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493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背景技术
蜂鸣器作为用于发出警报、提醒或者音乐等声音的小型设备,广泛用于工业、家电、手机等常带日用电子品内。现代的电子产品正朝着轻薄短小发展趋势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电子产品,特别如手机,手持数据终端等蜂鸣器通常是把蜂鸣器模块用胶粘贴到发声腔内。蜂鸣器模块为一块整体,其厚度通常在6mm以上,无法实现更小厚度的设计,严重阻碍可相应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结构内,以实现超薄化设计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蜂鸣片的发声腔,所述发声腔内安装蜂鸣片。所述发声腔侧壁的边缘部设有用于固定发声腔的凹陷部。所述蜂鸣片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发声腔侧壁上的凹陷部上。所述蜂鸣片的边缘通过粘合剂所述发声腔侧壁的凹陷部上。所述发声腔设有最少一个发声孔。所述发声孔可以设置有两个。所述发声腔的深度大于所述蜂鸣片的厚度。所述蜂鸣片厚度小于0. 5mm。所述蜂鸣片厚度在0. 2-0. 5m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直接在壳体内设置发声腔,然后固定相应的蜂鸣片来形成一个发声腔,充分利用了壳体空间,可以做到厚度0. 5mm 一下,并且发声的效果跟直流蜂鸣器的效果一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
图1,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包括安装蜂鸣器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蜂鸣片的发声腔2,所述发声腔内2安装蜂鸣片3。所述发声腔2为壳体1上设置的凹陷腔。在所述发声腔2侧壁的边缘部设有用于固定发声腔的凹陷部5。所述发声腔2的深度大于所述蜂鸣片3的厚度。所述蜂鸣片3边缘固定于所述发声腔2侧壁上是凹陷部5 上。所述蜂鸣片的边缘通过粘合剂所述发声腔侧壁上的凹陷部5,形成一个发声腔。所述发声腔2设有最少一个发声孔4,用于发声。所述发声孔4可以设置有两个。所述蜂鸣片厚度小于0. 5mm。优选的,所述蜂鸣片厚度在0. 2-0. 5mm之间。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蜂鸣片的发声腔,所述发声腔内安装蜂鸣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腔侧壁的边缘部设有用于固定发声腔的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发声腔侧壁上的凹陷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的边缘通过粘合剂所述发声腔侧壁的凹陷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者4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腔设有最少一个发声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孔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腔的深度大于所述蜂鸣片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厚度小于 0. 5mm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厚度在 0. 2-0. 5mm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薄的蜂鸣器发声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蜂鸣片的发声腔,所述发声腔内安装蜂鸣片;所述发声腔侧壁的边缘部设有用于固定发声腔的凹陷部,所述蜂鸣片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发声腔侧壁上的凹陷部上;所述发声腔设有最少一个发声孔;所述发声腔的深度大于所述蜂鸣片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直接在壳体内设置发声腔,然后固定相应的蜂鸣片来形成一个发声腔,充分利用了壳体空间,可以做到厚度0.5mm一下,并且发声的效果跟直流蜂鸣器的效果一致。
文档编号G10K9/12GK202159480SQ20112019308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任宇鹰, 李函 申请人:广州捷宝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