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用焦面快门以及具有该相机用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692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部15f。
[0096]而且,该上紧构件15被未图示的复位弹簧施力而向顺时针方向(图2中的以轴If为中心的箭头E方向)转动,但是图1以及图2示出了,通过抵接部15f与设置在快门底板I上的挡止部31抵接,从而上紧构件15借助这样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向顺时针方向(图2中的以轴If为中心的箭头E方向)转动的动作被停止的状态。以下,对于上紧构件15而言,将该位置作为初始位置。
[009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紧构件15将具有被推动部15a以及抵接部15f的臂状的部位15-1由金属制构件形成,将具有推动部15b、推动部15c以及制动部15d的部位15_2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制构件构成,通过在合成树脂制构件15-2的快门底板I侧的面通过螺钉(省略附图标记)安装金属制构件15-1,并且,使部位15-3与合成树脂性构件一体成形,来使部位15-1、部位15-2与其他部位15-3(形成有推动部15e的壁厚部)制作成为一个部件。本实施例的上紧构件15也仅能由合成树脂材料制作,但是如果考虑量产的情况,则由同一合成树脂材料制作这种形状的部件并不容易。例如,虽然被推动部15a是被相机主体侧的构件反复强力地按压的部分,但是,由于设置在细长的臂状的部位的顶端,所以需要使臂状的部位在强度上能够承受。为了使其他部位不具有挠性而仅使制动部15d具有挠性,需要高超的成形加工技术。因此,实际上在批量生产上紧构件15时,如本实施例那样,优选仅使具有被推动部15a的臂状的部位15-1为金属制,使具有制动部15d的部位15_2为软质的合成树脂制,并使部位15-1、部位15-2和其他部位15-3这三者形成一体而成为一个部件。
[0098]在快门底板I的表面侧通过省略图示的螺钉安装有抑制单元16。本实施例的抑制单元16是在日本特开2005-173132号公报等记载的使公知的电流控制式促动器的结构变形的电磁装置,为了抑制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从图1以及图2的位置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棒状的抑制构件16b与永磁铁转子16a的转动轴垂直,并与永磁铁转子16a —体形成,其中,棒状的抑制构件16b由合成树脂制支撑,顶端面能够与图1以及图2中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被抑制部8a面接触,并形成为曲率缓的凸面形状。
[0099]更详细地说,抑制单元16具有永磁铁转子16a、抑制构件16b、定子架16c、线圈16d、磁轭16e和磁体棒16f。
[0100]定子架16c呈对圆筒形的一端进行封闭而成的杯状,在与未图示的板状的定子架之间构成永磁铁转子16a的容纳室。并且,在容纳室内使永磁铁转子16a处于通过轴承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状态,在容纳室的外侧形成的槽以包围两方的轴承部的方式卷绕线圈16d,由此实现一体化。并且,然后在定子架16c上嵌合安装圆筒形的磁轭16e。
[0101]在定子架16c上形成有窗16c-2,抑制构件16b从该窗向外部突出,并借助永磁铁转子16a,能够仅在窗16c-2的侧端部16c_2jP 16c_2 2之间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另外,如图2所示,在定子架16c上,以与永磁铁转子16a的转动轴平行的方式,从被拍摄体侧插入有4根磁体棒16f (为了便于说明,仅对I根标注附图标记)。进而,在定子架16c上形成有伸出部16c-l,抑制单元16通过用未图示的螺钉螺接该伸出部16c-l,来安装在快门底板I上。此外,众所周知,磁体棒16f并不限于4根。
[0102]永磁铁转子16a在径向上被磁化,当对线圈16d反向通电时,永磁铁转子16a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22抵接而被停止。另外,当对线圈16d正向通电时,永磁铁转子16a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21抵接而被停止。
[0103]并且,在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3_22抵接时,即使断开对线圈16d的通电,也利用在永磁铁转子16a和4根磁体棒16f之间作用的永磁铁转子13a的磁力,对永磁铁转子13a施加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维持使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c-22抵接的状态;另外,在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c_2满触时,即使断开对线圈16d的通电,也以与上述相同的理由,对永磁铁转子16a施加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维持使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c-2i抵接的状态。
[0104]此外,例如,图11的时序图中记载的“抑制单元”中的“正向通电”是指,如上所述,发出用于使永磁铁转子16a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控制信号,对线圈16d向正向供给电流的状态,“反向通电”是指,发出用于使永磁铁转子16a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控制信号,对线圈16d向反向供给电流的状态。并且,“不通电”是指,不发出任何信号,对线圈16d不通电的状态。并且,这一点在其他的时序图中也同样。
