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7729发布日期:2022-04-09 11:1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框架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一种框架眼镜。


背景技术:

2.在眼视科的临床医学中,光线透过眼球后若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可以称为近视性离焦;若聚焦在视网膜后方,可以称为远视性离焦。近些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如果视网膜周边成像为近视性离焦,则有可能减缓眼轴的增长,从而防控近视的进一步加深。
3.当配戴近视防控型眼镜时,为了更好地起到近视防控的效果,需要将近视防控镜片固定在预定位置,以使处方镜片的周边光学区与视网膜的周边区域相对应,从而在视网膜的周边区域形成近视性离焦。
4.然而,现有的框架眼镜的镜腿通常设计为固定长度,无法适配于不同的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腿长度可调节的近视控制型的框架眼镜。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眼镜,其包括近视控制型镜片、支承所述近视控制型镜片的镜框、以及与所述镜框连接的两个镜腿,各个镜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调节机构、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镜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夹持部以及调节部,所述夹持部为环形臂,其具有用于所述第二部分插入其中的中空区,在所述夹持部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可调节端部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狭槽,各个狭槽沿所述环形臂的周向彼此间隔,所述调节部套设于所述夹持部的外周以锁紧或释放所述可调节端部,其中,当所述调节部锁紧所述可调节端部时,所述狭槽的周向间距被缩小,使得所述环形臂锁紧所述第二部分。
7.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镜腿包括第一部分、调节机构和第二部分,通过设置在第一部分的一端的调节机构能够锁紧或释放第二部分,此时致使第二部分沿着轴向朝着靠近或远离第一部分的方向移动能够缩短或伸长镜腿整体的长度,由此能够调节镜腿的长度;另外通过近视控制型镜片能够起到近视防控的效果。
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配戴时朝向下侧弯曲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呈环抱式结构,且在配戴时分别包绕耳朵的前侧和后侧。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佩戴时的稳固性。
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调节部为弹性夹,所述弹性夹包括一对彼此铰接、且内周面和所述可调节端部的外周面形状匹配的夹子。由此,能够通过调节部对可调节端部进行锁紧或释放。
1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并且所述调节部为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螺母,当所述螺母被通过沿
着所述夹持部的纵向方向旋拧时,所述狭槽的周向间距被缩小。由此,能够简便地对可调节端部的内径进行调节。
1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在朝向所述调节部的纵向端面的方向上,所述调节部的一个端部的内周面形成为逐渐内缩的第一锥面,当所述第一锥面抵靠所述可调节端部时,所述狭槽的周向间距被缩小。由此,能够通过调节部对可调节端部进行锁紧或释放。
1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可调节端部在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面形状匹配的第二锥面。由此,能够便于调节部向可调节端部施加作用。
1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在所述夹持部的内壁上设有具备弹性的凹部和/或凸起,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上设有凸起和/或凹部,当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二部分时,所述夹持部的凹部和/或凸起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凸起和/或凹部卡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凹部和凸起的配合,能够有效抑制被夹持在夹持部的第二部分发生不期望的移动或旋转。
1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和/或凹部;和/或所述夹持部设有沿着所述夹持部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凹部和/或凸起。
1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由此,能够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框架眼镜时的舒适感。
1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形状被构造成与用户耳朵的耳根的形状相匹配。由此,能够有利于佩戴的稳固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利于提高佩戴时的稳固性,且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框架眼镜时的舒适感。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眼镜,能够提供一种镜腿长度可调节的框架眼镜。
附图说明
18.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19.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0.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的示意图。
21.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的侧视图。
22.图4a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镜腿的示意图。
23.图4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镜腿的分解示意图。
24.图4c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镜腿的剖面图。
25.图5a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调节部未向夹持部施加作用的示意图。
26.图5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调节部向夹持部施加作用的示意图。
27.图6a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28.图6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锁止结构对第二部分进行锁止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
30.100

