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采光补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74790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采光补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自然光输送到建筑物内任意部位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由光线采集器、光导纤维传输缆(或光线反射折射传输筒)、光线发射器串联组成的建筑物光线采集补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目前在建筑物设计和建造上,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必需的自然光照而往往放弃许多优秀的功能设计,不得已要满足房屋使用功能要求或受用地条件限制时,又要以牺牲自然光照或浪费土地为代价。特别是在人防工事改造和大型、综合型建筑等建筑密度高、容积率高的建筑物设计建造上,大部分部位的光照只好采取人工照明的方法,这不仅极大的增加了能源消耗,更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健康。对此,国外有报道对建筑密集区的建筑物用大面积反光镜反射日光于建筑物外表来增加光照,但那样只能改善具备自然采光条件部位的光照,而且所能达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本发明运用的是较成熟的光学原理、技术和材料,如物理光学以及光导纤维传输技术和制造技术来完成。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自然光采集、传输、调控、发散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方便、充分的将需要的自然光线传递到建筑物内任意部位。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将主要由透镜和光反射面构成的光线采集器置于室外自然光照下,利用采集器的透镜和光反射面采聚光线并集聚于与之联接的一定长的光导纤维的输入端面,光线经光导纤维缆传递到室内,由于光线发射器联接于光导纤维缆的输出端,光线进入由一种或几种导光材料构成的发射器并通过它按需要照射出去。从而达到使自然光照耀到建筑物内任意部位的目的。也可以将光线采集器集聚的光线用光线反射折射传输筒替代光导纤维传递到室内。光线反射折射传输筒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一段或数段不透光的管状直线筒体,光线在其中直线传递,当数段筒体需相互成角度联接时,在其转角处固定一面与角平分线垂直的反射镜反射光线,形成完整的光路。可以通过变换光线采集器的采光角度来调节补偿照射的光线成份或强弱,还可以将光线发射器做成各种灯具状、玻璃壁画等形状,满足各种不同的室内光照需要。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同时,由于本发明装置的光路具有可逆性,在晚间建筑物内使用人工照明时,可以利用本装置将灯光发散于室外,起到美化建筑物外表的作用。若将该套装置安装联接于建筑物内的甲、乙两处,还能达到甲、乙两处照明互补的目的。
由于本发明装置能将自然光的大部分光线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尤其是太阳光传递到室内,其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应用本发明,可以大量的节省用于人工照明的能源,解放建筑设计中困建筑物的朝向、进深等等为了满足自然采光条件而对设计思想的束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传递的自然光中的一些如紫外线光等具有灭菌、营养作用的光线还能极大的改善人们在建筑物中的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光线采集器、光传输线路、光线发射器组成的建筑物采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光线采集器的透镜和反射面将室外光线采聚后,传入与之联接的光导纤维或光线反射折射传输筒的一端,并经此光传输线路传递到与另一端联接安装于室内的光线发射器的导光介质中发射出去,从而形成连续的光路,使建筑物内通常采光不足或无自然采光的部位得到需要的自然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变换光线采集器的采光角度或在光路中串联入滤光组件调节光线的成份和强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系统的光路具有可逆性,即光线可正、反向传输。
4.一种建筑物采光补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装置将建筑物外的光线有目的的采集后传递照射到建筑物内补偿自然光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光补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将该装置安装联接于建筑物内甲、乙两处,则只要使其中一处有光线传入,就能补偿另一处的光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解决建筑物内任何部位自然光线采集补偿照射问题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将室外光线采集后经光导线路传输到建筑物内,并能调节光线的成分或强弱,达到彻底改变建筑物内环境质量和节省能源的目的。
文档编号G02B6/00GK1202626SQ9710810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7日
发明者刘驹 申请人:刘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