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10569075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前光板受光学膜材覆盖,且具有入光侧、出光面及底面。前光板定义有以入光侧为起点依序相邻设置的一第一设计区及一第二设计区,第一设计区包括由入光侧朝第二设计区依序设置的一过渡区及一调整区。前光板的总长度为Y,第一设计区及第二设计区的长度都为D/2,调整区的长度介于D/20~D/4,且满足Y/8≤D≤Y/4的关系式。前光板在出光面或底面布设有网点以提供取光能力,且调整区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及第二设计区,其中,当网点在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为X,设置调整区的网点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前光板出光时受光学膜材的堆叠影响而形成的亮线,提升整体出光均匀度。
【专利说明】
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导光板材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在前光模块中,配合光学膜材使用并具有极佳出光均匀效果的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前光模块一般应用在触控显不器,通过模块中的导光板形成一向下射出的均勾光源给予显示面板,而前光模块应用的最多的属电子书阅读显示器,或是搭载电子纸应用。
[0003]前光模块包括一灯源及一导光板,灯源设置在导光板侧面提供入射光,导光板导引入射光线从而形成向下出光的模式,使前光模块覆盖在显示屏幕上方后可向下照亮,并通过边框将前光模块及其余电子组件组合形成显示器。为了调整前光模块的出光状态,常见方式为将导光板与光学薄膜结合使用。例如,在对应导光板出光面之侧可堆叠折射率不同于导光板的光学薄膜,使导光板中射向薄膜处的光线可转成向下行进光线,以增强出光效率,而为确保可将导光板光线向下导引出光,也可依序堆叠多层光学薄膜。此外,可使光学薄膜具有间隔设置的柱状结构,以利用柱状结构间隙进一步提升导光板远光侧区域的出光强度。或可在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如抗炫光层或硬涂层等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层与导光板间则通过黏着层相互固定接合,以提升显示器对比效果。前述技术特征可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申请TWI507747B和TWI518564B所揭示内容。
[0004]但当导光板表面堆叠薄膜层后,无论自导光板向外堆叠的薄膜层折射率渐增或渐减,光线都受薄膜层影响改变了光线行进路径,所以在实际出光时,会使导光板出光面对应显示设备的可视区域中产生亮暗条纹,进而影响显示效能,并形成出光不均的现象。为了消弥可视区亮暗不均的情况,本发明人构思一种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以解决常用前光模块在使用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消除因光学膜材堆叠影响而形成的亮线,并呈现亮暗条纹显示状态的缺陷,提供一种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进而提升前光板的出光均匀度。
[0006]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种前光板,用于覆盖一显不屏,并受至少一光学膜材覆盖,该前光板具有一入光侧、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出光面及该底面分别邻接在该入光侧且相对设置,该入光侧用于接收一灯条的入射光线,其特点在于:
[0008]该前光板具有一第一设计区、一第二设计区及一网点,该第一设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以该入光侧为起点依序相邻设置,且该第一设计区包括一过渡区及一调整区,该过渡区及该调整区由该入光侧朝该第二设计区依序设置;该前光板的总长度为Y,该第一设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长度皆为D/2,该调整区的长度介于D/20?D/4,且满足Y/8<D<Y/4的关系式;该网点布设在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以提供取光能力,且该调整区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其中,当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为X,设置该调整区的该网点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该前光板在出光时受该光学膜材的堆叠影响而形成的亮线。
