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弦琴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745阅读:1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弦琴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三弦琴鼓,涉及三弦乐器领域。针对传统三弦琴鼓因需要使用蟒皮而导致制作成本较高、制作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蟒皮、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的三弦琴鼓,包括鼓框以及两面设在鼓框上与鼓框共同围成三弦共鸣腔的鼓皮,其特征在于:鼓框设有沿内框边轮廓的凸缘,鼓皮为中间鼓起、周边带有边缘且中间鼓起部分的形状大小与凸缘一致的一体成型的PET板,鼓皮套设在凸缘上并将鼓框的空腔密封,鼓皮与鼓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工业上批量生产,其音质和音色完全可以与采用蟒皮的传统琴鼓相媲美,是三弦乐器的核心组成部分。
【专利说明】一种三弦琴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弦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三弦的琴鼓部分。
【背景技术】
[0002]三弦,又名“弦子”,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因张有3根弦,故名“三弦”。使用时侧抱于怀演奏,其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首乐。
[0003]三弦的构造较简单,主要分为琴头、琴杆、琴鼓和琴弦四大部分:
[0004]琴头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以红木等上等木料制作为佳,上部多为扁铲形,顶端较宽并向后呈弧形弯曲,其上一般雕刻花纹或镶嵌骨饰,也有上部为如意形、雕饰大顶花;下部中间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弦轴呈圆锥体,用红木、花梨等比琴杆稍硬木料制成。
[0005]琴杆为半圆形的柱状体,由指板和背板胶合而成,前平后弧,上端嵌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方孔之中。指板多用鼓框木料制成,表面平滑不设品位,指板的工艺直接关系到三弦的发音和使用,其长度决定有效弦长;宽度影响到演奏技巧的发挥;厚度涉及变形问题。山口至下端的凹形槽,关系到演奏时的力度变化,并能防止出沙音。琴杆多使用银杏、沙榆、樟、楠、椴、楸或杨木作背板,用红木、紫檀或乌木作指板,既耐磨、不易变形,又重量轻、便于演奏。三弦的琴杆原为实心、粗细基本相同,现改革成上细、下粗(加宽),并将杆内挖空(挖好后再胶指板),使其与琴鼓相通,不仅可减轻琴杆重量,而且还可增大共鸣腔,从而使三弦的音色得到改善。
[0006]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它是在略呈椭圆形的鼓框上两面蒙以鼓皮制作而成。鼓框多以原木凿空,或以木片拼接胶合而成,材料选用硬重的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以红木为好,上下开有装入琴杆的方孔。鼓皮一般为蟒皮,以大蟒中段皮面青花白地者为最好,皮膜经剪裁、润湿、缝竹棍,蒙皮时用浓稠的鱼胶粘合,经垫双板、绑麻绳、砸楔子等过程,要多次进行砸、揉、烙,胶牢以后四周坡口锯一小槽,嵌入竹片或骨片为饰。琴鼓皮面中央,置一竹制长桥形琴马;在琴鼓下端,有一菱形木壳(又称爪扣);琴尾置有倒冠(又称护弦帽)。
[0007]琴弦共三根,使用丝弦、钢丝弦或尼龙钢丝弦,从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上。
[0008]不难看出,传统三弦琴鼓的制作材料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其中尤以蟒皮为最,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三弦鼓皮用蟒皮绝大部分来自家养蟒蛇,但由于家养蟒蛇的生长周期短,故蟒皮的质地较野生蟒蛇就显得韧性和紧致性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了家养蟒皮的使用寿命短、音量沉闷,音质表现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野生蟒蛇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法律保护,数量极其稀少。另外,在鼓框上蒙蟒皮的操作需要手工完成,工序繁杂,费时费力,且三弦要求蟒皮蒙得越紧越好,而只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将各种蟒皮都蒙到它的极限张力,再紧就要破裂的程度。以上缺点都制约了三弦的推广和使用。因此,民乐界都在期待着一种不使用蟒皮、价格低廉、制作简单的新型三弦琴鼓的诞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9]针对传统三弦琴鼓因需要使用蟒皮而导致制作成本较高、制作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蟒皮、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的三弦琴鼓。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三弦琴鼓,包括鼓框以及两面设在鼓框上与鼓框共同围成三弦共鸣腔的鼓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框设有沿内框边轮廓的凸缘,所述鼓皮为中间鼓起、周边带有边缘且中间鼓起部分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凸缘一致的一体成型的PET板,所述鼓皮套设在所述凸缘上并将所述鼓框的空腔密封,所述鼓皮与所述鼓框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鼓皮的边缘的内部包裹有铁线,外部被铝材包裹。
