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6514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尤指运用电致变色溶液所发展出来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按,电子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汽车后视镜已不再仅有后视功能,其后视镜已由最早的无任何防眩功能的镜体发展至可用手动调整的防眩菱镜,再发展至由光电传感器感光可自动调整反射率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然而,科技发展至今,许多后视镜可以加入电子罗盘或倒车影像等。这些新的功能通常伴随着显示器用来提醒驾驶方向或行车安全。
[0003]常用电致变色镜技术US5128799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需在第二基材92的背面镀上银层93用以作为反射用途,然而该银层93与空气接触后容易产生氧化,所以必须再贴上一层保护漆94,据以达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又该层保护漆94并非一般透明材质,使得这种电致变色91玻璃镜体9结构仅能作为电子自动防眩用途,而无法在该镜体9背面接上显示器。
[0004]后期发展的技术就把该银层93以真空镀膜的方式镀在第二基材92的背面如US5818625中,请参阅图7所示,由于真空镀膜可以调整镀膜层的厚度,因此可以控制该银层93具有高穿透率及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又不失去反射镜的功能,因此可以在玻璃镜体9结构背面放置如TFT液晶或LCD显示器95用以显示行车所需要的信息来辅助驾驶提高行车安全。但由于该银层93需直接和电致变色91材料层直接接触,如果电致变色91材料层内含有水或空气也会直接对该银层93产生影响。轻微的影响只会产生点状或块状的白色或棕色的氧化银,比较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氧化,甚至脱膜。
[0005]故而发展出US8282224结构,如图8所示,此结构与US5128799类似,但是在该第二基材92的背面贴上一层偏光兼反射基材96取代该银层93,由于这层偏光兼反射基材96也同时具有穿透及反射作用,因此也可以达到US5818625的相同效果。但是因该偏光兼反射基材96所反射出的光学效果偏黄,同时又其为塑料基材而在制造过程中容易造成刮痕,此外若是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时,导致该偏光兼反射基材96会有变形的风险,因此需在该偏光兼反射基材96后再加上一片具有光学补偿效果的多层膜镀膜玻璃97以保护及调节整个镜体9的色温。
[0006]鉴于上述US5128799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的汽车行业对于行车辅助系统的要求,而US5818625技术可能会引起镜体9的镜面失效的风险,虽然在最新的技术US8282224中所提到的结构可以弥补过往技术的缺失,然而该US8282224中所使用到的具偏光兼反射基材96的材料成本较高,且又需要另一片具有高成本的多层膜镀膜玻璃97作为支撑及补偿其光学上的缺点,同时因为需要多片基材贴合也造成生产上的不易及成本大幅提高,进而使该镜体9造价闻昂。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制作出低成本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以运用于当前汽车的后视镜或汽车的挡风玻璃。
[0008]故本发明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包含有:一第一基材,为导电玻璃;一第二基材,为导电玻璃并通过黏着剂接设于该第一基材,进而形成一密闭空间,而该密闭空间设有一注入孔;电致变色溶液,经该注入孔注入该密闭空间内;一第三基材,通过光学胶接设于该第二基材的外侧面。
[0009]上述该第一基材、第二基材透光率为75%以上,表面电阻为15欧姆。
[0010]上述该黏着剂为环氧树脂和玻璃球的混合物。
[0011]上述该第三基材为多层膜玻璃体,或镀银、铝、铝钛合金或铝合金等具有高反射率的玻璃体。
[0012]上述该光学胶为液态光学透明胶(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 LOCA)或固态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OCA)。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A) —构成电致变色组件的步骤,由一第一基材、一第二基材、黏着剂及电致变色溶液构成该电致变色组件;(B) —涂抹步骤,由液态状的光学胶涂抹于一第三基材;(C) 一结合步骤,将该第三基材的涂抹面贴设于该电致变色组件的背面,并加压使该光学胶在该第二基材、第三基材之间扩散,且拭干净溢出的光学胶;及(0) —固化步骤,对该电致变色组件、第三基材进行紫外线照射,据以固化该光学胶;其中该液态状的光学胶为液态光学透明胶(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 LOCA)。
[0013]另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a) —构成电致变色组件的步骤,由一第一基材、一第二基材、黏着剂及电致变色溶液构成该电致变色组件;(b)—裁剪、上胶步骤,由预先裁剪好所需形状的光学双面胶贴于一第三基材;(C)一结合步骤,将该第三基材的上胶面贴设于该电致变色组件的背面;及((1) 一加压烘烤步骤,对该电致变色组件、第三基材进行加压烘烤并将该光学双面胶的气泡挤出来;其中该光学双面胶胶为固态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
[0014]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高穿透率的光学胶贴于第二基材、第三基材之间,且在该第三基材上并不一定要镀上多层膜,可以依实际的需求选择镀银、铝、铝钛合金或铝合金等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或是可以镀上以高折射材料及低折射材料相户搭配的多层镀膜达到特殊的需求,因此本发明为一种不需要偏光及反射基材且工艺简单的一种低造价的电致变色镜片。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第一基材上黏着剂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结合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0020]图5为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的另一制造方法流程图;
[0021]图6为第一种常用后视镜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第二种常用后视镜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第三种常用后视镜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后视镜体结构;10_电致变色组件;11_第一基材;111-透明导电层;112-错位边缘;12-第二基材;121-透明导电层;122-错位边缘;13-黏着剂;14_密闭空间;141-注入口 ;15_电致变色溶液;20_第三基材;21_偏光兼反射基材;30_光学月父;40-显不器;9_镜体;91_电致变色;92_第二基材;93_银层;94_保护漆;95_显不器;96-偏光兼反射基材;97_多层膜镀膜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6]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体结构I及其制造方法,先取两片面积为1cm x6cm厚度为1.6mm且透光率在75%以上的玻璃,并在其内表面设有电阻为15欧姆的透明导电层111、121分别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基材11及第二基材12,再取10g的环氧树脂并混入至少1%直径为120 μ m的玻璃球进一步形成黏着剂13。另将该第一基材11的长边朝上方,再将该黏着剂13以点胶机涂布该第一基材11的四周。其中该第一基材11的三边缘所涂布黏着剂13的宽度设为0.2mm?0.3mm之间,又该第一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