[0009]前光板邻近入光侧区域通过特殊网点分布设计,从而可通过调整区下修的取光能力,使前光板搭配光学膜材堆叠影响而产生的亮暗不均现象被改善,以提高光学品位。
[0010]较佳地,该网点在该过渡区的布设密度大于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使该过渡区的取光能力大于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
[0011]前光板可响应各类需求而将过渡区的网点布设密度调高,对在前光板具有过渡区长度较长的模式,或是搭配不同发光源使用时,针对入射光线的强度以及过渡区外针对光线调配的效能,以确保前光板的出光状态。
[0012]较佳地,该灯条具有多个第一发光源及多个第二发光源,且该些第一发光源及该些第二发光源为交错设置,该过渡区对应相邻的该第一发光源及该第二发光源间区域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对应各该第一发光源及各该第二发光源的区域。
[0013]前光板在网点设计上考虑不同发光源相对前光板而言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以及发光源点亮时序对于前光板的影响,所以调整过渡区内的取光能力高低分布,可补强前光板相对发光源间区域的亮度,使整体入光一致化。
[0014]较佳地,该网点在该调整区的布设密度为8?50% X。
[0015]此为产品实际设计下的数据提示,在该范围中都可达较佳的亮线吸收功效。
[0016]较佳地,该调整区的长度为3D/20?D/5。
[0017]同于前述网点较佳布设密度,经过本发明人多次实验下,该范围属亮线在前光板的产生区域,所以将调整区设定在该范围来有效地改善亮暗不均问题。
[0018]—种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9]提供总长度为Y的一前光板,该前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并自该入光侧依序定义有相邻设置的一第一设计区及一第二设计区,且该第一设计区包括一过渡区及一调整区,该过渡区及该调整区由该入光侧朝该第二设计区依序设置,且该第一设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长度都为D/2,该调整区的长度介于D/20?D/4,并满足Y/8<D<Y/4的关系式;及
[0020]设置一网点在该前光板的一出光面或一底面,使该调整区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当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为X,设置该网点在该调整区的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该前光板在出光时受该些光学膜材堆叠影响而形成的壳线。
[0021]依据该设计方法,先在前光板定义出各区域的长度以及相对位置,并设定出主要用于吸收光学薄膜亮线的调整区,再利用特殊网点密度布局,以第二设计区密度为依据设置调整区的网点密度,下修调整区取光能力,使产生的亮线被消除,提升前光板的光学品位。
[0022]较佳地,该网点在该过渡区的布设密度大于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使该过渡区的取光能力大于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
[0023]可响应出光需求如当前光板过渡区长度较长,或搭配具有多种发光源的灯条使用时,以一致化入射光线的性质。
[0024]较佳地,在该入光侧通过一灯条获得入射光线,且该灯条具有多个第一发光源及多个第二发光源,该些第一发光源及该些第二发光源为交错设置,该过渡区对应相邻的该第一发光源及该第二发光源间区域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对应各该第一发光源及各该第二发光源的区域。
[0025]由此来补强前光板相对发光源间区域的亮度。
[0026]较佳地,该网点在该调整区的布设密度为8?50% X。
[0027]此为产品实际设计下的数据提示,当网点密度在此范围中,可获得较佳的亮线吸收功效。
[0028]较佳地,该调整区的长度为3D/20?D/5。
[0029]同于前述网点较佳布设密度,该范围属亮线在前光板的产生区域,所以将调整区设定在该范围来有效地改善亮暗不均问题。
[0030]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31]本发明所揭示的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通过邻近入光侧区域的特殊取光能力布局,有效消弥结合光学膜材使用时所产生的亮线,进而提升整体的出光效果与光学品位。取光能力的调整依据各区域中的网点密度设计,利用调整区下修的取光能力,吸收亮线带来的过多能量,平均化前光板整体的出光亮度,以避免亮线导致的亮暗条纹视觉呈现。同时,依据前光板使用环境条件与出光需求,可进一步调整过渡区与第二设计区的网点密度大小关系,将过渡区取光能力提高以及调整网点设置位置以符合各类需求。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前光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前光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前光板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前光板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各前光板的设计曲线示意图。