框架眼镜,
31.10

近视控制型镜片,30

镜框,
32.20

镜腿(20a

镜腿,20b

镜腿),ca

镜腿的中心轴线,
33.21

第一部分,211

中空部分,
34.23

调节机构,
35.24

夹持部,241

中空区,242

固定端部,248

外螺纹,
36.243

可调节端部,244

狭槽,245

第一臂,246

第二臂,247

第二锥面,
37.25

调节部,257

第一锥面,258

内螺纹,
38.28

锁止结构,281

凹部,282

凸起,
39.22

第二部分,221

第一固定部,222

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框架眼镜可以用于近视防控和/或矫正视力。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框架眼镜还可以简称为例如眼镜、近视控制型眼镜、视力矫正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各名称是为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近视防控和/或矫正视力的眼镜,并且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的。
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眼镜进行详细说明。
44.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100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100的示意图。
45.在一些示例中,框架眼镜100可以包括近视控制型镜片10、镜框30、以及与镜框30连接的镜腿20(参见图1和图2)。镜框30可以用于支承近视控制型镜片10。
46.在一些示例中,近视控制型镜片10可以具有光学区和周边区(未图示)。当用户佩戴框架眼镜100时,经过光学区而进入眼球的光线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经过周边区而进入眼球的光线可以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近视控制型镜片10能够起到近视防控的效果。在一些示例中,近视控制型镜片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镜框30的形状可以与近视控制型镜片10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支承近视控制型镜片10。
47.在一些示例中,框架眼镜100可以包括两个镜腿20(如图2所示的镜腿20a和镜腿20b),两个镜腿20可以分别与镜框30的两侧连接(物理连接)。由此,通过移动镜腿20能够移动镜框30。
48.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框架眼镜100的侧视图。
49.在一些示例中,镜腿2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21、调节机构23、以及第二部分22(参见图3)。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21的一端可以连接于镜框30并且另一端可以连接于调节机构23(参见图3)。第二部分22可以可移动地设置在调节机构23内。
5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21可以铰接于镜框30,或者与镜框30一体成型。
51.在一些示例中,镜腿20可以通过调节机构23而形成为可伸缩结构从而调节长度,具体参见如下描述。
52.图4a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镜腿20的示意图。图4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镜腿20的分解示意图。图4c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镜腿20的剖面图。在图4a、图4b和图4c中,线ca示意性地表示镜腿20沿着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
53.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21可以呈圆筒状且具有中空部分211(参见图4b),并且中空部分211的尺寸可以略大于第二部分22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二部分22沿着镜腿20的轴向朝着靠近第一部分2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部分22可以部分置于中空部分211内。
54.在一些示例中,调节机构23可以包括夹持部24以及调节部25(参见图4a和图4b)。第二部分22可以可移动地设置在夹持部24内以调节镜腿20整体的长度。通过调节部25可以致使夹持部24锁紧或释放第二部分22。
55.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24可以为环形臂(参见图4b)。夹持部24可以具有中空区241,第二部分22可以可移动的设置在中空区241内。也就是说,中空区241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二部分22的外径。
56.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24靠近第一部分21的一端的可以为固定端部242。夹持部24可以被固定于第一部分21的一端。例如在如图4a所示的示例中,夹持部24的固定端部242可以套设在第一部分21的外周。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24的固定端部242的内径可以与第一部分21的外径一致或略大于第一部分21的外径以使夹持部24能够套设在第一部分21的外周。
57.在另一些示例中,夹持部24的固定端部242的外径也可以与第一部分21的内径一致或略小于第一部分21的内径以使第一部分21能够套设在夹持部24的外周(未图示)。
58.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24靠近第二部分22的一端可以为可调节端部243。通过可调节端部243可以锁紧第二部分22。具体而言,可调节端部243上可以设有沿着纵向(即沿着镜腿20的中心轴线ca的方向,或者说是夹持部24的长度方向)延伸狭槽244(参见图4b)。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对第二部分22进行夹持(也可以称为锁紧)时,通过调节狭槽244的周向间距使间距缩小,能够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抵接于第二部分22的外周以锁紧第二部分22;当需要释放被锁紧的第二部分22时,通过调节狭槽244的周向间距使间距增大,能够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由抵接于第二部分22的外周转变为与第二部分22的外周分离的状态,从而释放第二部分22。
