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6705发布日期:2022-08-23 23:0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发光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


背景技术:

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阴离子多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长光线而通过黄、红光,以及近、远红外光,其电阻低,具有开关与记忆特性,然而玻璃往往要用于制作背光发光玻璃。
3.现有的背光发光玻璃,存在使用时边缘不能进行保护密封,从而容易发生漏光以及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包括基础机构和保护机构,所述基础机构的内部上方连接有用于复合发光的组合机构,用于遮光防破损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基础机构的外部一周,所述基础机构的内侧下方固定有用于组合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封边套、卡合边、粘胶层、硅胶垫和橡胶条,所述封边套的上下方一侧固定有卡合边,且卡合边的下方一侧粘接有粘胶层,所述封边套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硅胶垫,且硅胶垫的外表面与封边套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封边套的外部一侧表面安装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的设置数目为三个。
7.优选的,所述基础机构包括底板层、反射层和导光层,所述底板层的上方设置有反射层,且反射层的上方连接有导光层。
8.优选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下扩散膜、增光膜和上扩散膜,所述下扩散膜的上方固定有增光膜,且增光膜的上方连接有上扩散膜。
9.优选的,所述组合机构还包括钢化膜,所述钢化膜设置在上扩散膜的上方,且钢化膜的厚度大于上扩散膜的厚度。
10.优选的,所述组合机构还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连接在钢化膜的上方,且防护膜的下表面与钢化膜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玻璃基板、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玻璃基板的上方固定有第一介质层,且第一介质层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介质层。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介质层,所述第三介质层设置在第二介质层的上方,且第三介质层的下表面与第二介质层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背光发光玻璃,机械稳定性和高温热处理稳定性好,且增强光线的照射,提高亮度,同时可以防止发光时边缘发生漏光影响透光的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射层,反射层是在透明的聚酯膜上溅镀一层金属或纳米级陶瓷材料,以此可以来反射红外线达到隔热目的,通过导光层,其材料为透明压克力板材,具有很高的透光率,且其扩冲击能力强,通过第一介质层,为zro和zroxny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二介质层,为ti、al、si、ni、fe等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三介质层,为ti、al、ta、nb、fe等金属的氮化物或其氮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制成后可以使得整体的机械稳定性和高温热处理稳定性好;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扩散膜和上扩散膜,其为pet材质,光线通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穿过折射率不一样的载体,让光出现很多的折射、反射和散射的现象,可改变光线,以满足光学分散的效果,通过增光膜,其为棱镜片,可以进行增强光线的照射,提高亮度,通过钢化膜和防护膜,可以在整体的最外层形成防护,避免撞击磕碰对内部造成损坏,同时可以防止出现刮花;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封边套和卡合边,可以在整体的外部边缘进行防护以及遮挡,防止整体的外部边缘容易受到撞击碰撞而发生损坏,同时遮挡后,可以防止发光时边缘发生漏光影响透光的效果的问题,通过粘胶层,可以将封边套在安装后进行粘接固定,避免发生脱落,通过硅胶垫,可以对内部接触面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造成磨损,通过橡胶条,可以使得侧面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同时可以在放置时防止打滑。