[003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前光板的应用结构不意图。
[003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前光板的设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前光板
[0041]10:入光侧
[0042]11:出光面
[0043]12:底面
[0044]13:第一设计区
[0045]131:过渡区
[0046]132:调整区
[0047]14:第二设计区
[0048]15:网点
[0049]2:显示屏
[0050]3:光学膜材
[0051]4:灯条
[0052]40:第一发光源
[0053]41:第二发光源
[0054]Y:前光板总长度
[0055]D/2:第一设计区的长度和第二设计区的长度
[0056]SOl ?S02: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0058]实施例1
[0059]为消除前光模块启用时在显示器可视区域形成的亮线,本发明人于是针对前光板的取光能力分布进行设计,来调整出光的均匀度与亮度,并有效消弥使用时呈现的亮线。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及应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揭示一种前光板1,其用于覆盖在一显示屏2,并受至少一光学膜材3覆盖,其中,光学膜材3用于调整前光板I的出光效果或应用前光板I的显示屏2显示效能,且光学膜材3的折射率与前光板I不同。前光板I具有一入光侧10、一出光面11及一底面12,出光面11与底面12分别邻接入光侧10且相对设置,入光侧10则用于接收一灯条4的入射光线。
[0060]本发明的前光板I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第一设计区13、一第二设计区14及一网点15,第一设计区13及第二设计区14以入光侧10为起点依序相邻设置,而第一设计区13中更进一步包括一过渡区131及一调整区132,过渡区131与调整区132由入光侧10朝第二设计区14依序设置,而前光板I的总长度为Y,第一设计区13与第二设计区14的长度都为D/2,调整区132的长度介于D/20?D/4,且满足Y/8<D<Y/4的关系式。在此先界定出各区域在前光板I的排列顺序与位置,以利于设置与调整网点15布设密度。其中,前光板I搭组显示屏2使用时,业界一般称过渡区131外的区域为供用户观看的可视区,也就是自过渡区131边界朝相对入光侧10方向延伸的区域,过渡区131则泛指组装后的边框设置位置而受边框所遮蔽,且较佳地其长度小于D/2。
[0061]网点15布设在出光面11或底面12以提供取光能力,且调整区132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131及第二设计区14的取光能力,而当网点15在第二设计区14的布设密度为X时,设置调整区132的网点15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前光板I出光时受光学膜材3堆积影响而形成的亮线,在本实施例中,以网点15布设在出光面11为例。在设定各区位置与长度后,通过网点15布设密度的差异进而调配各区内的取光能力,以消弥受光学膜材3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亮线,也就是平均化前光板I的出光强度与均匀度。其中,前光板I不属于第一设计区13及第二设计区14的出光面11或底面12,可进一步设置由距离入光侧10近至远而呈疏至密的网点15,而使前光板I其他区域得到合理的出光均匀配置,可参照图1所示。其中,实际上网点15在前光板I整体的布设密度可绘制为一连续曲线,但为凸显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及利于显示各区的网点15布设差异,所以在图中以较为明显的密度分布差异为例示意。
[0062]本发明的前光板I先定义以入光侧10为起点且涵盖长度为Y/8?Y/4的区域为主要进行网点15设计的区域。前光板I覆设光学膜材3后,光线出光路径受折射率改变影响而导致原先应形成在过渡区131中的亮线偏移至可视区范围中,进而降低显示效能。所以,本发明在前光板I自入光侧10为起点的Y/8?Y/4长度区域中,定义出第一设计区13,并为了符合实际应用以及消除亮线,进一步在第一设计区13中区分出过渡区131与调整区132,且使调整区132位于过渡区131边界与第一设计区13边界所夹区域内,并透过网点15的多重布设规划有效地解决偏移亮线造成的显示问题。而第二设计区14中的网点15则为使该区可形成均匀出光,并且调整区132及前光板I不属于第一设计区13及第二设计区14的区域以第二设计区14的网点15布设密度作为依据进行设计,让调整区132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131及第二设计区14的取光能力,以利用下修的取光能力吸收发生因为光学膜材3的亮线位移现象,以及使前光板I其他区域均匀出光。特别一提的是,调整区132中的网点15布设密度不可为零,避免产生反效果而让亮线更为明显。而若调整区132的网点15布设密度低于5%X或高于70%X,则调整区132会因为网点15过少或与第二设计区14网点15密度过于接近,而无法确切改善亮线带来的光学干扰,使亮暗条纹的不佳显示效果仍相当明显。
