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796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管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族民间竹制打击乐器竹管琴。
背景技术
元江哈尼族村民汲水的工具是几只用绳索捆绑在一起长度为60-80厘米左右,一头和内部被挖空的粗竹筒。当把这些竹筒由高处放置地上时或用手掌拍击筒口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会随竹筒的长短或内径的不同而呈现出音高的差异。本实用新型人受传统民间乐舞器具的启发,开发出了一种音域宽广,低音浑厚柔和,高音区宏亮华丽,造型别致的竹管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制结构,能演奏各种乐曲的打击式竹管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琴管、琴管台和琴拍,琴台上设有与不同音值的琴管相配合的琴管孔,琴管包括基本音级琴管和变化音级琴管,并按音值由低到高音节顺序通过相应的琴管孔支撑于琴管台上,琴拍为长柄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音域跨越三个八度,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音域由#D到#a1。音色独特,低音浑厚柔和,高音区宏亮、华丽,中音过度自然流畅,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本实用新型造型别致,整件乐器如同傣家竹楼,独具民族特色。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后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琴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琴管1、琴管台2和琴拍3,琴管台2上设有与不同音值的琴管1相配合的琴管孔,琴管1包括变化音级琴管和基本音级琴管,并按音值由低到高音节顺序通过相应的琴管孔支撑于琴管台2,琴拍3为长柄形结构。
所述的琴管台2为半圆环形结构,其下部设有琴柱5,三只琴柱5对称支撑于琴管台2的两端部和弧定部。
所述的琴管1通过其上端设置的支撑凸缘4分别支撑于琴管台2之各琴管孔的上沿。支撑凸缘4可以是沿圆周均布的点式凸缘,如三点凸缘、四点凸缘或多点凸缘;也可以采用环形凸缘,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
所述的琴管1为两端贯通的竹管,管长度与内径共同决定了音的高低,直径相同时,管的长度越长,音越低,反之越高;长度相同时,管的内径越大,音越低,反之越高。
下表列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琴管音值(编号)与机械参数的对应关系。

上述不同音值的琴管1分为上下两排布置于琴管台上,并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左向右排列。其中变化音级琴管14个,设置于上排,基本音阶琴管18个,设置于下排,即上排的变化音级琴管依次为#D、#F、#G、#A、#c、#d、#f、#g、#a、#c1、#d1、#f1、#g1、#a1;下排的基本音阶琴管依次为E、F、G、A、B、c、d、e、f、g、a、b、c1、d1、e1、e1、g1、a1。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琴拍3的结构形式,其为长柄形结构,即拍头部可以圆形,也可以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
所述的琴拍3用非刚性材料制作,如硬质泡沫,橡胶等。
所述的琴管1可以是竹管,也可以为其他金属管或非金属管。采用不同材质的管材会制作出不同音色效果的竹管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当演奏时,演奏员站于高台或专用演奏台上,根据乐曲,用琴拍3拍击不同音的琴管的上部管口,琴拍拍击管壁产生的气流进入琴管发出声响,即可产生美妙的旋律。
权利要求1.一种竹管琴,包括琴管(1)、琴管台(2)和琴拍(3),其特征是琴管台(2)上设有与不同音值的琴管(1)相配合的琴管孔,琴管(1)包括变化音级琴管和基本音级琴管,并按音值由低到高音节顺序通过相应的琴管孔支撑于琴管台(2),琴拍(3)为长柄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琴管台(2)为半圆环形结构,其下部设有琴柱(5),三只琴柱5对称支撑于琴管台(2)的两端部和弧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琴管(1)分为上下两排,并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左向右排列,其中变化音级琴管14个,设置于上排,基本音级琴管18个,设置于下排。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变化音级琴管从左到右依次为#D、#F、#G、#A、#c、#d、#f、#g、#a、#c1、#d1、#f1、#g1、#a1琴管;所述的基本音级琴管从左到右依次为E、F、G、A、B、c、d、e、f、g、a、b、c1、d1、e1、f1、g1、a1琴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琴管(1)通过其上端设置的支撑凸缘(4)支撑于琴管台(2)之各琴管孔的上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凸缘(4)为沿圆周均布的点式凸缘或环形凸缘。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凸缘(4)三点凸缘或四点凸缘。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琴管(1)为两端贯通的竹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琴拍(3)为为长柄圆拍或长柄椭圆拍。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竹管琴,其特征是所述的琴拍(3)为硬质泡沫长柄圆拍或长柄椭圆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管琴,包括琴管(1)、琴管台(2)和琴拍(3)。包括琴管(1)、琴管台(2)和琴拍(3),其特征是琴管台(2)上设有与不同音值的琴管(1)相配合的琴管孔,琴管(1)包括变化音级的琴管和基本音级的琴管,并按音值由低到高音节顺序通过相应的琴管孔支撑于琴管台(2),琴拍(3)为长柄形结构。本实用新型能任意演奏五声、七声、十二平均律,音色柔美、清新、宏亮、悠扬,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民族特色。
文档编号G10D13/08GK2927242SQ20062001969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王跃, 桂江静, 蒋文波, 黄庆明, 杨文辉, 李安明, 苏兆祥, 向学志, 李鸿钧, 汤应寿 申请人: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 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