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823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吉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吉他,尤其涉及具有用来使弦的声音共鸣的空洞状的琴体的声学(日语7 - — 7于4夕夕)吉他。
背景技术
作为吉他,有各种各样的,其中,如图7所示,有这样一种吉他1,其具有用来使弦 70的声音共鸣的空洞状的琴体10、从琴体10突出的琴颈20、和设置在琴颈20的顶端的琴头30,这样的吉他1被称作声学吉他。而且,这样的现有的吉他1,把弦70的一端侧固定在琴体10的琴桥40上,把弦70 的另一端侧圈绕在琴头30的调音弦轴31上。在此,在下文中详细说明在琴桥40对弦70 的固定。如图8所示,琴桥40被粘贴在琴体10的面板11的表面侧。而且,在面板11的背面侧的与琴桥40对应的位置,粘贴着加强板41。而且,分别在琴桥40、面板11及加强板41 上设有用来插通弦70的通孔40a、lla、41a。另一方面,在弦70的一端侧的端头,通常安装有圈状、球状、子弹状等的尾端件 71,通过把弦70的尾端件71插入琴桥40、面板11及加强板41的各个通孔40a、lla、41a, 并把销60安装在琴桥41上,从而把尾端件71卡定在加强板41的背面侧,由此用琴桥40 将弦70的一端侧固定。另外,在图8中,表示了在琴桥40及加强板41的各个通孔40a、41a设有弦70的避让槽的例子,但是,在所使用的销60设有弦70的避让槽的情况下,则不需要设置这样的
避让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通过上述构造把弦的一端侧固定于琴桥的现有的吉他中,当弦张紧时,弦的张力会对琴体的面板施加应力。具体来说,实际上弦的尾端件被卡定在加强板上,弦的张力 (参照图6的箭头A)使加强板被拉伸,加强板从背面侧对面板作用上推应力。因此,现有的吉他中,当弦张紧时,有时面板会发生部分隆起。尤其是,在面板的通孔周围局部施加将面板上推的应力,因此,面板的通孔周围容易发生变形。然而,吉他的琴体的形状,是制作者为了发出好的音色而下大功夫设定成的,即便琴体的形状稍稍变形,有时也将无法发出制作者所要的音色。因此,不希望弦张紧时造成琴体变形。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便弦张紧琴体也难以变形的吉他。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为,“一种吉他,所述吉他设有用来使声音共鸣的空洞状的琴体,和被配设在该琴体的面板的背面侧用来固定弦的端头的弦端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弦端固定件设有用来卡定弦的端头的卡定部,该卡定部被配设在从所述琴体的面板的背面离开的位置”。在上述结构的吉他中,弦端固定件的对弦的端头进行卡定的卡定部,即实际上对弦的端头进行固定的部位,被设置在从琴体的面板的背面离开的位置,因此,即便弦的张力所产生的应力被施加在卡定部上,该应力也不会被局部施加在琴体的面板上。即,在弦端固定件直接安装在面板上的情况下,来自卡定部的应力被分散到弦端固定件与面板相接触的整个面,在弦端固定件隔着夹装物间接地安装在面板上的场合,来自卡定部的应力被分散到夹装物与面板相接触的整个面。因此,不会如现有的吉他那样在面板的通孔周围施加局部应力,成为即便弦张紧也难以使琴体变形的吉他。在上述手段中,优选为,“吉他的特征为,设有被设置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侧对该面板进行加强的撑条,所述弦端固定件被安装在所述撑条上”。在上述结构的吉他中,当弦张紧时,弦端固定件被牵拉,而弦端固定件被安装在撑条上,该撑条用来对面板进行加强。因此,即使弦对弦端固定件进行牵拉,所述牵拉的应力也不会局部地施加在面板上,而使通过撑条分散地施加在面板上。因此,成为琴体更加难以变形的吉他。上述手段中,优选为,“吉他的特征为,所述弦端固定件具有被固定在所述面板上的一对腿部,和架设部,所述架设部具有用来插通弦的端头的插通部,被架设在所述一对腿部间,所述卡定部由狭缝构成,所述狭缝以与所述插通部连通的方式被设于所述腿部”。上述结构的吉他,其弦端固定件的形态被具体限定为具有一对腿部和架设在各个腿部上的架设部的形态。换言之,弦端固定件的形态为截面呈二字形。因此,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将卡定部配设在分开的位置的弦端固定件。在上述机构中,优选为,“吉他的特征在于,所述弦端固定件具有肋和架设板,所述肋为多个,被立设在所述面板的背面,在各个所述肋之间插通弦的端头;所述架设板被架设在该各个肋上,所述卡定部由被设置在所述架设板上的狭缝构成”。上述结构的吉他,把弦端固定件的形态具体限定为具有多个肋和架设在各个肋上的架设板的形态。这样的弦端固定件,通过肋和架设板形成共鸣箱。因此,设有这样的弦端固定件的吉他,成为在琴体内部具有小型共鸣箱的吉他,可以把由琴体共鸣了的音色提高为更好的音色。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弦张紧琴体也难以变形的吉他。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吉他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图2是图1所示吉他的琴桥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3是表示弦端固定件的另一例的要部纵截面图。