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14625阅读:来源:国知局
、23c被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23。作为光调制装置22的具体结构,例如列举使用了与RGB各色相对应的3枚透射型或者反射型的液晶光阀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备与RGB三色的彩色光相对应的3枚透射型的液晶面板、即对蓝色光B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22a、对红色光R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22b以及对绿色光G进彳丁调制的液晶面板22c。光调制装置22所具备的液晶面板22a、22b、22c由后述的液晶面板驱动器33驱动,通过使在各液晶面板配置成矩阵状的各像素的光的透过率变化,来形成图像。
[0032]由光调制装置22调制了的RGB各色光通过未图示的正交分色棱镜合成,并被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23。
[0033]虽然省略图示,但投影光学系统23具备使由光调制装置22调制了的调制光23a、23b、23c投影至屏幕SC上并成像的透镜组亦即投影透镜。另外,投影光学系统23设有使投影透镜的光圈的状态、变焦的状态、移位位置等投影光学系统23的状态变化的各种机构。另外,投影光学系统23与对使投影光学系统23的状态变化的机构进行控制和驱动的投影光学系统驱动部(光学系调整单元)34连接。
[0034]在光源部21中连接有输出对激光光源42、43的发光进行控制的脉冲信号的脉冲输出部52。脉冲输出部52具备PWM信号生成部50、间歇发光信号生成部51。投影仪I构成为通过对激光光源42、43进行间歇发光控制和PWM控制,能够实现动画视认性的提高、3D图像投影时的串扰的减轻、投影图像的亮度的调整。
[0035]光源部21具备被从脉冲输出部52输入脉冲信号的激光光源驱动器40、41。激光光源驱动器40、41分别根据脉冲信号对激光光源42、43供给电源、并根据该电源使激光光源42、43发光。
[0036]激光光源42由激光光源驱动器40驱动发出蓝色激光42a,该蓝色激光42a经由扩散板44被扩散。被扩散后的激光作为蓝色光20a射入至光调制装置22的液晶面板22a,由液晶面板22a调制。另一方面,激光光源43由激光光源驱动器41驱动,与激光光源42相同地发出蓝色激光。激光光源43发出的蓝色激光碰上荧光体轮45的荧光体被转换成黄色光45a,并射入至分光部46。分光部46根据波长成分将黄色光45a分离,分离出的红色光20b和绿色光20c分别射入至液晶面板22b和液晶面板22c。
[0037]另外,投影仪I具备具有接口 11的视频输入部12、执行被输入至视频输入部12的图像数据的缩放处理的变换处理部13。变换处理部13执行图像数据的分辨率的变换处理等,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0。其中,被输入至投影仪I的图像数据被认为是动态图像(视频)数据,但也可以是静止图像数据。
[0038]投影仪I的图像处理系统以对投影仪I整体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10为中心构成。另外,投影仪I具备存储部15、输入处理部16、图像处理部31以及液晶面板驱动器33。存储部15存储有控制部10处理的数据、控制部10执行的控制程序。输入处理部16检测基于未图示的遥控器、操作面板的用户操作。图像处理部31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图像信号在帧存储器32中展开。液晶面板驱动器33基于从图像处理部31输出的图像信号驱动光调制装置22的液晶面板22a、22b、22c进行描绘。
[0039]控制部10通过读出存储在存储部15的控制程序并执行,来控制投影仪I的各部。控制部10基于从输入处理部16输入的操作信息,检测用户进行的操作的内容,根据该操作对图像处理部31、液晶面板驱动器33、投影光学系统驱动部34及脉冲输出部52进行控制,使图像投影至屏幕SC。
[0040]另外,投影仪I在铠装筐体2内具备冷却风扇53、电源单元54。冷却风扇53是与后述的供气口相通,向铠装筐体2内引入冷却用空气的部件,基于控制部10的控制而运转。冷却风扇53主要向激光光源42、43送风来冷却该激光光源42、43。另外,向与光调制装置22的各液晶面板22a?22c连接的热管(未图示)的散热部送风,间接地冷却液晶面板 22a ?22c ο
[0041]冷却风扇53的转速(风量)通过控制部10基于设置在激光光源42、43、热管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温度而被控制。通常,对于激光光源而言,所要求的目标冷却温度与其他光源相比较低(例如40度以下),所以冷却风扇53的运转被极其细微地控制。
[0042]电源单元54是向投影仪I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的部件,设置有用于对被输入的电源进行整流的整流滤波器54a。
[0043]图3是表示投影仪I以正放姿势被设置的状态下的背面部8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IV — IV截面图。
[0044]如图3和图4所示,投影仪I在铠装筐体2的背面部(同一面、侧面部)8具备与从图像供给装置延伸的信号电缆70 (连接电缆)连接的信号端子部60 (第I连接端子部)。另外,投影仪I具备与向电源单元54供给电源的电源电缆72 (连接电缆)连接的电源端子部61 (第2连接端子部)。另外,如图3所示,在铠装筐体2的背面部(同一面、侧面部)8,设置有用于向激光光源42、43以及与各液晶面板22a?22c连接的热管供给空气的第I?第3供气口 91?93。
[0045]一般地,具备激光光源的投影仪,为了高效地冷却该激光光源,具有将供气口形成得较大的倾向。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仪I在同一背面部8设置有信号端子部60、电源端子部61及第I?第3供气口 91?93,所以在这些的配置设计上想办法。
[0047]如图3所示,背面部8具备基部81、从该基部81向内侧凹陷的第I凹部82、该第I凹部82的一部分进一步向内侧凹陷的第2凹部83。另外,在背面部8形成有在该背面部8的周围从该背面部8沿垂直方向突出的立壁部90。底面部4侧被切割,该立壁部90形成在除了该底面部4侧以外的周围。
[0048]基部81被设置在背面部8的位于最外侧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置在背面部8的左半部分的区域和右端的区域。
[0049]在左侧的基部81并列地配置有第I供气口 91和第2供气口 92,在第I凹部82配置有第3供气口 93。在这些各供气口中设置有栅格,防止异物侵入铠装筐体2内。尤其是,配置在中央的第2供气口 92成为在栅格上具备防尘过滤器的结构,防止尘埃向激光光源等光学系统的侵入。
[0050]第I凹部82是设置在左右基部81、81之间的区域,在该第I凹部82配置第3供气口 93,并且在该第3供气口 93和第2供气口 92之间配置有电源端子部61 (第2连接端子部)O
[0051]另外,在第I凹部82,在比电源端子部61和第3供气口 93更远离底面部4的一侦I即顶面部3侧设置有第2凹部83。第2凹部83按照其长边方向沿顶面部3延伸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第2凹部83的底部形成有经由信号电缆70而与外部的图像供给装置连接的信号端子部60 (第I连接端子部)。
[0052]如图4所示,电源端子部61经由整流滤波器54a与电源单元54连接,通过与商用电源等连接的电源电缆72,向电源单元54供给电源。
[0053]如图4所示,电源端子部61按照纵深方向(深度方向)的距离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