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769发布日期:2022-07-29 23:3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且目前的显示装置追求越来越高的屏占比,则势必会压缩同样需要设置在显示装置前侧的功能模块的位置。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的显示设备,例如全面屏显示装置中,通常会将摄像模块或其它功能模块隐藏在屏下,以满足较高的屏占比。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显示屏上开口或者挖孔用于放置这些电子组件。当在显示屏上开口或者挖孔放置电子组件后,由于电子组件阻隔了侧入式光源发出的光线,因此,在开口或者挖孔距离侧入式光源较远的一侧会出现暗区,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匀,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屏因开孔放置电子组件而导致亮度不均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5.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主表面和连接在所述两个主表面之间的侧表面,所述显示屏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主表面;
6.侧光源,安装于所述显示屏长度的侧表面;以及
7.围框,环绕所述容置孔设置;
8.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被所述围框遮挡所述侧光源的避光区,所述围框包括面光部和背光部,所述面光部朝向所述侧光源,所述背光部背向所述侧光源;所述背光部朝向所述避光区;所述背光部为导光件,以将所述侧光源照射至所述围框的光线导向所述避光区。
9.可选的,所述面光部和背光部均为导光件,自所述侧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至所述面光部,并沿所述围框的周向导向所述背光部。
10.可选的,所述面光部包括第一反射层和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内周面,所述背光部包括第二反射层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内周面。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为白色聚酰亚胺涂层。
12.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聚光棱镜和第二聚光棱镜,所述第一聚光棱镜设于所述第一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一导光部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聚光棱镜设于所述第二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二导光部的表面上。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聚光棱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聚光棱镜沿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二聚光棱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聚光棱镜沿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周向排布。
14.可选的,所述侧光源安装于所述显示屏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容置孔靠近所述
显示屏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15.可选的,所述面光部与所述背光部一体注塑成型。
16.可选的,所述容置孔设置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所述围框的形状与所述容置孔对应。
1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控制板、摄像单元和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摄像单元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容置孔内,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摄像单元电连接;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主表面和连接在所述两个主表面之间的侧表面,所述显示屏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主表面;侧光源,安装于所述显示屏长度的侧表面;以及围框,环绕所述容置孔设置;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被所述围框遮挡所述侧光源的避光区,所述围框包括面光部和背光部,所述面光部朝向所述侧光源,所述背光部朝向所述避光区;所述背光部为导光件,以将所述侧光源照射至所述围框的光线导向所述避光区。
18.本技术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侧光源,且在显示屏的容置孔内设置围框,使得围框的背光部采用导光件,以将背光部周围的光线导向避光区,则在减薄显示面板厚度的同时,能够利用导光件将光线导向避光区,则可提高显示屏避光区的亮度,从而使显示屏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此外,充分利用围框来改善显示效果,无需额外设置其他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2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侧光源光线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光线照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及电子设备,以改善显示屏10因开孔放置电子组件而导致亮度不均的技术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说明。
27.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100的侧光源20光线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屏10和侧光源20,显示屏10开设有容置孔11,容置孔11可用于容置摄像模块等屏下电子组件。容置孔11的沿显示屏10的厚度方向延伸。侧光源20在显示屏10长度方向或
宽度方向的一侧向显示屏10投射光线,照射至容置孔11处的光线会被容置孔11内的电子组件反射或阻隔,导致光线无法达到容置孔11的背光侧,造成显示屏10上位于容置孔11远离侧光源20一侧的区域亮度较低,导致显示屏10整体显示亮度不均,影响显示效果和显示品质。
