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359发布日期:2022-07-29 23:3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投影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2.投影装置通常用于营造氛围,其可以应用于剧场、演播厅、酒吧、迪厅等具有舞台娱乐效果需求的场景。例如,随着居家娱乐或营造特定投影氛围的需求日渐兴盛,小巧便携、多功能且低功耗的小型氛围投影灯具,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家庭娱乐生活中。投影装置可以用于投射星云,例如,现有的投影装置是通过电机控制菲林片和玻璃纹片旋转,来实现动态的星云效果的方式,然而这样实现方式会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投影装置,以克服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外壳、光源组件、聚光组件、成像组件以及控制主板。外壳设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外露孔。光源组件设于安装腔内,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三个rgb灯珠,不同的rgb灯珠发出的色光的颜色不同,聚光组件设于安装腔内,聚光组件包括多个聚光透镜,每个聚光透镜对应于一rgb灯珠设置,成像组件安装于聚光组件的出光侧,并与外露孔对应,以使光源组件的光束形成投影画面,控制主板与光源组件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至少三个rgb灯珠按照预设模式进行亮灭和/或颜色切换。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装置,由于不同的rgb灯珠发出的色光的颜色不同,每个聚光透镜对应于一rgb灯珠设置,这样聚光透镜能够对每个rgb灯珠发出的色光进行聚光,由于成像组件安装于聚光组件的出光侧,其能够使光源组件的光束形成投影画面,控制主板通过控制至少三个rgb灯珠的亮灭和/或颜色变化,来形成不同效果的投影画面,从而可以以更加简单的方式来实现投影画面的动态效果,而且简化了投影装置的内部结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切换投影画面的类型,例如,随机控制一颗或两颗rgb灯珠混成白光,在其他rgb灯珠缓慢变化时快速闪烁,以产生闪电或爆炸的效果。例如,背景灯光颜色以蓝色、靛色、绿色为主,随机控制出现一颗或两颗rgb灯珠发出洋红色、黄绿色作为点缀,光斑颜色缓慢改变,营造一种星云氤氲的效果,这样更加有利于灯光场景的设计,同时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灯光氛围。
附图说明
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投影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9.图3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投影装置的安装件、混光扩散板、聚光透镜以及成像透镜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投影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装置的rgb灯珠、导光件以及聚光透镜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6为如图5所示结构的光路示意图。
13.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装置的rgb灯珠、聚光透镜以及混光结构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8示出了如图7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9示出了如图7所示结构的光路示意图。
16.图10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投影装置的沿水平方向进行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装置10,包括外壳11、光源组件12、聚光组件13、成像组件19以及控制主板180。投影装置10可以投射出星云、闪电、爆炸效果等投影画面。
21.外壳11设有安装腔113以及与安装腔113连通的外露孔114。光源组件12设于安装腔113内,光源组件12包括至少三个rgb灯珠121,不同的rgb灯珠121发出的色光的颜色不同,聚光组件13设于安装腔113内,聚光组件13包括多个聚光透镜133,每个聚光透镜133对应于一rgb灯珠121设置,成像组件19安装于聚光组件13的出光侧,并与外露孔114对应,以使光源组件12的光束形成投影画面,控制主板180与光源组件12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至少三个rgb灯珠121按照预设模式进行亮灭和/或颜色切换。预设模式可以是指至少三个rgb灯珠121按照不同的先后顺序进行亮灭和/或颜色切换的控制。
22.在本实施例中,成像组件19包括成像透镜134,成像透镜134可以为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透光片结构,例如,其可以为玻璃纹片,其表面设有特定的纹路,成像透镜134可以对透过的光进行干涉,投影装置10利用光学投影的原理,光通过成像透镜134后可将成像透镜134的纹路投射出来。