[0105]此外,在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c_22抵接的状态下,抑制构件16b处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被抑制部8a的动作轨迹内,并进入圆弧状的长孔Ib的上方端部侧。另外,在驱动销8c位于与缓冲构件4抵接的位置时,在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c-22抵接的状态下,抑制构件16b的顶端面能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被抑制部8a面接触。
[0106]在快门底板I的表面侧立设的上述的轴Ig上,能够转动地安装有合成树脂制成的卡定构件17。该卡定构件17具有:卡定部17a,其与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的被卡定部Ila卡定,而不使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被推动部17b,其被上紧构件15的推动部15e按压;挡止销17c。该卡定构件17被未图示的弹簧施力以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图1以及图2示出了通过使在快门底板I设置的孔Ip的缘与挡止销17c抵接而使卡定构件17的转动停止的状态。
[0107]接着,说明快门底板I的背面侧的结构。首先,配置在快门底板I和中间板2之间的前叶片具有:臂部18,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快门底板I的上述轴Ih上;臂部19,一端能够转动的安装在快门底板I的上述轴Ij上;4片叶片20、21、22、23,朝向这些臂部的自由端即另一端部,依次被转动支撑。叶片23为前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而且,众所周知,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驱动销Sc的顶端部与形成在臂部18上的未图示的长孔嵌合。
[0108]另外,在快门底板I的轴Ij上嵌合安装有受扭螺旋弹簧即前叶片用上紧弹簧,其一端与设置在快门底板I上的上述弹簧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臂部19的孔(无附图标记)连接,该前叶片用上紧弹簧进行施力以使臂部19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图2中的以轴Ij为中心的箭头B方向)。因此,该前叶片用上紧弹簧进行施力,以通过前叶片间接地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前叶片用上紧弹簧的作用力比进行施力以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9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上述前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小。
[0109]这样的前叶片用上紧弹簧可以不如本实施例那样构成,可以构成为在快门底板I的表面侧,一端与快门底板I连接,另一端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连接,或者可以构成为一端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9连接,另一端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连接。因此,本发明不排除这些结构。但是,若如本实施例那样构成,则前叶片用上紧弹簧能够兼用作公知的前叶片的防晃动弹簧(挂接在臂部19上的弹簧,用于消除前叶片的结构部件间的晃动,而且使狭缝形成叶片在曝光动作开始位置的姿势保持为恒定),因此有益。
[0110]另一方面,配置在中间板2和辅助底板3之间的后叶片具有:臂部25,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快门底板I的上述轴Ii上;臂部26,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快门底板I的上述轴Ik上;4片叶片27、28、29、30,朝向这些臂部的自由端即另一端部,依次被转动支撑。叶片30为后叶片的狭缝形成叶片。而且,众所周知,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的驱动销Ilc的顶端部与形成在臂部25上的未图示的长孔嵌合。
[0111]另外,在快门底板I的轴Ik上嵌合安装受扭螺旋弹簧即后叶片用上紧弹簧,其一端与快门底板I的未图示的弹簧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臂部26的孔(无附图标记)连接,该后叶片用上紧弹簧31进行施力以使臂部26向顺时针方向(图2中的以轴Ik为中心的箭头D方向)转动。因此,该后叶片用上紧弹簧进行施力,以通过后叶片间接地使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该后叶片用上紧弹簧的作用力比与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12连接的上述的未图示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小。而且,该后叶片用上紧弹簧也能够兼用作公知的后叶片的防晃动弹簧(与臂部26相连接的弹簧,用于使后叶片中的狭缝形成叶片在曝光动作开始位置的姿势保持为恒定),但是也可以直接挂在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上。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仅在图2中示出箭头A?E。
[0112]接着,利用用于说明上述的结构的图2、图3?图22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此夕卜,图11、图19以及图22易于理解地示出将按压相机的快门释放按钮之后至得到下一次拍摄待机状态为止作为I个周期的主要的构成构件的动作的时机的时序图。
[0113]如上所述,图2示出了曝光动作刚结束后的状态。此时,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9被未图示的公知的前叶片用驱动弹簧施力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其推动部9c克服未图示的前叶片用上紧弹簧的作用力按压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被推动部Sb,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驱动销Sc与缓冲构件4接触,由此维持该停止状态。另外,此时,前叶片的4片叶片20?23为重叠状态,容纳在开口部Ia的上方位置。
