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声提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4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胡声提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琴形式胡琴发音系统的琴。
背景技术
胡琴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民族乐器,因其声音优美、表现力强而闻名。然而,胡琴在声音品质上还是存在有一些先天不足,狼音、噪音、发音不均衡、高把位明显衰减、高音模糊不清等等。因此,近年来众多音乐工作者在胡琴的结构改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例如改变琴筒的形状、研究琴皮的特性、增加琴弦根数等,但是均未取得实质性改变、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把位声音清晰的胡声提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胡声提琴包括胡琴琴筒,设置在所述琴筒上的琴杆,设置在所述琴杆上端的琴头,在所述琴筒处设置有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拉弦板,连接在所述琴头和所述拉弦板间的琴弦,所述琴筒上设有琴皮或琴板, 所述琴皮或琴板上设有琴码,所述琴弦贴跨所述琴码,以及琴弓,所述琴弓处于所述琴弦外。特别是,在所述琴杆上近琴弦侧设置有指板,所述指板为长条形,所述指板靠近所述琴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琴杆上,所述指板靠近所述琴筒的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在所述琴弦和所述琴杆之间。特别是,所述琴弦包括两根独立的弦线,可以演奏双音。特别是,在所述支架末端板面上设有腮托。一种胡声提琴包括胡琴琴筒,设置在所述琴筒上的琴皮或琴板,设置在所述琴皮或琴板上的琴码,所述琴筒垂直嵌在提琴的琴体中,两根琴弦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所述提琴琴头的弦轴上,所述琴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位于所述琴体末端的拉弦板上,所述琴弦贴跨所述琴码,琴弓处于所述琴弦外。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的琴弓与琴弦分离,演奏者可以不受琴弦结构的限制而更加自由地使用琴弓,令琴弓可以任意接触琴筒上方琴弦的任和部分,有效地解决了高把位声音衰减的问题。在琴弦下方加设指板,演奏者演奏时手指将琴弦按在指板上而不受琴弦弹性的限制,使音准更加稳定;支架的设置使胡声提琴可以放置在演奏者的肩头;支架上加设腮托可以使演奏者的下颂贴放在支架上,使用时更加舒服。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采用提琴的演奏方式和技法,琴的音质与胡琴相同,有提琴演奏基础的人可以不用学习就会使用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有利于向海外推广胡琴。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高把位声音清晰且音量与低把位相同,可演奏双音,使用方便,造型美观,适于音乐教学和乐曲演奏。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局部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主视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包括胡琴琴筒101,设置在琴筒 101上的琴皮102,设置在琴皮102上的琴码103。琴筒101、琴皮102和琴码103组成了胡琴的发音系统,由此发音系统发出的声音确保为胡琴的音质。在提琴的琴体上开设一个通孔210,琴筒101垂直嵌在琴体201中,如图3所示, 从琴体201的背面可看见琴皮102。两根琴弦202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提琴琴头203的弦轴 204上,琴弦2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位于琴体201末端的拉弦板205上,琴弦202贴跨琴码103,琴弓处于琴弦202外;琴体201下端设置有腮托207。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使用提琴的演奏方式和技法,有提琴演奏基础的人可以不用学习就会使用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向海外推广胡琴。使用的提琴可以为儿童小提琴、成人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等。本实施例中的琴皮102也可以为琴板。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的琴弓与琴弦202分离,演奏者可以不受琴弦202和琴筒101 的限制而更加自由地使用琴弓,令琴弓可以任意接触琴筒101上方琴弦202的任何位置,有效地解决了高把位声音衰减的问题。琴弦202包括两根独立的弦线,可以演奏双音。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的琴弦202下方有指板105,演奏者演奏时手指可将琴弦202按在指板105 上而不必受琴弦弹性限制,使音准更加稳定。