28.示例性的,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光线照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屏10,所述显示屏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主表面和连接在所述两个主表面之间的侧表面,所述显示屏10开设有容置孔11,所述容置孔1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主表面;侧光源20,安装于所述显示屏的侧表面;以及围框30,环绕于所述容置孔11设置;其中,所述显示屏10具有被所述围框30遮挡所述侧光源20的避光区12,所述围框30包括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所述面光部31朝向所述侧光源20,所述背光部32背向所述侧光源20;所述背光部32朝向所述避光区12;所述背光部32为导光件,以将所述侧光源20照射至所述围框30的光线导向所述避光区12。
2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是oled显示屏10,也可以是lcd显示屏10,在此不做限制。在显示屏10应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时,显示屏10的形状和大小适应性的调整,在此对显示屏10的形状和大小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显示屏10呈矩形进行示例性说明。显示屏10通常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设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容置孔11可只开设于阵列基板,再被液晶层和彩膜基板盖住;也可以开设于阵列基板和液晶层,再被彩膜基板盖住。可以理解的是,该阵列基板可包括多层堆叠设置的光学膜片,以使得侧光源20发出的光线转换为较为均匀的面光源。该多层堆叠设置的光学膜片可以包括发射片、导光片、扩散片、增光片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侧光源20具体设置在多层堆叠的光源膜片的侧面。容置孔11至少贯穿阵列基板或液晶层的前侧面设置,为了便于安装,也可使得容置孔11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阵列基板。为减少容置孔11对显示屏10的整体观感影响,容置孔11通常开设于显示屏10的边角处,如位于显示屏10直立状态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通常地,容置孔11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求选择其他横截面形状的容置孔11,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容置孔11的轴向垂直于主表面,指的是容置11的轴向大致垂直于主表面,则容置孔11的轴向可以与主表面之间呈90度夹角,也可以具有不超过5度的偏差。
30.侧光源20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侧光源20也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在此对侧光源2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侧光源20用以为显示屏10提供显示光线,侧光源20位于显示屏10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区别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侧光源20的出光方向与显示屏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如自显示屏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照向另一端。结合上文中容置孔11的位置,侧光源20可设于显示屏10远离容置孔的一侧,如显示屏10在直立状态的下方,以减少因容置孔11遮挡侧光源20而受影响的避光区;即侧光源20安装于显示屏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容置孔11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10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光源20与显示屏10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31.围框30呈套筒状设置,以环绕容置孔11。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得围框30的内径与需要安装在容置孔11内的电子组件(例如摄像头)的横截面尺寸的外径相适配。而容置孔
11的半径等于需要安装在容置孔11内的电子组件(例如摄像头)的半径与围框30的厚度之和。组装时,先将围框30嵌置于容置孔11内,再将电子组件安装于围框30内,从而围框30可对电子组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围框30可以通过粘接、超声波焊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嵌置于容置孔11内。即,围框30的外周壁需与容置孔11的内周壁紧密贴合,以保证安装稳固性。围框30可采用塑胶制成,也可采用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采用塑胶制成围框30可对电子组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围框30在周向上的厚度可以均匀设置,也可以不均匀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围框30的具体厚度也可根据行业标准或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2.可以理解的是,侧光源20朝向围框30发射光线,使得围框30分隔成面向光线的面光部31和避开光线的背光部32。则可以理解的是,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分割平面为与侧光源20垂直且经过围框30直径的平面。即,围框30朝向侧光源20的半圆筒部分为面光部31,围框30背向侧光源20的半圆筒部分为背光部32。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是直接连接的;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可采用相同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制。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保证透光均匀性,其通常使得面光部31在其周向上的厚度均匀,且使得背光部32在其周向上的厚度均匀。
33.当侧光源20朝向围框30发射光线时,由于被围框30遮挡,则在侧光源20的照射方向上,使得显示屏10正对围框30的背光部32的区域形成该避光区1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光区12的面积会稍有偏差,均在本实施例要求的范围内。其中,背光部32设置为导光件,则该导光件可以采用导光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透光材料的内侧壁涂覆反射层或散射层制成,只需能够实现将背光部32周围的光线导向避光区12即可。背光部32周围的散射光线照射至背光部32后,会在导光件的作用下被导向避光区12,也就是朝向避光区12折射,以有效提高该区域的亮度,从而使显示屏10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以改善显示效果。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侧光源安装于显示屏10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设有散射层。该散射层的材料可以包括银或铝等反射率较高的金属材料。具体地,可将散射材料直接涂覆于第二侧表面,以形成该散射层。可以理解的是,散射层能够将侧光源发射的光线进行不同角度的折射,而非将光线进行原路返回。则通过使得显示屏10的第二侧表面设置散射层,侧光源20的光线照射至第二侧表面时,经由散射层折射,可使得部分散射光照亮避光区12,而部分散射光进入背光部32,经由背光部32导光后导向避光区12。如此,可保证避光区12的亮度,进而提高整个显示屏10的亮度均匀性,提升显示效果。且该方式设计巧妙,制造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当然,在显示面板安装至电子设备时,也可在电子设备的机壳对应显示屏10第二侧表面的位置设置散射层。