[0063]图3显示前光板I盖设在显示屏2的状态示意,其中显示屏2可为常见的电泳显示面板,在本实施例中,以光学膜材3为多个设置且覆盖在前光板I的出光面11为例。此外,前光板I的底面12处也可搭载透光板或是触控面板等组件。当灯条4点亮且光线自入光侧10进入前光板I后,受光学膜材3影响,原先应成形在过渡区131的亮线会偏移至第一设计区13中不属于过渡区131的范围,而影响出光均匀度与显示效能,而通过调整区132的低取光能力即可有效地消除亮线,使前光板I呈现均匀出光。
[0064]实施例2
[0065]请参阅图4及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及各前光板的设计曲线示意图。由于过渡区131即为实际配合显示屏2使用时用于设置边框的区域,当对应边框条件而使过渡区131长度较长,或在前光板I配合使用的灯条4具有两种或以上不同发光源的情况下,可使网点15在过渡区131的布设密度大于网点15在第二设计区14的布设密度,使过渡区131的取光能力大于第二设计区14的取光能力,以通过拱高过渡区131密度而提升邻近入光侧10区域的取光强度,改善并补强亮度不足与不均等问题。
[0066]依据前述各区域长度关系与设置顺序,以及调整区132网点15布设密度与第二设计区14网点15布设密度的限制条件,图5提供了前光板I在第一设计区13及第二设计区14涵盖范围中,依循不同的区域设定长度与网点15布设密度设计所绘制的设计曲线,在图5中以不同线形表示A?F六组数据呈现的设计曲线,且X轴表示与入光侧10的距离,Y轴表示网点15布设密度,图5中的各前光板I进行实验后,都可有效地通过调整区132吸收光学膜材的位移光线。以总长度Y为120mm的前光板I为例,取D = Y/6 = 20mm,使第一设计区13及第二设计区14长度为10mm,而过渡区131长度约为2mm,调整区132的较佳长度则取3D/20?D/5,也就是约3mm?4mm,且调整区132的较佳网点15布设密度设定为8?50%X,以该图数据为例,当网点15在第二设计区14的密度X为0.06时,调整区132的密度约介于0.005?0.03,即前述的8?50%X。此外,在图中也可见过渡区131的网点15布设密度大于第二设计区14的网点15布设密度,而使该区的取光能力上升,以补强亮度。在前述的调整区132长度与调整区132密度范围中,前光板I消除亮线的效果更为优良,也就是可获得更佳的出光呈现。
[0067]实施例3
[0068]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应用结构示意图。随着使用者需求提升,前光板I所应用的显示器边框渐趋狭窄,为了让可视区相对扩大,而达大面积显示目的。并且,实际应用上,灯条4或具有不同驱动条件,例如灯条4的各发光源在不同的时序下点亮,或是灯条4具有多种不同的发光源等,而过渡区131的网点15设计可决定前光板I其他区域的可用光线与出光状态。在边框宽度减缩就是前光板I过渡区131的长度随之减少,以及变化的灯条4光线提供等情况下,对在过渡区131的网点15布设除了提高密度外,也可作其余设计,以减缩过渡区131中亮暗不均分布情况,也就是热点现象。本实施例揭示当灯条4具有多个第一发光源40及多个第二发光源41,且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为交错设置,且过渡区131对应相邻的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间区域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131对应各第一发光源40及各第二发光源41的区域。在此以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为具有不同色温的LED为例说明,且应用上第一发光源40与第二发光源41可在不同时序点亮,所以通过前述取光能力限制,可补强前光板I对应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之间区域的光线强度,使原先在过渡区131内的出光更趋均匀,相对减小边框的遮蔽面积,达到扩大可视区域的目的。由于网点15布设密度越高,取光能力即随之升高,所以调配取光能力的方式可以网点15布设密度为基础,如本实施例所示,使位于过渡区131内的网点15对应布设在相邻的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之间的区域,使该处取光能力高于过渡区131正对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区域,但本实施例的网点15布设模式仅为一较佳不意。
[0069]实施例4
