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型的吸音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27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扰型的吸音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干扰型的吸音筒,特别是指具有极高吸音效果的吸音筒结构。
常用的吸音筒组成的结构较复杂,一般由外向内为六层的结构组成,分别为不锈钢制成的面网、铝质的穿孔板、聚乙烯制成的簿膜、玻璃棉层或是矿物吸音棉隔音层、导撑装置、镀锌铁板的隔音层与柬紧的镀锌钢板层。其主要缺陷在于结构上相当复杂,成本较高,仅能适用于特殊的场合用于隔音的效果;而且其采用玻璃棉或矿物的吸音棉作隔音层,制作不容易,制造中与使用中都对人体有害,不适宜在公众场所长久使用。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进行长期的研究开发,创造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扰型的吸音筒,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搬运组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及无毒无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具有吸音层与外夹的孔板,且卷成筒状;该外夹的孔板为网状,该外夹的孔板为设于吸音层的内方、外方或分别设于吸音层的内、外方;该内方的孔板为致密的构造,而外方的孔板为稀疏的构造;该外方的孔板为致密的构造,而内方的孔板为稀疏的构造;该吸音层为一金属纤维丝以不规则分布构造,或由一玻纤布与一轧孔铝箔组成的构造,该玻纤布在外方或该轧孔铝箔在外方;该吸音层为由一玻纤布、一轧孔铝箔与一玻纤布三层组成的构造;该吸音层为由一轧孔铝箔、一玻纤布与一轧孔铝箔三层组成构造;该筒状的结构卷成相邻接处以内、外的夹板配合多数扭钉固定;该筒状构造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几何形状;该筒的两端盖设有封盖;该筒之内设有泡绵层;该泡棉层之外套设有薄膜;该泡棉层之外的薄膜为氟化膜;该筒内接设有隔板;该隔板为隔音板,并且将该筒区分成两半或分成四半;或将该筒的上半区分成四半;该筒为半圆筒形状,具有延伸的两翼;该半圆筒的两片合为圆筒;该一对半圆筒之间接设有隔板;该吸音层为不规则分布的金属纤维丝层与铝箔所组成;该铝箔层于夹压加工中破裂而形成孔洞;该金属纤维丝包括铝丝或铁丝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搬运组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及无毒无害的功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1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2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3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3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3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于隧道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于墙上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4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4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5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5的剖面示意图。
参阅
图1至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包括有硬质式与软质式及内含式与综合式构造。硬质式构造含有外层或内层的金属网与中间的不规则型金属丝层;软质式为以内层或外层的孔板与中间的玻纤布与轧孔铝箔布组成;内含式为上述两种型式之中再含有一泡绵层,于泡棉层外套有薄膜;综合式为上述两种型式配合组合。筒型包括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图形等几何形状。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分别说明。
实施例1参阅
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为硬质式的构造,含有外层较疏的铝网1与中间层的铝纤维层2及内层较密的铝网3;但不以上述结构与型式为限,也就是外层网能为较密的铝网,内层能为较疏的铝网,也可以是扩张网的型式,亦不限于冲孔板;或是能内外疏密设置为与上述相反,亦能内外一样地为疏型或密型的孔板,其中的材料结构也能是不绣钢网、铁网,若对防火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为塑胶、橡胶网片亦可,设置网片主要目的为夹持住中间的纤维丝层,同样地,也能改用不绣钢纤维或其它的金属纤维,如铁纤维丝。是由板片状卷成圆型的筒状,或半圆筒型,或是三角型,或方型等几何的筒状。上述的金属纤维能产生吸音效果的方式制成,主要应用实施于桥面、隧道面、墙面等处,圆筒型便于利用箍环固定在壁面上,也可以卷绕成多层的型式,以产生较大的厚度,产生更好的吸音效果,亦可以采用吊挂的方式悬于适当位置处。