图4是表示弦端固定件的另一例的图,是从琴体的面板的背面侧观察到的背面图。图5是表示弦端固定件的另一例的图,是从琴体的面板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弦端固定件的另一例的图,是从琴体的面板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吉他的正面图。图8是表示图5所示吉他的琴桥部分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随附图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吉他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图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吉他100的一例。该吉他100具有弦70、使弦70的声音共鸣的空洞状的琴体10、从琴体10突出的琴颈20、和设置在琴颈20的端头的琴头30,把琴体10的琴桥40固定在弦70的一端侧,把弦70的另一端侧圈绕在琴头30的调音弦轴31上,外观上,与现有的吉他1相同。在图中, 对于与现有的吉他1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本例的吉他100中,与一般的现有的吉他1同样地,在琴体10的面板11的背面侧粘贴了对面板11进行加强的撑条12。在本例中,表示了 X形的撑条12,但是撑条12 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当设定为H形、格子状等。本例的吉他100与现有的吉他1不同之处为,弦端头在琴桥40的固定结构,以下说明该弦端头的固定结构。如图2所示,在琴体10的面板11上,在表面侧配设有琴桥40、在背面侧配设有弦端固定件42。配设在面板11的表面侧的琴桥40以使两端部分与撑条12重叠的方式配置 (参照图1),而且,被粘贴在面板11的表面。弦端固定件42呈与琴桥40大致相同的外形被形成为板状,在面板11的背面侧安装着撑条12。更具体来说,弦端固定件42的两端部分被粘贴在撑条12上。在由这样的弦端固定件42对弦70的端头进行固定的场合,把弦70的尾端件71 插入琴桥40、面板11及弦端固定件42的各通孔40a、lla、42a,与现有的吉他1相同地安装销60,从而能把弦70的尾端件71固定于弦端固定件42。在此,弦70的尾端件71被从弦端固定件42的通孔4 伸出的销60的端头卡定在通孔4 周围而被固定于弦端固定件42,因此,可以把弦端固定件42的通孔4 理解为对弦70的端头进行卡定的卡定部。而且,本例的吉他100中,弦端固定件42隔着撑条12 被配设成从面板11的背面浮起的状态,卡定部(通孔42a)被配设在从面板11的背面离开的位置。因此,即便弦70的张力被施加在弦端固定件42的通孔42a(卡定部)上,也不会在面板11的通孔Ila周围局部地施加应力,而成为琴体10难以变形的吉他。在本例的吉他100中,弦端固定件42不直接安装在面板11的背面,而是安装在撑条12上,与现有的吉他1相比较,销60的安装孔相应地比较深。因此,在现有的吉他1的销60过短的场合,只要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把销60从面板11的背面侧即弦端固定件42侧进行安装、由该销60的头部把弦70的尾端件71卡定在弦端固定件42的通孔42a即可。 另外,可以如图3所示,在弦端固定件42的通孔4 中,在琴颈20侧设置狭缝42b, 或者,尽管图示省略,但也可以在弦端固定件42的通孔42a附近设置用来钩挂弦70的尾端件71的钩挂部,从而能把狭缝42b或钩挂部作为卡定部,由该卡定部把弦70的尾端件71 卡定在弦端固定件42。如此一来,不采用销60就可以把弦70的端头固定在琴桥40上。另外,在把弦70张设在吉他100上的状态下,成为琴桥40被弦70与面板11夹持的状态。因此,不需要把琴桥40牢固地固定在面板11上,而现有的吉他1中,必须在琴桥 40上安装销60,因此要把琴桥40牢固地固定在面板11上,无疑要将其粘贴在面板11上。对此,按照上述那样的不需要销60的结构,就不需要把琴桥40牢固固定在面板11 上,可以使琴桥40能够相对于面板11进行装拆。而且,如果琴桥40能相对于面板11进行装拆的话,就成为了能够容易地对应于使用者的喜好更换形状、模样、材质等不同的另外的琴桥40的吉他100。在形成能够装拆琴桥40的结构的场合,只要使用合形榫等把琴桥40相对于面板 11进行定位,就可以简便地更换琴桥40。另外,琴桥40的通孔40a由于必须插通弦70的端头因而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为不需要在琴桥40的通孔40a中安装销60的吉他100,则可以使用通孔40a把各种装饰部件安装在琴桥40上,还可以享受琴桥40的装饰。图4中表示弦端固定件42的另一例。该例中,在撑条12的交叉部安装着弦端固定件42。在撑条12具有呈X字形或V字形交叉的交叉部时,该交叉部为最牢固地对面板11 进行加强的部分,在面板11上,撑条12的交叉部最难变形。因此,通过把弦端固定件42安装在撑条12的交叉部,可以更可靠地成为琴体10难以变形的吉他100。本例中,把弦端固定件42通过连接板43安装在撑条12的交叉部,但是也可以作为使弦端固定件42与交叉部重叠的形态,把弦端固定件42直接安装在撑条12的交叉部。另外,在弦端固定件42从撑条12、面板11离开而变得不稳定的情况下,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夹装面板11与弦端固定件42之间的支撑座44、或撑条12与弦端固定件42之间的支撑座45等适当的支撑座44、45。