59.在一些示例中,狭槽24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例如,在如图4b所示的示例中,可调节端部243上可以设置有2个狭槽244,即狭槽244a、以及狭槽244b。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狭槽244的数量,例如1个、3个、4个、5个或6个。在一些示例中,各个狭槽244可以沿着环形臂的周向彼此间隔(参见图4b)。
60.在一些示例中,可调节端部243可以被狭槽244分为多个臂。例如,在如图4b所示的示例中,可调节端部243可以被狭槽244a和狭槽244b分为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以下,以可调节端部243被狭槽244a和狭槽244b分为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进行示例性说明。
61.在一些示例中,环形臂的可调节端部243可以具有弹性。在一些示例中,环形臂的可调节端部243在大致正交于中心轴线ca的方向上可以具有弹性。当沿着大致正交于中心轴线ca的方向以靠近中心轴线ca的方式对可调节端部243施加作用时,可调节端部243可以
朝向靠近中心轴线ca的方向收缩以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抵接于第二部分22的外周从而锁紧第二部分22;当停止或减小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时,可调节端部243可以朝向远离中心轴线ca的方向回弹以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离开第二部分22的外周从而释放第二部分22。
6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在沿着由第一部分21至第二部分22的方向上可以背向中心轴线ca远离。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即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的靠近第二部分22的一端与靠近第一部分21的一端相较而言,靠近第一部分21的一端与中心轴线ca的距离更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向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能够使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向内收拢(此时狭槽244的间距减小),从而对第二部分22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停止或减小向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能够使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向外侧回弹从而释放第二部分22。由此,能够操作简便地对第二部分22进行释放。
63.在一些示例中,调节部25可以套设于夹持部24的外周以锁紧或释放可调节端部243。具体而言,调节部25可以以靠近中心轴线ca的方式对可调节端部243施加作用以使狭槽244的间距减小,进而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抵接于第二部分22的外周;当调节部25停止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作用时,狭槽244的间距增大,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朝着远离中心轴线ca的方向回撤,进而可以释放第二部分22。
64.在一些示例中,夹持部24的外周可以设有外螺纹248(参见图4b)。调节部25为内部形成有与夹持部24的外螺纹248相匹配的内螺纹258的螺母(参见图4c)。在这种情况下,调节部25可以套设在夹持部24的外周并且通过沿着夹持部24的纵向方向(即夹持部24的轴向)旋拧能够使调节部25相对于夹持部24进行纵向位移。由此,能够简便地对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径进行调节。
65.在一些示例中,当调节部25被沿着夹持部24的纵向方向旋拧时,调节部25可以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以使狭槽244的周向间距被缩小,从而锁紧第二部分22。
66.在一些示例中,在朝向调节部25的纵向端面的方向上,调节部25的一个端部的内周面可以形成为逐渐内缩的第一锥面257。例如,在如图4c所示的示例中,在沿着中心轴线ca的剖面上,调节部25相对靠近第二部分22的一端的内壁可以沿着由第一部分21至第二部分22的方向呈渐缩的斜线状(即第一锥面257的剖面示意图)。当第一锥面257抵靠可调节端部243时,狭槽244的周向间距被缩小从而锁紧第二部分2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节部25能够对狭槽244的周向间距进行调节,从而锁紧或释放第二部分22。
67.在一些示例中,可调节端部243在朝向第二部分22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第一锥面257形状匹配的第二锥面247(参见图4c)。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锥面257抵接于第二锥面247时,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可以向内收拢对第二部分22进行夹持,通过适配的第一锥面257与第二锥面247的抵接能够便于调节部25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作用。
68.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前所述,夹持部24的的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在沿着由第一部分21至第二部分22的方向上可以背向中心轴线ca远离。在这种情况下,在调节部25沿着从夹持部24的固定端部242至可调节端部243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调节部25的内壁与夹持部24的外周抵接以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从而使狭槽244的缝隙逐