实施例2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卷成圆筒型后,能于邻接处的位置,以外、内的夹板7、9配合多数拉钉8固定,并于圆筒内的夹板9接设径向的隔板12,该隔板12的宽度与圆筒的内径同大小,隔板12的边侧形成折边13,亦能利用拉钉8固定于圆筒上,具有加强圆筒的强固性,更能抵抗风压。且隔板12能为金属板或塑胶板,与筒内的夹板形成如“工”形,撑住圆筒,并将圆筒区分成两半的吸音室,让隔板12成为一隔音板,亦使音波碰到隔音板而折射回,加强其波动移动的距离,增加隔音功效。
实施例3参阅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吸音筒为中间的三层式软质式的吸音构造的两面增加内、外层孔板4所组成,中间的三层式吸音构造分别为玻纤布5、铝箔布6与玻纤布5;当然,中间的吸音构造也能为两层式,即为玻纤布5与铝箔布6,但并不限定那一层布为外层。孔板4架于吸音构造的外层,也能堆叠数层使用;软质式其外观也能形成圆筒型或半圆筒型;也能以软质式的吸音构造配合上述的硬质式的吸音构造,成为软质与硬质综合构造。
如图5所示,其半圆筒型的具有延伸处的翼部,于翼部设有开孔7,便于直接与任一接合面相接,也就是说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圆筒,半圆筒形也是一种组合的型式。
如图6所上示,可以将两半圆筒相接成一圆筒,或是其它的几何形式,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形成许多种组合。以一对半圆筒结合时,能于中间夹置有隔板11,该隔板11可以为吸音板或隔音板。其中上述的玻纤布作为外层时,可以印有图案,以增进造型的美观。
参阅图7-图8,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型通过箍环10装设在隧道的内面,如图7;还可以装设于墙面19的顶部,如图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适用场所可以相当广泛。
上述的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为质轻、吸音效果好,更具有能回收再用的功用,整体结构具有耐光、耐用及耐环境变化的功效,为具有环保性质的产品。因玻纤布不易燃,能隔离火源,铝箔、铝网、铝纤维或金属网都是耐火材料,当作成各层吸音与网片孔板组合成吸音筒后,成为一厚度相当薄的吸音体,一般厚度不超过一公分,筒径视需要可大可小,视所欲设置场所的环境而定,具有制造容易、搬运容易、组装容易,体积小、重量轻,无毒性、耐火烧,价格低廉等优点,能适应场所的需要,设定空气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空间或与固定接合面间的结合,或与固定的位置结合都较容易,更能适应设置场所的环境气氛,选用适当的吸音筒表面的颜色造型,组成吸音墙面或是吸音天花板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孔板4与铝箔6的开孔方式,以规则状或不规则状设置均可,其开孔率以20%-70%之间较佳,铝箔的轧孔孔径不大于1mm,利用相当紧密的吸音结构让灰尘等杂物不易进入,也具有美观与美化表面的效果。于是,本实用新型主要以软质的一层玻纤布及一层的轧孔铝箔组成的两层式结构,配合设于内方和/或外方的孔板,以三明治的方式形成圆筒状或半圆柱片状的吸音体,设有人为方式制成铝箔轧孔,以配合玻纤布的编织网目。
本实用新型也能是一层玻纤布和一层轧孔铝箔和一层玻纤布的三层式结构,或是一层轧孔铝箔与一层玻纤布和一层轧孔铝箔的三层式结构。或依此类推的多层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功效如下当音波进入时,先经过孔板的孔位,部分音波被反射回,穿透孔位的音波,触及玻纤布网目间的间隙的摩擦或是轧孔铝箔孔处,音波的能量经过每一层玻纤布与轧孔铝箔或是金属纤维丝与铝箔的破孔处的磨擦消耗,每一层都有衰减的功用,经过二或三次以上的衰减,经过内方的孔板透出至筒内的空间,为一吸音室,在其中的音波要透出,必需经过上述的结构,方能顺利透出,如此,已将大部份的音能消耗完,吸音室的厚度能以适合环境背景的空气层厚度来设定,让音波于空气层中反射消耗,若设有隔板则将筒体区分成两半,让音波进入后经空气层后反射。所以,层数越多的吸音层对音波能量强度的消耗量越多,吸音率越好,故,音波由进入吸音筒至穿出吸音筒,已经过两吹的衰减,即达成消音的效能。
实施例4参阅如图9-
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为内含式的吸音构造,也就是将上述的两种型态加以改良,形成上述两种型态的延伸实施,即是于硬质式与软质式的结构内含有条状的吸音棉14,此条状的吸音棉14由不燃及三氯氰酰铵树脂(melamine resin)的一种尿素类发泡树脂所形成的条状物,穿置于筒中,此吸音棉具有抗热及抗化学液等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具有防火的功效,其接触火苗后,自动收缩而不燃烧;然后可于吸音棉14外包覆有一层氟化薄膜15,如
图10,更能增加防水与防紫外线的效果。该吸音棉指由ACTUSTICELL所形成。
实施例5
参阅
图11-
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软质式与硬质式的组合构造,也就是使用硬质式与软质式的综合方式,主要为含有硬质式的结构,并于硬质的结构的组成中,加入一层软质式的铝箔层6,加工中让铝箔6因受压而破裂成桃状孔洞,近似软质的轧孔铝箔,对其吸音量会有很大的改进,且更易于制成。而吸音的过程如上所述,亦是一层一层的穿透,一层一层的消耗音波能。又如
