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636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的设计,还涉及一种配置有该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 0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零组件之一。
[0003]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阴极萤光灯管)或Light Emitting D1de (LED,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在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
[0004]低功耗是当前液晶显示装置发展的一个趋势,特别是在移动终端显示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中,低功耗的显示装置可以延长一次充电后待机和使用时间,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便利,并且能降低功耗、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亮度分区降低功耗的导光板,以及配置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能够解决背光源功耗浪费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一双面反射层,双面反射层将导光板的出光面分为数个分区。
[0007]其中,双面反射层将导光板分为数个面积相等的分区。
[0008]其中,双面反射层将导光板分为数个面积不相等的分区。
[0009]其中,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双面反射层粘贴于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之间。
[0010]其中,导光板包括分离的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双面反射层的一侧粘贴于第一导光部上,第二导光部粘贴于双面反射层的另一侧。
[0011]其中,导光板的第一导光部与第二导光部一体成型,导光板开设一狭缝,双面反射层插设于狭缝内。
[0012]其中,双面反射层表面设有光学微结构,双面反射层的反射材料为银、铝或镍。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背光源、对应于背光源设置于背板内的导光板,其中,导光板为上述的导光板。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导光板的双面反射层将导光板的出光面分为数个分区,实现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亮度分区及区域亮度独立控制,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光隔离度,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并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及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简化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导光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简化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导光板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简化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的内部结构简化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发明液晶显不器的不意图;
[0022]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4]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10,其上设有一双面反射层12,双面反射层12将导光板12的出光面分为两个分区14。在本实施例中,两分区14面积相等。
[0025]该两分区14分别为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该双面反射层12粘贴于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双面反射层12通过双面胶粘贴于第一导光部140的第一侧142,该第二导光部150的第一侧152粘贴于该双面反射层12并位于该第一导光部140的第一侧142。该第一导光部140的第二侧144及该第二导光部150的第二侧154分别朝向两侧的背光源301、30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2的第一导光部140与第二导光部150 —体成型,导光板12的中部竖直向下开设一狭缝,该双面反射层12插设于所述狭缝内。进一步的,双面反射层12的表面可进一步设置有光学微结构,例如凸点结构或锥形结构,用于增强光反射/散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双面反射层12的反射材料可以为银、铝或镍。
[0026]当需要使用全部区域时,打开两背光源301、302,双面反射层12与侧入式背光源
301、302共同作用,提供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均匀的亮度。当只需要使用一侧区域,如第一导光部140时,只需打开背光源301,在双面反射层12的作用下,提供第一导光部140均匀的背光亮度,而第二导光部150仍为暗态。
[0027]图2为本发明导光板10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面积不相等。
[0028]图3为本发明导光板10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导光板10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双面反射层12,该两双面反射层12将导光板10分为面积不相等的三个分区14,这三个分区14分别为第一导光部140、第二导光部150及位于第一导光部140与第二导光部150之间的第三导光部160。其中该两双面反射层12分别通过双面胶粘贴于该第三导光部160邻近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的两侧,该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分别粘贴于该第三导光部160的两侧。该第一导光部140的第二侧144及该第二导光部150的第二侧154分别朝向两侧的背光源301、302。另外,该第三导光部160非邻近该第一导光部140及第二导光部150的一侧164朝向又一背光源303。
[0029]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200,包括背板50、设于背板50内的背光源30、对应于背光源30设置于背板50内的导光板10、及设于导光板10底面的反射片180、及设于导光板10顶面的光学膜片组190。本发明侧入式背光模组200采用了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实现其亮度分区及区域亮度独立控制,进而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光隔离度。
[0030]请参阅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500,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200。
[0031]请参阅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600,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200。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导光板中设有双面反射层将导光板的出光面分为数个分区,实现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亮度分区及区域亮度独立控制,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光隔离度,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背光模组的功耗并延长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或移动终端的待机及使用时间。
[003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上设置有至少一双面反射层,所述双面反射层将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分为数个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反射层将所述导光板分为数个面积相等的分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反射层将所述导光板分为数个面积不相等的分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所述双面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分离的第一导光部及第二导光部,所述双面反射层的一侧粘贴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上,所述第二导光部粘贴于所述双面反射层的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导光部与第二导光部一体成型,所述导光板开设一狭缝,所述双面反射层插设于所述狭缝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反射层表面设有光学微结构,所述双面反射层的反射材料为银、铝或镍。8.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背光源、对应于背光源设置于背板内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一双面反射层,双面反射层将导光板的出光面分为数个分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导光板实现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亮度分区及区域亮度独立控制,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光隔离度,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并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及使用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导光板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
【IPC分类】G02B6/00
【公开号】CN105137525
【申请号】CN201510489010
【发明人】唐岳军
【申请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