倾角为30~50度;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光轴与物侧面的相交点与光学系统(1)的光轴重合或偏离所述光学系统(1)的光轴0~5mm。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装置(3),位于所述柱面分光镜(2)的像侧;
所述补偿装置(3)为补偿镜,物侧面为平面,像侧面为与物侧面具有0~2度倾角的平面或曲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系统(1)及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变焦组(G2)、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组(G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对焦组(G4),所述变焦组(G2)和所述对焦组(G4)可沿光轴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组(G1)包括三枚透镜,所述变焦组(G2)包括四枚透镜,第二固定组(G3)包含六枚或七枚透镜,所述对焦组(G4)包括四枚或三枚透镜。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高低温不虚焦、高像质且公差敏感度较低。高像质且公差敏感度较低。高像质且公差敏感度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朝 应永茂 周小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