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标本定位及对比观察的载玻片

文档序号:29238578发布日期:2022-03-12 14:3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进行标本定位及对比观察的载玻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用载物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进行标本定位及对比观察的载玻片。


背景技术:

2.光学显微镜是生命科学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在微生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等课程中都会使用,而载玻片更是制作用于观察的标本的必要材料。制作标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置于玻璃或石英片制成的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然而,在实际使用载玻片制作标本和显微镜下观察时,由于实验种类、观察方法和实验目的不同,常规的载玻片并不能很好的一些特殊场景的使用需求,并存在一定的问题。
3.例如,在实验中,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目标组织或细胞,通常会采用染色的方式进行直观验证。以基础生物学实验中观察细胞器为例,不同的染色剂对不同的细胞器具有染色的专一性,例如:健那绿b(janus green b)仅对线粒体有专一性;碱性染料(例如碱性品红、苏木精等)可以专一使细胞核着色;中性红(neutral red)对液泡系有专一性,而对线粒体、细胞核等没有专一性。因此,用一种染色剂进行染色无法同时观察到其他种类细胞器。
4.针对上述情况,一般的做法通常是:在不同的载玻片上利用不同的染色剂分别制作对应的细胞器标本,在一个标本观察完毕后,更换另一片带有标本的载玻片进行下一个标本的观察。当存在对比观察实验的需求时,需要不断重复上述操作,过程非常繁琐。特别是每次更换标本后,还需要重复经历在低倍镜下重新寻找目标过程,消耗更多的实验时间,不利于对比观察和学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对载玻片内标本所在位置进行标示,且有利于对不同标本进行对比观察的载玻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进行标本定位及对比观察的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载玻片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状的用于放置盖玻片的载玻单元;所述载玻单元呈矩形,每个载玻单元相邻的载玻片本体上,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用于对载玻单元内部位置进行标示的标尺。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标尺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标尺和竖直方向的第二标尺,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的起点重合。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标尺以蚀刻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载玻片本体上。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标尺的最小单位为1mm,所述标尺每隔5mm标记数字。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玻单元的长度为22mm、宽度为21mm、深度为1mm。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玻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玻片本体的长度为76mm、宽度为26mm、厚度为2~3mm。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载玻单元之间的载玻片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将两个载玻单元进行分隔的隔离槽。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隔离槽两端的开口连通至所述载玻片本体的边缘。
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隔离槽的宽度为2mm,深度为1m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玻片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载玻单元,充分的利用载玻片上的空间,便于进行多个样品的对比观察实验,提高实验效率,节省操作时间。载玻单元采取矩形凹槽状的设计可以使载玻片与盖玻片更加贴合,使制片过程中染色等操作更加方便。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玻片在与载玻单元相邻的载玻片本体上设置了两条相互垂直的标尺,利用两条标尺对载玻单元内部位置进行标示和定位,方便在重复进行观察时更快速的找到标本所在位置,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玻片本体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而成,更便于加工成型及进行标尺刻度标记,同时在运输、使用及回收过程中不易伤人,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载玻片本体;2-载玻单元;3-标尺;31-第一标尺;32-第二标尺;4-隔离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实施例1