23.需要说明的是,成像组件19与外露孔114对应,可以是指成像组件19通过外露孔
114外露,或者,也可以是指成像组件19安装在安装腔113内,成像组件19的出光侧朝向外露孔114。在本实施例中,成像组件19位于安装腔113内,成像组件19的成像透镜134的出光侧朝向外露孔114。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装置10,控制主板180通过控制至少三个rgb灯珠121的亮灭和/或颜色变化,投影画面的动态效果,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切换投影画面的类型,例如,控制主板180可以根据投影画面实际所需的颜色对应的灯光效果,采用相近色或对比色来衬托投影画面上的星球颜色,同时调整各个光斑单元的亮度有所不同(光斑单元指的是每颗rgb灯珠对应的光斑),控制主板180可以控制对应的rgb灯珠121不断缓慢变化,平滑过渡,以增加投影画面的层次感;若选择闪电或爆炸模式,控制主板180可以随机一颗或两颗rgb灯珠121混成白光,再控制其它的rgb灯珠121在缓慢变化时进行快速闪烁,以产生闪电或爆炸的效果。例如,当投影画面上的星球为地球时,控制主板180可以控制三个rgb灯珠181分别发出蓝色、靛色、绿色的色光,随机控制一颗或两颗发出洋红色、黄绿色的色光作为点缀,并控制光斑的颜色缓慢变化,从而营造一种星云氤氲的效果,这样更加有利于灯光场景的设计,同时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灯光氛围。
25.由于rgb灯珠直接经过成像组件19投射出来的投影画面仍然可以明显的看到红绿蓝三色,而无法混成一种颜色(例如想要红光和绿光混合成黄色光斑,因为没有混光,导致出来的光斑仍然是红色和绿色交错),影响场景设计和投影画面的氛围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影装置10包括混光结构(图未示出),混光结构位于安装腔113内,混光结构设于成像组件19与聚光组件13之间,或者,设于rgb灯珠121与聚光组件13之间。通过设置混光结构,每个rgb灯珠121发出的色光通过混光结构后,每个rgb灯珠121的色光被充分混合的混光,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投影出去的光束仍然为多种色光交错,从而有效地形成投影画面的动态效果(例如星云氤氲的灯光效果),如此投射出来的光斑单元(即每个rgb灯珠)即为混合好的单色,而不是多种色光(例如,红绿蓝)交错叠加的突兀状态。
26.在本实施例中,混光结构可以设于成像组件19与聚光组件13之间,混光结构包括混光扩散板131以及透光支架132。具体地,混光扩散板131安装于安装腔113内,并位于rgb灯珠121的出光侧,rgb灯珠121的色光经过混光扩散板131混合后形成混光。透光支架132安装于安装腔113内,并位于混光扩散板131的出光侧,透光支架132与混光扩散板131相对,透光支架132设有供混光通过的多个透光通道1321。每个聚光透镜133对应于一透光通道1321,以对通过对应的透光通道1321的混光进行聚光。成像组件19安装于聚光透镜133的出光侧,并与外露孔114对应,以使混光形成投影画面。
27.每个rgb灯珠121的色光经过混光扩散板131混合后形成混光,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投影出去的光束仍然为多种色光交错,从而有效地提升投影画面的动态效果,每个rgb灯珠121发出的色光通过混光扩散板131后,分别形成充分混合的混光,各路混光分别通过透光支架132上的对应透光通道1321,再被对应的聚光透镜133聚成窄光束,再通过成像组件19后在投影面上形成特定的投影画面,如此投射出来的光斑单元(即每rgb灯珠121)即为混合好的单色光,而不是多种色光(例如,红绿蓝)交错叠加的突兀状态。另外,通过控制至少三个rgb灯珠121的亮灭的频率、颜色变化的过渡情况,可以形成动态投影画面(例如动态的星云光斑的氤氲效果),这样更加有利于灯光场景的设计,同时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灯光
氛围。
28.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包括顶壳111以及底壳112,顶壳111盖合在底壳112上,顶壳111与底壳112共同限定形成安装腔113,外露孔114可以贯穿顶壳111和/或底壳112的侧壁。示例性地,顶壳111的侧壁设有第一缺口,底壳112的侧壁设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顶壳111盖合在底壳112上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共同构成外露孔114。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壳112的底部可以设有平整结构,以使投影装置10平稳摆放。此外,外壳11的顶壳111和/或底壳112可以设有装饰件1115,装饰件1115可以环设在顶壳111的顶部以及底壳112的底部。