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基础机构;101、底板层;102、反射层;103、导光层;2、组合机构;201、下扩散膜;202、增光膜;203、上扩散膜;204、钢化膜;205、防护膜;3、保护机构;301、封边套;302、卡合边;303、粘胶层;304、硅胶垫;305、橡胶条;4、连接机构;401、玻璃基板;402、第一介质层;403、第二介质层;404、第三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背光发光玻璃,包括基础机构1和保护机构3,基础机构1的内部上方连接有用于复合发光的组合机构2,底板层101、反射层102和导光层103,底板层101的上方设置有反射层102,且反射层102的上方连接有导光层103,通过反射层102,反射层102是在透明的聚酯膜上溅镀一层金属或纳米级陶瓷材料,以此可以来反射红外线达到隔热目的,通过导光层103,其材料为透明压克力板材,具有很高的透光率,且其扩冲击能力强,下扩散膜201、增光膜202和上扩散膜203,下扩散膜201的上方固定有增光膜202,且增光膜202的上方连接有上扩散膜203,通过下扩散膜201和上扩散膜203,其为pet材质,光线通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穿过折射率不一样的载体,让光出现很多的折射、反射和散射
的现象,可改变光线,以满足光学分散的效果,通过增光膜202,其为棱镜片,可以进行增强光线的照射,提高亮度,钢化膜204,钢化膜204设置在上扩散膜203的上方,且钢化膜204的厚度大于上扩散膜203的厚度,防护膜205,防护膜205连接在钢化膜204的上方,且防护膜205的下表面与钢化膜204的上表面紧密贴合,通过钢化膜204和防护膜205,可以在整体的最外层形成防护,避免撞击磕碰对内部造成损坏,同时可以防止出现刮花;
23.如图1-3所示,用于遮光防破损的保护机构3设置于基础机构1的外部一周,基础机构1的内侧下方固定有用于组合固定的连接机构4,保护机构3包括封边套301、卡合边302、粘胶层303、硅胶垫304和橡胶条305,封边套301的上下方一侧固定有卡合边302,且卡合边302的下方一侧粘接有粘胶层303,封边套30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硅胶垫304,且硅胶垫304的外表面与封边套30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封边套301的外部一侧表面安装有橡胶条305,且橡胶条305的设置数目为三个,通过封边套301和卡合边302,可以在整体的外部边缘进行防护以及遮挡,防止整体的外部边缘容易受到撞击碰撞而发生损坏,同时遮挡后,可以防止发光时边缘发生漏光影响透光的效果的问题,通过粘胶层303,可以将封边套301在安装后进行粘接固定,避免发生脱落,通过硅胶垫304,可以对内部接触面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造成磨损,通过橡胶条305,可以使得侧面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同时可以在放置时防止打滑,玻璃基板401、第一介质层402和第二介质层403,玻璃基板401的上方固定有第一介质层402,且第一介质层402的上方连接有第二介质层403,第三介质层404,第三介质层404设置在第二介质层403的上方,且第三介质层404的下表面与第二介质层403的上表面紧密贴合,通过第一介质层402,为zro2和zroxny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二介质层403,为ti、al、si、ni、fe等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三介质层404,为ti、al、ta、nb、fe等金属的氮化物或其氮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制成后可以使得整体的机械稳定性和高温热处理稳定性好。
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背光发光玻璃,首先通过反射层102,反射层102是在透明的聚酯膜上溅镀一层金属或纳米级陶瓷材料,以此可以来反射红外线达到隔热目的,随后通过导光层103,其材料为透明压克力板材,具有很高的透光率,且其扩冲击能力强,然后通过第一介质层402,为zro2和zroxny中的至少一种,在通过第二介质层403,为ti、al、si、ni、fe等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随通过第三介质层404,为ti、al、ta、nb、fe等金属的氮化物或其氮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制成后可以使得整体的机械稳定性和高温热处理稳定性好,此时通过下扩散膜201和上扩散膜203,其为pet材质,光线通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穿过折射率不一样的载体,让光出现很多的折射、反射和散射的现象,可改变光线,以满足光学分散的效果,随后通过增光膜202,其为棱镜片,可以进行增强光线的照射,提高亮度,然后通过钢化膜204和防护膜205,可以在整体的最外层形成防护,避免撞击磕碰对内部造成损坏,同时可以防止出现刮花,此时通过封边套301和卡合边302,可以在整体的外部边缘进行防护以及遮挡,防止整体的外部边缘容易受到撞击碰撞而发生损坏,同时遮挡后,可以防止发光时边缘发生漏光影响透光的效果的问题,随后通过粘胶层303,可以将封边套301在安装后进行粘接固定,避免发生脱落,然后通过硅胶垫304,可以对内部接触面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造成磨损,最后通过橡胶条305,可以使得侧面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同时可以在放置时防止打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