35.本技术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侧光源20,且在显示屏10的容置孔11内设置围框30,使得围框30的背光部32采用导光件,以将背光部32周围的光线导向避光区12,则在减薄显示面板厚度的同时,能够利用导光件将光线导向避光区12,则可提高显示屏10避光区12的亮度,从而使显示屏10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此外,充分利用围框30来改善显示效果,无需额外设置其他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36.如图3所示,所述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均为导光件,自所述侧光源20发出的光线照射至所述面光部31,并沿所述围框30的周向导向所述背光部32。
37.在本实施例中,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导光件可以采用导光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透光材料的内侧壁涂覆反射层或散射层制成,只需能够实现沿围框30的周向传导光线即可。可以理解的是,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面光部31与背光部3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
38.从侧光源20发出的光线照射至面光部31后,光线不会原路返回,而是会在导光材料的作用下沿围框30的周向折射至背光部32,背光部32再进一步将光线导向至避光区12,从而使光线能射向背光部32所朝向的区域,即避光区12,以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亮度,从而使显示屏10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以改善显示效果。通过使得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均设置为导光件,即,整个围框30均为导光件,则可充分利用整个围框30周围的光线,尤其是侧光源20直射面光部31的光线,使得背光部32射向避光区12的光线更强,进一步提高显示屏10的整体亮度均匀性。
39.面光部31与背光部3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地,背光部32的厚度大于面光部31的厚度。如此,根据光线折射原理,使得进入面光部31的光线基本都会沿着围框30的周向进入导背光部32,最终由背光部32导出至避光区12内。当然,在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的厚度相同时,使得光线在围框30内的传导更为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背光部32的厚度小于面光部31的厚度,则可使得背光部32的透光效果更佳。可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相对厚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0.所述面光部31和所述背光部32在沿围框30的周向导光的同时,部分光线会直接透过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射入容置孔11,造成部分光线的损失。为此,示例性的,请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所述面光部31包括第一反射层51和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反射层5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内周面,所述背光部32包括第二反射层52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二反射层52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内周面。
41.第一反射层51能防止光线直接透过面光部31,而是会把光线反射回面光部31的导光部上,以提高对光线的有效利用率,使更多的光线能通过面光部31折射至背光部32。第一反射层51和第二反射层52可设置为反射材料涂层,如白色聚酰亚胺涂层,以提高反射效果,同时聚酰亚胺涂层还具有绝缘性能,因此可防止围框30上产生静电干扰容置孔11中的电子组件。
42.第二反射层52能将从面光部31折射而来的光线和周围的散射光线反射至所朝向的显示屏10的避光区12,以进一步提高显示屏10的亮度均匀性和对光线的有效利用率。同时,第一反射层51和第二反射层52可防止光线透过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进入容置孔11内,从而当围框30内设置有摄像装置或其他光敏元件时,可以降低显示屏10光线对围框30内的摄像装置或光敏元件的干扰。
43.光线在被导光件导向折射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折射角度的差异而形成多束分散的光,最终影响在避光区12的亮度效果。为此,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聚光棱镜41和第二聚光棱镜42,所述第一聚光棱镜41设于所述第一反射层51朝向所述第一导光部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聚光棱镜42设于所述第二反射层52朝向所述第二导光部的表面上。
44.聚光棱镜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很多,只需能够实现将进入围框30内的光线聚集后反射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5.第一聚光棱镜41可减少光线在第一导光部折射过程中因散射而损失的光线,从而保证照射至背光部32的光线强度,而背光部32上的第二聚光棱镜42又能将照射的光线继续汇聚,以进一步提高背光部32所朝向区域的亮度。在实际应用中,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均可采用导光材料制成,如此,光线在被面光部31导向置背光部32后,可继续被背光部32导向至离面光部31较远的位置,也就是离所朝向区域更近的位置,如此,可使光线更集中地照射至避光区12,以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亮度。