渐减小,第一臂245和第二臂246的内壁向内收拢以对第二部分22进行夹持。
69.在另一些示例中,调节部25可以为弹性夹。弹性夹可以包括一对彼此铰接、且内周面和可调节端部243的外周面形状匹配的夹子(未图示)。当弹性夹套设在可调节端部243的外周时可以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以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抵接于第二部分22的外周对第二部分22进行夹持。
70.图5a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调节部25未向夹持部24施加作用的示意图。图5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调节部25向夹持部24施加作用的示意图。在图5a和图5b中,d1方向是指由第二部分22至第一部分21的方向,d2方向是指由第一部分21至第二部分22的方向。
71.以下,结合图5a和图5b对调节部25和夹持部24的状态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调节部25套设在夹持部24的外周,当调节部25被沿着d1方向旋拧并且移动至如图5b所示的位置时,第一锥面257与第二锥面247抵接并且可调节端部243在由调节部25的内壁提供的外力的作用下由图5a所示的形态向内收拢至如图5b所示的状态,即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与第二部分22的外壁抵接以锁紧第二部分22。
72.另外,当需要释放第二部分22对长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将调节部25沿着d2方向旋拧至第一锥面257不与第二锥面247接触的位置(例如图5a所示的位置)以停止向可调节端部243施加朝向中心轴线ca的作用,使可调节端部243的内壁离开第二部分22的外壁,从而释放第二部分22,再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部分22朝着d1或d2方向移动以调整镜腿20的长度。
73.图6a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锁止结构28的示意图。图6b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锁止结构28对第二部分22进行锁止的示意图。
74.在一些示例中,调节机构23可以具有锁止结构28以对第二部分22进行锁紧(参见图6a)。具体而言,锁止结构28可以包括设置在夹持部24的内壁上的具备弹性的凹部281和/或凸起282、以及设置在第二部分22的外周上的凸起282和/或凹部281(稍后描述)。当夹持部24夹持第二部分22时,夹持部24的凹部281和/或凸起282与第二部分22的凸起282和/或凹部281卡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凹部281和凸起282的配合,能够有效抑制被夹持在夹持部24的第二部分22发生不期望的移动或旋转。
75.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部分22可以设有沿着第二部分22的纵向方向(即第二部分2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凸起282和/或凹部281;和/或夹持部24设有沿着夹持部24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凹部281和/或凸起282。例如,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示例中,锁止结构28可以包括设置在夹持部24的内壁上1个凸起282、以及设置在第二部分22的外周上的多个凹部281,当第二部分22沿着中心轴线ca移动至预定位置且夹持部24对第二部分22进行夹持时,夹持部24内壁上的凸起282可以与第二部分22外周上的相应位置的凹部281卡合。
76.在一些示例中,锁止结构28可以与调节部25联动。具体而言,凸起282可以设置成可缩回的弹性件并且在夹持部24的内壁设置用于供凸起282回缩的区域,另外在调节部25的内壁设置用于将凸起282从回缩区域触发至凸出夹持部24的内壁的触发件(未图示)。在调节部25未锁紧可调节端部243的状态下,凸起282可以缩回至调节部25的内壁区域内;在调节部25锁紧可调节端部243的状态下,凸起282可以被触发件触发至凸出夹持部24的内
壁,与第二部分22外周上的凹部281卡合。在这种情况下,在调节部25和夹持部24处于非锁紧状态时,能够便于第二部分22在夹持部24内部移动。
77.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部分22可以包括配戴时朝向下侧弯曲的第一固定部221(参见图3)。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部分22可以包括配戴时朝向下侧弯曲的第二固定部222(参见图3)。第一固定部221和第二固定部222可以呈环抱式结构,且在配戴时分别包绕耳朵的前侧和后侧。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佩戴时的稳固性。
7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固定部22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固定部222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框架眼镜100时的舒适感。
79.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固定部221和第二固定部222的形状可以被构造成与用户耳朵的耳根的形状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利于提高佩戴时的稳固性,且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框架眼镜100时的舒适感。
80.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框架眼镜100中,通过设置在第一部分21的一端的调节机构23能够锁紧或释放第二部分22,此时致使第二部分22沿着轴向朝着靠近或远离第一部分21的方向移动能够缩短或伸长镜腿20整体的长度,由此能够对镜腿20的长度进行调节。
81.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