[0012]进一步地,所述鼓皮的边缘由塑料包裹。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三弦琴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鼓皮固定在所述鼓框上的鼓皮压圈,所述鼓皮压圈压在所述鼓皮的边缘上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鼓框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同时将上、下两面鼓皮压圈与鼓框三者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三弦琴鼓还包括保护装饰框,所述保护装饰框与所述鼓框可拆卸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装饰框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在朝向所述鼓框的一面设有多个立柱,所述鼓框在与所述立柱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与所述立柱相配合的中空形硅胶塞,所述面框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硅胶塞的过盈配合实现与所述鼓框的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装饰框还包括硅胶框以及用于将所述硅胶框固定在所述面框上的硅胶压圈,所述硅胶框设于所述面框朝向鼓框的一面,并且所述硅胶框的外框边超出所述面框的外框边1_的宽度,所述硅胶压圈通过设于其上的柱形凸起或柱形槽与设于所述面框上的相对应的柱形槽或柱形凸起的过渡配合实现与所述面框的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鼓框的侧边设有便于将三弦琴鼓放置在弹奏者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与人体腿部轮廓相吻合的曲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所述鼓框可拆卸连接。
[0020]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实用新型以PET替代蟒皮作为三弦琴鼓的鼓皮,制作而成的三弦琴鼓的成本大大降低,且音质和音色完全可以与采用蟒皮的传统琴鼓相媲美;
[0023]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琴鼓的各部件可采用预制模板在工业上批量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各部件的组装和拆卸极为方便、快捷;
[0024]3、通过调节固定鼓皮压圈的紧固件的松紧度可调节鼓皮蒙在鼓框上的松紧度,以调整由鼓皮和鼓框围城的三弦共鸣腔的大小,从而实现对音质、音色和音量的调整,以满足弹奏者的不同需求;
[0025]4、当选用不同形状、颜色的鼓皮或者保护装饰框时,本实用新型就会具有不同的外观,使得三弦琴鼓的外观不致太单一,更富有美感,也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对三弦的兴趣;
[0026]5、本实用新型摒弃了蟒皮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为野生蟒蛇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的三弦琴鼓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鼓框,11.凸缘,12.盲孔,2.鼓皮,21.边缘,3.鼓皮压圈,31.通孔,4.保护装饰框,41.面框,411.立柱,42.硅胶框,43.硅胶压圈,5.支架,51.曲部,52.连接部,61.螺杆,62.螺母,7.硅胶塞,8.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2]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弦琴鼓主要由鼓框1、鼓皮2、鼓皮压圈3和保护装饰框4组成。其中:
[0033]鼓框I沿框体的内框边轮廓设有凸缘11,鼓皮2为中间鼓起、周边带有边缘21且中间鼓起部分的形状大小与鼓框I的凸缘11 一致的一体成型的PET板,其边缘21由塑料包裹,或者也可由铝材包裹并在边缘21的内部包裹铁线,以增加鼓皮2的成型性和稳定性,以及与鼓框I之间的密封性,鼓皮2套设在凸缘11上并将鼓框I的空腔密封,上、下两面鼓皮2连同鼓框I共同围成三弦的共鸣腔;
