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操作的携带型鼓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73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徒手操作的携带型鼓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徒手操作的携带型鼓体,属于以徒手操作为主的拍击鼓,该鼓体至少包括:一个本体,一个背带,该本体由数个板体所组合而成,该本体前侧具有一个拍打部,且该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穿孔,可藉由拍击该拍打部而发出声响,尤其是,扁薄的外型两侧固定一条背带,可以像个腰包一样穿戴于腰际上,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不管是坐着~站立~行走,都可以轻松操作本乐器。藉由前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将鼓设计如包包,能轻松带着走,随时随地都能享受节奏的乐趣。
【专利说明】徒手操作的携带型鼓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鼓体,尤指ー种能像腰包一样系于腰部,利于随身携帯与行进间演奏的徒手操作鼓体。
【背景技术】
[0002]徒手操作的打击乐器种类繁多,但设计的初衷往往考量的重点在于音色表现,而不是携帯的便利性,就算体积小携帯便利,但也难以提供行进间演奏的功能。例如:金杯鼓——高高大大虽能背于身上演奏,但携带还是不算方便;例如:邦哥鼓——体积小虽然好携帯,但难以行进间演奏;例如:木箱鼓——四四方方有如椅子,跨坐于鼓体的顶侧执行演奏,但碍于体积,就算设计配件提供行进演奏的功能,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
[0003]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用崭新的角度看待乐器,不仅考量音色的质感,同样重视携帯与操作的便利,以上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故,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实用新型专利。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优点为尺寸适合于置于人体腰部前方,扁薄的设计有如腰包,不会造成携帯与行动不便,适合于应用于徒手拍击,是ー个符合人体工学与操作力学的设计。背带是在左右两侧面的上方,适合背挂于腰部,整体上对人体的负荷轻,为现有的鼓体所无法比拟的。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0007]ー种徒手操作的携带型鼓体,包括ー个本体,该本体由数个板体所组合而成,该本体为六面体;其中该本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 ;正面及反面为AXC ;正面/反面为拍击部位;当将该鼓体置于人体的腰及大腿前侧使用时,左右两侧则平行于人的两大腿;其中B〈l/2A、A〈35cm、C〈35cm。
[0008]该本体前侧(正面)具有一个拍打部,且该本体开设有至少ー个穿孔,可藉由拍击该拍打部而发出声响,如需要也可以拍击反面;使用时可将该鼓体置于人体的腰及大腿前侦牝而左右两侧平行于人的两大腿。
[0009]其中较佳者A大于18cm小于30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8cm小于35cm。该本体左右两侧连接有ー个背帯,该背带为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该左右两侧面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中较佳者尚包含ー个调整环,该调整环位于该背带上,可以随时调整该背带的长短,藉此配合各种身形的使用者。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尺寸适合于置于人体腰部前方,不会过大而造成行动不便、不会过厚造成拍击正面拍打部时的不便,因而适合于应用于徒手拍击,所以整体上是ー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背带是在左右两侧面的上方,适合背挂于腰部,整体上对人体的负荷轻,为现有的鼓体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扁薄的外型两侧固定一条背带,像个腰包一祥穿戴于腰际上,符合人体エ学的设计,不管是坐着~站立~行走,都可以轻松操作本乐器。使用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鼓体背于腰部,而使得该鼓体约垂放于使用者的腹部前方,藉此,使用者可以站立或是坐于椅子上来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鼓体,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尤其是,本实用新型将鼓设计如包包,能轻松带着走,随时随地都能享受节奏的乐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图,显示该背带可拆。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图,显示该背带上具有调整环,可调整长度。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2 背带
[0018]11本体
[0019]12板体
[0020]15音孔
[0021]100 两侧边`
[0022]200 调整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0024]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动作情形说明如下:
[0025]请參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与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标示打击区的鼓体,至少包括ー个本体11,该本体11由数个板体12所组合而成,该本体11为六面体,于本实施例中,该板体12材质可为任何适于制作打击鼓的材料,如木质、塑胶或具框架的布类或皮类。
[0026]其中该本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 ;正面及反面为AXC。正面为拍击部位,如需要也可以拍击反面。使用时可将该鼓体置于人体的腰及大腿前侧,左右两侧平行于人的两大腿。
[0027]而其中B〈1/2A、A〈35cm、C〈35cm。较佳者A大于18cm小于30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 大于 18cm 小于 35cm。
[0028]本实用新型中该鼓体的形体并不受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型态,该鼓体没有一定的限制,只要具有音箱且适于打击而应用音箱震动产生巨大声音的箱体,均适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鼓体。
[0029]请參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鼓体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处将不再赘述,将只说明不同处,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11两侧边连接有一个背带2,该背带2为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该两侧边100。且配合本实施例于该本体12底侧开设有至少ー个音孔15。本实用新型中尚包含ー个调整环200,该调整环200位于该背带2上,可以随时调整该背带2的长短,藉此配合各种身形的使用者。
[0030]藉由此设计,使用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鼓体背于腰部,而使得该鼓体约垂放于使用者的腹部前方,藉此,使用者可以站立或是坐于椅子上来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鼓体,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0031]故,请參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现有技术相较,着实存在如下优点:尺寸适合于置于人体腰部前方,不会过大而造成行动不便、不会过厚造成拍击正面拍打部时的不便,因而适合于应用于徒手拍击,所以整体上是ー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背带是在左右两侧面的上方,适合背挂于腰部,整体上对人体的负荷轻,为现有的鼓体所无法比拟的。
[0032]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作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
1.ー种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于,包括ー个本体,该本体由数个板体所组合而成,该本体为六面体;其中该本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 ;正面及反面为AXC ;正面/反面为拍击部位;当将该鼓体置于人体的腰及大腿前侧使用时,左右两侧则平行于人的两大腿;其中 B〈l/2A、A〈35cm、C〈35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于:该板体材质为木质、塑胶或具框架的布类或皮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于:A大于18cm小于30cm;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8cm小于3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左右两侧面连接有一根背帯,该背带为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该两侧面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于:结合的方式为压扣拆卸的方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干:尚包含ー个调整环,该调整环位于该背带上且能调整该背带的长短以配合各种身形的使用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徒手操作的携帯型鼓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底侧开设有至少ー个音孔。
【文档编号】G10D13/02GK203444748SQ20132056753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江在申 申请人:江在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