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传统胡琴包括表面蒙有琴皮102的琴筒101,设置在琴皮102上的琴码103,设置在琴筒101上的琴杆104,设置在琴杆104上端的琴头203, 琴弦202和琴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琴杆104与琴弦202之间的长条形指板105,指板105的靠近琴头203端固定在琴杆104上,指板105的靠近胡琴琴筒101端设有固定块106,固定块106设在指板105的背面,固定块106的另一面固定在琴杆104上。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在琴弦202下方加设指板105,演奏者演奏时手指可将琴弦202按在指板105上而不必受琴弦弹性限制,使音准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的琴皮102也可以为琴板。在胡琴琴筒101处设置支架201,优选实施例是将支架201设置在胡琴琴筒101的远琴杆104侧。在支架201末端板面上设有腮托207,演奏者的下颂贴放在腮托207上,使用时更加舒服。琴弦202连接在琴头203和支架201上的拉弦板205上,琴弦202跨设在琴筒101上,琴弦202贴紧在琴码103上。支架201的设置使胡声提琴可以放置在演奏者的肩头,这样既美观又不影响演奏者的自由活动。支架20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葫芦形、三角形或梯形等多种形状。指板104侧面设置有定位部211,方便演奏者确定手指按压琴弦202的位置。琴弓与琴弦分离,演奏者可以不受琴弦202和胡琴琴筒101的限制而更加自由地使用琴弓,令琴弓可以任意接触胡琴琴筒101上方琴弦202的任何位置,有效地解决了高把位声音衰减的问题。琴弦包括两根独立的弦线,可以演奏双音。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使用的琴弓不需改变,现有胡琴琴弓或提琴琴弓均可。胡琴琴筒101可以是京胡筒、京二胡筒、高胡筒、二胡筒、板胡筒、中胡筒、四胡筒等琴筒;胡琴琴筒101的形状可以为圆筒形、椭圆筒形、六方角筒形、八方角筒形、扁六方角筒形、扁八方角筒形等。而胡琴琴筒101、琴皮102或琴板可以由动物皮、植物或合成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高把位声音清晰且音量与低把位相同,可演奏双音,使用方便,造型美观,适于音乐教学和乐曲演奏。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胡声提琴,包括胡琴琴筒,设置在所述胡琴琴筒上的琴杆,设置在所述琴杆上端的琴头,在所述琴筒处设置有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拉弦板,连接在所述琴头和所述拉弦板间的琴弦,所述琴筒上设有琴皮或琴板,所述琴皮或琴板上设有琴码,所述琴弦贴跨所述琴码,以及琴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弓处于所述琴弦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声提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杆上近琴弦侧设置有指板, 所述指板为长条形,所述指板靠近所述琴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琴杆上,所述指板靠近所述琴筒的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在所述琴弦和所述琴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声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包括两根独立的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声提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末端板面上设有腮托。
5.一种胡声提琴,包括胡琴琴筒,设置在所述琴筒上的琴皮或琴板,设置在所述琴皮或琴板上的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筒垂直嵌在提琴的琴体中,两根琴弦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所述提琴琴头的弦轴上,所述琴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位于所述琴体末端的拉弦板上,所述琴弦贴跨所述琴码,琴弓处于所述琴弦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胡声提琴,为解决现有胡琴的高把位声音衰减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至少包括设置有琴杆的胡琴琴筒,设置在琴杆上端的琴头,在胡琴琴筒处设置提琴式支架,琴弓与琴弦分离,琴弦下方设置指板。两根琴弦分开设置在琴头和拉弦板之间,琴弦跨设在琴码上。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加设指板,因此演奏者演奏时可将琴弦按在指板上。支架的设置使胡声提琴可以放置在演奏者的肩头。琴弓与琴弦分离有效地解决了高把位声音衰减问题,可演奏双音且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胡声提琴高把位声音清晰,使用方便,造型美观,适于音乐教学和乐曲演奏。
文档编号G10D1/00GK201984792SQ20112009568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邓文汉 申请人:邓文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