30.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2包括基板123,基板123可以是硬质线路板,基板123安装于安装腔113内,并可以与外露孔114相对间隔设置,至少三个rgb灯珠121安装于基板123的同一侧,例如,rgb灯珠1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rgb灯珠121均安装在基板123朝向外露孔114的表面。示例性地,多个rgb灯珠121可以呈直线排布、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排布。至少三个rgb灯珠121可以分别用于发出红光、蓝光和绿光。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rgb灯珠1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例如,rgb灯珠121的数量可以为4、5、6、7个或者其它的数量。
31.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可以包括上支撑壳141和下支撑壳142,上支撑壳141和下支撑壳142安装于安装腔113内,下支撑壳142可以固定在底壳112的底壁上,上支撑壳141与下支撑壳142共同围合形成光学安装通道1411。光学安装通道1411的一端朝向外露孔114。rgb灯珠121位于光学安装通道1411的另一端,可以理解为:rgb灯珠121的出光面可以朝向光学安装通道1411,或者,rgb灯珠121可直接安装于光学安装通道1411内。光学安装通道1411用于为透光支架132以及成像组件19(例如,成像透镜134)等结构提供安装空间,其还为rgb灯珠121的光束的出射提供通道。光学安装通道1411可以大致沿外露孔114的轴向延伸设置。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光源组件12还包括安装件151,安装件151可以用于固定rgb灯珠121。具体地,安装件151可以安装于光学安装通道1411远离外露孔114的一端,安装件151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光源安装腔1511,光源安装腔1511大致沿安装件151的厚度方向贯穿安装件151。每个光源安装腔1511与一透光通道1321相对,每个rgb灯珠121安装于一光源安装腔1511。
33.在本实施例中,透光支架132以及成像透镜134固定于光学安装通道1411内。透光支架132与成像透镜134可以大致沿着rgb灯珠121的出光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上支撑壳141和下支撑壳142的内壁均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对透光支架132、成像透镜134等进行固定限位,以保证透光支架132与成像透镜134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限位结构可以是台阶或环形槽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34.在本实施例中,透光支架132大致呈环状体结构,透光支架132朝向光源组件12的表面设有收容部1322,收容部1322与每个透光通道1321连通,收容部1322可以是透光支架132的表面凹陷形成。混光扩散板131安装于收容部1322内,rgb灯珠121至少部分地位于收容部1322内。
35.在本实施例中,混光扩散板131的外轮廓形状与收容部1322的形状相适配,混光扩
散板131可以过盈地嵌设在收容部1322内。安装件151安装于收容部1322内,并将混光扩散板131抵紧在收容部1322内。具体地,安装件151的外轮廓形状与收容部1322的形状相适配,安装件151的至少部分嵌设在收容部1322内,并将混光扩散板131抵紧在收容部1322的底部。这样不仅便于混光扩散板131以及安装件151的稳固安装,而且使得产品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内部结构的组装长度,同时,由于rgb灯珠121以及混光扩散板131位于收容部1322内,这样基本可以避免漏光,保证投影画面的亮度和清晰度。
36.在本实施例中,混光扩散板131的透过率范围可以为70%~85%,通过将混光扩散板131的透光率控制在此范围内,可以使光束的透过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光束的透过率较低,但混光效果很好,而且光斑的亮度也可以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光斑的亮度不会很亮,这样投影装置10可以很好地投射出星云氤氲的灯光效果。
37.混光扩散板131能够将每个rgb灯珠121的色光混合成一种颜色,例如,其可以将一个rgb灯珠121的红光、绿光混合成黄色光斑,有效地避免了在没有混光的作用下而导致投射出来的光斑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光交错(例如,红色和绿色交错),因此,本方案通过设置混光扩散板131,能够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效地提升投影画面的质量,通过混光扩散板131对每个rgb灯珠121发出的色光进行混光,混光能够通过每个透光通道1321重新形成点光源,这样混光能够均匀地从多个透光通道1321通过成像透镜134形成亮度和颜色均匀的投影画面。