28.一种便于进行标本定位及对比观察的载玻片,其包括载玻片本体1,载玻片本体1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该材料的密度是玻璃的一半,同时机械强度与透明度极高,其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比普通玻璃高7~18倍,使其具有跌落不易破碎,在使用、运输、回收过程中不易伤人、高透光性的优点,在保证镜下观察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29.如图1所示,所述载玻片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凹槽状的用于放置盖玻片的载玻单元
2。该设计充分的利用载玻片上的空间,能够在同一个载玻片上制备两个标本,在进行对比观察实验时,只需移动载玻片使对应的载玻单元2至显微镜的观察视野下即可,无需对载玻片进行更换,也不需要经过“切换低倍镜、调高镜筒、更换玻片标本、低倍镜下重新寻找目标”等繁琐的操作步骤,更为简便快捷,能够提高实验效率,也更有利于对比观察、学习。当需要进行多个标本的对比观察时,也可以在载玻片本体1上设置多个载玻单元2,用于制作多个不同的标本。此外,载玻单元2采取矩形凹槽状的设计可以使载玻片与盖玻片更加贴合,使制片过程中染色等操作更加方便。
30.进一步的,与每个载玻单元2相邻的载玻片本体1上,分别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用于对该载玻单元2的内部位置进行标示的标尺3。对于载玻单元2内部的任一位置,都可以利用两条方向不同的标尺3来标示其平面位置。在首次观察到标本时,可以借助两条标尺3上的刻度对其平面位置进行记录,后续需要重复观察时,只需按照之前记录的平面位置进行查找和观测即可。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标尺3对标本所在位置进行标记,能实现更加方便、快捷的对标本进行定位,缩短显微镜视野下寻找标本所需的时间,特别是对于涂片一类的标本,能显著提高实验效率。
31.参见图2,所述标尺3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标尺31和竖直方向的第二标尺32,第一标尺31和第二标尺32的起点重合,所述标尺以蚀刻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载玻片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两条标尺3分别蚀刻在每个载玻单元2的左侧和上方的载玻片本体1上。每条标尺最小单位为1mm,每间隔5mm以数字作标记,两条标尺均以“0”刻度为起点,且“0”刻度设置在载玻单元2左上角两条标尺的交汇处。
32.进一步的,所述载玻单元2的宽度为21mm,长度为22mm,深度为1mm,与常见的20mm*20mm盖玻片配套使用。载玻单元2稍长的一边与盖玻片留有更大的空隙,便于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吸出多余的染液;深度为1mm的凹槽设计,在制作玻片标本过程中,不仅可以使所述载玻片与盖玻片更紧密贴合,而且能够限制染料等试剂的流动范围,避免载玻单元2之间采用不用的染料造成的相互干扰,使得样品与相关试剂接触更为紧密,提高染色效果及制片质量。在本实施例中,载玻片本体1的长度为76mm、宽度为26mm、厚度为2~3mm,两个载玻单元2沿载玻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个载玻单元2之间留有5~10mm的间距。
33.实施例2
34.参见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相邻的两个载玻单元2之间的载玻片本体1上还开设有将两个的载玻单元2进行分隔的隔离槽4。隔离槽4两端的开口连通至载玻片本体1的边缘。该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同一个载玻片内相邻的载玻单元2采用不同给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如染料不小心滴加过多,会从载玻单元2中溢出,容易造成污染、混色等情况。通过设置隔离槽4,多余的染液会流入隔离槽4,并经过隔离槽4流淌至载玻片本体1外部,进而不会流入相邻的载玻单元2,能够进一步避免了不同染料进行染色时发生污染或混色等情况。优选地,所述隔离槽4的宽度为2mm,深度为1mm。
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原理如下:
36.以图2所示的具有两个并列设置的载玻单元2的载玻片为例。使用时,将待观察的样品a和样品b分别置于左右两个载玻单元2中,将适量的染液滴加至载玻单元2的凹槽中,利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将盖玻片一侧与载玻单元2内的液体接触,使其呈45度角,缓缓放下盖玻片,使盖玻片慢慢接触液体以避免产生气泡。待染色充足后,用吸水纸从凹槽与盖玻片
间的留有的缝隙吸出染液,镜检观察。
37.观察过程中若遇到良好视野,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记录定位:首先,按照刻度目镜内“+”型刻度线的提示,将标本上的定位点移至视野中央;其次,转动移动载物台上的控制旋钮,将标本向下移动,寻找其上方对应的标尺刻度m进行记录;再次,慢慢上移标本再次找到定位点,将载玻片向右移动寻找其左侧对应的标尺刻度n并进行记录;最后,记录下该载玻单元2内标本的平面位置:(l,m,n),其中,l或r为所述结构所在的左侧凹槽或右侧凹槽,m为所述结构对应上方标尺刻度,n为所述结构对应左侧标尺刻度。当需要进行重复观察时,可以根据之前记录的位置,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良好视野的定位点。
38.当需要对标本a和b进行反复对比观察时,仅需左右移动载玻片,切换显微镜下对应的载玻单元2,再根据之前记录的平面位置,找到对应的定位点进行观察即可。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