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及拍摄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03285阅读:来源:国知局
求,提高成像的质量。
[00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进光口 2处成像透镜组4后侧设置有双滤光片切换器5,为满足在不同的环境中拍摄的需求,以提高成像的质量获得清晰的影像和照片。例如在白天,需要给镜头安装一片可见光带通滤光片,使得某一频率带的可见光通过,频率带以外的光线将不能通过,可以拍摄正常的彩色图像;而在夜晚,由于可见光少,为了清楚拍摄照片,可以利用红外光进行成像,需要给镜头安装一片红外线带通滤光片,双滤光片切换器5能自动切换滤光片。
[00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双滤光片切换器也可以设置在出光口处的成像透镜组后侧,如图6中,双滤光片切换器5和18分别设置在同轴出光口 8的成像透镜组4的后侧、垂直出光口 9的成像透镜组17的后侧,以提高不同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以获得清晰的影像和照片。
[0037]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出光口为三个,其中垂直出光口为两个,连续排列的两个垂直出光口如图所示设置,在第一垂直出光口 9的同侧,于第一垂直出光口 9与同轴出光口 8之间设置有第二垂直出光口 13,第二垂直出光口 13与第一垂直出光口 9轴向平行,同时,在第二垂直出光口 13和同轴出光口 8的中心轴交点处设置有第二透反分光镜11,第二透反分光镜11与第一透反分光镜6平行,第二透反分光镜11将第一透反分光镜6透射过来的光线分成两路,一路为透射光进入同轴出光口 8,一路为反射光进入第二垂直出光口 13。三个出光口通过传感器接口 7、10、12分别连接三个具有感光器件的传感器,使得在利用曝光融合技术时,对同一拍摄场景有三幅曝光不同的源图像,使得使用曝光融合时得到的同一场景下的图像细节更多,最终合成的图像也更加清晰,质量更高。
[0038]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出光口为三个,其中垂直出光口为两个,连续排列的两个垂直出光口也可以如图所示设置,在第一垂直出光口 9的对侧,于第一垂直出光口 9与同轴出光口 8之间设置有第二垂直出光口 13,第二垂直出光口 13与第一垂直出光口 9轴向平行,同时,在第二垂直出光口 13和同轴出光口 8的中心轴交点处设置有第二透反分光镜11,第二透反分光镜11与第一透反分光镜6垂直,第二透反分光镜11将第一透反分光镜6透射过来的光线分成两路,一路为透射光进入同轴出光口 8,一路为反射光进入第二垂直出光口 13。三个出光口通过传感器接口 7、10、12分别连接三个具有感光器件的传感器,使得在利用曝光融合技术时,对同一拍摄场景有三幅曝光不同的源图像,使得使用曝光融合时得到的同一场景下的图像细节更多,合成的图像更加清晰。
[0039]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出光口为四个,其中垂直出光口为三个,连续排列的三个垂直出光口如图所示设置,与图2中的实施例区别在于,在第二垂直出光口 13的对侧,于第二垂直出光口 13与同轴出光口 8之间设置有第三垂直出光口 16,第三垂直出光口 16与第二垂直出光口 13轴向平行,同时,在第三垂直出光口 16和同轴出光口8的中心轴交点处设置有第三透反分光镜14,第三透反分光镜14与第二透反分光镜11垂直。四个出光口通过传感器接口 7、10、12、15分别连接四个具有感光器件的传感器,在利用曝光融合技术时,对同一拍摄场景有四幅曝光不同的源图像,使得在使用曝光融合时得到的同一场景下的图像细节更丰富,最终合成的图像也更加清晰,质量更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垂直出光口 16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垂直出光口 13的同侧。
[0040]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出光□为四个,其中垂直出光口为三个,连续排列的三个垂直出光口如图所示设置,与图3中的实施例区别在于,在第二垂直出光口 13的同侧,于第二垂直出光口 13与同轴出光口 8之间设置有第三垂直出光口 16,第三垂直出光口 16与第二垂直出光口 13轴向平行,同时,在第三垂直出光口 16和同轴出光口8的中心轴交点处设置有第三透反分光镜14,第三透反分光镜14与第二透反分光镜11平行。四个出光口通过传感器接口 7、10、12、15分别连接四个具有感光器件的传感器,在利用曝光融合技术时,对同一拍摄场景有四幅曝光不同的源图像,使得在使用曝光融合时得到的同一场景下的图像细节更丰富,最终合成的图像也更加清晰。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垂直出光口 16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垂直出光口 13的对侧。
[0041]优选的,出光口的数量设置为2个至4个,大于4个出光口后因为源图像的光线减弱,影响了成像的质量。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镜头的拍摄设备(图中未示出),该拍摄设备可以是照相机、摄影机等其他图像成像设备。该拍摄设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能对同一场景同时获得多张不同曝光的源图像,使得将多张源图像合成后的图像质量大为提高,同时由于是同时拍摄,在拍摄移动物体或者移动拍摄后的源图像在使用曝光融合技术时,图像不会重叠现象,使得该拍摄设备适用范围广,适应性佳。
[00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及拍摄设备,使用至少两个出光口,结合透反分光镜将入射光线分别透射至同轴出光口和反射至垂直出光口,使得对同一场景能同时获取不同曝光的图像,在拍摄移动物体或移动拍摄后使用这些同时拍摄的多个不同曝光的图像进行融合时图像不会出现重叠现象,提高了图像的成像质量。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镜头,包括镜筒,以及 设置于所述镜筒的进光口与出光口之间的透镜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筒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进光口同轴的同轴出光口,和 至少一个垂直出光口,所述垂直出光口设置于所述进光口与同轴出光口之间,其轴向与所述进光口的轴向呈90度夹角; 所述同轴出光口与所述垂直出光口之间设置有透反分光镜,所述透反分光镜的中心位于所述同轴出光口与所述垂直出光口的中心轴交点,其镜面与所述垂直出光口的轴向之间的呈45度夹角,所述镜面的反射光线进入所述垂直出光口,透射光线进入所述同轴出光P ; 所述同轴出光口和垂直出光口分别设置有与传感器连接的传感器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平行且连续排列于所述镜筒同侧的垂直出光口; 中心位于所述连续排列于镜筒同侧的垂直出光口与所述同轴出光口的中心轴交点处的至少两个透反分光镜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平行且连续排列于所述镜筒对侧的垂直出光口; 中心位于所述连续排列于镜筒对侧的垂直出光口与所述同轴出光口的中心轴交点处的至少两个透反分光镜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入光透镜组和成像透镜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设置于进光口处或出光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后侧设置有双滤光片切换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出光口和垂直出光口分别设置有与传感器连接的传感器接口为螺纹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材料为光学玻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分光镜的镜面镀有金属膜。
10.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光学成像领域,提供了一种镜头及拍摄设备,所述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筒的进光口与出光口之间的透镜组;所述镜筒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进光口同轴的同轴出光口,和至少一个垂直出光口,所述垂直出光口设置于所述进光口与同轴出光口之间,其轴向与所述进光口的轴向呈90度夹角;所述同轴出光口与所述垂直出光口之间设置有透反分光镜,所述透反分光镜的中心位于所述同轴出光口与所述垂直出光口的中心轴交点,其镜面与所述垂直出光口的轴向之间的呈45度夹角,所述镜面的反射光线进入所述垂直出光口,透射光线进入所述同轴出光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镜头在拍摄移动物体或移动拍摄后使用曝光融合技术时会出现图像重叠的问题。
【IPC分类】G02B13-00
【公开号】CN204613497
【申请号】CN201520296381
【发明人】梅瑜杰
【申请人】宁波智鼎视界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