[0034]鼓皮压圈3设在鼓皮2上,鼓皮压圈3通过压住鼓皮2的边缘21将鼓皮2压紧在鼓框I上,鼓皮压圈3通过螺栓与鼓框I可拆卸连接,其中,螺杆61从下鼓皮压圈穿入,经鼓框I,最后从上鼓皮压圈穿出,配套的螺母62旋在其端部将三者固定,鼓皮压圈3的使用可进一步增加鼓皮2固定在鼓框I上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螺栓的使用可方便调整鼓皮压圈3压在鼓框I上的松紧度,从而方便调整三弦共鸣腔的大小,三者使用同一根螺栓同时固定有利于一次性对上下鼓皮2的松紧度进行对称调整;
[0035]保护装饰框4设在鼓皮压圈3上,保护装饰框4由面框41、硅胶框42和硅胶压圈43组成;硅胶框42设于面框41朝向鼓框I的一面,并且硅胶框42的外框边超出面框41的外框边Imm的宽度,当硅胶框42采用与面框41不同的颜色时,这种结构设计可增加三弦琴鼓外观的多变性、美观性和对使用者的吸引性;硅胶压圈43将硅胶框42压紧在面框41上,并通过设于其上的柱形凸起或柱形槽与设于面框41上的相对应的柱形槽或柱形凸起的过渡配合实现与面框41的固定连接;面框41在朝向鼓框I的一面设有多个立柱411,鼓框I在与立柱4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盲孔12,盲孔12内装有顶端设有外沿且该外沿露在盲孔12外的中空形硅胶塞7,鼓皮压圈3在与立柱4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可供立柱411穿过但不容许硅胶塞7的外沿穿过的通孔31,立柱411依次穿过硅胶框42、硅胶压圈43以及鼓皮压圈3并最终伸入硅胶塞7中,面框41通过立柱411与硅胶塞7的过盈配合实现与鼓框I的固定连接;这种保护装饰框4与鼓框I的固定方式以及面框41、硅胶框42和硅胶压圈43之间的固定方式使得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都极为简单、方便、快捷。
[0036]为了便于使用者在弹奏时将三弦琴鼓放置在腿上,本实施例的三弦琴鼓还在鼓框I的侧边增设有支架5,支架5具有与人体腿部轮廓相吻合的曲部51以及与鼓框I连接的连接部52,支架5通过连接部52与嵌设在鼓框I侧边的硅胶套8的过盈配合实现与鼓框I的固定连接,支架5与鼓框I的这种可拆卸连接便于三弦弹奏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是否使用支架5。
【权利要求】
1.一种三弦琴鼓,包括鼓框以及两面设在鼓框上与鼓框共同围成三弦共鸣腔的鼓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框设有沿内框边轮廓的凸缘,所述鼓皮为中间鼓起、周边带有边缘且中间鼓起部分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凸缘一致的一体成型的PET板,所述鼓皮套设在所述凸缘上并将所述鼓框的空腔密封,所述鼓皮与所述鼓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皮的边缘的内部包裹有铁线,外部被铝材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皮的边缘由塑料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弦琴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鼓皮固定在所述鼓框上的鼓皮压圈,所述鼓皮压圈压在所述鼓皮的边缘上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鼓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同时将上、下两面鼓皮压圈与鼓框三者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弦琴鼓还包括保护装饰框,所述保护装饰框与所述鼓框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饰框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在朝向所述鼓框的一面设有多个立柱,所述鼓框在与所述立柱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与所述立柱相配合的中空形硅胶塞,所述面框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硅胶塞的过盈配合实现与所述鼓框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饰框还包括硅胶框以及用于将所述硅胶框固定在所述面框上的硅胶压圈,所述硅胶框设于所述面框朝向鼓框的一面,并且所述硅胶框的外框边超出所述面框的外框边1_的宽度,所述硅胶压圈通过设于其上的柱形凸起或柱形槽与设于所述面框上的相对应的柱形槽或柱形凸起的过渡配合实现与所述面框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框的侧边设有便于将三弦琴鼓放置在弹奏者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与人体腿部轮廓相吻合的曲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弦琴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鼓框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G10D3/02GK203444742SQ20132057511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一林, 王学辉, 陈玉安 申请人:深圳市宝安区进科统筹电子开发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