38.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聚光透镜133可以为tir聚光透镜。聚光透镜133可以固定于光学安装通道1411。透光支架132背离光源组件12的表面间隔地设有多个透镜安装槽1323,每个透镜安装槽1323与一透光通道1321连通,具体地,透光通道1321将收容部1322与每个透镜安装槽1323连通,每个聚光透镜133安装于一透镜安装槽1323内,聚光透镜133可以半嵌或者全部嵌设于透镜安装槽1323内。这样便于将每个聚光透镜133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聚光透镜133可以粘胶固定在透镜安装槽1323内。采用这样的设计,每个聚光透镜133可以与一透光通道1321对应,当混光从每个透光通道1321出射后重新形成点光源,点光源在经聚光透镜133准直后投射出,聚光透镜133将宽光束聚成窄光束,窄光束经过玻璃纹片,形成带纹路信息的光束,最后形成带有纹路的投影画面。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通道1321的孔径尺寸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6mm。这样将透光通道的孔径控制在孔径较小的范围内,多束混光通过孔径较小的透光通道1321后形成点光源,透光通道1321形成的点光源的发光面会较小,这样混光在经过聚光透镜133准直后的准直度更高,投影装置10投影出的光斑纹路更加的清晰。
4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混光结构设于成像组件119与聚光组件13之间时,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混光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导光件181,导光件181可以为导光柱结构,每个导光件181设于一聚光透镜133与一rgb灯珠121之间,以用于将多个rgb灯珠121的色光混合后并导入聚光透镜133。导光件181的出光面可以正对聚光透镜133的入光面,聚光透镜133将光束收窄,形成小角度的混合光束。
41.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混光结构设于成像组件19与聚光组件13之间时,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混光结构可以包括多个聚光部182以及多组混光部183,每个聚光透镜133的出光面设有一组混光部183,每组混光部183包括多个混光凸起1831,每个聚光部182设于一聚光透镜133与成像组件19之间,每个聚光部182朝向聚光透镜133的表面设有多个凹面
1821,聚光部182朝向成像组件19的表面设有多个聚光凸起1823,也即聚光部182朝向成像透镜134的表面设有多个聚光凸起1823,每个聚光凸起1823的表面可以近似为半球面结构或者棱锥体结构,多个凹面1821与多个聚光凸起1823一一对应。每个聚光部182的多个凹面1821与每组混光部183的多个混光凸起1831一一对应。具体地,每组混光部183中的多个混光凸起1831可以与对应的聚光透镜133为一体成型结构,每个混光凸起1831的表面可以近似为半球面结构或者棱锥体结构,多个混光凸起1831可以对不同的色光进行混合以形成混光,聚光部182可以为聚光透镜结构(例如,二次聚光珠面透镜),rgb灯珠121的色光通过对应的混光凸起1831后,其光束角也有所缩小,然后再经过聚光部182凹面1821以及聚光凸起1823进行二次聚光,以达到更小的光束角,从而保证投射到投影面上的光斑单元尺寸适中,避免光斑之间重叠过多而影响观感。
42.需要说明的是,“一一对应”可以是指每个结构1与一个结构2相对设置,具体地,每个结构1沿聚光透镜133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一个结构2沿聚光透镜133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在水平面上至少部分重叠,例如可以完全重叠。
43.作为一种示例,每组混光部183中的多个混光凸起1831均匀地布设于对应聚光透镜133的整个出光面,相邻两个混光凸起1831相邻接,其中邻接是指相邻两个混光凸起1831之间彼此接触。通过将聚光透镜133的出光面布满多个混光凸起1831,且相邻两个混光凸起1831相邻接,这样混光部183可以对聚光透镜133的出光面上任一位置出射的色光进行混光,有效地保证通过聚光透镜133的出光面的色光全部能够得到混光,以使得多个rgb灯珠121的色光能够被充分混合,保证投影画面的动态效果。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10所示,光源组件12还包括光源122,控制主板180与光源122进行电性连接,控制主板180可以控制光源122的亮灭。光源122的出光方向与rgb灯珠121的出光方向大致平行,两者均朝向外露孔114所在的方向。投影装置10还包括菲林转盘161,菲林转盘161可转动地安装于光源122的出光侧,菲林转盘161设有多个相区别的图案透光部1611。多个图案透光部1611围绕菲林转盘161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多个图案透光部1611中的任一者可与光源122对应,以使光源122的光束通过图案透光部1611投射形成图案。具体地,光源122可以是led灯,其可以为白光led灯,菲林转盘161上的多个图案透光部1611上设有对应的图案和/或纹路,其中,“相区别”是指每个图案透光部1611上的图案和/或纹路不同。当光源122的光束通过对应的图案透光部1611后可以形成与之对应的图案,其可以形成星球图案,例如可以是太阳、地球、水星、木星等。此外,投影装置10还包括聚光镜片162,聚光镜片162设于光源122与菲林转盘161之间,聚光镜片162用于将光源122的光束进行聚光和准直。光源122发出的光束通过聚光透镜133将宽光束聚成窄光束,窄光束通过菲林转盘161的图案透光部1611,将图案透光部1611的图形投射至待投影面上。