[0070]请参阅图1?3及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步骤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揭露一种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以有效解决应用时,光学膜材3堆积而偏移至前光板I可视区的亮线,该前光板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71 ]步骤SOl,提供总长度为Y的一前光板I,前光板I具有一入光侧10,并自入光侧10依序定义有相邻设置的一第一设计区13及一第二设计区14,且第一设计区13包括一过渡区131及一调整区132,过渡区131及调整区132自入光侧10朝第二设计区14依序设置,第一设计区13与第二设计区14的长度都为D/2,调整区132长度介于D/20?D/4,并满足Y/8<D<Y/4的关系式。
[0072]在设计时,先在长度为Y的前光板I定义各区域,而利于后续针对各区域的取光能力进行设计。其中,响应不同区域的出光需求以及实际应用时发挥的效能,所以在设计前光板I取光能力分布时,先定义出第一设计区13,并在第一设计区13中进一步划分过渡区131及调整区132,过渡区131泛指前光板I结合显示屏2应用时的边框遮蔽区域,其长度即等同于边框长度,前光板I受光学膜材3堆叠影响造成的亮线会位移至邻近过渡区131位置,也就是在前光板I所定义的调整区132。而第二设计区14可接续前光板I剩余区域并使整体形成均匀出光。
[0073]步骤S02,设置一网点15在前光板I的一出光面11或一底面12,使调整区132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131及第二设计区14的取光能力,当网点15在第二设计区14的布设密度为X,设置网点15在调整区132的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前光板I在出光时受该些光学膜材3影响而形成的亮线。
[0074]在前光板I定义完毕各区域的排列顺序与长度后,就可布设网点15在出光面11或底面12处,并且下修调整区132的取光能力,以使亮线可被该区吸收。下修的方式依据网点15在第二设计区14的布设密度X,调配调整区132中的网点15布设密度,使之落在5?70%X。通过在前光板I上设计特殊分布的网点15密度,进而调整各区域的取光能力,消除前光板I上堆积光学膜材3后造成折射率变化,导致亮线位移至可视区的情况。而在设计网点15密度同时,先在前光板I规划出各长度与排列次序的布设区域,再在该些区域中布设不同网点15分布,来让前光板I整体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进而提升显示效能。
[0075]通过该前光板设计方法成形的前光板I可进一步设计如图4所示,基于各类出光需求或应用环境条件,可使网点15在过渡区131的布设密度大于网点15在第二设计区14的布设密度,来让过渡区131的取光能力大于第二设计区14的取光能力,使具有较长过渡区131或搭配两种以上发光源的前光板I,通过拱高过渡区131密度而提升邻近入光侧10区域的取光强度。
[0076]而网点15在该调整区132的较佳布设密度为8?50 %X,调整区132的较佳长度为3D/20?D/5,此一范围条件可参照图5提示的设计曲线分布数据,将各条件的前光板I进行光学测试,都显示前光板I确可透过调整区132下修的取光能力,有效地吸收发生因为光学膜材堆积而偏移至可视区域的亮线。并且在此范围中,前光板I确实可更为确切地消除亮线现象,获得更为优良的出光效果。
[0077]此外,如图6所示,当前光板I配合使用的一灯条4具有多个第一发光源40及多个第二发光源41,且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为交错设置时,且过渡区131对应相邻的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间区域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131对应各第一发光源40及各第二发光源41的区域,例如可使位于过渡区131内的网点15可对应布设在相邻的第一发光源40及第二发光源41之间。通过降低邻近过渡区131的区域所产生的热点现象涵盖面积。简而言之,通过该种网点15布设方式可补足过渡区131中暗区的光线强度,均匀化入光侧10光线,以使前光板I达到均匀的出光效果,并进一步降低边框宽度。
[0078]综上所述,本发明揭露的前光板及其设计方法,可有效解决结合至少一光学膜材的如光板所广生的壳线偏移现象,进而提升如光板搭载显不屏时的显不效能,提供更尚的光学质量。以入光侧为起点,通过设计前光板前段的特殊网点分布,而可利用其中取光能力下修的区域将偏移至可供用户观看区域的亮线吸收。在前光板上依序定义第一设计区与第二设计区,并在第一设计区中进一步划分过渡区及调整区,且使调整区的取光能力低于过渡区与第二设计区。而降低调整区取光能力的方式即为限定其网点布设密度为第二设计区网点布设密度X的5?70%。进一步地,响应不同的出光需求与环境条件,可使网点在过渡区的布设密度大于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以均匀化过渡区内的光线亮度,并使入射至前光板的光线性质一致。另外,也可针对过渡区中的取光能力高低分布进行调整,以补强前光板相对发光源间区域的光线强度。