[0114]另一方面,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12被未图示的公知的后叶片用驱动弹簧施力,以使推动部12b克服后叶片用上紧弹簧的作用力按压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的被推动部11b,使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由于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的驱动销Ilc与缓冲构件5接触,所以维持该停止状态。另外,此时,后叶片的4片叶片27?30成为展开状态而覆盖开口部la。另外,卡定构件17的因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因在快门底板I上设置的孔Ip的缘与挡止销17c抵接而被阻止,在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要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卡定部17a卡定被卡定部11a,从而阻止其转动。
[0115]另外,此时,上紧构件15处于初始位置,上紧构件15的一个推动部15b从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9的被推动部9a离开,另一个推动部15c从安装在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12上的辊13离开。
[0116]在进行拍摄时前叶片和后叶片的曝光动作结束而成为图2所示的状态时,立即使拍摄信息从拍摄元件经由信息处理电路传送至存储装置,而在相机的控制电路中预先设定用于传送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因此,以往,如图23所示,在经过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后,使上紧构件从初始位置开始进行上紧动作。这是因为,对于以往的常开方式的焦面快门,虽然通过其上紧动作,使后叶片成为从开口部Ia完全退避的状态,但是没有使前叶片成为完全覆盖开口部Ia的状态,因此,如果在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内开始进行上紧动作,则在拍摄信息的传送中,光照射在拍摄元件上,产生漏光(smear)现象,而扰乱拍摄信息。
[0117]但是,就本实施例的焦面快门而言,在常开方式下的拍摄时,如图11所示,即使在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内使上紧构件15开始上紧动作,也会使后叶片覆盖开口部以不使光照射在拍摄元件上,并在经过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后且上紧构件的上紧动作刚要结束时,使后叶片进行打开动作,使开口部Ia处于全开状态。另外,在常闭方式下的拍摄时,如图19所示,即使在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内使上紧构件15开始进行上紧动作,也会使后叶片覆盖开口部Ia以不使光照射在拍摄元件上,并在经过拍摄信息的可能传送时间后且在使前叶片完全覆盖曝光开口,使上紧构件的上紧动作结束前,使后叶片进行打开动作,使开口部Ia处于全开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焦面快门,在常开方式/常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拍摄时,从按压相机的快门释放按钮至拍摄结束得到下一次拍摄待机状态为止的一连串动作的拍摄周期(T)比图23的以往例的拍摄周期(t)缩短很多,能够尽早进行下一次拍摄。
[0118]因此,以下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焦面快门恰当进行这样的动作的情况。
[0119]在曝光动作结束而成为图2的状态时,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立即开始进行上紧动作,但该上紧动作是通过未图示的相机主体侧的构件向下方按压上紧构件15的被推动部15a,克服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使上紧构件1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来进行的。
[0120]在此,本实施例的相机用焦面快门能够在拍摄前操作相机所具有的未图示的选择单元,来选择常开方式的拍摄模式和常闭方式的拍摄模式来进行拍摄。另外,除了通过前叶片和后叶片进行曝光动作的拍摄模式外,还可以通过操作上述选择单元来选择如下的拍摄模式,即,取代前叶片而使用拍摄元件的电子快门,通过电子快门和后叶片进行曝光动作。
[0121]因此,在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说明时,依次说明在常开方式的拍摄模式下动作、在常闭方式的通过前叶片和后叶片进行曝光动作的拍摄模式下的动作、在通过拍摄元件的电子快门和后叶片进行曝光动作的拍摄模式下的动作。
[0122]因此,首先,使用在各动作阶段中的图2?图10的俯视图和表示主要的构成构件的动作关系的图11的时序图,说明在常开方式的拍摄模式下的动作,在常开方式的拍摄模式中,将快门叶片使曝光开口处于全开的状态作为初始位置(拍摄待机状态),即使在拍摄时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快门叶片也不立即动作,在拍摄的最终阶段,从该初始位置开始动作。
[0123]在本实施例的焦面快门的常开方式的拍摄模式中,使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拍摄,因此在具有未图示的可动反射镜的相机的情况下,可动反射镜处于预升状态。另外,在图2所示的曝光动作刚结束后的状态下,抑制单元16在抑制构件16b的侧面与窗16c-2的侧端部16c-22抵接的状态下,断开对线圈16d的通电。抑制构件16b处于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8的被抑制部8a的动作轨迹内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