图12,其中的圆筒体20中设有十字的隔离的隔音板17与上半的放射状的八分之一处的斜隔音板18,也就是上半圆为呈四等分,下半圆为呈二等分的状态。籍以产生更好的吸音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设用于隧道的内表面,用以吸收隧道内过往车辆产生的噪音,也能将本实用新型附设于吸音式或隔音式的墙面的顶端处,实验证明直径在30-50公分的本实用新型的吸音筒,其所产生吸音效果,具有近似两公尺高吸音墙的吸音量,如此便能降低吸音墙的高度,如原先需设置5-10公尺,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降低至3-5公尺,让压迫感降低,也有更好的噪音消除功用。即能以本实用新型降低对环境噪音的影响,不产生对邻近住家的噪音,特别是于都市的大流量干道边、高架桥的两旁或底面、学校的四周墙面、快速道路、高速铁路、搬运的两旁等,加设本实用新型的吸音筒结构,是最理想与最实用的装置,可以有亮丽美观的外表,整体质轻使组装容易,无需变更或加强原有的结构体,也能吊挂于屋内或工厂中,都有很好的消除噪音效果;能提高民众对交通建设或工厂建设的支持度。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小兵立大功的功效,为完全不同于现有的结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与实施例近似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具有吸音层与外夹的孔板,且卷成筒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外夹的孔板为设于吸音层的外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孔板为网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外夹的孔板为设于吸音层的内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孔板为网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外夹的孔板为分别设于吸音层的内、外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内方的孔板为致密的构造,而外方的孔板为稀疏的构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外方的孔板为致密的构造,而内方的孔板为稀疏的构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吸音层为金属纤维丝以不规则分布构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吸音层为由玻纤布与轧孔铝箔组成的构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玻纤布在外方。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轧孔铝箔在外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吸音层为由玻纤布、轧孔铝箔与玻纤布三层组成的构造。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吸音层为由轧孔铝箔、玻纤布与轧孔铝箔三层组成的构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筒状的结构卷成相邻接处以内、外的夹板配合多数拉钉固定。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筒状构造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几何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筒状构造的两端盖设有封盖。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筒状构造之内设有泡绵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泡棉层之外套设有薄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泡棉层之外的薄膜为氟化膜。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筒状构造内接设有隔板。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隔板为隔音板,并且将该筒状构造区分成两半。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隔板为隔音板,并且将该筒状构造区分成四半。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隔板为隔音板,并且将该筒状构造的上半区分成四半。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筒状构造为半圆筒形状,具有延伸的两翼。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半圆筒的两片合为圆筒。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半圆筒之间接设有隔板。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吸音层为不规则分布的金属纤维丝层与铝箔所组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铝箔层于夹压加工中破裂而形成孔洞。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干扰型的吸音筒,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纤维丝包括铝丝或铁丝构造。
专利摘要一种干扰型的吸音筒,包括有硬质式与软质式及内含式与综合式构造。硬质式构造含有外层或内层的金属网与中间的不规则型金属丝层;软质式为以内层或外层的孔板与中间的玻纤布与轧孔铝箔布组成;内含式为上述两种型式之中再含有泡棉层,于泡棉层外套有薄膜。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搬运组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及无毒无害的功效。
文档编号G10K11/00GK2440245SQ00246360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4日
发明者吕贵美 申请人:吕贵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