在此,在在面板11与弦端固定件42之间设置支撑座44的状态下,弦70的张力所产生的应力从弦端固定件42施加到面板11上,然而,由于弦端固定件42还被安装在撑条 12上,所以,应力不会全部被施加到面板11上,而是会被撑条12分散。因而,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可以成为琴体10难以变形的吉他100。图5表示弦端固定件80的另一例。在该例中,为了与撑条12不发生干涉而把弦端固定件80安装在了面板11的背面,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上述的例子那样把弦端固定件80安装在撑条12上。弦端固定件80作为具有一对腿部81和架设在各个腿部81间的架设部82的部件, 由金属板形成为截面呈二字形的形态。而且,在架设部82上设有大小为能够插通弦70的尾端件71的大小的插通部83,在琴颈20侧的腿部81上设有与插通部83连通的狭缝84。 在此,狭缝84是构成用来将弦70的端头的尾端件71卡定的卡定部的部件,其宽度尺寸为不能插通尾端件71的尺寸。由此,通过把插通到插通部83的弦70的尾端件71卡定于狭缝84 (参照箭头B),可以把弦70的端头固定于弦端固定件80。当如此地由弦端固定件80将弦70的端头固定时,即便弦端固定件80被弦70的张力牵拉,由于作为对尾端件71进行卡定的卡定部的狭缝84从面板11离开,所以,牵拉的应力被分散到弦端固定件80的腿部81的整体后施加到面板11上。因此,不会在面板11 的贯通孔Ila周围施加局部应力,琴体10难以变形。图6表示弦端固定件90的另一例。该弦端固定件90也跟上述弦端固定件80同样地,可以为了与撑条12不发生干涉而被安装在面板11的背面,或者也可以安装在撑条12上。弦端固定件90具有被粘贴在面板11的背面的底板91、从底板91立设的多个肋 92、架设在各个肋92的上面的架设板93。在此,肋92被立设在弦70的张设方向上,多个肋 92以在各个肋92间形成弦70的插通空间的方式并排设置。而且,在架设板93上设有构成对弦70的端头的尾端件71进行卡定的卡定部的狭缝94,通过把插通到肋92间的弦70的尾端件71卡定于狭缝94 (参照箭头c),可以把弦70的端头固定于弦端固定件90。本例中,肋92隔着穿设有弦70的插通孔91a的底板91从面板11的背面进行立设,但是,也可以省略底板91,把肋92直接立设在面板11的背面。另外,本例中,由覆盖肋92的琴颈20侧的上部的顶板93a,和在琴颈20侧的相反侧设有狭缝94且被粘贴在顶板93a的上表面的狭缝板9 构成架设板93,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由具有构成卡定部的狭缝94的单一的部件形成架设板93。当由这样的弦端固定件90将弦70的端头固定时,即便弦端固定件90被弦70的张力牵拉,由于作为对尾端件71进行卡定的卡定部的狭缝94从面板11离开,因而,牵拉的应力被分散到弦端固定件90的肋92的整体,进而被分散到底板91的整体后施加到面板11 上。因此,不会对面板11的贯通孔Ila周围施加局部的应力,琴体10难以变形。另外,与多根弦70分别对应地,由相向的一对肋92,和覆盖该一对肋92的上部的架设板93形成箱形的空间,该箱形的空间成为共鸣箱。因此,在使弦70的声音共鸣的琴体 10内,可以进一步通过各个共鸣箱使弦70的声音共鸣,可以提高吉他100的音色。
权利要求
1.一种吉他,所述吉他设有用来使声音共鸣的空洞状的琴体,和被配设在该琴体的面板的背面侧用来固定弦的端头的弦端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弦端固定件设有用来卡定弦的端头的卡定部, 该卡定部被配设在从所述琴体的面板的背面离开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设有被设置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侧对该面板进行加强的撑条,所述弦端固定件被安装在所述撑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弦端固定件具有被固定在所述面板上的一对腿部,和架设部,所述架设部具有用来插通弦的端头的插通部,被架设在所述一对腿部间, 所述卡定部由狭缝构成,所述狭缝以与所述插通部连通的方式被设于所述腿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弦端固定件具有肋和架设板, 所述肋为多个,被立设在所述面板的背面,在各个所述肋之间插通弦的端头; 所述架设板被架设在该各个肋上,所述卡定部由被设置在所述架设板上的狭缝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即使张设弦琴体也难以变形的吉他。该吉他(100)设有用来使声音共鸣的空洞状的琴体(10),和被配设在该琴体(10)的面板(11)的背面侧用来固定弦(70)的端头的弦端固定件(42),其中,所述弦端固定件(42)设有用来卡定弦(70)的端头的卡定部,而且该卡定部被配设在从所述琴体(10)的面板(11)的背面离开的位置。也可以把所述弦端固定件(42)直接安装在琴体(10)的面板(11)的里侧,或者也可以安装在对设于所述面板(11)里侧的该面板(11)进行加强的撑条(12)上。
文档编号G10D1/08GK102473402SQ2010800277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片山一朗 申请人:片山一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