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111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监控系统中的监控数据是运维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运维人员通过手动输入关键词调出目标监控数据,实现故障排查。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监控对象越来越多,致使监控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运维人员调出目标监控数据的操作越来越繁琐复杂,影响故障排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动输入关键词调出目标监控数据的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语音客户端、第一语音识别模块、语义分析模块和监控终端,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语音客户端和所述语义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语音客户端还与所述监控终端电连接;

所述语音客户端用于获取语音信息;

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语义分析模块;

所述语义分析模块用于从所述文本信息中提取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语音客户端;

所述语音客户端还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

较佳地,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api服务器,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通过所述api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语音客户端和所述语义分析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api服务器用于在判断所述语音信息的格式与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的格式不兼容时,将所述语音信息的格式转换为与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格式后发送至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

较佳地,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api服务器和第二语音识别模块;

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通过所述api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语音客户端和所述语义分析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通过所述api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语音客户端和所述语义分析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api服务器用于在判断所述语音信息的格式与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的格式兼容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

或,所述api服务器用于在判断所述语音信息的格式与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的格式兼容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

较佳地,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电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故障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api服务器;

所述api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时,将所述语音信息的格式转换为与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格式后发送至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

较佳地,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语义分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存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唤醒词和命令词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并将所述文本信息中的唤醒词和/或命令词作为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运维效率,更好地保障了业务服务,解放了运维人员的双手,避免了因文字输入错误导致的误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在故障排查时可以快速从监控系统中调出所需的监控数据(例如监控图),实现快速的数据切换,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语音识别的监控系统包括:语音客户端1、第一语音识别模块2、语义分析模块3和监控终端4。第一语音识别模块2分别与语音客户端1和语义分析模块3通信连接,语音客户端1还与监控终端4电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运维人员通过语音客户端输入语音数据,语音客户端基于vad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语音端点检测,当检测到一句话结束后,将获取的语音信息发送至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并发送至语义分析模块。语义分析模块从文本信息中提取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语音客户端。语音客户端则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监控终端,监控终端根据控制指令实现目标监控数据的调取及显示,监控终端还可根据控制指令实现监控数据的切换,运维人员则可根据显示的监控数据实现故障排查。

本实施例中,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运维效率,更好地保障了业务服务,解放了运维人员的双手,避免了因文字输入错误导致的误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在故障排查时可以快速从监控系统中调出所需的监控数据(例如监控图),实现快速的数据切换,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监控系统基本相同,如图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监控系统还包括api服务器5、第二语音识别模块6、监控模块7和数据存储模块8。第一语音识别模块2和第二语音识别模块6通过api服务器5分别与语音客户端和语义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存储模块8与语义分析模块3通信连接,监控模块7与第一语音识别模块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api服务器具体通过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从各种品牌、类型的语音客户端获取语音信息。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和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语音信息的格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和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语音信息的格式相同时,可以将第一语音识别模块作为主设备,将第二语音识别模块作为辅设备。第二语音识别模块一般不启用,仅在第一语音识别模块故障时启用第二语音识别模块。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语音客户端获取语音信息并发送至api服务器。api服务器判断语音信息的格式与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的格式是否兼容。在判断为是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在判断为否时,api服务器将语音信息的格式转换为与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格式后发送至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并通过api服务器发送至语义分析模块。语义分析模块从文本信息中提取控制指令,并通过api服务器发送至语音客户端。语音客户端则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监控终端。

若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和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语音信息的格式不相同时,api服务器则判断语音信息的格式与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兼容还是与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在判断语音信息的格式与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的格式兼容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在判断语音信息的格式与第二语音识别模块的格式兼容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第二语音识别模块。需要说明的是,语音识别模块的兼容模式不限于本实施例的2中的2种,还可以是3种甚至更多。

本实施例中,监控模块实时检测语音识别模块是否故障,并在检测到其中一个语音识别模块,断开api服务器与故障的语音识别模块的通信连接。例如监控模块检测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故障时,发送提示信息至api服务器。api服务器在接收到提示信息时,则不使用第一语音识别模块进行文本转换,而使用第二语音识别模块进行文本转换,此时若语音信息的格式与第二语音识别模式的格式不兼容,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则将语音信息的格式转换为与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的格式后再发送至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实现文本转换。

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有唤醒词和命令词。语义分析模块具体根据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唤醒词和命令词对文本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并将文本信息中的唤醒词和/或命令词作为控制指令。语义分析模块还用于提供定位、纠错、同音匹配唤醒词和命令词,核对识别内容是否与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内容相匹配等服务。

本实施例中,提供标准接入sdk,解决了多品牌的语音客户端接入导致的语音信息格式不兼容的问题,满足了业务发展所需的智能人机交互能力,实现了智能化的运维。使用多个语音识别模块解决了单一语音识别服务平台的技术和服务瓶颈,实现功能定制化,接入方式统一化,服务管理监控一体化,实现了系统异地容灾、冗余备份架构,提高了服务的稳定性,避免了因单一语音识别模块出现故障导致客户端系统不可用的灾难出现。

监控模块对内部消息进行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某一语音识别开放平台服务出现异常时自动判断平台可用性,从而完成系统向其他可用语音识别开放平台进行切换,实现系统的在线热调整,安全性大大提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