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管乐器的混合开孔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7029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音管乐器的混合开孔法的制作方法
我们知道,一般的民族管乐,笛子、箫、尺八、巴乌、利列、哦比、葫芦丝等,多是没有中低音这个音部的,这是由于这些乐器不加键。要吹中低音,用手指按孔是不行的,因为它们的指孔位置距离都较长,手指岔开的距离有限,除非是一人吹奏,另一人或两人协助按孔。近年电视上出现过这类中低音巨笛,巨箫的表演。但这类乐器也就只能作秀,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这类乐器,即不加键又能由一个人操作呢?笔者经过波动力学的理论推导和技术制作上的实践,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途经就是——一改几千年来的单纯音孔位置距离的开孔法,而采用以音孔位置距离与音孔面积大小及音孔厚薄三结合的混合开孔法,就可制作出实用的中低音管乐。
其实,这一方法在笔者以前的专利中就一再提到过,但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市场上难以见到实用的中低音管乐,这当然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不利,因为声部单薄,表现力自然不丰富,这犹如部队一样,只有短枪,没有长枪和大炮自然作战不力。
下面,就这一混合开孔法来介绍一下,谁都清楚,音孔位置是决定音高的,改变位置也就改变了音程,此外是音孔位置不变,音孔面积也能改变音程,面积小音低,面积大音程高,这是常玩埙的人都深有体会的,笔者的专利八音哨,便是以此方法来组合四孔发八个音的。只不过,这种方法变换音程的幅度有限,一般难以超过一百音分,即半个音。因为孔开的太大,手指肚按不严,孔太小,超吹八度音不准外,还音量小。
再一个音孔位置不变,增减音孔的厚薄度也一样可以变换音程,而且这一方法极简单,无非就是在音孔上孔对孔再加贴一块厚竹片或短竹管就成了。这样音孔内膛口到外膛口的距离一增长,音高就降下来了,若距离变短——即削薄竹片孔厚度,音程就会变高,笔者曾见一件海南老利列,底部的低音就是加贴了一截短竹管,可见古代民间乐手是多么聪明,只是贴竹管远不如贴竹片按孔方便,但笔者的实践是,有0.5公分的厚度再加上音孔面积大小的调节,就可以增减达到200音分,一个音,甚至不到0.5公分也成。
上述三种方法,不管哪种,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数据,或孔的距离,或孔的面积,或孔的厚薄,都会改变管膛内的声压,声压一变,音频自然要变,这是波动力学所决定的。
因此,把上述三种方法一结合,同一个音的音孔就可以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移动了,活了;而不像过去的音孔位置距离是死的。
音孔一活,那么以音程的排列,便可把管乐的七个孔,以人的两手把位岔开度安排为下三孔部位和上三孔部位及一个背孔。每部位的三个孔完全可控制在七公分的范围内,若照顾手短的乐手,甚至可缩至五公分内,目前笔者的实践是,若筒音在小字组C至中央C这一音区之间,都可缩至七公分之内,只是这一音区下半部的管乐即小字组C至G#之间的各调管,笛子与巴乌还需要弯管,箫则要半斜折管,葫芦丝则要用导管把吹嘴按在葫芦的底下,音区上部从G#——中央C,则一律可用直管,自然还不要忘了,音区从高到低,还要让管型逐渐的加粗,这当然是一个拓扑的原理,也是异径管律的一种规律。
实际上,不论是上三孔,还是下三孔,都不必孔孔贴竹片,笔者的实践,除大字组的管乐外,小字组则只需要贴下三孔的下孔与上三孔的下孔,因为只有这两孔要靠近部位中孔,往上升得最多,音要高出很多,所以需贴竹片把音降下来,各部另外两孔之间,由于都是半音关系,本身离的就近,用音孔面积大小调节一下就成,而背孔更不用贴竹片,它是用拇指来按的,而拇指与食指间的指距本来就长。
混合开孔法的好处还有就是,可使乐手订制自己按孔舒服的乐器,就如同穿28号鞋就拿28号,29号就给29号,因为最后的校音,都可以用校音器为准,以竹片厚薄,孔的面积大小调节来校准而已,不像以前的管乐,孔一旦开错,整根管便报废了。
下面就一件阳燧箫的实施例来简介一下。


图1是一件中音阳燧箫(筒音小字组G#)的全视图。
图中标①是贴有竹片的下三孔的最下孔。
标②则是贴竹片的上三孔的最下孔。
背孔用的是虚线,其它各孔位置大小比例一目了然,音列排序和七孔洞箫相同,只要懂些音律,会些乐器制作的应该一看就明白了,只是竹片要贴紧,不能漏气,孔对孔要齐而已。
权利要求
1.一种以音孔位置距离和音孔面积大小及音孔厚薄三结合,中低音管乐的混合开孔法。
全文摘要
一种中低音管乐的开孔法,它的主要特征是改变了以前以音孔位置距离的开孔法。而是采用以音孔位置距离和音孔面积大小及音孔厚薄的混合开孔法来排出管乐的音列。此法优点是开孔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从而使中低音管乐不用加健也能由一人操作,这样便改变了巨笛、巨箫吹奏需一人按孔,另一人吹奏的困难局面,使中低音管乐进入到实用阶段。因而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声部,加强了民乐的表现力。
文档编号G10D7/00GK1987995SQ20071000002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5日
发明者廖万侦 申请人:廖万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