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层及3d显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625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3d显示层及3d显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层及3D显示结构,属于影像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的裸视3D原理系依据聚光及折射原理改变光行进的方向,观视者左、右眼在影像光线集中的设定区域分别看到不同画面,以达到3D立体视觉感受。而现有裸视3D液晶显示器系为一般2D平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结合一 3D显示层、3D显示膜或3D显示板。其中观视者在观视区内双眼可能会接收到不同的图像,而这些图像具有视差,因而可在观视者的大脑中合成一副3D立体影像。
[0003]但是,3D显示层的柱透镜例如为直条状,并且柱透镜之间紧密排列且与RGB像素结构有序排列设置,有序排列的RGB像素与有序排列的柱透镜之间产生明显的干涉条纹。其中,当3D显示层的柱透镜与显示模块的RGB像素之间平行排列及对位时,可能会因3D显示层与显示模块的周期性排列结构而产生迭纹(Moire)现象。甚至,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3D显示层及3D显示结构,透过各柱状透镜(即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具有不连续弧曲面(即为锯齿状结构曲面、不规则结构曲面或平滑面)的设计,藉此降低显示模块透过3D显示结构以输出一 3D影像的迭纹现象,而观视者可裸视观看较佳质量的3D影像。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层,用于与一透光层形成一 3D显示结构,3D显示结构配置于一具有一显不面的显不模块上,3D显不层包括:一基底构造及一 3D光学构造。基底构造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3D光学构造形成于基底构造的第一面,3D光学构造包括多数个柱状透镜,各柱状透镜的顶部朝向一第一方向凸出,且各柱状透镜具有一曲面。其中,各柱状透镜的曲面具有一不连续弧结构面区,不连续弧结构面区配置于各柱状透镜的顶部,且不连续弧结构面区的弧长投影至第一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为各单根柱状透镜宽度的三分之二。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结构,适用于一具有一显示面的显示模块上,3D显示结构包括:一 3D显示层及一透光层。透光层具有一第一贴合面及相对于第一贴合面的一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连接第二面。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层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一基底构造,基底构造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于基底构造的第一面上涂覆一层紫外线光学树脂结构层(UVResin);提供一滚压模具,利用钻石刀具加工滚压模具,使其具有多个凹透镜成型结构,各凹透镜成型结构具有一不连续弧曲面成型区;及滚压模具滚压紫外线光学树脂结构层,经紫外线曝光而使紫外线光学树脂结构层成型为一 3D光学构造,3D光学构造包括多数个柱状透镜,各柱状透镜具有一曲面,各柱状透镜的曲面具有一不连续弧结构面区,不连续弧结构面区系对应不连续弧曲面成型区而形成于各柱状透镜,且不连续弧结构面区的弧长投影至第一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为各单根柱状透镜宽度的三分之二。
[000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手段为利用一种3D显示层或3D显示结构,透过各柱状透镜顶端具有不连续弧曲面(即为锯齿状结构曲面、不规则结构曲面或平滑面)的设计,藉此显示模块透过3D显示结构可降低输出一 3D影像的迭纹现象,而观视者可裸视观看较佳质量的3D影像。再者,显示模块输出的光束经由不连续弧结构面区(即为锯齿状结构曲面、不规则结构曲面或平滑面),光束将产生散射光或折射光的状况,而使观视者可裸视观看到降低或不具迭纹现象的3D影像。
[0009]以上之概述与接下来的实施例,皆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手段与达成功效,然所叙述之实施例与图式仅提供参考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0010]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根据图1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A-A剖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柱状透镜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结构显示3D影像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制作过程示意图。
[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根据图1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A-A剖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3D显示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请参阅图1、图2及图3。
[0028]图1所绘示一种3D显示层10。3D显示层10的3D光学构造B2例如为裸视3D的柱状晶(Lenticular Lens)构造、数组透镜(Lens array)或是复眼式(Fly eyes)构造。本实施例不限制3D光学构造B2的态样。
[0029]图2系为图1的A-A剖面的3D显示层10示意图。
[0030]详细来说,图2的3D显示层10包括一基底构造BI及一 3D光学构造B2。在实务上,基底构造BI具有一第一面101及一第二面102。其中,第二面102系用以连接透光层(未绘示)。而3D光学构造B2形成于基底构造BI的第一面101,3D光学构造B2包括多数个柱状透镜103,各柱状透镜103的顶部T朝向一第一方向Dl凸出,且各柱状透镜103具有一曲面Cl。
[0031]基底构造BI具有一厚度hl,且基底构造BI例如为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本实施例不限制基底构造BI的态样。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Dl系以约垂直于显不模块(未绘不)的显不面(未绘不)上的方向来说明,而第二方向D2系以约与第一方向Dl垂直交错的方向来说明。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的态样。
[0032]进一步来说,各柱状透镜103的曲面Cl具有一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与两个光滑弧面区A2、A3。在实务上,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配置于各柱状透镜103的顶部T,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例如为一锯齿状结构曲面、一粗糙结构曲面、一不规则结构曲面或一平滑面。而两个光滑弧面区A2、A3分别配置于各柱状透镜103的两侧部,而各该柱状透镜的该不连续弧结构面区为一锯齿状结构曲面或一不规则结构曲面,该锯齿状结构曲面上的锯齿结构的高低差值分布为0.01 μ m?I μ m。
[0033]简单来说,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位于两个光滑弧面区A2、A3之间。其中,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的弧长投影至第一面101的宽度P2小于或等于为单根柱状透镜103的宽度Pl (Lens Pitch)的三分之二。
[0034]进一步来说,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系用以将显示模块的RGB像素所输出的光束散射或折射,使RGB像素所输出的光束能扩散聚焦范围至观视者的眼部,藉此达到光能量的平均分布,并降低3D显示产生的迭纹干扰现象。反之,光滑弧面区A2、A3系用以将显示模块的RGB像素所输出的光束聚焦,使RGB像素所输出的光束能分别聚焦至观视者的左眼或右眼部,藉此达到3D显示的功效。
[0035]当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投影至第一面101的宽度P2大于单根柱状透镜103宽度Pl的三分之二时,此时2D的显示效果将大于3D的显示效果,使观看者无法清楚观赏3D的影像,因此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的投影至第一面101的宽度P2需要小于或等于三分之二的单根柱状透镜103的宽度P1。
[0036]一般各柱状透镜的曲面或顶部的曲面系为光滑弧面,用以使RGB像素所输出的光束能分别聚焦至观视者的左眼及右眼部,藉此观视者可观看到3D显示影像。但是,过多或过少的光束聚焦将使观视者观看到具有明显迭纹现象的3D显示影像。所以,本实施例系将各柱状透镜103的顶部T的曲面设计为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藉此扩散光束聚焦至观视者眼部的范围,使得投射到眼睛的光能量能更平均分布。
[0037]换句话说,各柱状透镜103的顶部T的曲面系例如为2D显示影像的曲面。而各柱状透镜103的两侧部的曲面系例如为3D显示影像的曲面。所以,本实施例透过各柱状透镜103具有2D显示影像的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以及3D显示影像的光滑弧面区A2、A3的光学设计,以达到降低3D显示的迭纹干扰现象,并达到良好的3D显示效果。
[0038]当然,不连续弧结构面区Al与光滑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