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画幅镜头移轴摇摆技术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83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7]螺钉236、246 ;
[0058]第二驱动机构24 ;
[0059]第二齿条241 ;
[0060]第二齿轮242 ;
[0061]第二调节旋钮243;
[0062]第二轴套244 ;
[0063]第二挡边部2441 ;
[0064]第二轴245。
[0065]镜头调节装置30 ;
[0066]第二滑动座301 ;
[0067]第三直线滑槽3011;
[0068]凹弧形顶面3012 ;
[0069]弧形滑轨302 ;
[0070]第三齿条303 ;
[0071]第三齿轮304;
[0072]第三调节旋钮305 ;
[0073]第三轴套306 ;
[0074]第三挡边部3061 ;
[0075]紧固螺钉307 ;
[0076]转动座308 ;
[0077]凸弧形底面3081 ;
[0078]弧形滑槽3082 ;
[0079]圆台3083;
[0080]第一蜗杆309 ;
[0081]涡轮齿310;
[0082]第四调节旋钮312;
[0083]第四轴套313;
[0084]第四挡边部3131;
[0085]旋转座314 ;
[0086]容纳腔3141 ;
[0087]枢转孔3142;
[0088]第二蜗杆315;
[0089]第二涡轮316;
[0090]第五调节旋钮317;
[0091]第五轴套318;
[0092]第五挡边部3181 ;
[0093]镜头支架319 ;
[0094]盖板3191。
[009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9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9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9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9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100]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中画幅镜头移轴摇摆技术转接装置,包括底座10、相机调节装置20及镜头调节装置30。
[0101]具体而言,底座10可以构造成板状结构形式。例如图1所示示例中,底座10的一端的宽度较宽,由于相机调节装置20需要横向移动,所以,较宽的一端便于安装相机调节装置20。
[0102]相机调节装置20包括第一滑动座21、相机支架22、第一驱动机构23及第二驱动机构24,第一滑动座21可沿横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21在所述底座10上沿横向滑动。相机支架22可沿竖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座21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用以驱动所述相机支架22在所述第一滑动座21上沿纵向滑动。
[0103]也就是说,第一滑动座21可以在底座10上沿横向左右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3为第一滑动座21提供驱动力,可以驱动第一滑动座21在底座10上横向左右滑动。而相机支架22,一方面,由于相机支架22是设置在滑动座上的,所以,相机支架22是可以随第一滑动座21横向左右滑动而移动;另一方面,相机支架22本身相对于第一滑动座21是可以沿竖向上下滑动的,也即是,相机支架22可以在第一滑动座21上上下滑动。如此,当相机固定在相机支架22上时,即可实现在横向上左右运动,在竖向上上下运动。
[0104]镜头调节装置30包括第二滑动座301、第三驱动机构、转动座308、第四驱动机构、旋转座314及第五驱动机构,第二滑动座301可沿纵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座301在所述底座10上沿纵向滑动。转动座308可沿一横向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座301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转动座308在所述第二滑动座301沿横向轴线转动。旋转座314可沿一竖向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08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旋转座314在所述转动座308上沿竖向轴线旋转。
[0105]也就是说,第二滑动座301可以在底座10上沿纵向前后运动,第三驱动机构则可以为第二滑动座301提供驱动力,以驱动第二滑动座301在底座10上沿纵向前后运动。而转动座308,一方面,由于转动座308是设置在第二滑动座301上的,所以,转动座308可以随第二滑动座301的纵向滑动而在纵向上移动的。另一方面,转动座308本身相对于第二滑动座301可以沿横向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也就是可以上下摆动。对应的,第四驱动机构则可以为转动座308提供驱动力,以驱动转动座308在第二滑动座301上沿横向轴线转动。对于旋转座314,一方面,由于旋转座314是设置在转动座308上的,转动座308又是设置在滑动座上的,而滑动座可以沿纵向滑动,所以,旋转座314可以与转动座308 —同随滑动座在纵向上运动。另一方面,旋转座314可以在转动座308上沿竖向轴线转动,也即是可以水平旋转。对应的,第五驱动机构则可以为旋转座314提供驱动,以驱动旋转座314在转动座308上沿竖向轴线旋转。
[0106]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只需要将相机镜头通过对应的固定圈固定旋转座314上,将相机固定在相机支架22上即可,通过转动第一驱动机构23即可驱动第一滑动座21、相机支架22、相机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而通过转动第二驱动机构24即可驱动相机支架22、相机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如此,实现了相机的上下左右移动。
[0107]同时,通过转动第三驱动机构即可驱动第二滑动座301、转动座308、旋转座314及相机镜头整体前后移动。通过第四驱动机构即可驱动转动座308、旋转座314及相机镜头整体上下摆动。而通过第五驱动机构即可驱动旋转座314及相机镜头整体水平旋转,如此,实现了相机镜头纵向滑动、上下倾斜、水平转动等。
[0108]对应的,通过相机上下移动,可以调节焦平面的与镜头的中心不再同一轴线上。而通过相机镜头的纵向滑动,可以调节焦距,通过相机镜头上下倾斜(即俯仰),可以调节镜头的视角等。
[010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中画幅镜头移轴摇摆技术转接装置,其中,相机调节装置20,可以实现相机的上下左右移动,而镜头调节装置30可以纵向滑动、上下倾斜、左右转动等,如此,结合相机调节装置20和镜头调节装置30的各种动作,可以实现在拍照过程中进行各种技术调整,例如实现沙姆定律的景深控制,通过移轴实现对透视变形校正,通过焦距调节实现微缩景观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上下左右移动的距离大,可以适用于大、中、小画幅等不同镜头。
[01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一齿条231、第一齿轮232及第一调节旋钮233,所述第一齿条231横向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齿轮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