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492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背景技术】
[0002]光缆接头盒是一种光缆安装中为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或称光缆接续盒,其主要适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光缆接头盒的底座设有进出线孔,进出线孔为圆柱形套筒孔,光缆进出光缆接头盒的底座时需要通过热缩套管实现进出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从而需要借助大量热熔设备,这种密封方法会导致密封后效果较差,并且,密封施工操作和密封完成后的后期维护都较为不便。同时,采用上述传统的密封方式,还会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受密封化学材料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在高温时热缩套管熔化流出从而使接头盒漏气进水;二、受到天气的因素,特别是北方极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无法达到热熔温度进行热缩密封;三、热缩密封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技术活,目前这类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四、在现在人工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单个光缆接头盒操作时间过长。五、现有的光缆接头盒对工具的依赖度比较高,紧急施工时问题还需要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取代了传统的利用热缩套管实现热缩密封的方式,从而使得光缆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进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安装不当情况的发生。
[0004]本发明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座体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座体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
[0005]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进出光缆管。
[0006]所述进出光缆管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0007]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外径。
[0008]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外径。
[0009]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紧件和/或垫片。
[0010]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进出光缆管上的护套。
[0011 ] 所述进出光缆管的内径口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口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a-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a_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a_3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图1a-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10,包括座体11、贯穿座体11并延伸至座体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2以及外侧密封机构13和内侧密封机构14,在所述座体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2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13包括外侧密封堵头131,以及与位于座体11外侧的进出光缆管1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132 ;所述内侧密封机构14包括内侧密封堵头141,以及与位于座体11内侧的进出光缆管1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142。
[0018]其中,当无进/出光缆穿入时,只需将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推入进出光缆管12内即可;当有进/出光缆穿入时,需要将光缆穿入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同样的,内侧密封堵头141的使用方式与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的类似。
[0019]为了确保光缆和光缆接头盒底座10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令光缆的直径和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及内侧密封堵头141的内径均密切配合,通常通过促使光缆的橡胶外套微变形来实现光缆与所述密封堵头131内径及内侧密封堵头141内径的紧密贴合: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令其最小内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采用中空圆台体设计的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光缆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头能够刚好卡入在所述进出光缆管12的管内: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12的内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大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12的内径即可。
[0020]本实施例的光缆接头盒底座10的外侧紧固件132和内侧紧固件1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外侧紧固件132和内侧紧固件142的一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光缆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头的外径或最小外径(当采用中空圆台体的密封堵头时)。所述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进出光缆管12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从而能够完成向下旋转拧入的操作,进而推动密封堵头向进出光缆管12的管体内移动,并确保密封堵头始终位于进出光缆管12的管体内。
[0021]通常情况下,所述底座可以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进出光缆管12,每个进出光缆管12和与其搭配使用的外侧密封堵头131、内侧密封堵头141、外侧紧固件132及内侧紧固件142应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0022]通常,为了确保密封效果,所述进出光缆管应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0023]图2a_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底座20,包括座体21、贯穿座体21并延伸至座体2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22以及外侧密封机构23和内侧密封机构24,在所述座体2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22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23包括外侧密封堵头231、以及与位于座体21外侧的进出光缆管2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232、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 ;所述内侧密封机构24包括内侧密封堵头241、以及与位于座体21内侧的进出光缆管22的螺纹相配合的内侧紧固件242、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
[0024]其中,当无进/出光缆穿入时,只需将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顺次推入进出光缆管22内即可;当有进/出光缆穿入时,需要将光缆穿入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再一起推入进出光缆管22内。同样的,内侧密封堵头241、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的使用方式与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的类似。
[0025]为了确保光缆和光缆接头盒底座20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令光缆的直径和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及内侧密封堵头241的内径密切配合,通常通过促使光缆的橡胶外套微变形来实现光缆与所述密封堵头231内径及内侧密封堵头241的内径的紧密贴合: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令其最小内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采用中空圆台体设计的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光缆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头能够刚好卡入在所述进出光缆管22的管内: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22的内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大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22的内径即可。
[0026]本实施例的光缆接头盒底座20的外侧紧固件232和内侧紧固件2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外侧紧固件232和内侧紧固件242的一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光缆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头的外径或最小外径(当采用中空圆台体的密封堵头时)。所述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进出光缆管22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从而能够完成向下旋转拧入的操作,进而推动密封堵头向进出光缆管22的管体内移动,并确保密封堵头始终位于进出光缆管22的管体内。所述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在外侧紧固件23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外侧密封堵头231进行压紧的作用。同样的,所述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在内侧紧固件242向下旋转拧入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