46.第二聚光棱镜42至少设置于背光部32靠近面光部31的位置,光线经面光部31导向而照射至背光部32后,会在第二聚光棱镜42的作用下汇聚,从而可提高光线在背光部32的有效强度,以减少光线在折射过程中的损失。具体的,所述第一聚光棱镜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聚光棱镜41沿所述第一反射层51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二聚光棱镜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聚光棱镜42沿所述第二反射层52的周向排布。如此,可提高整个背光部32对周围光线的聚集效果,从而使背光部32能反射更大光强的光线。所述聚光棱镜可以嵌置在所述围框30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围框30外部。具体地,所述聚光棱镜贴合所述围框30的内壁面或外壁面设置。在所述聚光棱镜贴合所述围框30的内壁面时,结合所述面光部31和所述背光部32设置所述反射层的实施例,应使得所述聚光棱镜设置在所述反射层的外围。如此,使得所述反射层反射的光线被所述聚光棱镜聚集后再射出,进而可有效地提高所述避光区12的亮度,保证所述显示屏10的亮度均匀性。
47.为了进一步提升聚光效果,可选地,多个所述聚光棱镜沿围框30的周向首尾相接地固定于所述围框30的内周壁。如此,使得整个所述围框30的内周壁均被所述聚光棱镜覆盖,则可使得所述围框30最大面积地使用所述聚光棱镜,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聚光效果最大化,从而使得所述背光部32照射至所述避光区12的光线亮度能够与所述显示屏10的其他区域相一致,进而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达到最佳。
48.具体地,聚光棱镜被包裹在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内部,聚光棱镜贴合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的内壁面设置,且聚光棱镜在围框30径向上的高度小于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的厚度。如此,使得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能够导光的同时,还可通过多个聚光棱镜聚光,进而可避免聚光棱镜超出围框30外而导致光线损耗,使得整个围框30加聚光棱镜的导光和聚光效果更佳,提高光线利用率,进而可进一步提升背光部32射向避光区12的光线强度,以有效提升避光区12的亮度,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
49.背光部32上的第二聚光棱镜42和面光部31上的第一聚光棱镜41的设置密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部32处设置的第二聚光棱镜42的密度大于面光部31处设置的第一聚光棱镜41的设置密度。可以理解的时,由于背光部32在侧光源20的照射方向上正对避光区12设置,则需要使得背光部32相比于面光部31所需的光线强度更大。因而,通过使得背光部32处设置的第二聚光棱镜42的密度大于面光部31处设置的第一聚光棱镜41的设置密度,则背光部32不仅能够聚集其周围更多的散射光,且能够将面光部31导向背光部32的光线更好的汇聚,从而使得背光部32处的光线通过第二聚光棱镜42聚集的光线更多和更集中,进而使得从背光部32处射向避光区12的光线强度更高,有效地满足了避光区12的亮度提升需求。具体地,可通过调整聚光棱镜的大小或数量,以调节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处设置的聚光棱镜的密度。
50.当然,不仅可以通过设置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处聚光棱镜的密度来使得背光部32
处的光线更强,还可以通过使得背光部32的第二聚光棱镜42和面光部31处的第一聚光棱镜41的聚光角度不同,进而改变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处的聚光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调整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设置的聚光棱镜的密度,以及背光部32和面光部31处的聚光棱镜的聚光角度,以使得背光部32处射向避光区12的光线强度达到最佳效果。
51.面光部31与背光部32可分别生产后再进行拼接,也可以直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若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材料不同,则可采用双料注塑工艺;若面光部31和背光部32的材料相同,则可用一种材料直接注塑。一体注塑成型可提高面光部31与背光部32在交界处的连续性,从而可减少光线穿越二者交界处时的损失,以进一步保证到达背光部32的光线强度。
52.容置孔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半圆形等其它形状。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容置孔11设置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所述围框30的形状与所述容置孔11对应。将容置孔11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则围框30为对应的圆筒状或椭圆筒状。圆筒状或椭圆筒状的围框30表面为连续的凸弧面,连续的凸弧面能减少光线折射路径的突变,以使光线更稳定地从面光部31折射至背光部32,从而进一步减少在折射过程中的光线损失。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框体,框体围合显示屏10的外围设置。该框体具体可包括胶框和固定且环绕于胶框外围的金属框。则通过胶框与显示屏10接触,可对显示屏10起缓冲减震的效果。通过金属框包裹胶框,可有效的保护显示屏,避免外力冲击而导致显示屏损坏。
5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控制板、摄像单元和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100,所述摄像单元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容置孔11内,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摄像单元电连接。具体而言,当围框30嵌置于容置孔11中时,摄像单元固定安装于围框30的内腔。摄像单元与围框30之间可以采用胶水粘接、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摄像单元具体可以为前置摄像头,用于拍摄靠近显示面板一侧的图像。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阅读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车载显示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侧光源20,且在显示屏10的容置孔11内设置围框30,使得围框30的背光部32采用导光件,当背光部32周围的散射光线照射至背光部32时,导光件会将背光部32周围的光线导向避光区12,则在减薄显示面板厚度的同时,能够利用导光件将光线导向避光区12,则可提高显示屏10避光区12的亮度,从而使显示屏10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此外,充分利用围框30来改善显示效果,无需额外设置其他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使得显示装置采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整体厚度更薄,在保证整个显示屏幕亮度均匀的同时成本更低,即整体性价比高,则可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
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