[007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前光板,用于覆盖一显不屏,并受至少一光学膜材覆盖,该前光板具有一入光侧、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出光面及该底面分别邻接于该入光侧且相对设置,该入光侧用于接收一灯条的入射光线,其特征在于: 该前光板具有一第一设计区、一第二设计区及一网点,该第一设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以该入光侧为起点依序相邻设置,且该第一设计区包括一过渡区及一调整区,该过渡区及该调整区由该入光侧朝该第二设计区依序设置;该前光板的总长度为Y,该第一设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长度皆为D/2,该调整区的长度介于D/20?D/4,且满足Y/8彡D彡Y/4的关系式;该网点布设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以提供取光能力,且该调整区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其中,当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为X,设置该调整区的该网点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该前光板在出光时受该光学膜材的堆叠影响而形成的亮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点在该过渡区的布设密度大于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使该过渡区的取光能力大于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灯条具有多个第一发光源及多个第二发光源,且该些第一发光源及该些第二发光源为交错设置,该过渡区对应相邻的该第一发光源及该第二发光源间区域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对应各该第一发光源及各该第二发光源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点在该调整区的布设密度为8?50%X。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板,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区的长度为3D/20?D/5。6.一种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总长度为Y的一前光板,该前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并自该入光侧依序定义有相邻设置的一第一设计区及一第二设计区,且该第一设计区包括一过渡区及一调整区,该过渡区及该调整区由该入光侧朝该第二设计区依序设置,且该第一设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长度都为D/2,该调整区的长度介于D/20?D/4,并满足Y/8<D< Y/4的关系式;及 设置一网点在该前光板的一出光面或一底面,使该调整区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及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当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为X,设置该网点在该调整区的布设密度为5?70%X,以消除该前光板在出光时受该些光学膜材堆叠影响而形成的亮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网点在该过渡区的布设密度大于该网点在该第二设计区的布设密度,使该过渡区的取光能力大于该第二设计区的取光能力。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入光侧通过一灯条获得入射光线,且该灯条具有多个第一发光源及多个第二发光源,该些第一发光源及该些第二发光源为交错设置,该过渡区对应相邻的该第一发光源及该第二发光源间区域的取光能力,低于该过渡区对应各该第一发光源及各该第二发光源的区域。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网点在该调整区的布设密度为8?50%X。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多个光学膜材的前光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区 的长度为3D/20?D/5。
【文档编号】G02B6/00GK105929479SQ20161026033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陈志恒, 李文妤
【申请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