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596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光学器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波分复用技术作为一种在光域上的复用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光层网络的主流技术。波分复用技术主要应用波分复用器件将光信号分成多束信号,因此,波分复用器件是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重要光学器件。
[0003]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高密度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波分复用器件也应用到数据中心的建设当中,因此,数据中心对小型化、微型化、即插即用的波分复用器件在机柜间扩展上有大量的需求。而目前光通讯行业的光无源器件或模块以分离器件或级联模块为主,一方面不方便与跳线直接连接,另一方面由于器件的尺寸都比较大,无法满足数据中心对器件小型化、微型化的需求。现在数据中心对波分复用等光无源器件的需求包括光无源器件的尺寸需要与常规的光学跳线基本一致或相同,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下才能保证机箱面板上所有的跳线尾部露出长度相同,方便其布线。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发出一种如图1所示的可插拔的光纤跳线,该光纤跳线具有一个可插拔式微型波分复用器件10,用于将光信号分成两部分,分开的两部分光信号分别入射到可插拔式的光无源器件12、13中。
[0005]参见图2与图3,可插拔式的微型波分复用器10具有壳体15,壳体15包括连接器插头外壳16、跳线组件17、封装管18以及保护尾套19,陶瓷插芯21以及波分复用器24封装在壳体15内。陶瓷插芯21的大部分被连接器插头外壳16包套,且陶瓷插芯21的一端外伸到连接器插头外壳16外,另一端与止退件22邻接。在陶瓷插芯21与波分复用器24之间通过一根裸光纤23连接,裸光纤23连接到波分复用器24的一端。波分复用器24内需要设置光纤头,光纤头位于靠近裸光纤23的一端。波分复用器24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根光纤25、26,光纤25、26从保护尾套19穿出。
[0006]然而,这种可插拔式的微型波分复用器10具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器件的外形尺寸大,与行业标准跳线的长度尺寸相比长出50%,使用时会面临在机箱面板上跳线头外露长度高低不一致问题。由于这种器件露出过长的尾部容易被碰到造成损坏,同时由于力臂变长承受侧拉能力下降。
[0007]其次,由于这种器件相对于行业标准跳线的尺寸变长,这种器件插到面板上后尾部光缆由于重力的作用会产生侧拉的力,由于器件增长,侧拉的力臂变长,器件很难符合IEC规范中对光缆跳线侧拉的要求,产品寿命较短。
[0008]再次,将这种器件的陶瓷插芯21固定时,由于结构上的因素取消了用于缓冲的自适应弹簧结构,会造成插拔过程中只剩下与可插拔式微型波分复用器10相匹配的另外一侧的器件内的弹簧缓冲,缓冲效果变差,导致插拔器件冲击力过大且易损伤,同时也不符合IEC的规范。
[0009]此外,该器件内部的波分复用器24与陶瓷插芯21间的连接采用了脆弱的125微米的裸光纤23实现,裸光纤23在加到前端陶瓷插芯21上时需要预先制作一个独立的光无源器件,然后在器件的单线透射端进行剥纤并穿入陶瓷插芯21的操作,由于上述操作复杂而且玻璃光纤在剥纤过程中极易断裂,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同时,成品器件在冲击震动过程中也会发生轻微的位移导致裸光纤23受损断裂。
[0010]最后,由于这种可插拔式微型波分复用器10使用较多的金属管或塑料管,增加了器件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小且能够行业标准跳线的长度尺寸相匹配的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
[00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
[0013]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安装有一光学器件,光学器件的第一端设有一第一陶瓷插芯,第一陶瓷插芯内设有至少一纤芯,第一陶瓷插芯的第一端伸出壳体外,第一陶瓷插芯的第二端位于光学器件内,且第一陶瓷插芯的第二端镀有一增透膜,第一陶瓷插芯的第二端贴近地设有一透镜,透镜位于光学器件内;光学器件内还设有至少一根光纤,光纤的第一端设置在靠近透镜且远离所述第一陶瓷插芯的一侧,光束经陶瓷插芯、透镜入射到光学器件的光纤。
[0014]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将陶瓷插芯以及透镜封装在同一光学器件内,并且在陶瓷插芯的第二端设有增透膜,再将陶瓷插芯的第二端与透镜贴近地设置在一起,从而不需要在陶瓷插芯与光学器件之间设置裸光纤,使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的尺寸可以做得很小,能够与行业标准跳线的长度尺寸相匹配,并且去除了裸光纤之后也不需要使用较多的金属管或者塑料管,制造成本较低。
[0015]此外,由于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内没有设置裸光纤,在插拔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裸光纤断裂的情况,确保产品的合格率,也确保产品的使用寿命。
[0016]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光学器件在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止退件,且止退件的中部设有一通孔,第一陶瓷插芯插入到通孔内。并且,壳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第一端抵接在止退件的端面上,壳体内的周壁上设有一肩台部,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肩台部上。
[0017]由此可见,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在插拔过程中通过弹簧来缓冲光学器件的冲击力,避免光学器件因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容易损坏,从而延长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的使用寿命。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的第二端设有一第二陶瓷插芯,第二陶瓷插芯位于光学器件的第二端,且光学器件的第二端设有一第二止退件。
[0019]可见,在壳体内设置两个陶瓷插芯从而形成双头器件,使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可以直接连接到两个不同的光学设备上,满足不同光学设备的连接需求。
[002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包括包套在第一陶瓷插芯外的一第一连接器插头外壳、包套在光学器件外的一转接组件以及包套在第二陶瓷插芯外的一第二连接器插头外壳。
[0021]由此可见,使用两个不同的连接器插头外壳分别包套两个陶瓷插芯,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两端的外壳结构相同,方便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实现两端正反方向的连接。
[0022]可选的方案是,壳体包括包套在第一陶瓷插芯外的一第一连接器插头外壳、包套在光学器件中间区域的外部的一转接组件以及包套在光学器件的第二端外的一封装帽,第二陶瓷插芯的端部伸出封装帽并包套在一法兰内。
[0023]可见,在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的一端设置法兰,可以满足特殊场合下可插拔微型光无源器件的安装需求,使可插拔微型无源器件的使用场合更加广泛。
[002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陶瓷插芯内具有一根以上的纤芯。在陶瓷插芯内的纤芯为两根或三根时可以形成2X4、3X3等多种不同规格的波分复用器件,产品的结构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现有可插拔光纤跳线的结构图。
[0026]图2是现有可插拔微型波分复用器的内部结构图。
[0027]图3是现有可插拔微型波分复用器的光学器件与光纤头的结构图。
[0028]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9]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30]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0031]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器件的结构图。
[0032]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器件的剖视图。
[0033]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0034]图10是本发明第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