45.在一种应用场景中,rgb灯珠121发出的光束经过成像组件19投影形成星云,光源122发出的光束经过菲林转盘161后投影形成星球,从而实现星云+星球的投影画面。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10所示,上支撑壳141与下支撑壳142还可以共同围合形成光学腔道1412,光学腔道1412的延伸方向与光学安装通道141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聚光镜片162可以安装于光学腔道1412内,光源122可以嵌入光学腔道1412的一端,光学腔道1412的另一端与外露孔114对应。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菲林转盘161的外周设有拨动齿1612,拨动齿1612外露于外壳
11。拨动齿16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拨动齿1612可以间隔地环设置在菲林转盘161的外周。通过将拨动齿1612外露于外壳11,这样便于用户直接拨动菲林转盘161进行转动,以使得不同的图案透光部1611与光源122对应,从而实现不同的投影画面的切换,例如,实现不同的星球切换。此外,拨动齿1612可以替换成拨动杆结构。
48.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菲林转盘161可以通过驱动部(例如,电机)进行驱动。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10所示,成像组件19还包括第一出光镜片163,第一出光镜片163与成像透镜134相对设置,且成像透镜134位于第一出光镜片163与聚光组件13之间。投影装置10包括第二出光镜片164以及固定支架17,固定支架17安装于外露孔114,其与外露孔114的形状相适配,固定支架17可以嵌设在外露孔114。固定支架17设有第一通孔1711和第二通孔1722,第一通孔1711与成像透镜134相对,第一出光镜片163安装于第一通孔1711并外露。多个图案透光部1611位于光源122与第二出光镜片164之间,多个图案透光部1611中的任一者可以与第二出光镜片164相对,例如,多个图案透光部1611中的任一者可以与第二出光镜片164正对设置。第二出光镜片164安装于第二通孔1722并外露。第一出光镜片163和第二出光镜片164均可以为短焦镜片,其可以将对应的投影画面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大画面的投影画面。
50.示例性地,固定支架17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支架171和第二支架172,第一支架171和第二支架172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相对固定。第一支架171嵌设于外露孔114,第一支架171的外周可以设有环形槽(图未示出),外壳11位于外露孔114的边缘可以嵌设在环形槽内。第二支架172位于第一支架171与成像透镜134之间,第一通孔1711贯穿第一支架171和第二支架172,第一出光镜片163的外周设有限位部1631,限位部1631固定于第一支架171与第二支架172之间,第一出光镜片163通过第一支架171上的通孔外凸在第一支架171的外表面,限位部1631可以为环状结构,其环设在第一出光镜片163的周缘,限位部1631被夹紧在第一支架171与第二支架172之间,从而保证第一出光镜片163的稳固安装。
51.示例性地,第二支架172设有导光部1721,导光部1721嵌设于第一支架171,第二通孔1722贯穿导光部1721以及第一支架171,第二出光镜片164可以固定在导光部1721远离第二支架172的端部。具体地,第二出光镜片164可以从第一支架171的内侧嵌设在第二通孔1722内,第一支架171的位于第二通孔1722的内壁设有台阶部,第二出光镜片164可以被抵紧在导光部1721和台阶部之间。通过将导光部1721嵌设在第一支架171上,这样在装配时,可以保证第一支架171与第二支架172的准确对位,而且还可以保证第一支架171与第二支架172在装配后的相对稳定,同时,导光部1721不仅可以固定第二出光镜片164,而且还作为光源122的出光通道。
52.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上述的固定支架17,可以将第一通孔1711和第二通孔1722设置于外壳11。
53.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装置10,由于不同的rgb灯珠121发出的色光的颜色不同,每个聚光透镜133对应于一rgb灯珠121设置,这样聚光透镜133能够对每个rgb灯珠121发出的色光进行聚光,由于成像组件19安装于聚光组件13的出光侧,其能够使光源组件12的光束形成投影画面,控制主板180通过控制至少三个rgb灯珠的亮灭和/或颜色变化,来形成不同效果的投影画面,从而可以以更加简单的方式来实现投影画面的动态效果,而且
简化了投影装置10的内部结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切换投影画面的类型,例如,随机控制一颗或两颗rgb灯珠121混成白光,在其他rgb灯珠缓慢变化时快速闪烁,以产生闪电或爆炸的效果。例如,背景灯光颜色以蓝色、靛色、绿色为主,随机控制出现一颗或两颗rgb灯珠121发出洋红色、黄绿色作为点缀,光斑颜色缓慢改变,营造一种星云氤氲的效果,这样更加有利于灯光场景的设计,同时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灯光氛围。
5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